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裁者報告》目錄

第470章 戰爭爆發

第470章 戰爭爆發

這話一下激勵到了諾斯克,能夠和冉猛再次並肩作戰是自己一直想著的事情。
好吧,尊敬的總統先生完全違背了自己競選時的口號,所謂為了解放奴隸,維護自由等等,一切的口號,在戰爭面前都顯得那麼脆弱。
喬治·麥克萊倫當上了東北維吉尼亞軍團的最高領導,負責維吉尼亞州東北部的戰事。麥克萊倫十分心急要先打一場勝仗,遂於七月率軍離開華盛頓特區,進入維吉尼亞州邊境。
為試探南方的態度與援救安德森部隊,林肯召開了一次會議,決定派一艘船給要塞運送給養;在此之前要通知南方,這艘船隻不過是給要塞里斷了口糧的將士們送糧食的。若南方不予攔阻,那麼政府的聲望得到了保障,要塞內官兵的性命也都保住了;若是南方真的動武,那麼打響戰爭第一槍的責任就落到了南方人的頭上。與中國一樣,當時的美國人也十分講究不打第一槍,這樣一來北方人民的憤怒也會被激發起來,而沒有這種群情激昂,仗是打不勝的。
好朋友驚疑不定的樣子讓諾斯克洋洋得意的笑了:「我說過我去過中國,和你們的父親長輩一起去的,那次,我們遭到了無恥的襲擊,我和冉猛一起並肩作戰,打退了匪徒們的攻擊,上帝啊,他竟然也來到了美國!」
北軍將領杭特將軍和撒姆爾將軍開始率軍攻擊南軍左翼,南軍潰敗,紛紛向馬修山方向敗退,北軍緊追不捨,就在最危急的時候,一支軍隊忽然擋住了南軍去路。
南軍中尉諾斯克·林克放槍打倒了一名企圖衝上來的北軍,打了一個呼哨,好奇地問道:「嘿,哥們,你們是從哪裡來的,到這該死的地方來做什麼?」
美國參議院打從開始就宣布這場戰爭的目的,是恢復聯邦,並無其他目的。他們在通過了如下決議案:
著名的廢奴主義者、曾給予約翰·布朗大量經濟援助的格里特·史密斯出資裝備了一個團的黑人軍隊,並把他的獨生子格林·史密斯送去參軍,還堅持不領薪餉。
一名來自南部的國會議員宣稱:「我們的奴隸是終身受僱用的,待遇優厚;而你們的僱工是按日受雇的,待遇菲薄,無人照顧……不正是這樣嗎?你在紐約市一天見到的乞丐比你在整個南部一生見到的還要多。」
而當時的南方可以說是群情激越、眾志成城,南方人我投入到戰爭之中,為了他們所嚮往的獨立自由而捨身忘死戰鬥!
