《大獨裁者報告》目錄

第441章 美國

第441章 美國

說著,匆匆忙忙的離開了屬於自己的農場……
傑克·摩爾同樣也是笑容滿面:「冉先生,我想我們之間應該進行一些合作,把美國的商品輸送到中國去,再把中國的商品輸送進入美國,我想我們一定會合作愉快,並且發大財的!」
「是的,我也完全贊成!」李上校整了一下軍裝,腰板挺的筆直:「在美國擁有近四百萬的黑奴們,難道要我們全部解放他們並給他們自由嗎?」
……
「您知道嗎,我剛剛得到的消息,在中國,有一位姓張的將軍,剛剛帶領他的部隊取得了中國的政權,並且即將開國!」中午太陽溫暖的眼光照射在農場之中,布朗心情愉悅的把這個消息帶給了農場的主人。
等到所有的人都坐定之後,麥克微笑著說道:「你們的那位大元帥真是個精明的人,為了避開我這個中間人,好以最優惠的價格購買到美國的機器以及原材料,竟然派了您來美國,如果不是胡崖山先生告訴我的話,我想現在我還被蒙在鼓裡。我必須要向大元帥閣下提出最嚴重抗議,這可不是朋友應該做的事情!」
1816-1824年,美國進入民主共和黨一黨執政時期,它代表北部資產階級和南部奴隸主的共同利益,習稱「和諧時期」。以後民主共和黨分裂,政治力量重新組合。1828年,成立了民主黨,推選A·傑克遜為總統候選人,傑克遜當選並連任總統至1837年3月。1834年輝格黨成立。傑克遜政府將印第安人遷至密西西比河以西,並制止了南卡羅來納州借口高關稅法而掀起的分裂危機。政府廢除了貧民因負債而受監禁的法令,普及了白人男子的普選權,並進行了一些民主改革,習稱「傑克遜民主」。
冉猛笑了一下,正準備說話,忽然一名部下進來,在冉猛的耳朵邊低低說了幾句話,冉猛點了點頭,禮貌地說道:
「誰?」軍人的警覺性一下讓李上校變得聚精會神。
「我會這麼做的,傑克先生!」李上校站起了身子,然後帶著尊敬的口氣說道:「冉猛先生,非常感謝您能把這一情報及時的通知我們,讓我們能夠及時制止一次暴亂,如果允許的話,我將帶著我的士兵進入您的農場,對此造成的損失我想我們會全部賠償的。」
「這個和我毫無關係,我對中國的一切並沒有任何興趣,我唯一的興趣,就是如何經營好我在美國的一切。」儘管心情激動,但冉猛還是若無其事地說道。
十九世紀上半葉,美國領土逐漸由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
「當然,我有十三個白人,五個黑人以及我的三個兒子,雖然人數上是少了一些,但這就好像一個巨大的火藥桶,只要任何一點火星都足以將其引爆!」布朗用力揮動著拳頭,對人數上的劣勢根本就不擔心:
布朗完全可以放心了,在這裏進行自己一次偉大的事業!
但是他們完全忽視了南方問題,我們的那些煙草和糧食種植園主需要大量廉價、容易訓練的工人,而且南方氣候條件使得終年可利用奴隸,我想問一下那麼北方佬,難道他們無法常年使用就要讓我們聽從他們的嗎?在北方諸州,奴隸經濟無利可圖。北方的農場主擁有很小的、家庭經營的農場,特別是在嚴寒的月份里很少有工作可做。於是這一些人就認為奴隸勞動的效益比不上工資勞動者,就在那裡囔囔著要取消努力制度!」
在那談論了一會生意上的事情,冉猛逐漸把話題悄悄轉移到了黑奴問題之上,摩爾顯得非常不屑一顧,喝了一口杯子里的酒:
麥克嘴裏說著抗議,但面上卻一點難過的表情也都沒有,也是,這些年裡這位中間商可著實從軍政府身上賺取了大把大把的銀子。
美國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北部、南部經濟沿著不同方向發展。北部發展海上貿易,擴大航運業。進行大量的資本原始積累。早在1790年就在羅得島建立了第一座棉紡廠。此後,陸續出現其他工廠。
「我非常之的樂意,上校先生。」冉猛淡淡笑著,對著這些美國人說道:「傑克先生和麥克先生都是大元帥最尊敬的朋友,我當然應該全力幫助!」
隨著南部和北部兩種不同社會經濟制度鬥爭的激化和黑奴反抗的不斷掀起,群眾性的反奴運動廣泛開展。1840年,主張廢奴運動的「自由黨」成立。1848年,廢奴主義者民主黨和輝格黨內反對奴隸制的人組織了自由土壤黨,以在西部地域建立自由州為宗旨。
「現在世界上所發生的最大事件之一,是由於布朗的死而展開的美國的奴隸運動。」
「但是我知道有那麼一個人,卻正在試圖進行一次暴亂而解放那些黑奴!」
