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轉人生》目錄

第1237章 執行者

第1237章 執行者

這裏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來自於華國的崛起。
而且這些資源是越挖越少,賣掉之後得到的錢,又不能惠及當地百姓,全都進了某些特權人士的腰包,給當地的百姓和子孫後代,留下的之後滿目瘡痍,還有嚴重污染的土壤和河流。
李逸帆揮了揮手裡的報告,笑著對海蒂說道。
「那好,你需要我去做什麼?找人疏通關係?呵呵,不用了吧,這一點你們做的可比我好,連2004年的外商投資指導都能搞得到,你們的上層關係,肯定比我還門清。」
當然這裏面一方面是和華國崛起,對原材料的大量需求有關,另外一方面,也是和2008年爆發大規模金融危機,美國人為了刺激經濟,不斷的往全球的金融市場里灌水有關。
還有澳大利亞,他們偌大的一個國家,只有兩千萬人口,而很多土地的下面都蘊藏著難以想象的財富資源。
畢竟只要有點智商的人都知道,但凡是華國出產的資源,到國際上,因為買辦,和某些貪腐無能傢伙的緣故,肯定會被那幫老外給你壓成白菜價。
「怎麼,突然對投資礦產感興趣啦?」
其實這樣的紀錄,以前在世界上也不是沒有過,比如最近幾十年的日本的崛起,這個國家的崛起,也導致了世界原材料市場,大宗商品交易的價格,出現過大幅度的上揚波動。
「你打算投資G省的有色金屬礦產?」
但是和世界上最豐富的礦產大國比起來,其實也不算什麼。
所以這件事與其便宜了那幫傢伙,還不如便宜了海蒂,好歹海蒂和自己也是一家人不是。
難道海蒂,這是要投資國內的礦業?
李逸帆抬起頭看了看,對面的海蒂,海蒂舉起手裡的咖啡杯,輕輕的抿了一口。
不過看到後面的兩份未來國家和某些地方政府推出的新一版的外商投資指引條例,讓李逸帆感覺有點詫異。
在2000年的時候,國際原油價格是20美元一桶,2004年即便是美國人暴揍了伊拉克,國際原油價格也不過才翻了一倍,達到四十美元一桶而已。
資本就是逐利而生的,這件事海蒂不來做,其他外資公司也一樣會來做,而國內那幫傢伙,可是有奶就是娘的主,只要給錢,你就算去干他老婆,他都願意在你背後幫你推屁股。
可是作為一個過來人,他卻不能不佩服這幫傢伙預判的準確程度。
「現在世界上的大宗貨品交易,基本都是被那幫傢伙所壟斷著的,石油在美國是洛克菲勒他們說了算,在歐洲,有BP和殼牌,還有道達爾,其他人根本沒插手的機會。而世界範圍的大宗貨品交易,農產品方面是美國人杜邦,還有巴西的土豪們說了算,貴重金屬,則是羅斯柴爾德的必和必拓有絕對的定價權,其他人根本沒有插手的機會。現在我看到了機會,華國就是我們唯一的機會,你說我要不要干?」
畢竟日本和華國不具備可比性,無論是從國家體積上,國土面積上,還是人口方面,兩邊都不具備可比性。
就比如美國,他們也同樣是地大物博,但是他們國內的礦產資源,基本都不怎麼開採,因為他們可以用印製的廢紙,從全世界購買到他們所需要的礦產。
這份報告對未來也做出了預判,尤其是在有色重金屬方面,給出的判斷結果,很驚人。
還有歷年以來的世界範圍的貴重有色金屬的價格走勢圖,看樣子應該還從某些銀行,調取了資料。
所以華國的崛起,到底能夠給世界大宗貨物交易市場帶來多大的震動,誰也說不準。
所以儘管他心裏很反對,但是卻也拿這樣的狀況沒轍,一般他都是選擇盡量少參与到這樣的買賣當中來的。
就比如稀土,就硬生生被那幫傢伙給你搞成白菜價。
這份報告的後面,是《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2004》版,還有《G省外商投資指導條例2004》,看到這兩份東西,李逸帆不由得更是感嘆海蒂團隊的神通廣大,還有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個道理。
之前看報告的時候,他以為海蒂要進軍礦產,其實這樣的有色金屬礦產,海外其實儲量也不低。