茲決議:目前這場可悲的戰爭,乃是由南方和北方一些州的分裂主義者,強加于這個國家的。當此國家危急之秋,國會將摒棄一切恩怨,擔負起它對整個國家的義務;這場戰爭的進行,就我方而言,非為任何壓迫之意,也無任何征服或鎮壓之目的,無推翻或者干涉那些州的權力或者制度之目的,而為保護和維持憲法的無上權力以及按照此憲法制定的全部法律,為保存聯邦以及為若干州的尊嚴、平等與權力不受損害;這些目標一俟達到,戰爭必告結束。
「這些年我去了許多地方,許多。英國、法國、墨西哥、古巴、印度,我還去了中國,後來該死的北方佬想要剝奪我們擁有的一切,我就加入到了軍隊之中!對了,西絲茜娜呢?她一定已經長大變成了一個大美人了吧?」
「冉猛,中國來的一個勇士,聽說,以前還在中國軍隊中當過軍官!」
4月15日,終於知道自己的聯邦政府必須面對戰爭的林肯頒布徵召令,招募75000名志願軍入伍。5月3日又下令招募42000人。林肯這時還以為南方的叛亂一掃即平,所以在徵召令中,只將兵士服役期定為三個月。北方的工人、農民毫不猶豫地投身軍隊,大城市裡的移民工人也自動組成部隊。紐約的愛爾蘭人組建的「不死鳥聯隊」,德意志人組建的卡爾伯聯隊,義大利人組成的加里波第衛隊成為第一批開赴弗吉尼亞戰場的聯隊之一。
在當時的南方人心中普遍存在著一種優越心態,他們認為自己是美國最早一批移民的後裔,自詡為最正宗的美國人。南方諸州自建國以來人才輩出,至林肯當選總統以前,美國的十五位總統當中,南方人就佔了十二位;南部還產生了比北方多幾乎兩倍的部長及高級法官;南方的軍官在歷次戰爭中都有著優秀的表現,在美國的獨立與拓疆戰爭中立下大功,南方人認為他們為國家承擔了比北方人更多的責任。
「德克薩斯志願軍,哥們!」身邊那個小夥子也打死了一個北軍,歡快地叫了一聲:「嘿,我是斯皮威斯·摩爾,我邊上的是羅納德,你呢,哥們,你是誰?」
就在北方運送給養的船隻從紐約出發的同時,南方也調集了大批軍隊向要塞進軍了。
同時,南方人在奴隸主們的影響下自認為是諾曼貴族的繼承人,遠遠優越于北方那些薩克森小農們的後代,南方人認為北方人要麼是冷酷的商人,除了追求利益別無他念,要麼是從歐洲移民來的失敗者,是古老大陸的渣滓。靠著這些移民,在過去十年裡北方擁有了一千九百萬白人,而南方卻只有八百萬白人,這導致北方在眾議院里擁有的席位比南方多了三分之一,南方人認為這就是北方的林肯在總統選舉中通過多數獲勝的原因,他們認為也並不有什麼了不起的。南方人還認為既然聯邦是由各州自願組合而成的,那麼也可以脫離,這是州權戰勝國權存在於美國人中的一種普遍心態。
「原來冉猛真的在中國軍隊里服役過,真是羡慕你曾經和他一起作戰,諾斯克,你很快就會見到冉猛了,他正帶著一批物資朝這裏趕來!」
南部同盟開始攻擊並且奪取聯邦政府設在南方各州的要塞,3月12日,聯邦在南部的要塞中只有查爾斯頓港還在合眾國控制下。要塞司令羅伯特·安德森少校處境十分艱難,南卡羅來納州的軍隊將安德森緊緊圍困住,斷絕了一切補給,因而,安德森向政府提出:若要他守住要塞,就必須給他運送武器和給養,並率軍退到了堅固的薩姆特堡,薩姆特堡位於查爾斯頓港外的一座小島上,堡內只有不足兩百名官兵。北方以前向他派了一艘給養船隻,因遭到南方的炮擊而返航。
次年2月4日,南卡羅來納、密西西比、亞拉巴馬、佛羅里達、喬治亞、路易斯安那、得克薩斯這七個已宣布脫離聯邦的州在亞拉巴馬州的蒙哥馬利城開會,2月8日,他們宣布成立「美利堅聯眾國」。選舉傑斐遜·戴維斯與斯蒂文森為正副總統。
「諾斯克·林克,上帝,你是摩爾家的嗎?」林克發出了一聲驚呼。
能夠看到諾斯克臉上詫異的表情,很快諾斯克放聲大笑起來:
「打敗這些無恥的偷襲者,並沒有什麼值得誇耀的地方,先生,如果有幸參与到發生在中國的戰爭中,那才是最讓我感興趣的,可是不知道我有沒有這樣的機會……」
由於德克薩斯援軍的忽然出現,一下打亂了北軍的進攻部署,北軍開始下令暫時停止進攻,而南軍也命令就地構築防禦。
而那些已經敗退的南軍,在忽然到來的援軍保護之下,猛然增添了信心,反而返過身來加入到了戰爭之中。
斯皮威斯和羅納德怔了一下,接著完全不顧槍林彈雨的歡快叫了起來:「該死的,諾斯克,你這個該受到詛咒的,居然失蹤了這麼多年!」
斯皮威斯發出了歡快的笑聲:「決鬥?用上帝的名義發誓,你絕對不是對手,我曾經親眼看到過冉猛的槍術,上帝,現在冉猛就和我的兄弟一般!」
「該死的,冉,是冉,一定就是那個中國軍官,我發誓,如果見到了他,我會在他的臉上狠狠地親上一口!」
7月,第一次馬納沙斯之役打響。北軍軍官為喬治·麥克萊倫,人數約為二萬八千人,南軍則有畢瑞嘉和約瑟夫·強生,人數超過三萬。
1860年12月20日南部大莊園主在南卡羅來納州召開代表大會,會上州長皮克宣布「南卡羅來納與其他各州之間現存的以美利堅合眾國為名的聯邦從此解散」!
