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目錄

第565章 太子出山

第565章 太子出山

進入後宮,那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這裏都是皇上的嬪妃,都是皇上的家人。
做事情必須未雨綢繆,要避免後面發生的諸多事情。
蘇天成的臉色很是平靜,朱由檢的態度,早在他的預料之中,畢竟太子朱慈烺才十歲,自從崇禎三年被立為皇太子之後,一直都是在宮裡,朱由檢的事情很多。一面要應付流寇和后金韃子,一面還要面對朝廷的困窘和各地的災荒。無暇顧及朱慈烺,朱慈烺的教育,主要還是朝廷諸多的大臣教育的,包括吳偉業,都曾經給朱慈烺講課。
朱慈烺一直都住在鍾粹宮,幾乎是足不出戶。對外面發生的事情,根本就不清楚。
不過自己進入後宮,一定是皇上准許的,否則自己也不可能進去的。
「皇上,臣懇請太子殿下總理剿滅流寇事宜。」
「皇上辛苦操勞,太子殿下不一定知曉,臣以為,太子殿下已經十歲了,不能夠說是年紀小了,皇上十六歲登基,這麼多年來,夙興夜寐,無不是為了振興大明,這其中的含辛茹苦,太子殿下必須要明白,總是在深宮之中,臣認為,太子殿下不一定能夠明白這些道理的,故而臣建議,太子殿下離開皇宮,親自征伐流寇,增長閱歷的同時,也能夠積累治國經驗。」
「嗯,太子淘氣,可能會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你一定要多教育,必要的時候,不妨訓斥就是了,本宮也會告誡太子,雖說是總理剿滅流寇事宜,但還是要聽你的。」
蘇天成知道,皇後娘娘一定會見自己的,太子朱慈烺是皇後娘娘的兒子,兒行千里母擔憂,何況是太子殿下,若是皇後娘娘不見自己,那才是奇怪的事情了。
蘇天成不過二十五歲,這樣的年紀,被朱由檢任命為五省總督,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事情,從這一點上面說,朱由檢很不簡單了。
蘇天成有自己的主意,既然太子跟著自己出征了,後面的事情,就是自己來安排了。
一路上,蘇天成一直都低著頭,他可不想四處張望,免得被人發現,說自己居心不良。
站在乾寧宮外面,不過兩分鐘時間,一個宮女走出來,帶著蘇天成,進入了裏面。
蘇天成的目的,是振興大漢民族,讓大明朝屹立在世界之巔,想要完成這個願望,都不知道要經過多少年的奮鬥,不知道要經歷多少的滄桑。
果然,朱由檢很快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蘇大人,本宮請你前來,首先是要感謝你的,太子跟著你去剿滅流寇,一定是能夠長見識的,本宮沒有想到,你竟然提出來了這樣的建議啊。」
「愛卿提議不錯,剿滅流寇,乃是朝中大事,太子跟隨見識,的確是好事,只不過朕還是要提醒愛卿,太子年歲不大,萬不能歷險,也不能夠單獨決斷軍國大事,一切的決斷,還是愛卿的事情。」
「皇後娘娘,臣也是想著,能夠讓太子殿下受到一些磨礪的。」
「愛卿為何提出來這等建議啊。」
朱由檢驚得站起來了。他萬萬沒有想到,蘇天成居然提出來了這樣的要求。
朱由檢說的很是動感情,蘇天成知道,自己成功了。
蘇天成跪下,給皇後娘娘請安了。
自立為王當皇上的做法,蘇天成是不會做的,至少暫時不會做,穿越這麼多年了,有一點他是明白,推翻一個王朝、建立一個新的王朝,必然要經歷殘酷的戰鬥,無數的鮮血才能夠凝固嶄新的王朝,而且意識形態方面的戰鬥,更是要持續數年,反抗的浪潮不知道要持續多長的時間,說不定幾十年的時間,就耗到這件事情裏面去了。
朱慈烺是周皇后的兒子,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朱由檢很是寵愛田貴妃。
皇後娘娘雖然沒有多說什麼,但要求是非常高的,其實就是不想讓朱慈烺經歷戰鬥的風險,這與蘇天成的想法不一樣,估計和皇上的想法也是不一樣的,皇上曾經說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還是要讓太子見識戰場廝殺的殘酷的,這能夠鍛煉太子的心智,不過皇後娘娘是女人,心慈,不想太子見到這些。
朱由檢點點頭,他對蘇天成的印象是非常好的,也相信蘇天成一定能夠徹底的剿滅流寇,接著就要到遼東去。對付后金了。
