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尊》第二部 初露鋒芒

第六十三章 傳藝(2)

第二部 初露鋒芒

第六十三章 傳藝(2)

柳如龍等到他結束,沉肅的臉上也漸漸露出了微笑,道:「很好,李江南,這麼短的時間,你能夠記住而且練成這樣,實在出乎我的意料,難得,嗯,難得啊。」
柳如龍點頭道:「這清鱗湖的確是柳家堡的一道天然屏障,而且柳家堡的男人幾乎沒有人不會水的,這是我們的優勢,但曾敦儒必然知道,也會制定出相應的辦法,所以我們現在就只能靜觀其變,據我估計,最遲在明天下午曾敦儒就會完成對柳家堡的全面包圍,而明天的晚上就是他發動進攻最好的時機。」
一邊說著,他一邊就走到了屋子中間剛才李江南站的地方,然後道:「柳家掌比武家拳更繁複,共有七路,每路七招,共計七七四十九招,現在我傳四路二十八招給你。這四路比較簡單,以你的聰明。應該很快就能夠記住的,看好了。」
李江南只匆匆的看了一看,心裏就明白了。當初孔文喜教他的十招武家拳法其實就是這第一路攻招與第二路守招之中剝離出來地,這樣的拳法,沒有註釋要訣,就像是一個人沒有了靈魂,和死人沒有什麼區別,別說傷人,由於連接生硬。毫無呼應之處,搞不好還沒有自己亂打一氣實用。
如此地話,竟有三頁之多,卻是練拳最基礎的法門要訣,那是比孔文喜只教自己招式要容易領會得多了。
柳如龍點了點頭道:「你能這麼想就對了,李江南,你知道中國武功最要緊的是什麼嗎,那就是與敵交手,萬萬不可像演練一樣拘泥於拳掌的固定套路。而是只需明白拳掌之意,根據敵人的變化而隨之產生相應的變化,甚至自己創造出新地拳掌招式出來,能不能隨機應變、隨心所欲,這就是下乘武功與上乘武功的區別,所謂武學地悟性,也就是指的習武者對這其中區別的掌握創造,要知道。武家拳之中也有掌法,柳家掌之中也有拳法,而曾家腿雖以腿法為主,而不是毫不動用拳掌,就算是刀劍、長槍,也可以將之融合進去。李江南,你明白了嗎?」
李江南道:「還好,傷亡不算太慘重,這湖裡可還是咱們的天下。」
李江南動用氣息全力地衝擊著那會陰穴,不知過了多久,已經感覺到會陰處從漲熱變為了炙熱,就像是有一團火在燒一般,要知道會陰穴的上部就是男人那脆弱的玩意兒,李江南雖然急切地想衝破,咬牙堅持了好一陣,但那炙熱之感越來越強烈,就像是要將李江南那裡燒成焦炭,他實在無法忍受了,只好收住了內息,從原路復歸凡田。
李江南道:「怎麼,柳大哥向你稟報這次行動的情況了,咱們死傷了多少人?」
不過估計這第三路的拳法是武家拳最精華的地方,是不會傳給外人的,孔文喜必然學到了前兩路,而那武世光自然是全會了的,只是不知道厲不厲害,但他十四歲就能一拳打死堡中的一名會武功地青壯男子,恐怕身手還在柳家兄弟之上。
李江南看著似乎有些熟悉,但思索著剛才柳如龍傳授的所有掌法,卻又偏偏想不出是那一招。
「拳打千遍,身法自然」。
嘗到了甜頭,李江南對這種神奇地內功充滿了興趣,過去每天是可練可不練,而現在,那是非練不可的,少睡些覺,就可以留出時間來練曾柳武三家的武功,相信進步一定會很快的,想到過去自己以為這「獅吼功」是屬於垃圾貨之流,李江南真是為自己的無知好生的慚愧。
於是李江南就儘力的按照記憶依樣畫葫蘆開始練了起來,而每練一招,柳如龍就會叫停,向他指點招式的要領,而遇到李江南不熟悉的地方,就又會再給他演試一次,那是比孔文喜與江蓉要仔細詳盡多了。
此時,他「獅吼功」的內勁只能到達手臂,而氣息從雲門穴順著手臂的少陰心經到達少商穴,然後下沉過會陰,回到丹田算是完成。會陰穴是融會上下肢力量最重要的一個穴道,而李江南氣息到了會陰穴就被阻滯起來。無法順利引導氣息也下肢的力量貫通,不過還好的是,如今和當初沖手少陰心經時內息空蕩亂躥的感覺有些不同,所有地內息都集中在了會陰穴的附近,按照「獅吼功」的心法催逼,會陰處有一種脹熱的感覺,可以肯定這一處穴位是可以衝破的,只是不知道是什麼時候,而若是下肢的力量一打通,以曾家腿配合柳家掌與武家拳,也不知自己地功夫能夠到達什麼樣的地步。
