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聖》目錄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天變!變天!

第六百四十二章 天變!變天!

「天地玄奇,你就能看得懂了?」
天地翻覆!
「動手!」
面前亂相,已非他能干涉。
世上之人,往往都覺得非自己不可,實際上卻也未免是自視過高。
他朗聲長笑飛身站在空中,四面回望,只見數萬甲兵,團團將宮城圍住,而劍客高手,道術奇人,還有他苦心拉攏的各派神侍,將這京都圍得水泄不通,眼中更顯得意。
「退入宮城之中!」
「李公子!」
當日事迹,驚心動魄,但是記錄下來的話,也不過是這麼幾句話而已。
但不管如何,彌天世界之人,早就習慣了天由神管,地由人控的局面。
隨著轟然聲響,漫天煙花盛開,四面八方,傳來喊殺之聲,半空之中,更是陡然形成了一張光網,朝著空中的李淳和不遠處的太子籠罩了下來!
就算沒有三大道尊——只要長眼睛的人,都能夠看明白這現象!
令狐陶面色發冷,遠遠地站著,手下指揮,卻是沒有絲毫怠慢。
淳大罵一聲,以指為劍,劍氣四溢,逼開了身周十來名紅衣劍客,冷笑不止。
——宰相令狐陶反。
令狐陶面色淡然,語氣也很平靜。
天地,變了!
「天下,從此多事矣!」
——然而今日,九道天柱下降,一切,彷彿又回到了原點。
清靈館閣眾人與太子同在一處,且戰且退,慢慢與李淳會合。
李淳卻是愣了一愣。
而李淳敗北,雖然未曾重傷,但畢竟也銳氣大挫,消耗極大,憑著十八殺劍陣,或可壓制;
「天下大變,已經沒有時間慢慢籌算了,今日,就要畢其功於一役,除了太子一黨,以清君側,以定乾坤!」
——果然給他賭對了!
在眾人驚愕之餘,宰相令狐陶卻是發出了怒喝,騰身而起,竟是趁著這個機會,捏碎了一直握在手中的信號火炮!
——這位可是上古神王燕王,難道說令狐陶,也有什麼干係不成。
李淳今日與白輕衣一戰,本來登臨劍道至高,心中爽快已極,沒想到天地異變,再加上這位宰相的謀反,簡直就跟是吃了個蒼蠅一樣,惱怒之至。
……
四面八方,都有令狐陶的埋伏,以他們幾人的實力,想要單騎遁逃,倒也不難,但是這也就意味著將帝國主事之權,完全讓給了令狐陶。
變了!
轟轟!
三大道尊不約而同地驚呼出聲。
令狐陶揮了揮手,讓出一道裂縫,臉上帶著森冷的笑意。
「區區不才,若說當今局勢,除了伏波郡王之外,只有老朽一人看得幾分了……」
他還待再問,那十幾名紅衣劍客的攻勢卻更勝,一口氣轉不過來,只能勉強應付,無力再開口質詢了。
「太子,天地玄奇,非你所能窺!」
白輕衣勝而離去,李淳雖然未傷,但畢竟大戰一場,元氣大損,又逢斷劍,在針對性的陣勢攻擊之下,雖然自保無虞,但也騰不出手來照顧太子!
「令狐大人……」
起因眾說紛紜,有說天魔入侵,也有說人皇封天。
太子憤怒地無法抑制。
——道尊身為皇室供奉,本該出手阻攔,但是令狐陶遞給他們一張紙條,直接就撲滅了三大道尊的這想法,各自對視一眼,黯然而去。
三大道尊目瞪口呆,他們混在人群之中,料不到竟然會有這樣的變故,等他們反應過來的時候,宰相已經跟太子撕破臉動手,退入宮城之中。
「讓他們進去!」
「你縱有仁心,卻無救世之能,只能是老夫的阻礙,為了這彌天世界,不得不除了你……」
白輕衣飛升,意味著這位超然的天下謫仙不可能再干涉他的行動;
太子面色蒼白。
「滅軍團,出陣!」
「放屁!」
白光之中,金色神祗影響飛舞,竟是有仙樂梵音,帶著眾神下界!
白輕衣長嘆一聲……
眾人目瞪口呆。
「令狐陶,如今天地大變,你素有救時宰相之名,如今卻行此謀逆之事,不覺得虧心么?」
「天下,終究是要我來調理!」
「少爺!」
隨著他的厲聲大喝,宮城之前,地面上竟是裂開了一道巨大的縫隙,從縫隙之中,陸續走出渾身黑甲的可怕軍隊!
「太子!」
太子自知今日事變,已落入令狐陶計算之中,李淳與白輕衣大戰,早已是油盡燈枯,自己這方無有勝算,只有先退。
——今日之事,變故極多,能有這樣的結果,已經是他期望的最好結局之一。
光網從他身上劃過,彷彿穿過空氣一般,沒有受到任何的影響。
轟!
戊子年正月初一。
他是一心想要救護彌天世界,將這個世界從末日之中拯救出來,為此兢兢業業,不惜此身,甚至憐惜令狐陶的才幹,未曾對他下死手,但是想不到此人竟然會借這機會發難!
——與此同時,圍觀李淳和白輕衣絕頂之戰的眾人,這時候才發現了天地的異變。
千年以降,絕地天通,天界神祗與凡人不在一界,難以真實幹涉俗世——這是彌天世界千年以來的現實。
這個時候,突然提起北地三郡的伏波郡王。
「且退!」
——雖然天地交通,但他到底已經飛升神界,與凡人隔閡天塹了。
第六百四十二章
以太子的性格,當然不會行這般之事。
留下最後一句話,白輕衣化為虹光,消散在空中。
「這是……天地交通之相!」
「李淳,將來一切,都交給你了!」
神將李淳,決戰天下謫仙白輕衣,半劍惜敗。
令狐陶白髮飄飄,盯著禁宮深處,朗聲長喝!
令狐陶滿頭冷汗。
令狐陶的謀算已經儲備了三年,一發則不可收拾,乃是針對於太子的殺局!
聽到太子的命令,令狐陶冷笑,這也早在他意料之中。
白輕衣飛升而去。
好在太子性格執拗,必然不會不顧屬下而去,退入宮城,是他們最可能的選擇。
也不知道他如何招攬這些人手,更是處心積慮,選在了這個時機。
這種情況之下,太子諸人,要是四散奔逃,日後捲土重來,他倒是不好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