對於南部各州的分裂活動,即將卸任的總統布坎南更是採取了聽之任之的態度,這使北方在戰爭爆發前的準備階段十分混亂,給了南方以可乘之機。大量的資金和軍事物資流入南部,大批軍事人員脫離聯邦軍隊為南部同盟服務。
事情總是那麼奇妙,從中國回來之後,諾斯克本來以為再也見不到冉猛了,可是,誰又能夠想到上帝會讓他們在這個時候,這個地點再一次見面呢……
他在就任總統典禮上說道:「我衷心感謝大家!同時我也滿懷感激之情地感覺到,上帝一定會與我們的南方聯盟同在,雖然它持續的時間可能會很短,但它的意義卻十分重大。我的主啊!我把自己鄭重地交在您的手中,請您為我的國家和事業祝福吧!」
「天那,你還在中國打過仗!」斯皮威斯和羅納德這兩個小夥子,對於諾斯克的冒險簡直羡慕到了極點:
「誰?你剛才說的是誰?」好朋友的話讓諾斯克怔了怔,接著急忙問道。
接著,在林肯上任美國總統之後,維吉尼亞州、阿肯色州、北卡羅萊納州、田納西州四州宣布脫離聯邦。
三個好朋友終於有了能夠互相盡情說話的時間,不過這個時候的諾斯克,更加期望的是能夠早日進到冉猛,自己這個在中國時候的老朋友。
類似這樣的例子,還非常之的多,而做為南部聯盟的總司令,李將軍已經做好了為家鄉奮戰而死的準備。
這支軍隊人數大約在兩千人左右,他們裝備精良,也表現出了一定的軍事素養,最關鍵的是這支軍隊全部都是由一些二十歲剛剛出頭的小夥子組成。
諾斯克是不會忘記在中國發生的一切的,那次打敗了清朝的偷襲者,諾斯克一直到了現在,還記得自己曾經對冉猛說過:
諾斯克更加清楚的記得,在自己生的眼裡,中國蘇州一切都是那麼的新鮮,蘇州,一個美麗的城市,而美麗的城市裡更有美麗的姑娘。
三個兒時的好友興奮的聚到了一起,這時候戰爭似乎已經遠離他們而去,諾斯克大笑著和好朋友用力擁抱了下,然後趕緊裝填彈藥:
「西絲茜娜?上帝,那真的是太美了,可惜她的意中人也是一個中國人!」
傑弗遜·戴維斯年輕的時候就因為其英俊的外表而聞名,就像林肯年輕時因為醜陋遠近皆知一樣。他的顯赫出身和雄厚財力使他在仕途上一帆風順,他堅定地認為奴隸制是最合理的,他曾在演講台上大聲疾呼:「我們這些南方州的代表絕不能容許任何人來侮辱我們祖先留給我們的制度……若是內戰由於這一問題而爆發,那我們將戰鬥到底!對我而言,所有點起反奴隸制火把的人都是縱火犯,都是背叛祖國的黑鬼!」
諾斯克先生非常希望自己在這裡能有一段艷遇,如果能帶回去一個美麗的中國姑娘,或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惜這個願望終究還是沒有完成。
回到家鄉后,他在弗吉里亞州州長萊徹勸說下就任陸海軍總司令!
