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殺明》目錄

第145章 慶王府有人來

第145章 慶王府有人來

「這樣吧,第一小隊叫驍騎軍,第二小隊叫射聲軍,第三小隊叫虎豹騎吧!」徐興夏很快就將三個小隊的名字都選好了。驍騎軍,射聲軍,虎豹騎,都是漢朝的軍隊名稱,很有古典意味。對於軍戶們來說,這樣的名稱,也是最熟悉的。
呼延傲博進來以後,橫掃靶場一眼,顯然頗為滿意。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訓練場,又沒有士卒在這裏訓練,但是器具擺放也能看出一些水平。兵器架上的各種力度不同的彎弓,都按照順序,擺放得整整有條。旁邊的雁翎箭,也都整理得十分的齊整。所謂見微知著,他對徐興夏的統軍之道,是相當的滿意。
徐興夏沉聲說道:「歡迎呼延老先生到來。」
聽了徐興夏的回答,呼延傲博不以為然的冷笑一聲,大馬金刀的說道:「見微知著和管中窺豹是完全兩碼事。徐百戶,老奴對你的看法,是見微知著,但是,你一定要認為老奴是管中窺豹,那老奴也就沒有必要說什麼了。人貴在自知。過分驕傲和過分謙虛,都要不得!」
王啟年這段時間,倒是又收集到了一些鑽石。可惜,搜集到的鑽石,暫時沒有什麼用處。趙孟吉那邊,一點頭緒都沒有。雕窩峰裏面送來的燧石,暫時也沒有機會派上用場。看起來,線膛槍的研究,已經進入了瓶頸,暫時是沒有機會突破了。
他的聲音,還真是中氣充足,一點都不像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徐興夏不免有點懷疑,他是不是外表顯老,其實只有四十歲的樣子。但是,仔細看,又看不出什麼破綻來。
徐興夏狐疑的自言自語:「慶王府?慶王府的人來找我做什麼?」
呼延傲博看看四周,自顧自的說道:「徐百戶的軍營,的確獨樹一幟啊!規矩森嚴,外人不得進入。光是這一點,寧夏鎮就沒有幾個軍營可以做到。統軍不嚴,治軍無方,三軍何以為戰?就是被韃子劫掠而去,那也是正常得很啊!」
這是典型的話裡有話了。看來,慶王府和寧夏鎮兩位大佬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好。也難怪,兩位大佬都肩負著監視慶王府的任務,慶王的內心,當然不會舒服。現在,兩位大佬出醜,慶王府自然是幸災樂禍的。可惜,這些高層的鬥爭,距離徐興夏太遠。他不動聲色的說道:「老先生過獎了,在下只是箭術稍微突出一些罷了。其他的方面,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驍騎軍的統領,由毛十三擔任,王夏擔任副統領。射聲軍的統領,由遲虎擔任,劉橫擔任副統領。虎豹騎的統領,由高猛擔任,張峰擔任副統領。經過擴編以後,白衣軍的人數,增加到了一百五十人左右。此外,還不斷的有各方的遊俠到來,陸續的補充入白衣軍的隊伍,白衣軍的人數,幾乎每天都在增加。
當然,大部分的遊俠兒,還是有善惡之分的,特別是在對付韃子的問題上,沒有誰會願意幫助韃子。否則,他們就是漢奸,是叛徒,而不是遊俠兒了。以前的遊俠兒,經常單幹,尋找落單的韃子,進行追殺,效果不是很好。有時候幾個月下來,也不見得能幹掉一個韃子,反而將自己陷入了危險當中。
徐興夏內心微微一動,心想,你個老頭子,難道還懂得射箭?以他的身軀,要是真的懂得射箭,想必是箭術高手。他從寧夏城到來威鎮堡,難道就是為了找自己較量箭術的?真是古怪。也罷,剛好展示一下新學到的連珠箭,讓老頭子開開眼界。不要以為你是慶王府的管家,就有什麼了不起。哼,高手都在民間呢!他當即說道:「老先生既然有射箭的雅興,請到這邊來!」
徐興夏心想,你老人家今天是專門從寧夏城來教訓我的?說話還真是直接。不過,老頭子說話直爽,他的內心反而不感覺到憋屈。別人直言不諱,才是最難得的。要是一肚子壞水,背後不知道多少算計,表面卻眉開眼笑的那種,才是真的鬱悶呢。他呵呵乾笑一下,不緊不慢的說道:「老先生言重了,請。」
輪值的李彥飛說道:「他沒有透露名字,自稱是慶王府的人。」
