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目錄

第559章 相應的布置

第559章 相應的布置

「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不知道晉王殿下注意過沒有,不少的官吏,為老百姓做事情之後,期盼得到萬民傘之類的東西,期望得到老百姓的肯定,我不是很贊同這樣的做法,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種甘薯,這本來就是官吏的職責,若是他們不能夠為老百姓做事情,就是不合格,就應該受到責罰,甚至是免去官職,陝西的各級官吏,骨子裡還是注意上面的,所做的一切事情,大都是為了得到上面的重視,當然了,這種認識沒有錯誤,前面我也強調了,我的意思,是各級官吏一定要牢固樹立一種意識,那就是他們必須為老百姓辦事情,老百姓是他們的衣食父母,若是不能夠為老百姓謀福利,他們就不算是好官,有些時候,將上面的要求與老百姓的要求比較,恐怕要更加註意老百姓的訴求。」
儘管身為蘇天成的舅子,但朱審烜從來沒有進入過內院。
王大治將朱審烜帶到了門口之後,停下了腳步。
「這算是一個理由吧,但也有說不通的地方啊,那些嘩變的軍士,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后,竟然成為了主力,能征善戰,我大明的軍隊,幾乎都不是他們的對手了,這說明他們並非是不能夠搏殺啊。」
蘇天成微微搖頭。
「或許他們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待遇得到了保證吧。」
「哦,那你說說,這是什麼原因啊。」
說到這裏,蘇天成覺得,自己需要切入到正題了。
陝西的氣候開始發生變化,變得寒冷起來,北方的冬季普遍都來得早,冷的時間長,穿越八年時間了,蘇天成最大的感受,就是如今的氣候很正常,環境沒有遭到什麼破壞,夏天很熱,冬天很冷,四季分明,這是幾百年之後,無法體會到的。
朱審烜愣住了,這個問題,他還真的沒有仔細思考過。藩王是從來不插手軍隊事宜的,就算是主持了陝西裁撤衛所軍隊的事宜,但對於軍隊的內涵,朱審烜依舊不是很清楚,不過衛所軍隊的戰鬥力,他確實看不上,有些軍士,比農民都不如。
「我倒是有一些看法,陝西的各級官吏,首先要效忠皇上,服從朝廷的命令,按照巡撫衙門、布政使司衙門、按察使司衙門的要求做事情,這是基本的前提,否則就要亂套,若是各自為政,肯定是不能夠辦好事情的,可還有一條,從實際情況來看,各級官吏,是沒有特別注意的,或者是根本就沒有考慮,那就是為老百姓辦事情,將老百姓放在心上。」
「這可不是說說而已,必須要讓他們明白,他們打戰,不僅僅是為了效忠皇上,為了朝廷,為了大明朝,還是為了自己,一旦他們認識到這一點,那麼,他們的面貌將大為改觀,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軍隊的戰鬥力將要大幅度提高,那種僅僅以軍餉的高低來聚集軍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譬如說某些衛所軍隊,軍官身邊的親兵,待遇很好,但整個軍隊的戰鬥力,依舊是羸弱不堪啊。」
「不僅僅是江寧營,新軍也是這樣,他們的認識在慢慢的發生變化,這一切都需要引導,重點是軍官要明白這個道理,這樣才能夠帶出來一流的將士啊。」
快要離開陝西了,蘇天成感覺到了緊迫,他需要召開一次總結會了,這次的會議至關重要,很多的事情需要安排下去,有些意識需要明確,在召開這次會議之前,他還需要和朱審烜好好的談談。雖說自己的那些理念,暫時不能夠在大明朝公開,但在陝西,還是可以採取曲線救國的方式,慢慢推行的,這樣對陝西的老百姓有著莫大的好處,對於大明朝的崛起,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會議定在十一月初五召開。
楊嗣昌離開陝西,已經是十月底了。
「坤元,這個問題,我曾經想過,雖然說到漢中府的時間不長,但整頓各級的官吏,還是花費了很大的心血,就是到如今,也沒有到理想中的效果啊。」
朱審烜低下頭,沉思了一會。
這次的交談。在內院進行,朱審烜的心裏也有幾分忐忑,估計這次的交談,牽涉到的事情,可能是比較重大的。
