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目錄

第476章 啟動

第476章 啟動

「下官以為,皇室的尊嚴還是在的,皇室子弟入朝為官,主要是需要處理行政事務,署理政務方面,一樣要聽從上級的意見,按照朝廷的敕令、皇上的聖旨做事情,至於說在平日的接觸中間,上級和同僚還是要考慮到其皇室子弟的身份。」
離開紫禁城的時候,蘇天成的心思已經轉移了,轉移到陝西去了。
晉王朱審烜首先寫下了奏摺,上奏朝廷,奏摺是讚譽皇上的,同時表明了,自己願意為大明朝的振興,做出來最大的貢獻,接著上奏摺的是福王和福王世子朱由菘。
除開皇室子弟將要進入到朝廷,還有一層意思,朝廷準備對流寇發動最後的圍剿了,江寧營進入到陝西,蘇天成出任陝西巡撫,鹿善繼沒有負責陝西的軍務,這說明,蘇天成和江寧營將肩負起剿滅流寇的重要任務。
可這一次,朱由檢非常的強硬,不管是御史,還是給事中上的奏摺,一律扣中不發,甚至在早朝的時候,明確要求了,所有武大臣,不得擅自議論。
朝廷裏面的議論是免不了的。
所以說,在朝會上面,三人明確表態了。支持皇上做出來的決定,一定完成任務。
「大人請吩咐,下官一定知不言言不盡。」
「好,第一個問題,皇室子弟進入朝廷,他們的爵位該如何落實。」
孫承宗、劉宗周和黃道周都在華殿,除開三人,殿內沒有其他人,看來是經過了專門的準備的,要知道,三人是非常忙碌的,聖旨下達之後,前來拜訪的人,排成了長隊,而且這些人,主要還是宗人府的人,身份不一般的。
這一份聖旨,表明了兩層意思。
孫承宗、劉宗周和黃道周的臉色都很是嚴肅,他們沒有想到,蘇天成的回答這樣的乾脆,如果說取消藩王的封地,實際上是變相的剝奪了藩王的一些權力,藩王離開了封地,或者說封地不存在了,所具有的封地特權,自然也要取消了,讓藩王到京城去居住,表面上看,是對藩王的照顧,實際上是一種監視的舉措,而且,各地的藩王,兼并了很多的土地,若是離開了封地到京城去了,法管理這些土地,只能夠是賣出去的。
劉宗周和黃道周也明白其中的道理了。
聖旨明確孫承宗、劉宗周和黃道周負責皇室成員的安排事宜,其實蘇天成也脫不了干係,到了如今,朝中大臣和社會各界都知道,這一條「大逆不道」的建議,就是蘇天成提出來的,也就是說,真正的責任是在蘇天成的頭上的。
藩王以及藩王的子弟。可以入朝為官了,這是決定性的轉變,從這一刻開始,他們的政治地位完全改變了,這也說明了,他們是皇室子弟,身份來就是尊貴的。
「大人,下官沒有其他的推薦人選了,晉王和福王世子,下官都接觸過,確實有能力的,儘管說晉王和下官有著不一般的關係,但下官秉承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的原則,只要是有能力的,下官會毫不猶豫舉薦的。」
蘇天成沒有等多長的時間。
半個時辰之後,孫承宗轉移了話題。
蘇天成笑了笑,除開朱審烜和朱由菘,他確實沒有其他的推薦人選了,自己馬上要到陝西去了,封地在陝西的藩王,只有兩個,一個是封地在西安府的秦王朱存樞,另外一個是封地在漢中府的瑞王朱常浩,這兩個藩王,他不熟悉,根就不認識,不過,自己提出來了藩王和藩王子弟可以入朝為官的建議,相信到了陝西之後,一定能夠得到藩王大力的支持,這些藩王可不笨,知道結交好自己了,子弟很有可能直接入朝為官的。
不少的藩王,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立刻召集家族成員。沐浴焚香,拜祭皇上和祖宗,有遠見的藩王,對家族子弟提出來了嚴格的要求。
孫承宗出任華殿大學士,敕封少師,進入內閣,成為內閣次輔,劉宗周出任左都御史,敕封太子太保,黃道周出任右都御使,敕封太子太保,三人主持皇室子弟參政議政事宜,宗人府協助,鹿善繼授兵部尚書銜,總督山東、河南、山西、四川四省軍務,負責剿滅流寇事宜,蘇天成出任陝西巡撫,兼任江寧營都指揮使,協助剿滅流寇。
他才二十五歲,這樣的年紀,出任陝西巡撫,成為正三品的朝廷高官,這是大明朝絕僅有的情況,這也是皇上的絕對信任和他自身能力的最大體現。
九月十五日,皇上頒發聖旨,這是一份震動朝廷的聖旨。
