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聖》目錄

第兩百三十一章 封禪

第兩百三十一章 封禪

所以,他也沒有任何的隱晦。
李淳滿頭大汗。
他頓了一頓,「三十六儀仗是太子近人,完成封禪以後自有封贈,有大大的好處;而等你回到我伏波郡,本王也不會虧待你。」
「三十六儀仗之一?」
只要提起封禪兩個字,這個年輕人就能想到重點所在,在完全不了解太多信息的情況下,已經很不簡單了。
他當然知道封禪。
他在李淳面前,沒有任何需要避諱的地方。
這三十六人都是極為可靠的,大約從小就跟在太子身邊——當然李淳不懷疑伏波郡王有辦法弄掉一個兩個,把自己給塞進去。
最常見的,就用於冊封太子。
「這……這老傢伙想造反?」
伏波郡王眼中的精光一閃而逝,「賢侄很聰明,這正是本王欣賞你的地方。」
他是北地之主,是這裏的土皇帝,在伏波郡中,他要誰三更死,誰就活不到五更。
李淳愣了一愣,略微有些詫異。
這位北疆之主,難道已經不滿足九分之一的封疆,想要整個天下不成?
「賢侄,你有沒有聽說過封禪?」
「哈哈哈哈哈!」
「你就陪著太子西行,封禪天帝陵,完成任務以後就可以回來了。」
天子繼承,非同等閑,儲君之位,不但要昭告天下,也同樣要得到天意的認可。
與地球上不同,彌天世界的封禪,並不是天子誇耀自己功績,而是一種向神祗傳達某種決定的儀式。
他的話題略有些跳躍。
「你不必急著答應,反正太子封禪還有一段時間,你要應辟三十六儀仗,至少也得弄個舉人才行,你可以回去考慮幾天,想明白了再答覆我。」
「之後?」
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兒。
李淳猜不到。
可是憑什麼平空冒出來的李淳要取代張山,自己比那倒霉的傢伙強在哪裡?
到底是為了什麼,李淳猜了很久。
不管怎麼說,這位郡王的不臣之心實在太明顯了,稍有點忠君愛國之意,也不可能開這樣的玩笑。
李淳怔了怔。
伏波郡王摸了摸嘴唇上的髭鬚,還很冷地開了個玩笑。
但不管怎麼說,這些優勢加起來,未必能夠抵消人家是門下,有多年的忠心作為保障。
郡王想要造反是最麻煩的事兒,在彌天世界,郡王想要造法就是更麻煩的事,李淳實在不想捲入其中,可惜他也明白,到了這會兒,他沒有退路了。
「王爺有什麼吩咐,還請明示。」
「當然首先是比他帥……」
對於李淳的吃驚,伏波郡王表示很滿意。
在這彌天世界,天地規則有諸神把控,天子代表天庭掌控人間,若無失德,引起天意變化,改朝換代是不可能的。
「怪不得寒露之會上,火兒要我低調再低調,我本來以為頂多有點小麻煩,誰知道是這樣的麻煩!」
天意,就由神祗來代表。
這就是他的權勢。
二來這件事肯定要保密——否則人就不用死。
追根溯源,還是要怪自己,當初在寒露之會太出風頭,連斬浪劍都斷了,那自己的名字就在伏波郡王心裏掛了個號,再有出色表現,人家能不惦記么?
再說,伏波郡王一點都不認為李淳會拒絕。
但他要幹嘛?
哪有這般好事?全無義務,只有權利,跟著太子混一圈資歷,當然馬上飛黃騰達,這位王爺還要感激自己——這種好事,人家打著燈籠找都找不到,只要伏波郡王提出,只怕有人擠破頭地想爭取,憑什麼要給自己?
「之後呢?」
在這種情況下,伏波郡王還非得找他李淳,到底是要幹嘛?
「……太子封禪,有三十六儀仗,我只是想你入京,成為三十六儀仗之一罷了。」
「其實很簡單……」
原來伏波郡王應該是想用之前那兄弟倆,所以兄弟倆肯定知道什麼端倪,誰知道郡王又瞧見了更合適的人選李淳,於是就想取而代之,兄弟倆就只好死了。
「你放心,我不是要你去謀刺太子。」
伸頭也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反正他也不是沒準備,不如乾乾脆脆問清楚。
伏波郡王的臉上再度露出了讚賞的神色,這小子處變不驚,還能保持基本的鎮定,真可以算是人才了。
真是一潭渾水啊……
因為他是北疆人,又被伏波郡王看中,那時候就早沒退路了。
怎麼看也不像啊?
要不就是年輕一點,李淳過了年才十五,那倆兄弟滿臉橫肉,至少也二十往上了——這點李淳誤會了,張山張遠兄弟一個十八一個十六,只是生得老相。
太子需要素服三月,西行天山,拜謁天帝之陵,舉行封禪的儀式,以求得天地的認可。
話里的意思很清楚,你要是願意去,連舉人都送你一個。
首先對方需要一個武功劍法不錯的年輕人——不然的話也不用派人過來試。
儲君大事,非人臣可議,關心太子封禪,那就是有不臣之心。
伏波郡王笑了笑,臉上露出一絲嘲諷的神色。
李淳稀里糊塗地應了一聲,離開了郡王府,琢磨不透其中的道理。
反正說出來以後如果李淳不答應,無非也就是損失一個慶豐城的案首而已,他一點兒都不在乎。
但這個不成其理由,論起劍法武功,李淳是要比兄弟倆強那麼一點點,但也有限,實用性上可能還沒有那兩傢伙那麼有用,畢竟要不是他剛好練成劍氣,想要擊敗兩人聯手也不那麼容易。
難道他是郡王私生子不成?
就算李淳不被逼得殺了他們,只怕他們也活不下去。
就算是神祗意動,那也得有足夠的實力,才能覬覦九五尊位——現在伏波郡王雄踞北方,據說手下有三萬勇士,想要席捲天下,力量是勉勉強強夠了,但天意還完全沒有著落,他就敢動封禪的腦筋?
再不然,就是他比較有氣度……
李淳有些糊塗,太子素服封禪,不帶護衛,但也不可能一個人都不在身邊,所謂三十六儀仗,就是他身邊的近人。
郡王並不著急,輕輕揮手,表示送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