聽著柳如龍來問,他心中已經有所感悟,立刻道:「柳堡主,我在中國是學營銷的,也曾經學過,說一個企業或者公司能夠持續地生存,並超過同行,很大的程度上會取決它們的創新能力,看是否能夠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商機,做出別人沒有想到的產品,或者設計出別具一格的營銷策略,而這武學看來與經營有共通之處。」
唉,若是將「獅吼功」的內力附在拳腳之中,只要練到第五式什麼的,定然就可以重現孫總舵主當年的風采,只是柳如龍說過,這種內家功夫是越往下練越難,要達到那樣的境界,實在不知要過多少年了,而且就是眼下柳家堡這一關要闖過去,也是要靠李家的世民,元霸、自成這些有本領的祖宗保佑了。
柳如龍聞言,更是流露出了讚賞之色,道:「好,李江南,你能夠舉一反三實在是很不錯,是的,天下間許多的事物道理都是相通地,拳法與兵法,兵法與商戰,皆可混為一爐,而能夠領悟多少,是否可以完全熔化,就要看你自己的火力大小了。」
「腰要柔,腿要活,拳腳舞動賽流星,襠要站,鼎要拿,勁力穩固托泰山。」
看了這麼久書,李江南有了疲倦感,當下便平躺在了地上,就開始練起那「獅吼功」來。
不過等到他站起身,只覺渾身充滿了精神,剛才的疲倦感已經消彌得無影無蹤,看了看表,卻是上午十一點,也就是說,從開始修習「獅吼功」到現在只有三個小時,而這三個小時就相當時他好好的休息了半天。
柳如龍凝視著他道:「你當然想不起來,因為這一招就是『風捲殘雲』。」
說著這話,他的身形就快速的展動起來,每出一招,他就先叫出招式的名字,時如游龍盤旋,時如白鶴掠翅。時如猿猴跳澗,時如盤根老樹,當真是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而且雙掌之間隱隱有風聲傳出,李江南是第一次看到真正的高手演練武功,一時間瞧得是目馳神眩,只覺得與電視上看到地那些武術表演的花架子大有不同。
就這樣,李江南將柳家掌的前四路二十八招學會,外面的窗外已經露出了曙光。
這一次,李江南就再也沒有錯了,很準確的說出了柳如龍施展的招式名稱。
柳如龍微微一笑道:「怎麼不會,誰說『風捲殘雲』就只能用來進攻,而不可以用來防守。你看著這一招熟悉,是因為我出掌地姿式還是與進攻時地『風捲殘雲』差不多,唯一不同地是前面一招毫無保留,是用來進攻,而後面一招卻處處含蓄,留而不發。」
此時朝陽已經出來了,窗外是火紅的一片,李江南就去坐在了窗邊,打開了那拳譜。
此時此刻,李江南大腦里也是一片的混亂,不知道該從何著手。
話音剛落,他又動了起來,不過這一次,卻只有雙掌上下盤旋,護住了頭部、胸部等前身要害,腳步卻如磐石一般絲毫未動。
「百拳之法,以眼為尊,心要明,眼要清,手要速,腰要靈,身要下,步要穩。」
就在這時,他忽然也想到,當年天地會的孫光宗孫總舵主拳腳功夫無敵于天下,折盡無數英雄豪傑,多半就是仗著這套內功心法,只是估計那「獅吼功」的最高境界沒有練成,並沒有動用發聲傷人的絕招,外人也就不知道了。
「發拳穿山洞石,落跳入地生根。」
聽到柳如龍這麼說,李江南頓時失聲道:「什麼,這一招就是『風捲殘雲』,不……不會吧。」
「拳是箭,臂是弓,拳之勝者,一快為先。」
柳如龍道:「這次出去偷襲的共有五百名水鬼,回來的有四百五十幾人,曾敦儒用的是最先進的防盜系統,他們上岸向前走了沒有十米就觸發了警報機關,這些水鬼見機不對,就紛紛跳回了湖中,只有四十來人被圍住,當場被殺。」
這「獅吼功」又可以練功又可以睡覺,媽的,真不愧為天下第一奇功,實在太奇妙,太有用了,不過也幸虧了蘭春的那狠狠地一踩,讓他地「獅吼功」更進了一步,否則是感覺不到這種好處的。
很快的柳如龍就停了下來,道:「李江南,你想出這一招是什麼了嗎?」
說到這裏,他又道:「李江南,現在我該教你的都已經教你了,其餘的都由你去掌握,這個書屋我就留給你休息與練武,有什麼事,我會打電話通知你的。」