九月十七日,他來到了紫禁城。
休息的時間只有十天,九月二十五日,蘇天成就要啟程,前往陝西省了,這十天的時間,蘇天成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做。
「下官以為,他們已經有爵位了,不需要繼續落實。」
三人的威望非同一般,朝中的大臣,有些找不到北了,不知道該怎麼發起進攻了,多年來,朝中的大臣。都是能夠公開駁斥皇上的決定的,可這一次,他們找不到突破口,而且皇上還很明確的表態了,若是有人暗地裡做章,查出來之後。決不輕饒。
「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最好的辦法是異地做官,依照下官的認為,這封地的政策,也該破除了,藩王盡可以在京城,不需要分封到各地,那樣不便於協調和管理。」
「蘇大人,官和劉大人、黃大人今日請你來,是有著一些事情,想著與你商議的。」
蘇天成清楚,孫承宗等人,肯定是要找到他的。
「除開王世子,其餘諸位宗親,悉數需要參加科舉考試,才能夠入朝為官的。」
「宗室子弟如何參加科舉考試。」
面對著這樣爆炸性的消息,朝廷裏面的震動非同一般。
孫承宗是從一品的官員,劉宗周和黃道周都是正二品的官員,蘇天成是正三品的官員,在三人的面前,他是下級,所以說,禮節是不能夠少的,這裡是紫禁城內的華殿,是辦理公事的地方,是需要禮節的地方。
孫承宗首先點頭,蘇天成考慮很是仔細,細節都想到了,既然藩王和藩王子弟可以入朝做官,那他們也沒有必要呆在地方上了,藩王集聚的最大財富土地,自然就要變賣,這對於緩解土地的兼并,讓諸多的農戶和佃戶有土地耕種,增加朝廷的收入,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朱由檢同意了這樣的建議,所以說,在安排人員方面,孫承宗等人的操作餘地是很大的,至於說地方的好壞,那不是蘇天成需要思考的問題了。
「好,最為關鍵的一個問題,藩王都有各自的封地,若是做官了,是否在自身的封地做官,還是在異地做官。」
孫承宗、劉宗周和黃道周已經知道自身的任務了,他們回到朝廷,立刻被賦予如此重要的任務,心情可想而知,特別是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直接進入了高層,被敕封為太子少保,這樣的責任,非同一般。
第一件事情,他需要給孫承宗等人提出來建議,第一批任命的藩王以及藩王子弟中間,不能夠少了晉王朱審烜和福王世子朱由菘。
聖旨下達之後,蘇天成馬上就要離開京城,趕赴陝西省了。
各地的藩王。受到的震動,是巨大的。
這樣的消息,對於藩王來說,非同一般。
明朝的藩王太多了,這也是藩王所事事,吃了睡,睡了吃,老婆自然就多了,生下的兒女也就多了,幾百年時間延續下來,已經形成了一支龐大的隊伍了,要說孫承宗等人,還確實不好安排,職位只有那麼多,好在蘇天成的奏摺裏面,已經提出來建議,不管是誰,進入朝廷做事情的時候,一樣要從下面做起,除開藩王人,其餘的子弟,安排的時候,可以考慮安排知縣一類的職位,甚至是縣丞、主簿之類的職務。
這是一份迅雷不及掩耳的聖旨,朝中武大臣已經知道,皇室子弟,將要進入朝廷做官了,皇上徹底改變了以前的政策了。
「蘇大人,你提出來了這樣的建議,官和劉大人、黃大人可要吃苦了,官聽說了,一些藩王已經上奏摺,懇請進京,他們進京的目的,誰都是知道的,偏偏這個時候,你要到陝西去上任了,要不是陝西的情況特殊,官真的會將你留在京城的,官知道,你一定是有著人選推薦的,出來晉王和福王世子,還有其他的推薦人選嗎。」
多少年了,藩王活著沒有多少的意義,被朝廷養著。就如同養豬一樣,吃了睡、睡了吃,就算是有著天大的事,也沒有施展的地方,被東廠和錦衣衛盯著,不敢妄動,他們沒有絲毫的政治地位,成為朝中大臣欺凌的對象。
「第二個問題,皇室子弟,身份特殊,若是入朝為官了,見到上級官員,或者是同僚之時,該如何對待。」
聖旨的震動,不僅僅是在京城,各地的藩王也得知消息了。
蘇天成規規矩矩的稽首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