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獨裁者報告》目錄

第513章 世界危機來臨

第513章 世界危機來臨

「少荃,你這身體……哎,歐洲局勢緊張,世界局勢緊張那。咱們在印度和英國人發生了一次衝突,但雙方都保持了克制,本來這件事情是不想和你說的,可你既然問起……
威廉二世的做法有些魯莽了,當年的鐵血宰相俾斯麥之所以如此鄙視這位皇帝或許這正是根本原因所在。
7月1日,德國又借口保護德國商人的生命財產。派遣炮艦「豹」號開往摩洛哥大西洋岸的港口阿加迪爾。
「陛下,看來世界大戰無可避免了。」李鴻章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陛下想要看到的,終究還是就要來了,陛下曾經說過,用一次世界大戰,建立中國世界霸權,看來陛下的心愿能夠實現了,臣從來都不懷疑帝國能夠取得這場勝利,因為帝國在陛下的領導之下,從所未有的富強起來,國內團結,民生富強,人民愛戴政府,軍隊英勇善戰,帝國的影響在亞洲,在世界各個角落都在閃動,沒有什麼能夠阻止陛下的弘願了。」
在同盟國和協約國之間,矛盾已經無法化解。
……
「陛下,陛下……」
在一位英國軍事觀察員觀看完了這次規模龐大的海上演習之後發出了如上嘆息,中國威脅喧囂于歐洲。
中國方面的克制態度,讓世界各國都長長鬆了一口氣。
阿爾赫西拉斯會議后,法國加緊了對摩洛哥的控制。1903年3月,法國佔領東摩洛哥的烏季達;5月又在卡薩布蘭卡強行登陸。次年,摩洛哥首都非斯爆發反對蘇丹和法國侵略者的人民起義。法國乘機以保護僑民為由,佔領非斯及其他城市。同月,德國向法國要求分割一部分法屬非洲殖民地給德國作為補償。
1900年中華聯合帝國擴軍至正規軍陸軍六百三十萬。同時海軍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
德國的行動震驚了世界。英國認為德國軍艦停泊在阿加迪爾是對英國海上霸權的威脅。7月21日,英財政大臣勞合·喬治發表了暗示英國不惜因摩洛哥問題與德國一戰的演說,並進行相應的海軍作戰動員。面對英國的強硬態度,同時又適值國內發生金融危機,德國被迫退讓,與法國就較小規模的補償問題進行談判。
李鴻章一邊說著,一邊喘息著,顯然今天已經說了過多的話,耗費了李鴻章太多精力。
「一個亞洲霸主,一個歐洲霸主,兩個霸主在一起,能夠征服整個世界,世界都將在朕和那個中國皇帝的控制之下,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
威廉雖然缺乏想像力,妄想力倒是過剩。他成天擔心害怕周遭列強一同串通,聯合從四面進攻德意志的念頭,於是他立誓成為世界第一的強者,拚命加強德意志的軍備武力以克服這些妄想。
威廉忽然想起了什麼,又問道:
前些時候我把那些少壯派的軍官召集起來,本來是想給他們潑些冷水的,不過讓我欣慰的是,他們叫嚷歸叫嚷,但是頭腦還是相當冷靜的,同樣認為現在不是開戰最有利時機。而是要通過各種各樣手段,挑起歐洲國家恐慌,不斷製造摩擦,乃至最終達到讓歐洲人先打起來的目的,中國才可以獲得最大利益。