1861年3月6日,「南部同盟」臨時議會授權戴維斯徵召服役期六個月的民兵並接受十萬名服役期十二個月的志願兵。
但是既然戰爭已經爆發了,就絕對沒有再停留下來的可能!
聽到西絲茜娜已經名花有主,諾斯克遺憾地聳了一下肩膀:「那真是太可惜了,等到戰爭結束,如果那個中國人還在,我發誓一定會為了西絲茜娜和他決定的。」
而這時的北方卻在幻想通過妥協保持聯邦的統一,因為北方的資產階級同南方有著千絲萬縷的經濟聯繫,他們雖然反對奴隸制,卻不願以戰爭方式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擔心戰爭爆發后合同不能履行、債務不能得到清償。
次后一項擬議的憲法修正案明確宣稱聯邦政府無權,永遠無權干涉存在奴隸制的各州中的奴隸制。林肯支持這一修正案,他說:「我知道一項憲法修正案……已經被國會通過,大意是聯邦政府將永不干涉各州的內部制度,其中包括對一些人的役使……支持這項條款到如今,它已經是不言而喻的合乎憲法的法律了。它已經被明確下來,也無可挽回了,我對此不予反對。」
羅伯特·愛德華·李被南部聯盟任命為了總司令,戰爭爆發前夕,斯科特將軍邀他擔任「一支十分強大的聯邦部隊的司令官」。然而,李以不能背叛家鄉弗吉尼亞為由拒絕了。他在辭職信中寫道:「除了保衛我的故鄉弗吉尼亞外,我絕不想再拔我的劍了。」
1861年3月4日,林肯在華盛頓正式就任總統。當他在這之前離開家鄉到華盛頓時,臉上卻找不到一點上任的喜悅,倒是充滿了準備捐軀赴國難般視死如歸的悲壯。
麥克萊倫派丹尼爾·泰勒去攻擊畢瑞嘉的右翼,但未能成功。麥克萊倫就決定嘗試攻擊畢瑞嘉的左翼,又派了最少三個軍師留守原地,方便以後可以出乎意料的從後方突擊敵人。但這時麥克萊倫已經浪費了很多時間,使約瑟夫·強生的雪倫多亞軍團得以與畢瑞嘉會合。
4月12日,那艘運送補給的船隻還沒有靠岸,南方政府派出的皮埃爾·博雷加德將軍就率領全副武裝的南部兵團把薩姆特要塞攻克,城頭的國旗也被打成了兩半,安德森投降。他率領守軍列隊開出堡壘,乘上一條救援船,朝北往紐約港,安德森的身上帶著那面被打成了兩半的國旗,美國南北戰爭就此正式爆發了!
這支南部軍隊的援軍表現的英勇無畏,他們用手裡的火槍組織成最嚴密的防線,拚命射殺著那些衝上來的敵人,掩護著南軍撤退。
共和黨人在競選時所提的口號便是「絕不再讓給奴隸主一寸新的土地」,而南部同盟給聯邦政府的回答便是「戰爭」!
南方各州開始擬訂憲法,統一的美國已經分裂了。
美國人對於羅伯特·李總是心存好感,除了他品質高尚,儀容華貴,是一位優秀的軍事家外,還因為他被很多人看作是美國開國元勛喬治·華盛頓的繼承人,羅伯特·李的選擇只是當時美國軍官面對國家分裂時矛盾心態的代表。攻佔薩姆特堡的皮埃爾·博雷加德曾於1860年擔任美國西點軍校校長,他在戰爭爆發前就投向了南方。而二十五年前,據守薩姆特堡的羅伯特·安德森在西點軍校作為教官曾教授過他炮兵課程,內戰使師徒間兵戈相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