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禪》目錄

第321回 小無相鏡(一)

第321回 小無相鏡(一)

心念剛動,卓知遠便一頭扎進了地下,可是,剛剛進去不遠,卓知遠就明白了自己的想法有多麼的不切實際。看起來,想要從腳下離開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他開始施展【混元地極大法】之後,就發現腳下剛才還顯得猶如土地一般的地面,如今也變得如同周圍的一切一樣了。但是卓知遠並不甘心。依舊向下鑽行了足有數十里路,終於悻悻作罷。
雖然連續兩劍都是徒勞無功,但是卓知遠還是鼓足了勇氣,不斷的劈斬,一劍連著一劍。他原本也沒指望真的可以一劍就將這個鏡界劃分開來,可是,一直到他幾乎耗盡了體內的真晶,也沒能讓這個灰濛濛的世界發生任何的變化。雖然隨著劍芒的舞動,周圍彷彿出現了無數次光亮,也給予了卓知遠無限的希望。可是,當卓知遠終於跌坐在地上的時候,這個世界卻也依舊巍然不動。
可是,等到他一停頓下來,就發現,自己的雙腳之下,又有了腳踏實地的感覺。他不由得一愣,剛才他明明是掉轉了個頭,頭部衝下施展【混元地極大法】的,那麼換句話說,他的雙腳此刻應當是朝著天空才對,可是為何會覺得是踩在地面之上呢?
仰臉望去,頭頂又變得跟剛才的天空一樣……
一劍之下,灰濛濛的世界里陡然出現了一線光亮,卓知遠心中暗喜,認為自己找到了破開這個鏡界的辦法,可是,沒想到等到他的劍光消失之後,那光亮也隨之消失,眼前依舊是那個灰濛濛的世界,分不出天地。
眼看劈斬無功,卓知遠便將天罡琉璃劍橫著攔腰劃了出去,還是和剛才類似的情形,隨著劍芒的斬過,遠方彷彿出現了一絲鏡界被撕裂的光亮,但是,隨著劍芒的消失,那光亮依舊是湮滅在這個世界當中。
現如今卓知遠的遭遇,就跟那隻拉磨的驢子差不多,明明已經展開全力向前奔跑了那麼長的時間,可是等到他停頓下來的時候,卻發現一切都不曾改變。該在哪兒還是在哪兒,原地不動。
「這裏難道就是傳說之中的混沌世界?難道我也要像盤古那般,將天地劈開么?」卓知遠想著,隨即取出了天罡琉璃劍,將真晶灌入進去,劍芒陡然暴漲,瞬間,那短短的天罡琉璃劍就彷彿變成了一根擎天白玉柱一般,然後,卓知遠就拖著這把笨重的寶劍,重重的朝著前方灰濛濛的世界劈斬了過去……
可是如今,在卓知遠的眼中看來,世界完全是一片混沌,他根本分不清哪裡是天,哪裡又是地,似乎隨處都是這個世界的邊緣,可是卻又似乎永遠走不到邊的樣子。
「若是只將這個世界分出天地呢?那麼,雖然周圍依舊廣闊無垠,但是天有天高,地有地厚,雖然困難了許多,但是我還是可以憑藉一身的修持,硬衝出去的!」不得不說,這也只有卓知遠這種什麼都不太懂的天才才能做到,哪怕是月仲奕,也決不可能在第七層末那識的時候,就能穿越九重天,又或者是穿透整個大地。而卓知遠,雖然也未必能夠做到,但是他卻會產生這種不妨一試的念頭。
這便是徹徹底底的混沌了么?——卓知遠的心中突然湧起了一種無力的感覺,他甚至在一瞬間覺得自己再也無法離開這個小無相鏡了。
關於這些,卓知遠並無太深的領悟,旁人修禪,都是先行研究禪經佛典,隨後才逐步進入修鍊的狀態,而他卻是直接開始了修鍊,對於禪意的研究,卻是少之又少。如若不是他早已在無意之間領悟了四相之中的前三相,他今天甚至永遠都沒有可能想到這一點。
卓知遠嘗試著調整自己身體的方向,隨後他發現,無論自己的方向如何,雙腳所踏之處,永遠都是大地,而雙目所及之處,永遠都是天邊和天空……
或許對於別人而言,想要從地下離開是一件根本沒有可能的事情。但是對於卓知遠而言,卻是再簡單不過。他從渡天童那裡學來的【混元地極大法】,正是一個善於地遁之術的法術。
隨後,他開始在自己的小無相鏡之中四下的衝突尋找,試圖尋找到一條可以離開小無相鏡的路途。可是,和剛才的情形完全的一致,無論他向前飛馳了多遠的距離,這個鏡界的邊緣始終保持在彷彿觸手可及,卻又無論如何都觸碰不到的地方。回過頭看看身後,也是一樣,剛才看上去彷彿是邊緣的地方,雖然自己已經向前疾馳了這麼長的時間,但是卻依舊佇立在自己的身後,就彷彿自己飛馳那麼久,卻始終只是在原地打轉一般。
