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人生》目錄

第1219章 病根

第1219章 病根

當然精神動力是一個方面,另外一方面,你不能否認,也是在根子上的,就是咱們的球員,水平太差,無論是技術,還是戰術大局觀上,咱們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當時的動靜鬧得可不小,一連幾位足協的領導被抓緊了監獄,幾個前任國家隊的隊員也同樣沒能跑掉,還有那個曾經自以為很牛的俱樂部老闆,以及那個在國內曾經名噪一時,甚至號稱亞洲金哨的裁判,等等都沒能逃掉,一股腦的被扔進了深牢大獄。
而接下來幾年的國家隊,那就更不用說了,比如某位姓朱的教練當國家隊主教練時期,拿錢就能進國家隊鍍金,那是出了名的。
而足協面臨的問題也一樣,如果真的做到從足球從娃娃抓起,投入大,周期長,一代人長成,至少要十年。
所以這就是咱們的球員,在國家隊的賽事當中,精氣神方面越來越差的主要原因。
假球,黑哨橫行,賭球的傳聞,更是甚囂塵上,有的是球員參賭,有的更是乾脆俱樂部的老闆參賭的。
出了成績,都是足協領導的功勞,受了傷,回到俱樂部,打不上主力,這都是自己的事,一個球員的巔峰時期,也就是那麼幾年,他們可全靠這幾年的時間,來給自己攢下半輩子的生存資本呢,你說這樣的環境下,你還能指望這幫球員給你拚命?
不和遠的比,就和韓國,日本的球員比。
而也就是那段時間國家隊的表現,讓他們被打上了臭狗屎,爛泥扶不上牆的標籤,當然這些都沒有說錯。
你在看看咱們的球員,無人逼搶的情況下,一腳能把球停出去三米遠。
足球圈裡的這種亂狀,一直要持續五六年的時間,直到下一屆的喜歡足球的領導上台之前,才有人為了討好那位領導,開始出面整治足球圈裡的亂象。
韓國的技術也不咋地,但是人家能跑敢拼,而且你看他們的比賽,在比賽過程中,在高強度對抗下,人家的球員,最基本的接球,傳球,銜接這方面,做的就比咱們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這裏面固然有球員的心態在作祟,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沒有思想,沒有自己的靈魂,大家並不願意成為那些官員們媚上的工具和玩具。
而等到十年之後,說不定我都已經不在這個位子上了,倒時候這批球員出了成績,那政績還不是後來人的?
換做你來當這個球員你試試,大家來到國家隊,上面的足協領導就來喊話,大家要努力拚搏,為國爭光,云云。
還不是和國內的大社會環境有關?很多人都說,國家隊的狀況,就是華國社會的縮影,很多愛國青年,自干五們都不信,說你這是亂放屁,瞎扯淡,就是因為那幫球員們愛錢,國家隊比賽,沒有錢,所以他們才出工不出力。
當然雖然有很多球迷懷疑,可是上面的足協領導都收了他的錢,所以人家是有恃無恐。
當時很多真正愛球的國內球迷,都真的以為,國內足球的春天來了,國足馬上就將會迎來真正的復甦啦。
於是他們從巴西請來了濟科,結果也就是一代人的光景,十年之後,他們就成了亞洲足球的霸主。
你看看人家韓國隊,日本隊參加比賽的時候,雖然國家也沒多少獎金,可是為什麼人家那麼拼,人家為什麼那麼願意為國爭光,可是我們的隊員,一上了場,就和沒頭蒼蠅一樣,只知道亂跑?
很多人都不明白,為什麼,咱們的球員,一個個在俱樂部就龍精虎猛,而到了國家隊,卻都成了軟腳蟹,一盤散沙。
反觀我們,李逸帆有時候真的像去指著那些足協領導的鼻子聞聞,你們放的屁,到底是怎麼想的?
我這是何苦呢?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咱們國內的官場可沒這習慣。
你看看人家那腳下技術,還有人家處理球的合理性,咱們和人家比賽是時候,最常看到的局面就是,幾個日本人在哪裡傳球,而咱們的球員跟在人家屁股後面瘋搶,追球。
在李逸帆的記憶里,好像就有某隻國內頂級俱樂部的老闆,本身就是賭球集團的外圍,在他的操縱下,他的球隊戰績經常會有很大的波動,可以用詭異來形容。