靠近門口的時候,剛好看到李彥飛帶著一位老人進來。這位老人,鬚髮皆白,可能有六七十歲了。但是,他的身體,依然相當的壯健,可以用虎背熊腰來形容。走起路來,雙手有力的擺動,虎虎生風。依稀看得出,他應該不是漢人。他的眼睛,是蔚藍色的,漢人的眼睛,好像沒有這樣的顏色。
大部分的遊俠兒,都是有一定的騎射基礎的,在騎射方面多多少少有些天賦。如果騎射水平太爛,也做不成遊俠兒。但是,要和韃子對陣,這些遊俠兒,水平還是差了一點。他們還是缺乏統一的指導,嚴格的訓練,在基本功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他仔細的回想了一下,發現自己和慶王府,好像從來沒有交集啊!他甚至從來沒有去過寧夏城。別人是高高在上的藩王,自己則是一個位卑言輕的小小百戶,慶王府的人主動來找自己,會有什麼事情?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這天,徐興夏正在跟隨射聲軍一起訓練,忽然有人來報,說是有客人在軍營外求見。徐興夏隨口問道:「什麼人?」
呼延傲博向軍營的裏面走去,目光不斷的看著四周,似乎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在觀察什麼。走了一會兒以後,老頭子搓了搓手掌,大聲的說道:「徐百戶,聽聞你的箭術,相當的變態,剛好老奴在箭術上也略懂一二,見到你,不免有點手癢了。不知道靶場在哪裡?咱們老少較量一番?」
「請他進來!」徐興夏緩緩的說道。隨即,他覺得這樣的做法有些不妥。別人好歹是慶王府的人,自己在這裏大模大樣的等待對方進來,似乎有些不合規矩。慶王府的勢力,在寧夏鎮境內,還是比較強的,沒有必要,還是不要得罪的好。當然,也沒有必要刻意巴結。於是,他就站起來,向軍營的門口走去。
因此,在他們投靠過來以後,徐興夏給他們安排的,就是三個月的地獄式的訓練,務求在最短的時間里,將他們的騎射水平提升起來。騎射手之間互相交流經驗,互相競賽,共同提高。徐興夏大部分的時間,也是和他們浸泡在一起,從他們的身上吸取經驗,提升自己的箭術水平。他的連珠箭水平,已經超過王夏了。
對於絕大多數的弓箭手來說,三十丈的距離,已經是極限了。要將箭鏃射出三十丈的距離,至少需要一石硬弓。一石硬弓,全力拉開一次弓弦,相當於搬起一塊兩百斤重的石頭。一般的士卒,是根本做不到的。即使是韃子也不行。
現在,徐興夏的聲名鵲起,殺韃子如殺雞,麾下又有一支獨特的白衣軍,自然吸引了不少的遊俠兒過來。毛十三、遲虎等人,以前就是威鎮堡附近的遊俠兒。現在,隨著徐興夏的名聲,逐漸的傳遠,有些更遠地方的遊俠兒,也投靠過來了。這些遊俠兒的要求,其實都很簡單,只要能吃飽,有機會殺韃子就行了。
說罷,就將呼延傲博帶到了旁邊的弓箭訓練場。這時候的弓箭訓練場,剛好沒有白衣軍士卒進行訓練,空蕩蕩的,弓箭之類的用具,都在旁邊的兵器架上,擺得整整齊齊的。在靶場的另外一頭,距離射箭位大約二十丈的地方,豎著十五個箭靶。二十丈的距離,是標準的射距。如果箭靶繼續向後,還可以擴展到三十丈。
那個老人上下打量徐興夏一眼,大模大樣的受了一禮,朗聲回答:「老奴呼延傲博!乃是慶王府的管家。」
寧夏鎮這個地方,的確是有些特別的。這裡是塞上江南。既然是塞上,馬牛羊之類的就多得很。數量最多的,自然是戰馬了。在這裏,稍微大一點的男孩子,都會騎馬的。馬術最精的,自然就是所謂的遊俠兒了。這些遊俠兒,也不是每個都是好人,偷雞摸狗,打家劫舍的事情,他們沒少干。
唯一遺憾的是,有關線膛槍的研究,還是沒有什麼結果。這讓徐興夏大規模擴軍的設想,暫時還不能實現。說真的,要是騎射技術不過關,就算白衣軍勉強擴軍,戰鬥力也不見得可以提升,說不定還會拉後腿。兵貴精不貴多,不能打仗的兵,徐興夏寧願不要。
呼延傲博雖然是慶王府的管家,按照規定應該是個僕人,可是看起來,他完全沒有僕人的樣子,反而像是一個指揮千軍萬馬打仗的將軍。行為舉止之間,霸氣外露,老氣橫秋。也不知道是天生如此,還是故意在徐興夏的面前如此表現。仔細看,似乎應該是前者。如果是後者,未免裝得太像了。
徐興夏停住腳步,抱拳行禮,不卑不亢的說道:「這位老爺子,就是你要來見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