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弒禪》目錄

第370回 小混沌鏡

第370回 小混沌鏡

第三鏡小須彌鏡,則是更往前推一些的時間,也就是在這個大千世界當中,各種物種出現之前的那個階段,但是卻又距離混沌初開鴻蒙之時過去了千百萬年。大千世界里開始產生中千世界,也開始擁有了小千世界,自然也便有了芥子須彌。芥子元力以及天地靈氣開始形成並且積累,終於達到了可以造人的程度。
不過,卓知遠此刻已經完全洞悉了這一切,他很清楚比混沌更早的世界究竟是什麼樣子。因而在他笑過之後,他便雙手輕輕舒展開來,將整個身體綳成了一條直線,隨後,他的身體開始變幻形狀,很快居然變成了一把巨斧的模樣。
其實,進入了第七層末那識之後,修禪之人根本就是在將每一個小鏡恢復到后一個鏡界的狀態。打破小無相鏡的奧秘在於破除無色無相,將各大物種代入小無相鏡當中,在破了小無相鏡的同時,也將下一個小乾坤鏡創造了出來。而打破小乾坤鏡的方式,便是用各種慾望牽扯小乾坤鏡當中的那些人類,從而最終讓這個世界崩塌,再度回到物種全滅的時代。也便是小須彌鏡。打破小須彌鏡則是掌控芥子須彌,將三千世界視為一統,最終形成小虛空鏡。破了小虛空鏡,自然便是將世界凝練成為混沌世界。
卓知遠的臉上露出輕微的笑容,他伸手抓起了一把土,那已經是數百座山頭。隨後他又捧起了一掬水,那已經是百十個海面。將土和水混攪在一起,卓知遠又順手將那些稀泥朝著天空中揚灑而去。
當然。卓知遠不會知道,他突破第七層末那識前五鏡所用的手段,根本從來就沒有人這樣做過,其他人都是依靠著正常的修鍊,增強自身的實力,一點點的突破五個小鏡的堅壁,最終突圍而出,包括強悍如月仲奕也是如此。像是他這樣,完全毀滅前一個鏡界直接創造出下一個鏡界的,千百萬年來,或許只有他一個人。可以這麼說。卓知遠到了這個時候,雖然從修持上還是秉承著禪宗的法門,但是他的修鍊,其實已經完全脫離了禪宗所能構想的概念,又或者說,他的修鍊之法,已經完全凌駕于禪宗之上了。將來,他突破到第八層阿賴耶識之後,沒有人知道他的實力將會強悍到何種程度,至少,現在除非是牟尼老祖以及他座下十七弟子這種級別的神仙,尋常的神仙到了他的面前,也不過宛如螻蟻一般,可以任其碾死殺滅。
第二鏡小乾坤鏡,就像是比較正常的世界了,有山有水,有城有國,有人有獸,只是因為某些特殊的緣故,這些人並未掌握任何的規則,需要進入小乾坤鏡的修禪之人賦予他們規則。
他一直都不是貪功冒進之人,之所以會升至第七層末那識第四鏡小虛空鏡之後就立刻進入第五鏡小混沌鏡,就是為了證實他心中對於這第七層末那識前五鏡的一個猜測。
巨斧緩緩的停頓了下來,金光也消失不見,巨斧又恢復成了卓知遠的身體。坐在這混沌之中的裂縫裡,卓知遠再沒有任何的舉動,而是氣定神閑的觀看著天地的變化。
之所以卓知遠會預料到此鏡如此,卻並非因為此鏡名為小混沌鏡之故,而是因為他升入第七層末那識之後,接觸的每一個鏡界,而領悟到的這一點。
說罷之後,卓知遠便一頓足,離開了小混沌鏡。而他的修持,此刻也已經提升到前五個小鏡徹底圓滿的地步。接下來,便是那四個大鏡了!
一進入小混沌鏡。卓知遠就不由自主的笑了。
卓知遠含笑說道:「至少,在我的世界里,一切都由你們做主,這個世界,是好,還是壞,都是你們的選擇,沒有人會強加給你們任何,也沒有人能夠凌駕於你們之上。你們是自由的!」
而第四鏡小虛空鏡,則是混沌初開之時的場面,天地剛剛被劃分出來,清氣為天,濁氣為地,世界一片死寂,只有最為本源的力量在驅使著那些星宿漫天轉動。
這把巨斧就彷彿是當初盤古大聖開天闢地所用的巨斧,這乃是傳言當中天地之間的第一神兵,無論多麼強大的法寶,到了這把開天闢地所用的巨斧面前,就彷彿是孩童的玩具一般。但是,這個世界上從未有人見過這把巨斧,即便是仙界那唯一的主宰牟尼老祖也沒見過,只是傳聞這把巨斧的威力足以毀天滅地,可是今天,卓知遠卻似乎掌握了這把巨斧,只是,誰又能想到,這把巨斧其實根本就不存在,盤古大聖當初開天闢地使用的根本就是自己的身軀。