他連說了兩聲「難得」,又道:「本來柳家掌要以內力為輔才能夠發揮威力,不過你的『獅吼功』心法那是比我柳家地內功心法厲害太多了,那就不必再學,而現在,我要教你中國武術中最關鍵的東西了,你要好好地看著。」
此時他才知道,這柳家掌變化極大,比起武家拳法與曾家腿法的確要繁複得多,不過這也許是柳如龍教得齊全,而孔文喜與江蓉都各有殘缺的原因吧。
柳如龍打完之後,望著他道:「這招『風捲殘雲』你剛才已經學會了,不過再瞧瞧我這一招,看它是什麼?」
李江南忽然嘆了一口氣道:「柳堡主,其實有時候我真的感覺像你們這樣的世家子弟這麼固執地守著什麼祖宗的基業到底有沒有必要,守著這麼一個城堡,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退路,還不如帶著你的人利用地形打一打游擊,慢慢的消耗曾家堡的實力,不知道你清不清楚中國的近代史,共產黨就是這麼起家而取得最終勝利的。」
李江南就隨著他的身形掌動,根據剛才的記憶說了出來。二十八招,倒是說對了二十二招,其中有三招說錯了名字,另外三招卻忘記了。
柳如龍沒有說話,但臉上又顯出了固執之色,跟著道:「李江南,現在說什麼都沒有用了,你還是專心將我傳給你的柳家掌練好以備不時之需吧。」
等到柳如龍第三遍打完,就讓李江南出來施展一遍給他看看。
柳如龍打了第二遍之後,只是胸口有些微微的起伏,不過對於李江南的表現顯然很是滿意。對他點了點頭,指出了他說錯地幾招,然後又打出了第三遍。
李江南靜了一會兒,跟著就盯著柳如龍道:「柳堡主。你是不是想告訴我,柳家掌法能隨心變化。同樣的一招,可以用來進攻,也可以用來防守。」
李江南見到了柳如龍兩招幾乎完全不同的「風捲殘雲」,心中也是驚詫感慨,因此對柳如龍所說的話是一句句一字字的在銘記思索。
過了好一陣,他才從這種紛亂地思緒中沉靜下來,決定先易后難,也就是說先練江蓉教自己那十來招並不完全但還實用的曾家腿法,然後再練柳如龍傳的前四路二十八招柳家掌。至於這最全的武家拳,就留到後面練,而每天無論如何都要抽出時間來修習一下「獅吼功」,自己的力量無法達到傷人的地步,實在需要內力撐著啊,否則的話。就算是這三種不同地拳腳功夫練得再好,也是花拳繡腿,打在真正武學行家的身上,就像是撓痒痒一樣。
李江南仔細地看著,卻見上面是些。
柳如龍又讓李江南全部連起來打了一遍,而李江南這麼一招一招地練,那是甚為熟悉了,這一趟掌法就一氣呵成的打了下來。
「打拳不溜腿,到老冒失鬼,練拳不活腰,終究藝不高。」
到了第四頁,就開始有圖形了,而每一個圖形都有詳細地註解,要領是什麼,用意是什麼,需要特別注意的是什麼,都寫得清清楚楚,卻只有三路,前兩路各十招,一路為攻招,一路為守招,而第三路則是十六招,全是可以攻守兼備的招式。
這三十六招武家拳法當然只能從頭練起,而柳家掌與曾家腿也不能放棄,還有那「獅吼功」既然如此神奇,似乎也應該多抽些時間修習。
李江南摸了摸頭道:「看起來倒是挺熟,不過奇怪的是卻一時想不起來。」
柳如龍練完第一遍之後停下,竟然是臉不紅心不跳。知道李江南沒有記清楚,就又打了一遍,只是這一次,他不再叫出招式的名字,而是讓李江南說。
等他走後,李江南坐在了靠椅上,並沒有感到疲倦,而是靜靜地思索著他教給自己地那些掌法及說過的話。
……
一邊說著,他一邊就向書房外走去,並且關上了門,顯然不想有人來打擾李江南。
他說著這話,忽然間雙掌飛旋,一雙腳步步前逼,李江南認得,這是柳家掌第三路的第七招,叫做「風捲殘雲」,是以快捷迅猛的掌法將敵人逼住,有以攻代守的用意,需要全身心的投入進攻,不給敵人一絲的喘息之機。
好一陣之後,他才掀開所穿的休閑服外套,取出了一直插在皮帶里的《武學拳譜》,還好這本書外麵包了一層油紙,經過了剛才劇烈的折騰,只是皺了一些,卻沒有損壞。
這《武家拳譜》是用細毛筆寫的,不過從紙張的新舊程度來看,也不會太久,多半應該是方太夫人的老公,武世光、武青蕾的爺爺所書,而在第一章,並沒有圖畫,而是一些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