「原來並非你們不心疼清源山千年基業,而是無法離開啊!」卓知遠暗自忖道。
「不對!小無相鏡!」卓知遠腦子裡閃過這個鏡界的名稱的時候,似乎捉住了一些什麼,「小無相鏡。第七層末那識,前五鏡乃是小千世界,而後四境乃是中千世界,突破了這九大鏡界之後,便可以飛升仙界,面對整個大千世界。既然名為無相之鏡,也便是和無四相一般,沒有具體的形態,是以才會出現這種,無論如何調整方向,始終還是感覺腳踏實地,而頭頂衝天,並且周圍永遠沒有盡頭。是了,是了,這便是無相的本意。修禪乃是要從著相進入無相的境地,而這裏,似乎卻是要求修禪之人將一個無相的世界。轉變為相的世界!」
現在,卓知遠也開始明白,自己這大概是進入了第七層末那識的第一鏡小無相鏡之中了。早就聽說,修持到了第七層末那識之後,會分為九大鏡界,這九大鏡界,就彷彿是九個完全不同的世界,在一定的條件之下,是可以用肉身進入這個世界的,而進入這個世界之後,也再不需擔心外界出現任何的騷擾和動靜。但是,必須要達成這些鏡界之中的要求,才能順利的從這些世界之中突圍而出。一旦出來了,修持便會立刻暴漲,得到相當之大的提高。可是,如果出不來的話,那麼就會一直被困在這個世界之中,逐漸的虛弱下去,直到灰飛煙滅的那一天。自古以來,也有許多修禪之人到了第七層末那識之後,在完全沒有準備和足夠的實力的情況下,便貿貿然的開始去衝擊這些鏡界,但是結果卻是將自己困死在這些鏡界當中,直接從人世間消失了。
而卓知遠也終於明白,為什麼當初自己攻上清源山的時候,鄧少艾也好,伽羅僧非恩也罷,為何明明知道自己已經做出了對於清源山極為不利的舉動,卻還能如此的隱忍不發,始終不露面了。原來並不是他們想要靜觀其變或者試探自己的實力,而是因為他們被困在自己的某一個鏡界當中,無法脫圍。而等到他們猛然間脫圍了,修持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之後,便立刻跑來和卓知遠一爭高下了。
無可奈何之下,卓知遠也只能先行打坐,恢復著自身的真氣,很快倒是也進入了入定的狀態之中。
在小無相鏡里,似乎真氣和體力的恢復都比在外頭的時候要快了許多,沒用多少時間,卓知遠便已經感覺到自己完全恢復了過來。
「究竟要如何才能讓這個鏡界分出天地呢?」卓知遠提著天罡琉璃劍冥思苦想,劍光一閃,卓知遠被晃了一下雙目,卻陡然彷彿有了些明悟:「黑白的兩極,豈非就是天與地的差別?天乃白也,而地為黑,這灰濛濛的一切,不也正是黑白參雜才形成的顏色么?若是可以令得這些灰濛濛的氣體一分為二,白者上升,黑者下沉,這黑與白一旦分明,天與地也便形成了!」
混沌無極!
對於卓知遠而言。此刻他的眼前就只剩下了一片灰濛濛的世界,如果說剛才才渡過的心劫之中的世界乃是天地間一片蒼茫的話,那麼始終還能分清楚何為天何為地,尤其是在世界中心還有一根頂天立地的玉柱,可以讓卓知遠大致的分清楚東南西北。
「從無相到相?那我豈不是要如同造物主一般,在這裏構造出一個完整的世界來?這我卻又如何才能做到?」卓知遠似乎感覺到自己無力為繼,根本這就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甚至於開始後悔,自己只顧著修鍊和報仇,卻並沒有好好的靜下心來去研究一下禪意。
待到他站起身來的時候,他陡然想到,既然自己剛才是坐在實地之上的,至少是感覺到了腳下有大地的實質感覺,而頭頂的天空看上去也和前後左右沒有任何的區別,也是灰濛濛彷彿觸手可及卻又始終遙不可及的模樣,那麼是不是說這個小無相鏡,想要突破,是要從腳下衝出去呢?
這種感覺,就彷彿是被蒙上了雙眼的驢子一般,繞著石磨走了一圈又一圈,原以為自己已經週遊世界了,誰知道等到眼罩被取下來之後,卻發現自己還在原地,根本一步都沒有走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