如果李逸帆不是一個過來人的話,他看了這樣的報告,肯定會說寫這份報告的人腦子有問題,或者他的學歷,肯定是從野雞大學得來的。
看來在華國,只要你有錢,就沒有你買不到的東西,這一論點,根本就不存在任何的錯誤,有些人為了錢,甚至連祖宗都敢賣啊!
就因為人口稀少,所以他們並不介意販賣自己的礦產資源。
這份報告出自於海蒂身邊的顧問團隊之手,而且很明顯,還加入了很多其他的東西,裏面的數據很詳實,有很多普通人根本找不到的數據資料。
在未來幾年之內,國際上的大宗貨品的交易價格,都會漲,而且還會漲的很可怕,超乎人們的預料的那種。
海蒂和李逸帆解釋道,李逸帆的眉頭稍稍的鬆開了少許。
雖然是多重因素主導了市場,但是你卻不能否定這幫人判斷的準確性。
這個忙,他必須的幫。
如果不是一貫的大國心態,在阻礙他們,恐怕他們的國民,早就巴不得把那些埋藏在地下的寶藏全都挖出來賣掉了。
華國地大物博,有很多資源儲備,在世界上都是頂尖的,比如鎢礦,稀土礦等等,還有些貴重有色金屬的儲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
海蒂微笑著對李逸帆說道,李逸帆點了點頭。
而華國,雖然很多資源很豐富,但是李逸帆其實並不希望國家把這些東西拿出來賣掉。
這樣的治療,要知道即便是現在,也只能是某些高層的圈子的人才能知道,那些人肯定是不會販賣這樣的資料。
現在國際上的那些財團,資本都很看好華國未來的發展,可是具體這個國度的發展會達到什麼樣的程度,大家都不好說。
可是看到最後他才了解,原來海蒂有心的居然是國內某地的金屬礦產,雖然心裏有些為難,但是海蒂的忙,他必須要幫,到時候只能從其他方面早些平衡,來給當地的百姓多留點好處吧。
所以他心裏非常不贊成國內開採資源,拿到國際上賣,可是沒辦法,你不賣,總有其他人要賣,你不敢這買賣,還有其他人要插手干。
這又讓李逸帆想起了數年之後,每當國家對金融市場要推出一些新政策之前,某些投行,或者是證券公司,總是會未卜先知,甚至會先於國家宣布自己對國家新一輪政策的『預判』,而他們的那些『預判』基本還都是八九不離十……
「你先看看再說。」
看得出這份調研報告做的很用心,在列舉了大把的數據資料,還有對比了前幾年的各方面的資料,數據之後,這份報告最後得出一個結論。
「不錯,前段時間,我的一些勘探隊員,已經到哪裡勘探了一番,對哪裡的一些金屬礦,和伴生礦,大概都有了了解,而且再加上這份報告的判斷,你說有有什麼理由不參与這次投資?」
但是他們手下的一些人員,比如某些能夠接觸到這些文件的秘書,或者是不成器的家裡的子侄輩,那可就備不住,要把這些資料,拿出來撈一票嘍。
這份報告的預測非常的准,甚至可以說準的有點離譜。
「我需要一個執行者,哪裡的環境很複雜,那些礦,都埋在很多山溝溝里,都屬於一個個村子的,而那些村子里住的有都是些少數民族,一個個很是不好溝通,蠻橫不講理。我上次派去的人有好幾個,現在還躺在醫院里。而當地的政府態度也很曖昧,所以我需要一個熟悉本土情況,執行能力強的人過去幫忙,而且動作必須要快,因為那裡有重要礦產的事情,不止我們一家知道。」
但是現在海蒂有求於他,他是肯定沒辦法拒絕的。
要知道現在才不過是2003年年底,這樣的報告,要等到明年才會正式被國家宣布實施,雖然現在已經完成那是肯定,但是你能夠搞到這樣的資料,那才是你的本事。
誰又能想到,銅,鋅,鎂這樣的有色金屬的價格,也會翻上一倍到兩倍?
還有俄羅斯,儘管已經解體,可是卻還有著世界最大的國土面積,而在他們的國土下,更是蘊藏著極其豐富的礦產資源。
未來隨著華國的崛起,他們能夠帶動世界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最少一倍,而有色貴重金屬方面,更是會長的比較離譜,也許價格能翻兩到三倍也說不定。
可是誰能想得到,在幾年之後,這個價格還會翻一倍,甚至翻兩倍,原油價格最高的時候,可以達到一百二十美元一桶?
海蒂的態度很是果決,她很信任李逸帆,不過李逸帆總覺得這件事好像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