德國方面代表次月秘密抵達北京,就世界局勢與皇帝陛下做了長談。在歸國之後,德國再度宣布擴軍計劃。
隱約透露著阿諛的回答令威廉龍心大悅,他喜歡「最大」、跟「最強」這一類的形容詞,更希望德意志帝國兼具這兩者。
過去那些為了瓜分殖民地而曾經親密無間的「盟友」們,在利益被瓜分完畢之後,終於劍拔弩張,隨時都會大打出手。
1902年2月,法國要求摩洛哥蘇丹在法國監督下進行「改革」,企圖使摩成為法國的「保護國」。德國立即進行抗衡,3月31日德皇威廉二世訪問摩洛哥城市丹吉爾,宣稱德國要維護摩洛哥的獨立,列強在摩洛哥的地位絕對平等。
某天深夜,凱威廉在柏林皇宮與隨侍的某位將軍提到他所謂的「世界政策」,他專註凝視德意志周邊諸國地圖,然後說道:
在此之前,帝國皇帝張震已經幾次有了退位想法,由自己的兒子正式接班,但因帝國上下臣民和太子本人激烈反對作罷。
李鴻章做為帝國外交大臣訪英,受到熱情款待,李鴻章用手抓雞,大家愕然,出於尊重,也學樣。從此,英國人吃雞不必拘泥於刀叉。同時,天天西餐使李無胃口。於是他讓廚師將西餐的原料和蔬菜和在一起,燒成了一鍋大雜燴。撲鼻香味使英國官員們饞涎欲滴,忙打聽是什麼菜?答曰雜碎。李鴻章示意他們盡情享用,結果一個個讚不絕口。據說後來飯店的菜單上就有了「李鴻章雜碎」。
接著德國宰相比洛向參加1880年《馬德里條約》的所有國家建議,把摩洛哥問題提交國際會議討論。《馬德里條約》規定,所有外國及其公民在摩洛哥所享有的通商權利和其他權利均應一律平等。
「陛下,這些還不是讓臣最開心的地方,讓臣最開心的是,現在帝國子民知道自己該做什麼,為什麼要這麼做,而不是朝廷命令他們應該怎麼做,一個民智被開化,並且空前團結的民族,誠如陛下所說的,將是最為可怕的。帝國將戰無不勝,不,甚至帝國不需要動用戰爭這一最後手段,也能取得勝利。
雙方開始集結兵力,在中英緩衝區一帶,中國集中六千士兵,英方集中三千五百士兵,戰爭,隨時都有可能爆發。
看到陛下進來,病榻上的李鴻章正想起身,張震趕緊上前兩步,按住了李鴻章:「少荃,躺著,躺著,不要起來。」
威廉澀澀吐出煙霧,人稱鐵血宰相的奧圖·馮恩·俾斯麥公爵是位一板一眼的務實政治家,理應相當排斥情緒化的事物,不過偶爾他也是個很懂得權通應變的人,他對索有「瘋狂國王」之稱的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二世十分友善,並沒有強硬并吞亞普菲蘭特,當時年輕的凱撒威廉對此怨懟連連。
現在全世界都在瘋狂擴軍,咱們,英國、法國、德國,都好像瘋了似的,軍隊一次一次被擴大,士兵們都被武裝起來。以咱們來說,整個國家都可以說武裝到了牙齒。少壯派正式上台後,不斷要求重新分配世界利益,不斷要求擴大殖民地,不過內閣還是非常冷靜的,正在用非軍事形式進行各種各樣談判,而不是採取武力形式。
2月,太子張震被任命為帝國陸軍副總指揮,第一軍團總司令,一躍成為軍方實權級人物。
威廉不斷想辦法拓展德意志的國境,使之儘可能遠離首都柏林,然而鄰近俄羅斯與法國的邊境卻完全沒有向外推進,這使得威廉的心理狀態愈趨不穩定……
而在這個時候,中、德、奧三國代表再度聚首,于柏林奠定「三皇同盟」,在這份同盟之中規定,同盟任何一方遭遇到它國攻擊,即視為對同盟內國家同時宣戰!