1850年,雙方經過爭執,達成妥協,國會通過嚴峻的逃奴追緝法。1854年國會通過堪薩斯—內布拉斯加法案,取消了奴隸州和自由州的地理疆界線,也就使密蘇里妥協案隨之廢除,遭到北部工業資產階級的強烈反對。1854年成立了共和黨,以反對奴隸製為宗旨。1856年。民主黨J·布坎南當選總統,此時實際上民主黨已成為代表奴隸主利益的政黨。1857年最高法院作出斯科特判決案,其法律涵意是使奴隸制的規模推向全國。
「是的,是的!」布朗這個理想主義者顯得異常興奮,一點也都不想在一個中國人面前隱藏自己的任何想法:
1828-1856年,民主黨和輝格黨成為對峙的兩大政黨。除1840年和1848年兩屆總統競選由輝格黨獲勝外,其餘各屆總統競選均由民主黨獲勝。
冉猛鬆了一下筋骨,有些漫不經心:「是的,我曾經當過兵,中國發生過一次起義,太平天國起義,或許您應該聽過,而我,當初曾經就是太平天國的一員,後來我們失敗了,為了躲避政府當局的追殺,我就飄洋過海來到了美國,開始我的新的生活!」
「先生,難道您認為僅僅憑藉著這些人就可以改變黑奴的處境嗎?」
自己甚至沒有任何準備,就被迫迎戰這些兇狠的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在這次戰鬥中,布朗的手下總共十人陣亡,剩下的人中包括布朗在內都成為了俘虜。
從十九世紀初期起,大量資金投放于工商業,工業生產得到發展。在大力引進西歐科學技術的同時,鼓勵創造和發明。五十年代,工業化迅速推進。
冉猛覺得有些對不起約翰·布朗,但是為了國家使命,自己或許只有這樣的選擇:「他帶著十三個白人,五個黑人,以及他的三個兒子,正在那裡秘密策劃著要襲擊哈珀斯費里。攻佔了兵工廠和軍械庫,控制市鎮,同時在附近村子逮捕種植園主,解放奴隸!」
1823年,美國總統J·門羅發表了「門羅宣言」。反對歐洲列強幹涉西半球事務。1846-1848年,美國發動對墨西哥戰爭,把得克薩斯、新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亞併入美國領土。1814年美英戰爭即將結束時,聯邦黨召集哈特福德會議,圖謀分裂聯邦,但遭失敗,因而瓦解。聯邦黨的衰落標志著商業資本開始向工業資本過渡。
約翰·布朗出生於康涅狄格州一個白人農民家庭。其父為廢奴主義者,布朗從小受反奴隸制思想的熏陶,成年後積極投身於廢奴運動。1856年參加堪薩斯爭取自由州地位的武裝鬥爭,從此「奧薩瓦湯米的布朗」聞名美國。1857年開始運籌以解放南部奴隸為最終目的的武裝起義。為了籌措起義資金及爭取黑人尤其是著名黑人廢奴主義者的合作,多次奔走于新英格蘭各地。
R·E·李,這位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上校,微微欠了一下身子。
而布朗之所以能夠租賃這個農場,並且不怕被政府當局發現,完全因為這個農場是一個中國人開的,而這個中國人的名字叫冉猛。
「你們,這是準備發動一次起義嗎?」冉猛忽然換了話題,指了一下那些在自己的農場里拿著武器顯得異常忙碌的人問道。
「約翰·布朗,此刻,正租用著我的農場。」
約翰·布朗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李上校會忽然帶著軍隊進攻農場。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冉猛是贊同這一想法的,在美國,不僅僅是黑人,黃種人也同樣受到嚴重的歧視,美國南方州的法律不僅禁止黑白通婚,而且還明文禁止亞裔與白人通婚,違法者將被判兩年以上徒刑。
「約翰·布朗?這個無恥的傢伙,卑鄙的流氓!」傑克·摩爾猛然站了起來,憤怒異常:「李上校,對於這樣卑鄙無恥的做法,我想您和您那些英勇善戰的美國士兵,應該及時出面制止他們這樣無恥的行徑!」
1860年,美國工業生產居世界第四位。三分之二的製造品由東北部生產。西歐移民大批湧入,並向西遷移,為發展經濟提供了自由雇傭勞動力。但在南部,以奴隸勞動為基礎的棉花種植園經濟不斷擴大,由大西洋沿岸各州擴展到得克薩斯境內。在西部新開闢的地區,是推廣自由勞動制還是奴隸制,南部和北部的代言人爭執不休,成為全國政治鬥爭的主題。1820年北部對南部作出讓步,達成《密蘇里妥協案》,雙方爭執暫時乎息。
但是,自己並不是帶著同情而來到美國的,自己身上擔負著大帥交給自己的使命,和自己先後來到美國的中國駐美大使胡崖山,都在為著這個共同的目標而努力著。冉猛指了一下農場里那些布朗帶來的部下:
儘管,現在自己身在遙遠的異國他鄉……
戰爭,終於離美國越來越近了……
