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人生》目錄

第1227章 夏青禾的支持

第1227章 夏青禾的支持

還有一點,夏青禾一直藏在心裏,那就是他之所以這麼利索的表態,還有點想要巴結李家的意思。
那時候老夏因為年齡的緣故,已經只能在那個位子上等到店退休了,沒有什麼雄心壯志,所以那時候的他可沒少被濱城的老百姓罵。
可是現在看來,李家人的志向,可絕對不是那麼簡單的。
他自己也考察過,教育產業確實是一塊非常值得投資的重點,而在東北地區,目前還真就沒有這樣的一家像樣的企業。
而夏青禾提到的這個地塊,對他而言就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他現在是認準了,和李家人搞好關係,對自己的發展絕對沒壞處。
另外一方面他也想打造出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而最近一些年來,東三省的優秀人才不斷的流失,這樣長久下去,還談什麼發展?
而現在李逸帆突然提起他想搞足球學校,乃至於後面的技術學校,可是讓他大喜過望,這可真是剛打瞌睡,就有人來給送枕頭啊。
因為他這學校的特殊性,所以對於土地的要求很高,面積要大,而且地勢要平整,想要在濱城城區以內找一塊合適的地方,還真不容易。
可以說那時候他被齊滿天壓制的死死的,直到後來齊滿天調任中樞之後,他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這才蕩平了沒了後援的濱城本土幫,實現了自己的執政理念。
可是那也讓他錯失了四年的好光陰,在之後他調任省城,也一直沒能掌握真正的權利,一直在省里的副職上等退休。
夏青禾的話,讓李逸帆的肚子里都要樂開花了,沒想到這夏青禾居然這麼上道,原本他還以為,建設學校這件事,回去之後,還得好一陣忙乎呢。
那塊地他知道,就在後來大名鼎鼎的銀沙灘旅遊景區的邊上,上輩子的時候,哪裡被開發成了一大堆的什麼影視城,都是一些婚紗攝影公司開發的,邊上甚至還有一個武術學校。
最起碼咱們北省,甚至整個東三省都沒有什麼優秀的技術學校之類的教育資源。
但是這輩子,因為有了李家的崛起,無論是楊玉河還是他夏青禾走的路,比起上輩子都要順暢的多。
夏青禾當時聽了這些話,覺得有些道理,今天就算李逸帆在他面前不提起他的想法,他回去之後,也想在這方面在好好調研調研,然後找個突破的方向的。
夏青禾這話,可不是為了配合楊玉河,拍他的馬屁才說的,而是心裏確實有這麼個想法。
說實話那麼好的地方,開辦那樣的公司有點浪費,如果拿來建設足球學校,和技術學校,卻在合適不過了。
而楊玉河的前任齊滿天,無論他的為人怎麼樣,但是最起碼他在任濱城的時候,也把濱城建設的非常好。
李家今年前不過就是一家開小飯館的,可是你再看看人家現在,已經發展成了一個綜合性的集團。
今後咱們濱城的發展,可離不開你們的支持呢!
哪怕他們每年招生幾千人,都會給市裡的財政減少很多的負擔,更何況還可以解決一部分的就業問題,緩解社會矛盾。
兩人現在都是在年富力強的好時候,坐到了自己最想要的位置。
旅遊產業文化是一方面,可是另外一方面,他有了點想法的就是教育,這一點是他去東山省考察之後得出的結論。
東山省這兩年的私營教育方面搞得非常不錯,尤其是各種技術學校,什麼大藍翔,或者是新東方之類的技術學校。
海外財團啊!那些傢伙,在國人眼裡,即便是他這一任地方長官的眼裡,都是非常神秘,和強力的存在。
前段時間在接任了濱城一號的位置之後,他也曾經到國內幾個發展不錯的省市去考察了一圈,現在很多城市都在大搞什麼經濟技術開發區,或者高新技術開發區。
現在的夏青禾可謂是意氣風發,雖然前任領導給他留下的非常不錯的遺產,可是他還是像走出一條和以前不一樣的路。
所以對於李家,他肯定是會持不保留的支持態度。
公立教育體系方面,咱們是不能插手了,但是為什麼不能鼓勵私營教育?