張戰甚至沒有過多考慮:「父親,我認為目前與英國人徹底撕破臉皮,對我們不是一件太有利的事情,英國之前已經失去了半個印度,如果在印度再遭到失敗,那麼維護英國的顏面以及切身利益,英國會不惜全力一戰,法國也會牽扯進來,這樣,父親所說的世界大戰很有可能在明年爆發,那對帝國不是非常有利!」
英法簽訂協定后,法國承諾不干涉英國在埃及的行動;英國則承認摩洛哥是法國的勢力範圍。但這侵犯了德國在摩洛哥的殖民利益。
李鴻章去世之後,帝國追贈李鴻章為燕公,這是帝國第一個封公的大臣,九泉之下的李鴻章也應該瞑目了……
世界新的格局形成,同盟國對抗協約國……
「中國在成為陸上第一強國之後,現在已經開始動搖到了英國海上霸主的地位!誰能夠遏制中國?英國,法國?或者是整個歐洲聯合起來?」
這也就是說,即便這些歐洲國家的總兵力加在一起,尚不及中國的三分之一,新一輪的軍備競賽開始了。
德國、法國呼籲中英雙方保持克制,而在此時的北京,一份「九月作戰計劃」送送到了皇帝陛下的案頭。
以「女媧」級戰列艦、「漢武」級巡洋艦、「北京」級驅逐艦為首的總計七十二艘各級戰艦在內的龐大艦隊,首次在世人面前拉開了神秘面紗。
「好,好,朕要親自去看望他們,以顯示朕對他們的重視!」威廉二世又顯得興奮起來,在那不斷走了好久這才停住了腳步:
陛下,咱們都老了,現在雖然上下臣民依舊反對陛下退位,可是等到大戰結束之後,臣知道陛下一定不會再當這個皇帝了。太子是個好太子,將來也一定會成為一個好皇帝,可是,帝國的事情不用全部由皇帝一個人來把持了,或許到了太子這一代,皇帝就能成為一個懶皇帝了,陛下的夢想就快實現了……」
在中國外交大臣李鴻章過世之後,戰爭的腳步被進一步提速了。
說著喘息了幾聲,張震想要讓自己忠誠的部下休息一下,李鴻章卻擺了擺手,繼續說道:
3月,帝國海軍部宣布建造「帝皇級」戰列艦,以及本年度海軍預算,在這份高達六千六百萬預算的海軍建設計劃里,表明蟄伏了近三十年的中國海軍,在經過潛心磨練之後,終於邁出了和英國競爭海上第一強國的最堅實步伐!
張震微笑著看著李鴻章,微笑著說道:「少荃,謝謝你這麼多年來為帝國做的事情,安心去吧,帝國永遠不會忘記你的。」
「對了,將軍,朕記得朕所訂製的列車炮已經完成了,應該沒錯吧。」
隨後,中國軍隊指揮,石達開之子石程下令炮擊英軍陣地,展開報復性攻擊,英軍同樣以火炮回擊,雙方炮擊一個小時。
這是一個龐大而恐怖的數字,同年,德國擁有軍隊五十萬,法國六十萬,奧匈帝國三十五萬,義大利二十二萬!
「這是世界最大的列車炮!」
「亞普菲蘭特這塊土地原本應該屬於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俾斯麥那個老糊塗不曉得哪根筋不對,獨獨偏袒這個小國。」
張震笑了,自己的兒子成熟了……
「您說的正是,陛下。」
8月18日,中國方面宣布接受調停,雙方各自撤兵,維持緩衝區無之前局面。
利益,只有利益才是永恆的……
為了對抗「三皇同盟」,同年,英法于巴黎簽訂「巴黎協約」,次年,義大利、葡萄牙等國相繼加入協約。
「陛下,臣怕是看不到那天了,可是臣不後悔那,當初跟著陛下的時候,臣從來也都沒有想到會有今天。臣現在位及人臣,風光無限,臣是世界第一大國的重臣,臣沒有什麼遺憾了。
「有史以來最強的列車炮,陛下。」
6月,中國海上軍事大演習開始!