國企差的就是在高科技研發方面的投入,因為掌控國企的都是政治官員,不是技術官員,他們看重的都是自己的政績,只要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見到政績,他們更願意花錢從國外買過時的技術。
以前德國的人才培養,更注重身體素質,和所謂的精神力量,可是當進入新千年之後,他們發現,他們那一套培養體系,已經完全跟不上現代足球的節奏,現代足球更多的強調是走地面,講技術的時候,他們就改變了自己的培養體系。
所以那就已經註定了,很多人所謂的足球復興,其實就是一把虛火,等到那位喜歡足球的領導退了之後,咱們國內的足球發展,註定要回到原點。
這還是和技術比較糙的韓國比,如果要是和日本比,那就更完蛋了。
這樣的問題,很多人都知道,就算是不懂足球的人都知道韓口號,足球要從娃娃抓起,可是為什麼,喊了這麼多年,我們的人才培養體系,卻越來越爛,只能培養出足球功夫,和一群糙哥,論技術一代不如一代?
2000年的時候,德國國家隊面臨人員老化,斷代,足球發展跟不上現代節奏,不得不需要對國內的青少年培養體系進行改造。
足球難道真的需要幾代人才能解決發展問題?在李逸帆看來,這絕對就是放屁。
至於自己投入搞研發,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而且還容易再出成果的時候,被人下山來摘桃子,所以在國企領導者的眼裡,搞研發的都是傻瓜,傻子才去搞,所以我們在真正的高精尖領域,只會和人家越拉越遠。
說道根子上,咱們的足協就和很多國企出現的問題一樣。
期限馬上就要到了,最後乾脆神馬都不顧,任由人家隨便開條件,請回來一個根本和國足風格不對路的教練。
可是在俱樂部戰績逐步提升的時候,國家隊的戰績,依舊是爛泥扶不上牆,甚至要靠著別的球隊輸球,才能夠進入亞洲杯。
結果十年之後,他們的新一代足球人才,就開始了井噴了。
那段時間的國家隊,成績一團糟,球員連軸換,戰績更是連年下降。
當時國內的很多球迷,都高呼青天,說看到了希望,而那之後也有很多民營資本,開始大舉進入足球圈,於是就有了接下來一段時間,國內球壇的火爆,和球市的復甦。
三傳兩倒,咱們的隊形站位就亂了,然後破綻就出來了,直接被人把球傳到門裡,都一點不誇張。
你說看到這樣的情況,你還能指望這幫球員愛國,為你拚命?
即將到來的年代,將會是華國足球最黑暗的年代。
其實大家都知道病根子在哪,可是真正願意去搞,去解決的人根本沒有。
到了國外,不是先去考察教練,而是先去巴黎的奢侈品商場,然後在去荷蘭轉一圈,等到把歐洲玩個遍,這才想起來,自己此行的任務是幫國足找教練。
可是一轉眼,你看看這幫領導在做什麼?一個個尸位素餐,只想著往自己口袋裡撈錢,但凡是能夠為球員做的一點事情,他們都搞不定。
最後他們研究了一圈,得出的結論就是,咱們的身體素質連亞洲的韓國,伊朗,甚至是華國都比不上,那咱們就堅定的走技術路線吧。
出去考察教練員,一去就是幾個團隊,裏面都是什麼人?有幾個是真正懂足球,和懂的商業談判的?
這樣的表現,簡直就是咱們華國的恥辱。
所以即便是十幾年之後,國內的俱樂部聯賽已經搞得風風火火了,你看足協喊了半天口號的青少年培養體系,也一樣是沒動靜。
那些足協領導明明知道問題所在,可是卻不願意去搞,反而說什麼足球人才培養不是一代兩袋能解決的問題,而是需要幾代人才能解決的問題,永遠把問題推給下一代,這完全就是在放屁,在推卸責任。
而日本的足球培養也是如此,最開始他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走什麼樣的路線合適。
拿著別人贊助的經費,說給國家隊找一個大牌教練,結果卻是一幫打乒乓球的來幫搞足球的來找教練。
這些說明什麼?這些就說明了,咱們在球員培養的根子上就出了問題,我們的培養思路,體系出了問題。
而且這批次的球員們連以前老一輩國家隊的愛國的精神都丟掉了,這又是為什麼?
所以我在位的時候,我寧可把那些經費,吃喝用掉,也不去搞真正的人才培養。
可是真實情況是那樣嗎?不可否認這肯定是一部分原因,可是他們為什麼會把愛國的精神都丟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