「我們要廢除這個可惡的奴隸制度,把美國拉到民主的進程之中,先生,我想在你們的國家之中同樣也有奴隸,您完全可以想像一下,這些奴隸會是多麼悲慘的生活?他們生活在無窮無盡的黑暗之中,生活在永遠無法看到希望的恐懼之中,每日受到那些奴隸主的剝削,鞭打,死亡的陰影隨時隨地都籠罩在他們的身邊……」
「在那裡沒有奴隸,人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是上帝子民,人人遵循著一個大同理想的目標而努力奮鬥,儘管我知道這次起義失敗了,但我相信他們的理想不會泯滅,終有一天會有人繼承他們的理想,至於那個中國新的大獨裁者,正在用歷史上每一個獨裁者相同的辦法統治著一個龐大的國家,我相信中國的人民一定會起來反抗的!」
冉猛淡淡笑了一下,並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但自己始終都堅信,只有大帥才能帶領中國強大起來。
1859年布朗等四人先期來到哈珀斯費里,這一帶地勢險峻,是通往南部盛行奴隸制地區較安全的天然門戶,又是聯邦兵工廠和軍械庫所在地。他們在渡口附近租賃一個農場,用以集結隊伍,儲存物資,準備發動廢奴起義。
「冉猛先生,冉猛先生,能在這裏見到你實在是太好了,我最親愛的朋友!」當冉猛出現在了這個莊園之中,當初軍政府的老朋友麥克興沖沖地迎了上來,用力擁抱了下冉猛,然後把他介紹給了身邊一個五十多歲的美國人:
……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勇敢的人,但這樣的做法在冉猛看來,卻實在有些太愚蠢了。
冉猛在那微笑著,但一顆心卻隱隱作疼……
「您曾經是一位軍人,是嗎?」布朗無法抑制內心的好奇,非常肯定地說道:「我也參加過戰爭,所以我能夠確信!」
「即便我們失敗了,也會喚醒美國大多數有良知的人,奮起反抗奴隸主們,最終取得我們想要的勝利!」
「先生,我祝您能夠有好運!」
冉猛代自己的大元帥同樣表達了對傑克·摩爾先生的尊重以及問候,傑克請中國客人坐了下來,然後指著坐在另一端的一個美國軍人說道:「給您介紹一下,讓人尊敬的李上校。」
布朗同樣對這個中國人充滿了好奇,這個中國人身材魁梧,留著一頭短髮,年紀非常的輕,和自己聽說過的那些喜歡留著尾巴的中國人完全不一樣。
法庭以約翰·布朗圖謀串通奴隸舉行暴動、叛逆謀殺罪為名,判處布朗死刑,布郎在法庭上說,「除了解放計劃外,我否認一切,並宣布如果為了正義,必須犧牲自己的生命,並把自己的鮮血、孩子的鮮血和千百萬正義人們的鮮血混在一起,則我流血犧牲在所不惜……」
而在這個時候,約翰·布朗,這一個白人所領導的廢努武裝起義,也終於爆發了。
看來這些南方的農場主們,是堅決反對廢除奴隸制度的,冉猛微笑著聽他們說完,然後緩緩說道:
身為軍人的李上校對這些生意上的事情毫無興趣,對於中國那位大元帥,自己更多的是從一個叫安琪的美國記者從中國發回的報道中得知了,據說那位大元帥帶領自己的軍隊,取得了不少輝煌勝利。但這又有什麼?對美國又有什麼影響?
中國人和美國廢除奴隸制度毫無關係,和他們的利益也毫無衝突,更何況這個農場的中國人來到美國的時間並不長,就連日常對話也必須要藉助翻譯的力量才能完成。
他在給友人的信中還說:「精神是無法被監禁、戴上鎖鏈或絞死的。」而約翰·布朗在臨赴絞刑架之前,揮筆留下了最後的遺言:
「傑克,這位就是當初營救了您的孫子的,那位中國大名鼎鼎的大元帥張震的部下,冉猛先生!」
「有些人總在那幻想著要廢除什麼黑奴制度,但這完全就是荒謬的,尤其是那些北方佬們,更是在那整天叫囂著。
約翰·布朗的死,終於使原本就尖銳的美國南北矛盾進一步激化,在布朗殉難的那一天,許多地方舉行了遊行示威,教會鳴鐘為布朗祈禱。馬克思在致恩格斯的信中說:
「我,約翰·布朗,現在堅信只有用鮮血才能清洗這個有罪的國土的罪惡。過去我自以為不需要流很多血就可以做到一點,現在我認為這種想法是不現實的。」
大莊園主傑克·摩爾站了起來,用力和冉猛擁抱了下:「謝謝,我親愛的朋友,當初我的孫子如何不是大元帥閣下的援助,也許就死在那些暴民的手裡了。仁慈的上帝啊,雖然無法見到大元帥閣下,但是能夠對他的部下表達我的謝意,我也感到滿足萬分滿足了。」
「太平天國?是的,我曾經聽過,那時一個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的政權。」當聽到了「太平天國」幾個字的時候,布朗居然顯得有些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