張震本來是來看望重病中的李鴻章的,但沒有想到到了這個時候李鴻章心裏想的卻還依然是國家大事,張震遲疑了下,握著李鴻章的手說道:
整個世界因為「中英八月衝突」而恐慌起來,儘管雙方僅僅是試探性的交火。整個世界都因為「中英八月衝突」,而再度投入到了瘋狂擴軍之中!
此即為「中英八月衝突」!
這份計劃認為,如果整個八月中國軍隊都採取守勢,那麼到了九月,中國軍隊可以全面展開攻擊,有望在明年二月前徹底擊敗印度英軍。
「你認為呢?」皇帝陛下把這份報告交到了太子張戰的手上。
「陛下啊,看來臣是熬不過明年開春了。」李鴻章苦笑了下,咳嗽了幾聲:「聽說德國代表剛剛離開京城,陛下準備如何安排?」
在威廉二世看來,德國的任何東西最大的,最好的,就連強大的中國也未必能夠趕的上自己。
德國給法國的照會以戰爭相威脅,法國外長德爾卡塞採取強硬態度,並得到英國的支持。局勢頓形緊張。6月6日,法國內閣會議發生激烈爭論,德爾卡塞被迫辭職,總理魯維埃兼任外長,同德國繼續談判。
依舊是在這一年,帝國以太子張戰為首的少壯派全面執掌帝國軍政。
這位帝國傑出的外交家、政治家,一生留下了許多傳奇和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英國餐桌上有很多禮儀,如吃烤雞先用叉按住,再用刀割,再用刀摁住,再用叉戳肉吃。
陛下以前對太子說過,希望帝國未來的皇帝都是懶皇帝,在臣看來這個目標很快就要實現了,懶皇帝,懶皇帝,好啊,如果一個國家出了個懶皇帝,這個國家的正常運轉卻絲毫不會受到任何影響,那麼,這個國家才是鐵桶一樣的江山!」
1901年2月6日,帝國外交大臣李鴻章病逝。
十年前,我說要用十年的時間來武裝國家,來準備一場世界大戰,現在看來這個目標已經越來越近了,不光是咱們,那些老牌強國看著咱們不斷崛起,不斷蠶食他們的利益,也都有些按捺不住了。
7月8日達成協議,雙方同意召開《馬德里條約》參加國的國際會議討論摩洛哥問題,即1903年1月召開的阿爾赫西拉斯會議。由於英國支持法國,會議結束時簽訂了有利於法國的條約。承認摩洛哥獨立,但又承認法國和西班牙對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權。
握住陛下的手始終都沒有鬆開過,李鴻章的臉上浮現著笑容:
「陛下,中國方面派往德國的兩個師的兵力已經到達德國。」
這位全歐洲,更加準確的說應該是全世界最大的麻煩製造者,德意志皇帝兼普魯士國王的威廉二世,全名為費里德利希·威廉·維克多·亞伯特·馮恩·霍亨索倫,他的父皇是德意志帝國的第二任皇帝威廉三世,第二任皇帝為何使用「三世」的稱號呢?因為從德意志尚未統一之前的昔魯土國王一直到現在,他是第三位取這個名字的國王。母后是英國維多莉亞公主,著名的維多莉亞女王之女。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等於是英國女王的外孫。
「接下來是世界最大戰艦,朕要讓百年來沉浸在納爾遜光榮之中的英國人大驚失色!」凱撒威廉豪邁高笑。
1900年8月,中英在印度爆發軍事衝突,雙方互相射擊,中方死一人,傷二人,英國死二人,傷二人。
德國代表來,提出了一個新的建議,雙方軍隊互相訪問,我以為這個建議很好。德國將先期派遣兩個師的德軍到中國進行參觀訪問,參加中德中國聯合軍事演習,中國方面也將派遣同等數量的軍隊到德國,參加德中德國軍事演習,為歐洲和亞洲產生巨大威懾,同時,海上聯合軍事演習,也正在商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