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風》目錄

第359章 英雄嘆

第359章 英雄嘆

只是糧台臉色就難看了。
楊長妹卻不開心,她說道:「哎……翼王那樣說我哥哥,現在我哥哥在天京的威風又長了不少。」
「原來翼王是這般平易近人,了不起!」柳暢贊道:「汀蘭,你哥哥確確實實了不起!」
糧台當即說道:「據說上海洋夷說,每月都有洋船數艘駛抵寧波港,不論是軍械軍裝,還是棉布紅粉,紅賊皆是大事購買,上海夷人將與寧波港交易,視為百倍利倍之途徑!」
翼王石達開是個忠厚之人,他搖了搖頭,對於張遂謀的話沒有評價,只是說了一句:「這次若是拿到了蒸汽戰船,這江西全省,必為我有。」
而現在石達開就在柳暢的身上看到了南王馮雲山的影子:「想這柳暢,身言是國朝檢點,雖然是子虛烏有,但是我觀他一切布置部署,此人倒有真有可能出自我天國……」
事實上,柳暢在虹軍之中,確確實實用了不少太平天國現成的東西,但是他作為一個穿越者,自然眼光與石達開這個本時空的傑出人士更為深遠,因此柳暢可以驕傲地說道,他的制度比太平天國優越至少一百年。
他問的不是第二旅怎麼樣,而是霍虯這個人怎麼樣——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問題。
如果在天京的話,以柳暢才器,肯定會脫穎而出,那麼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柳暢有可能是北伐軍失敗后南歸的一員,張遂謀再計算一下了時日:「柳絕戶初次出面,是去年年底,正是北伐諸軍受挫之時,他自北伐軍逃歸,倒是大有可能的一件事!」
現在寧波港名義上是中立港,只不過寧波領事富馬爾這個英國人承擔起管理的責任而已,但這中立化畢竟有著表面,若是大清朝能從紅賊手中搶到一批軍火,這才是真正的中立化。
張遂謀卻是氣得踩了踩石達開的腳跟:「翼王,我不是說這個!」
……
「哎……」張遂謀卻想到了一點:「莫成是北伐南歸之人!」
「是說柳絕戶其人吧?」翼王長嘆了一聲:「此人讓我想起了一個人來!」
只是張遂謀卻在心底輕嘆了一聲。
勝保一聽就明白了:「妙,妙,妙!」
這糧台所說,七分是真,三分是虛。
特別是近期柳暢考慮與石達開進行交易的因素,從市面大規模地購買一大宗軍火物資,令上海的軍火庫存無多,採購洋槍洋炮變得困難,但是在上海港,永遠不缺只注重利潤的冒險家,糧台只要肯出高價,還是能購買到了成千上萬的洋槍洋炮。
「那與天王怎麼樣?」張遂謀卻是毫不猶豫地得寸進尺:「天國敗壞,人皆言起於清胞,我則以為起自天王一人!」
「他是多情人!」石達開笑道:「至少比楊長妹那位兄長強!」
「南王!」
翼王石達開的臉上帶著一絲溫柔,他說道:「汀蘭妹子過得很幸福,我看得出來,她是真開心,柳絕戶雖然年紀輕了些,但確確實實是個良配!」
如果紅賊不願意這批軍火落到僧格林沁的手裡,那絕對會與在寧波港的洋人起了衝突,到時候僧王與大清朝大可以坐山觀虎鬥。
她沒提排名最末的豫王,顯然這位豫王的份量比起燕王來,那就更顯不足了,柳暢也不知道安撫楊長妹,只是說了一句:「哎……但願這次天京城圍不解就好了!」
南王馮雲山在整個太平天國初期,簡直是天國靈魂一般的人物,所有一切制度謀略皆出於南王馮雲山之手,許多人都認為如果馮雲山活下來,根本不會發生天京事變,正是南王早死,才使楊秀清尾大不掉,不能任何控制。
柳暢搖了搖頭,歷史到現在的走勢,已經大異於另一個時空,或許在這個時空,東王楊秀清的命運或許有一點改變與不同。
但是石達開卻說道:「是有這麼一種可能,但是你要知道一件事,他雖然變革天國制度,但是據我所見所聞,皆是往好的一面走。」
勝保的分析僧格林沁不同意:「克複金陵之前,恐怕這寧波還是保持中立,至少要保全杭嘉不失,就不知道何根雲有多少能耐了!」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些洋槍洋炮價格很高,而且給的回扣卻不多,糧台當即覺得這樣的交易不合算,一旦軍火出了問題,自己要承擔的責任太大,而自己的所得又太少,但是要提高回扣的話,對方只願意加價——反正寧波那邊有的是買家。
