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品封疆》目錄

第202章 土豪末日

第202章 土豪末日

「老太爺,我們聽說了,那些族長是帶著禮物到梁家,給縣令磕頭去了。他們中有的還帶著自己的地契,有的帶著自己家的帳本,看來他們八成是降了。」
「沒想到各位如此深明大義,主動將田地數目上報官府,還肯補繳欠稅。這倒是省了本官的氣力,也為朝廷做了貢獻。你們的所作所為,本官一定會上報朝廷,要相信朝廷,相信官府,不會虧待有功之人的。過去的事,我們就讓他過去,只要你們今後安心勞動,依法納稅,以往的事我就不追究了。」
他年紀大輩分高,其他各族族長有不少是他的晚輩,按說是一叫就來。將各都青壯動員起來,自己手上掌握幾千壯丁,就有了對抗官府的本錢。可這回派出去的人,紛紛吃了閉門羹,居然一個人也沒請來。
鄉紳們只要結交了經辦吏員,這檢地的事,就對自己沒什麼損害。比如縮小地契面積,實數大,寫的數小,或以詭寄、飛撒、寄於死人名下,再把土地弄成不存在,甚至於有土地不登記等。誰家手裡都是一本爛帳,只是有了吏員幫忙,內外勾結,這黃白冊也就那麼回事。
這次檢地檢丁的事,對各家都有損害不假。可是梁瑞民背地已經把風散出去了,這些損失,可以在以後的開埠貿易里賺回來。
相反,若是死咬著不放,那固然開海貿易沒你的,地也守不住。吳大帥發的話是,先由香山縣檢,香山縣工作推行不下去就由廣州府來,廣州府推行不下去,就由撫標營來,你們自己摸摸長了幾個腦袋,能抗的住撫標營?
梁瑞民的子弟是慣做沒本生意的,論戰鬥力,他家的人是各家中的翹楚。原本指望他們能頂住縣衙壓力,大家就有辦法。哪知劉朝佐居然壞了規矩,親自帶隊下鄉,據說連大炮都帶了,擺的是要打仗的架式。
至於不肯合作的吏員,那便是敬酒不吃吃罰酒。誰家沒有百十名年輕力壯的後生,到時候各拿軍刃把人一圍,還怕他不乖乖認錯,給各位鄉賢賠禮么?
抱著這種念頭,幾日里陳家集合丁壯,隨時作好開打的準備。家裡的廚房日夜忙個不停,為丁壯們準備乾糧飲食,錢財花的如流水,可是不這麼做,又有什麼辦法。
而鄉紳這邊,首先是那位黃公子一點仕宦之家大公子的自覺都沒有。吃喝玩樂養門客,結交江湖豪傑,把家裡的產業揮霍了大半,田地已經賣了半數以上。檢地的事,他不但不阻止相反還主動的將自己名下的土地捐了兩塊出來,其他土地,丁口,也配合官府檢查。
他一倒戈,鄉紳們指望官府的力量來壓制官府的希望完全破產,就只好指望武力手段,對抗檢地。當初朝廷也不是沒想過重新檢地檢丁,重新計稅。但是由於大明吏不下鄉的傳統,知縣不能親臨一線,最多是派吏員拿了牌票下來,進行登記造冊。
谷字都,陳榮泰的家中,一眾陳氏宗族頭面人物聚集於此,個個面露焦急之色。那位陳榮泰陳老太爺,也陣陣長嘆,不住的哀告道:「祖宗保佑,陳家列祖列宗保佑啊。」
這且不說,梁瑞民這個中流砥柱,卻連抵都沒抵,直接帶隊投誠了。這算什麼?陳榮泰不知罵了多少聲,可是眼前罵肯定不能解決問題,只好吩咐人再去梁家方向打聽情報。又道:「請其他各族族長前來,就說梁瑞民那老賊已經投了官府,咱們其他各家,要聯起手來,守住祖宗基業。」
現在各家的子弟,手裡只能拿著短兵,連件鎧甲都沒有,戰鬥力大為下降。不過為了田地,怎麼樣也得拼了。只要十一都共進同退,還怕他狗官真敢趕盡殺絕么?真要是殺人多了,就不信他不摘印。
陳榮泰心裏最大的指望落空,一口痰差點堵在喉嚨里。「怎麼……怎麼會這樣。梁瑞民這老兒,難道真的要背我十一都各族,守望相助,共進同退之盟?」
「混蛋!一群軟骨頭,這不過是兩門大炮,就把他們嚇住了?我就不信,他敢對著我們開炮。我家的地,是祖上留下來的,歷代祖先,都是拚命擴充自己的田產,決不能讓官府佔了咱陳家的便宜,告訴孩子們,給我打起精神來,準備好跟官府拼了。」
十一都各族通婚,彼此都算的上親戚。梁瑞民把孫女許給李炎卿為妾的事雖然鬧的大,但是按他的說法,是那狗官當初藉著亂兵圍城,自己孫女借住在縣衙門時就霸佔了寶珠。自己也沒有辦法,只好一俊壓百丑,自己永遠是香山人,永遠是要支持各族族長的。
不過上次亂軍困城的時候,香山那狗官藉機收繳各家軍械。且由於白蓮之亂后,廣東對於民間私有武裝甚為忌憚,許多本來是官府同意成立的團練,後來都當白蓮給剿了,十一都的人哪還敢硬頂。家裡藏的鐵甲、長兵乃至土槍土炮,全被收了上去。
後來才打聽出來,據說是當時黃公子看上了一副古畫,可那畫要價八百兩,他手上現錢不夠。結果狗官劉朝佐一下子拿了兩千兩銀子出來,又介紹了兩個女俠給他做保鏢,他就積極主動的配合起這征地工作。
過不多時,外面一名小廝飛也似的跑進來「老太爺,大事不好了。狗官在梁家那邊的檢地異常順利,梁家主動補了十年賦稅,還將藏匿的田產三十七頃上報,內中有四頃自願捐出,作為官田。一頃地拿出來,興辦社學。」
他的節操不值得信任,可是他的利益總值得信任。藏匿田土,隱瞞丁口,偷逃賦稅的事誰沒幹過。重新檢地,檢丁,清查稅款,十一都誰家不受損失?因此對於十一都各族聯盟的事,陳榮泰頗為自信,自己的隊伍里不會有叛徒。
梁家莊內,李炎卿看著一張張地契,和那一張張笑臉,也一團和氣道:
可沒想到,這狗官居然什麼都不在乎,鄉紳的壓力,民變的威脅,彷彿他全不往心裏去。當然,也不能說全不往心裏去,至少他把海巡隊調上了岸,還搬了兩門大炮下來,擺出一副不惜流血,不在乎死人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