「首先,將士們拿到軍餉,能夠養家糊口,這就是最好的證明,軍人也是一項職業,只不過具有特殊性,特別是在如今這個時代,隨時有可能捐軀的,他們拿到軍餉,體現出來自身的價值,養活了家人,其次,他們擁有了財富,就說江寧營的將士,軍餉是有些高的,這是他們用命換來的,他們的家人生活很好,但這種情況是不是能夠延續下去,這就要看他們是不是能夠保住勝利,不準后金韃子或者是流寇來搶奪,如果他們不能夠在沙場上殺敵,不能夠守住土地,他們所擁有的一切,都將要失去,最後,他們是軍人,選擇了從軍,就要維護軍人的榮譽,就要維護自身的榮譽,誰也不願意成為孬種,被人瞧不起,哪怕他們的身體不是很好,但是在戰場上,能夠奮勇殺敵,能夠互相照顧,他們就維護了軍人的榮譽,也維護了自己的榮譽,所以,歸根結底,他們是為了自己而戰鬥。」
最為關鍵的,蘇天成知道,陝西是江寧營的大後方,江寧營一切的供給,需要依靠陝西,需要依靠安寧堡與靖邊的互市,陝西不能夠亂,不能夠走回頭路。
「晉王殿下,你認為陝西的各級官吏,應該如何做事情啊。」
「這話怎麼說啊。」
會談的地點,改在了巡撫衙門的內院,這裡是蘇天成和家眷住宿的地方,跟隨他到陝西來的春屏、顧橫波,就住在內院。
「我看不是這樣的情況,嘩變的軍士,加入到流寇隊伍之中,成為了造反的人,家眷受到威脅,況且流寇沒有固定的居所,四處流竄,艱苦很多的,如此的情況下,嘩變軍士怎麼可能安穩下來,想要過上好日子,豈非天方夜譚啊。」
為了這次的會談,蘇天成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他必須要儘力說服朱審烜。按照他的分析,朱審烜出任陝西巡撫,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要保住陝西穩定的局面,想要陝西真正的發展,朱審烜就必須要有大局意識。不能夠過於的死板。
朱審烜點點頭,沒有繼續說什麼。
「坤元,這不是什麼特別的認識啊,據我知道,各級官吏都是盡心儘力為老百姓辦事情的,要不然陝西也不會出現這麼大的變化啊。」
「坤元,你這麼說,真的是有道理啊。」
「這個問題,我還真的沒有仔細思考過,不過參加了陝西裁撤衛所軍隊的事情,我所看到的情況,似乎是軍餉不能夠到位,以前也聽說過,因為軍餉不能夠到位,軍士不能夠養活家人了,所以嘩變了。」
十一月初二,朱審烜提前來到了咸陽。
「坤元,你說的這些道理,我覺得正確,可你還是要注意啊,萬萬不能夠在外面提到這些認識啊,否則會有麻煩的。」
蘇天成帶著朱審烜,直接進入了書房。兩人之間不需要過多的寒暄。
「我有一種理解,不管是江寧營的將士,還是我大明衛所的軍士,若要讓他們變得驍勇善戰,最為主要的還是他們內心想到的是什麼,說的明確一些,他們為什麼要成為將士,為什麼要打戰,為什麼要馬革裹屍、捐軀沙場。」
朱審烜有些明白了。
「晉王殿下,我想著問你一個問題。你說說江寧營為什麼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就突然崛起了,想我大明,衛所軍隊延續幾百年時間了,按說是越來越成熟了,應該是能夠征戰沙場。所向披靡的,可惜衛所軍隊弱不禁風,根本就不能夠打戰。」
「我知道,我也就是在你的面前說說,希望你能夠有這樣的認識,用這樣的要求來管理各級的官吏,若是按照這樣的要求做下去,陝西能夠在短時間之內,超過北方所有的省,成為最為富庶的地方之一啊。」
「我明白了,難怪江寧營能夠在短時間之內,有著這麼強悍的戰鬥力啊。」
進入內院的時候,蘇天成在院子里等候。
朱審烜很聰明,有些明白今日談話的意思了。
「這個,你說的有道理,究竟為什麼會這樣,我也不是很清楚了。」
朱審烜看著蘇天成,很是吃驚,歷朝歷代都說的是家天下,蘇天成說出來的這個觀點,似乎是對家天下的一種挑戰,這樣的觀點,若是流傳出去,肯定是有麻煩的。
流民的大量湧入,令各級官府不得不考慮冬季防止寒冷的問題,去年的冬天,因為無暇顧及,陝西有凍死人的情況,當時官府無能為力,照顧不到,但今年的情況不同了,繼續出現凍餓而死的老百姓,那就是官府的失職了。
「說起來很簡單,也就是他們之所以要搏殺,不僅僅是效忠皇上,也是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