單單從實力上來說,卓知遠早已超過了普通的飛升者,仙界,對於卓知遠而言再也不是殺滅高不可攀的地方,卓知遠所做的,卻是在一步一步準備著將仙界踩在腳下。
第一鏡小無相鏡,乃是一個無色無相之世界,彷彿印證禪宗修鍊最後的階段,一切皆虛妄。世界本無相,這乃是禪宗修鍊最終要達到的形態。
這四個鏡界單獨看都沒問題,但是聯繫到一起,就會讓人很輕易的發現,在第七層末那識前五個小鏡的修鍊過程中,時間彷彿在倒流,一點一點的使得修禪之人接觸到真正的世界本源。而世界的本源是什麼呢?當然是盤古大聖未出現的時候。天地一片混沌的鴻蒙未開之時。
小混沌鏡,顧名思義,這裏的確是一片混沌未開的模樣,四周粘稠至極,完全沒有正常的世界里那虛無縹緲的感覺,就彷彿一隻耗子被扔進了一碗涼粥之中一般。稍稍仰面便可看到頭頂封固,四周都宛如鐵壁一般,但是想要觸碰卻又觸之不得,完全便是佛典當中描述的混沌未開的景象。
萬物生靈出現之後,卓知遠一反常規,並未設定任何規則,沒有賦予那些茫然走動的各種生靈以任何的能力,就任由這個世界懵然無知去。只是,他信手在大地之上,播種下了一顆慾望的種子,等到有一天慾望的種子生根發芽,就會帶給這個世界悄然的變化。當每種生靈都擁有了不同的複雜慾望之後,他們便會創造或者毀滅一些規則,並且最終協調誕生一個完全屬於他們自己的規則。
而今,他終於進入了小混沌鏡之後,就發現自己的猜測完全正確,於是才會不由自主的笑出聲來。
這道金光呼嘯而去,在稠密的小混沌鏡當中就彷彿一道銅牆鐵壁一般,硬生生的將整個空間斬成了兩截。當混沌之中終於出現了一道無法愈合的裂縫的時候,混沌之間的清氣開始逐漸的上升,而濁氣開始緩慢的下降。
這些稀泥落在地上,有些變成樹木,有些成為人類,有些成為野獸,萬物生靈開始產生,卓知遠已經將這個虛空的世界逐漸的變成了一個大千世界。至少在這裏,卓知遠就是造物主,是堪比盤古大聖的存在。當然,這隻是在他自身的芥子須彌當中。而他的芥子須彌,比起盤古大聖所創造的大千世界,還是差的太遠太遠。
天地終於劃分出來,卓知遠在小混沌鏡當中做到了盤古大聖當年所做的事情。
天地初開之後,卓知遠並沒有離開小混沌鏡,而是緩緩在空中坐了下來,然後雙手彷彿綿軟無骨一般的在空中輕輕划動。慢慢的,彷彿過去了千百萬年,卓知遠終於在這個天地當中感受到了靈氣的流轉,以及芥子元力的相互擠壓碰撞。
那把巨斧——又或者就是卓知遠本身,似乎有人在操控一般。金光閃耀,被高高的舉起,隨後,巨斧在空中劈出了一道強烈的閃電,一道萬丈金光乍現。那彷彿稀粥一般的混沌世界,頓時清明了許多。
而並非通過名稱得出小混沌鏡的狀態的卓知遠,也就不用去進行任何的嘗試,也便知曉了小混沌鏡要如何破鏡而出,要如何打破這個鏡界從而將修持提升到五個小鏡圓滿的境地。
可是,混沌之前的世界,又是如何的狀況呢?要如何才能讓混沌回到更初的狀態呢?任何典籍上的記載,混沌已經是天地最初的形態了,再也沒有更原始的形態。
清氣不斷的上升,濁氣不斷的下沉,終於彷彿到了極限一般,整個世界燃起了熊熊的火焰,轟然一聲爆炸開去。隨即,一直身處混沌之中裂縫裡的卓知遠,仰臉望去,頭頂是湛藍通透的天空,而腳下是厚實剛硬的大地。
是以,卓知遠直接進入了小混沌鏡,雖然從名稱上似乎也能看出小混沌鏡乃是混沌一片的世界,但是這卻並非重點,重點是第七層末那識前五鏡的真正奧義,通過讓修禪之人接觸並且突破每一個世界狀態,從而提升他的修持和實力,難怪第七層末那識的每一個鏡界之間的實力都是數倍乃至於數十倍的增長的,如同這樣的本源力量獲得,又怎麼可能不飛快的增加實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