勝保一聽這話,就多嘆一聲:「如今克複金陵,確實是國朝一線生機,先來粵匪,後有紅賊,國朝何其不幸啊!」
石汀蘭笑了笑,卻說道:「那是自然,也不看是誰哥哥!」
「是啊,是啊!」張遂謀知趣地換了一個話題:「如果拿到了蒸汽船,江西全省即為我有,沒想到這位柳絕記竟有這般能耐,居然能想得到自製蒸汽船。」
「這麼說來,寧波中立是有大害了?」僧王當即說道:「只不過寧波中立,能保全杭嘉一時,不知道如何決斷了!」
二十九檢點就是張遂謀,而三十檢點則是大名鼎鼎的陳玉成,只不過張遂謀一聽這話,卻是自嘆不如:「翼王過獎了,我既無三十檢點的回馬槍,也無柳絕戶這位假檢點的雄圖偉略,我現在只擔心的是,翼王如此待他,萬一日後他有負于翼王怎麼樣?」
因此以往西洋船隻往往是把貨物發到上海,然後由上海港再轉給寧波港,固然要走一趟回頭路,但是效率上反而更高,但是現在,上海只要有實力的商人,都會整船整船的軍火物資先運到寧波,由虹軍挑過目之後,再把剩餘物資轉運到上海。
僧格林沁轉眼對糧台說了一句:「如今也只能讓你走一趟寧波府了,咱們既需洋槍洋炮,寧波縱有紅賊,也不得不賣給咱們,不然這中立化就是空談了!」
「封了寧波港便是!」勝保想得簡單:「狹路相逢勇者勝,想這麼多幹什麼,真正要分勝負,還是要上去幹上一架!」
因此糧台只能購買一批在他心中認為價格合適,而且回扣比率也十分合適的軍火作為交代,但是僧王卻不滿意:「寧波柳絕戶的軍火貿易竟到這等規模?」
「還有燕王與豫王!」楊長妹當即說道:「可是北王、翼王加上燕王,都壓不住我哥哥!」
柳暢一聽這話,當即說道:「天王、東王、北王、翼王,天國就是這位四位王吧?」
「翼王千歲,你看柳絕戶這人怎麼樣?」
而柳暢草創的體制,給了石達開極深的印象:「我這位妹夫,絕對是真正了不起的人物,放在我們天國,至少不能封王列侯,也能有二十九、三十檢點那麼優秀!」
事實上上海軍火商人的價格把糧台嚇住了,比往年整整漲了五成以上,這都是柳暢近於無限量採購的結果,現在上海的倉庫軍火數量十分俏手,甚至連上海租界的義勇隊都不得不以高價購買,而西方世界對於這樣的經濟現象反應得十分遲緩,現在新的軍火船剛剛從歐洲起程,要抵達上海港還要至少幾個月的時間。
事實上柳暢只是組裝蒸汽船而已,但是這樣的合作都極為有利,柳暢固然是減少了巨額投資的風險,可以放手投資,而石達開這邊同樣是可以得到急需的蒸汽船——即便最差的蒸汽船,都能在水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可是幾萬廣西老弟兄中,象他這年紀沒有幾百人也有幾十人吧!」石達開說道:「我觀他的布置部署,頗有南王遺風,而且多用天國制度,顯然是對我天國極為熟悉。」
柳暢也在與石汀蘭、楊長妹一起談論著翼王石達開。
「誰?」張遂謀問道:「翼王想起誰來?」
只是他很快放棄了思索這麼複雜的問題,當即問起了一個關健性的問題:「翼王願意讓出江西州縣,我有意讓第二旅去輔助翼王,你們覺得霍虯這個人怎麼樣?」
……
「南王?」張遂謀沒想到石達開居然對柳暢有這樣的評語:「不象啊!」
這位翼王五千歲有一萬個好處,但只有一點卻是他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心慈手軟,多謀少斷,非霸業主也。
自從寧波實現中立以後,寧波已經超越了上海成為了整個遠東最大的軍事物資輸入港,柳暢的虹軍就象一個吞噬了無數軍事物資的怪獸,近於無限量採購一切軍事物資與重要工業品,無論是步槍、望遠鏡還是棉布,都是大規模地採購。
「不對啊!」張遂謀答道:「天國檢點,皆是有數的,即便是指揮,也沒有這樣的人物啊!」
「國家開基立業,皆南王一人之功啊!」石達開當即答道:「開國五王,我最服南王!」
他不能說出天京事變,只是含蘊地提了這麼一句,沒料想到楊長妹與石汀蘭都同意她的意見,石汀蘭說道:「阿暢,你說的沒錯,東王就是這樣的人,天國危如累卵之時,或許還可以容忍下去,如果天國平平安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