這樣的情況下,蘇天成請求太子總理剿滅流寇的軍務,實際上是讓太子得到歷練,也能夠趁著這個時間,好好教育太子,為自己留下後路。
多次接觸到朱由檢,蘇天成感覺到,朱由檢的人品不差,並非是歷史上面描述的那樣,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皇帝,只不過生不逢時,接手了一個千瘡百孔的局面,加之才能有些不夠,所以每況愈下。
離開乾寧宮,蘇天成感覺到,內衣都汗濕了。
「皇上,臣有一個請求,懇請皇上認真思索,准予臣的奏請。」
所以說,當皇上不是最佳的選擇,除非是迫不得已。
「但說無妨,朕赦你無罪。」
「皇後娘娘,臣用性命擔保,太子殿下一定安然無恙的。」
「蘇愛卿,是不是有什麼大事情了。急著想見朕啊。」
「皇後娘娘請吩咐,臣一定照辦。」
「皇上,臣的確有重大的事情,需要啟奏皇上。」
「哦,是什麼事情,說來聽聽。」
內閣首輔孫承宗極力贊成,壓下了諸多反對的聲音。
「臣記下了。」
到了這個時候,蘇天成必須要想辦法了,盡量讓朱由檢放心。
「皇上,臣有三點理由,斗膽說出來,若是有說錯的地方,懇請皇上責罰。」
「第一個理由,臣以為太子殿下需要歷練,皇上一定知道觸龍說趙太后的故事,臣以為是很有道理的,皇上必須要讓太子殿下得到歷練,讓太子殿下為國家建功立業,取得人民的擁戴,不能夠讓太子殿下長期守在宮中,坐享其成,如此太子殿下不一定能夠知道世道艱難,不一定能夠體會到皇上的艱苦。」
周皇后和田貴妃兩人,都朱由檢還是信王的時候,就侍奉在左右了,田貴妃的地位,自然是不能夠和周皇后比較的,但田貴妃很是聰慧,能歌善舞,體貼入微,得到了朱由檢的寵愛,周皇后遭遇冷落,肯定是有些看不慣的。
「也沒有什麼,本宮就是想著,請你多多照顧太子,太子從來沒有離開過皇宮,十年了,本宮每天都能夠見到,突然要離開皇宮,要離開京城了,本宮心裏有些忐忑,本宮知道,太子跟著你去剿滅流寇,不會有什麼危險的,江寧營的驍勇,本宮也是知道的。」
「第三個理由,也是最為重要的理由,臣以為,太子殿下要知道甘難辛苦,要真正的體察民情,要知道征伐的殘酷,如此才能夠有著悲天憫人之心,才懂得珍惜,太子殿下乃是國之儲君,地位不一般,必須要頂天立地,如同皇上一般,他日才能夠真正定乾坤的。」
「蘇大人不必多說了,本宮知道你的心思,太子年歲小,本宮有些不放心,有幾句話,想要囑託於你。」
「第二個理由,深宮之中,缺乏陽剛之氣,臣斗膽了,皇宮之中,多是女人和太監,皇上日理萬機,沒有機會教育太子殿下,雖然有眾多的俊傑之士,給太子殿下授課,但他們不能夠時時刻刻陪伴太子,皇後娘娘疼愛太子殿下,母子連心,自然是疼愛太子的,其餘的多是畏懼太子殿下的地位,討好奉承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如此的環境中,臣以為,太子殿下難以有鼎立乾坤的氣度。」
「臣領旨謝恩。」
「什麼,你說什麼,要太子跟隨去剿滅流寇。」
朱由檢在早朝宣布太子總理剿滅流寇的事情之後,引發了很大的波瀾。
早朝散去之後,蘇天成準備回到府邸的時候,一個太監跟隨過來,告訴蘇天成,皇後娘娘正在乾寧宮等候。
蘇天成說完之後,朱由檢沉默了一會。
蘇天成很清楚,在皇宮長大的孩子,將來難以有著很大的出息,儘管說全身都是學問。但身邊時時刻刻都是女人和太監,這樣的人,能夠有什麼遠大的志向,而且後宮的爭鬥很多,不可能不影響到朱慈烺,令朱慈烺的性格出現一些問題。
「愛卿說的是啊,這些年以來,朕想的事情,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很少關心到太子,太子年紀不小了,朕還準備讓太子開始出閣講學了,怎奈事情太多,一直都顧不過來,不瞞愛卿,朕都想著,能夠親自指揮大軍,剿滅流寇,揮師遼東啊。」
功高震主的情況,時時刻刻都是存在的,蘇天成很清楚,按照目前的局勢發展下去,自己帶領江寧營,剿滅流寇之後,很快就要到遼東,直接面對后金皇太極了,隨著戰事的推進,自己的功勞是越來越多了,想要不遭受朱由檢的猜忌,那是不可能的。
進入養心殿的時候,朱由檢正在看奏摺。
朱由檢的神色很快恢復了平靜,慢慢坐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