而整個東北地區的教育資源,在國內來說,其實並不算突出,和京城,浦海,和中部那些地區比起來,咱們根本不具備什麼教育優勢。
以前他不過認為李家,就是和楊玉河的利益綁在一起的一個利益集團,說不定裏面還有些楊玉河的齷齪。
「真的嗎?那可真是太謝謝你了,夏叔叔,這下我們學校的選址可算是有著落了。」
而夏青禾也因為這樣的緣故,比這輩子晚了4年到位,而且那時候因為國內派系鬥爭的緣故,他也沒有和楊玉河站在一起,而是選擇了後來的省委一號。
那別人今後談論自己的時候,還能說些什麼?一個應聲蟲嗎?沒意思,所以自己必須走出一條新路來。
前兩任主管,都是在濱城做出了成績,這讓他這個繼任者的壓力很大。
他的幾個智囊就曾經給他指出過這一點,整個北省有兩千多萬人,加上北面的兩個省,就有一億多的人口。
楊玉河到了省城,現在他是濱城的一任主管,楊玉河給他留下了非常好的基礎。
這次的北省之行,果然是沒讓他失望啊,這位小李老闆果然是個藏龍卧虎的牛掰人士啊!
濱城雖然靠海,可是山多,最近幾年城市擴張的很厲害,老城區已經明顯不夠用了,現在很多地方都在開山填海。
估計民間資本進入教育產業,這也是一條非常不錯的路子嗎?
難道自己就只做一個傳聲筒,接力棒,繼續走這條路嗎?
甚至可以說是一路荊棘,幾年下來一直都是在和濱城本土派在糾纏,那幾年濱城的發展並不是很好。
滿電視屏幕都是他們的廣告,而每年去他們那裡報名學習的人也不少。
現在隨著楊玉河的高陞,李家人已經開始走出濱城,涉足省城,甚至在京城都投資了不少生意。
想要找一個地方,建設一個合適的足球學校,和技術學校,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幾年前曾經號稱北方最美麗的港口城市,只用了短短几年的時間,就成為全國PM2.5超標最嚴重的城市,甚至一度超過了京城,這就是這位夏青禾主政時期的成績。
可是夏青禾可不希望,他們就這樣放棄了濱城這個他們的老窩,畢竟怎麼說也是咱們濱城走出去的企業不是?
在上輩子的時候,夏青禾繼任濱城一把的道路,並不是特別的順暢,上輩子因為沒有李家的出現,楊玉河在濱城的執政之路,走的並不是特別順暢。
「逸帆,正好市裡最近有個鐵路足球學校,想要裝讓,不知道你有意接手不?如果你要是願意的話,那我會幫你們聯繫接洽,他們現狀不是很好,急需資金。如果沒有外來資金注入的話,恐怕就只能解散了。還有關於你這個足球學校,和技術學校的想法,我肯定會大力支持的。正好咱們濱城北面鄞州區的北面的銀沙灘海域,要進行開發,哪裡的土地平整,而且條件不錯,市裡面前段時間還規劃,打算在哪裡搞一個試點項目,主要是招商去搞開發,已經有幾家企業,打算入住到哪裡了。如果你要是願意的話,我也可以和建設局,還有土地局那邊協商一下,給你批一塊土地……」
這樣的項目在濱城早就有了,甚至可以說是濱城在國內率先搞出來的,可是接下來呢?
這是好事,這樣的好事,絕對要支持,更何況人家這還是帶有慈善性質的學校?
當時省委一號的理念是大力的把京津冀地區一些淘汰的落後產能引入到北省,也就是主導的什麼所謂的振興老工業基地的說法。
你看看人家現在的戰略布局,已經開始涉足到實體建設,開始搞汽車那樣的高大上產業去了。
再加上那些年房地產的火爆,濱城也不能免俗,到處都是在開山填海,蓋樓房,整個濱城被搞得是烏煙瘴氣。
現在的濱城環境不錯,可是將來到底該在什麼方向上做文章,他一直還沒什麼頭緒。
雖然前景未卜,但是就從人家這份膽氣,你就不能不佩服,要知道以前他們,可就是釀酒的,這跨行經營,而且跨度還這麼大,有這樣膽氣和眼光的家族,可真不多。
李逸帆說著給夏青禾敬了一杯酒,邊上的老楊要不是顧忌有兩位領導在場,估計都要高興的站起來手舞足蹈了。
更何況這姓李的一家人,還有非常神秘的海外背景,聽楊玉河隱約提起過,他們家好像還有什麼海外財團的親戚。
楊玉河留下的城市建設思路非常好,而他也想把這條路繼續的發揚光大,一方面是想要把濱城打造成花園城市,一個旅遊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