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第一將》目錄

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東軍退

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東軍退

不得不說江東軍的動作是得極快,一路檢視而來,江夏百姓幾乎近無,至於其他東西財物更不用多言。
思量到此。哪怕是衛濤也不禁是暗暗一皺眉。仔細看著周瑜而問。
衛濤的話周瑜很是明白,這不是不說衛濤就不會更進一步,而是說現在還不是時候,如果到了更進一步就能夠更好的驅逐外敵的時候,那麼衛濤自然會是更進一步。
要知道衛濤與劉備、曹操等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如今的衛濤正處壯年,哪怕真要葬送大漢,也不需要急於這一時刻。
事實上正如周瑜所言,孫權這個時候已經是悄然準備離開,諸多大船已經根本不再理會衛濤知不知道,全都是停泊是江夏城外。
「卻是不知道這孫權能夠與我軍僵持幾日,今日士氣已下待到明白之後,我軍長驅而入,定可是一舉而破之!到時候孫權恐怕就會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就算這個時候衛濤是得稱王,也可以說是理所當然,無人不服。
哪怕是周瑜本身威望不低,但即便他不大讚同此事,也不敢明著反對這事情,正如衛濤所言,這等擁立大功,不知道多少人都是指望著,若是周瑜給他們壞了指望,那麼恨著他的人可就多了,哪怕周瑜日後也不好是立足。
不過這個時候衛濤已經沒有再是關注這事情,衛濤所要關注的卻是那孫權如今如何。
呂蒙?
衛濤微微一嘆,說起來孫權這般舉動也委實是讓人驚嘆,不過很快衛濤又是微微搖搖頭。
但面對衛濤如是一問,周瑜卻是沒有立即回答,微微沉默了一陣之後卻是突然向衛濤問道。
聽到衛濤的抱怨,周瑜也只能夠是無言以答。
「公瑾,這孫權果然是已經放棄此城,看來我軍是可輕易而下。」
正是打天下的關鍵時候,衛濤可不想是將讓這些事情成為自己的羈絆。
「這孫權果然是精明,數路大軍而來,聲勢浩大,但卻說退則退,以折損些許士氣保全了自家大軍,這一點可就是不凡。」
除了沒有一把火將這江夏燒個乾淨之外,這江夏與一個空城廢墟也沒有了太大的差別。
如今大漢忠臣的名頭對於衛濤來說的確是沒有什麼意義,但衛濤卻還是知道一事:大漢四百年,縱然是在這個時候依舊是有人心依附,真的說起來,時間還是未到。
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的確好算計,不過即便是如此。我軍也只能夠是嚴加防備,不讓其傷到我軍分毫,至於設伏,恐怕那孫權是不會上當的了。」
說過這事,衛濤自然是要回歸到眼前的事情來。
而且更是令人驚訝的是,那孫權大軍並沒有是直接領軍衝殺入營,在靠近營地之後,便是見到一眾弓箭手快步行到前,而後皆是彎弓搭箭,旁邊自然有人持著火把將那箭矢前頭點燃,而後一鬆手,就是見到無數火雨落入營地當中。
終究是得到了江夏,在下了決心之後,衛濤已經是變得很是放鬆,這時候卻是笑著對周瑜而道。
「主公,若是這個時候那孫權前來偷營又如何?」
衛濤、周瑜都是明白,若真是如周瑜所預料,這一計必定是那魯肅所出,以那魯肅之謹慎,在吃過衛濤大軍的虧之後,斷然會更加小心,尋常伏擊之法根本不堪而用。
衛濤微微搖搖頭,不過也不去逼迫周瑜,他知道周瑜的難處。
「啟稟主公,外間呂蒙將軍求見,言說是有要事稟報將軍。」
好在說起來衛濤也沒有是寄望能夠從這裏得到什麼,佔據了江夏之後,衛濤自然是要調派水軍來防禦江東襲擊。
只是歷史上曹操的威望太高,沒有人敢當面指出,在他一去之後,其子便是立即登基為帝,便是如此了。
方今衛濤麾下謀臣武將無數,但真正最能夠得到衛濤信任的還是周瑜,只有在周瑜面前衛濤才是可以如此無所顧忌,暢所欲言。
「呵呵……倒是要恭喜主公喜得江夏了。」
「快快有請!」
到時候大營混亂之下。哪怕衛濤麾下俱是精兵恐怕也會是被對方趁虛而入。
果然,等候片刻,見到衛濤大營之中沒有絲毫混亂髮生,那孫權大軍當即就是徐徐而退。
「有了孫權這般舉動,想必明日間那江夏就會是大開城門以迎主公也!如此倒也不須主公再費所兵力。」
「公瑾果然是認為如此?
這孫權果然便只能夠如子孫一般,守守家業的確是可,但決陣與兩軍之間,爭奪天下卻不能為。
衛濤微微苦笑一把丟下手中的信件。
微微一愣,衛濤心頭一跳,莫不是有什麼不好的消息?
「啪!」
可以說自己都是沒有想到那孫權有可能是來偷營,那麼自己的麾下就更不可能是有所準備,一旦其真就如此,恐怕還真會是讓其偷營成功。
事實上周瑜既然有所預料,那麼事實便多是如此,隨著夜色降臨,就是見到孫權大軍悄然出營,直向衛濤大營衝來。
一旁的周瑜倒是沒有衛濤那麼感嘆,反倒是一笑而道。
事實如此,雖然為做防範,衛濤是領軍在營外呆了一夜,但是相比起收穫還算是有不小。
火箭攻營,這般一來,雖然不及直接衝殺入營來得更是威力巨大,但是否有伏擊自然一試就出來。
這是衛濤在問策,也是衛濤在明志。
翌日,江東軍全都上船而退往江東,衛濤就此輕取其城。
而且這倒還是罷了,這其中竟然還是有人直接建議衛濤稱帝!
「自古以來擁立可謂是大功,如今諸人都是指望著這一點。天下尚未靖平,便是如此,這讓我要如何說來?」
歷史上曹操也是有了這麼大的領土,可即便是那個時候,曹操在這樣的問題之上也是含糊不清,最後也只是言做『周公』讓其子來決定。
衛濤畢竟兩世為人,並沒有曹操那麼複雜的心思
「而且還不僅僅是如此,若此一戰,那麼縱然我軍是有水軍,難道還能夠追襲其後?一戰之後進退可是自如,縱然有所損傷,所得也是為在其之上,江東軍的確打得是好算盤!」
衛濤微微一愣,卻是沒有想到周瑜竟然會是如此一問,但微微皺眉一思量之後,衛濤卻是發覺這事情卻是極為有可能。
「今日一戰固然是讓其軍出得胸中惡氣,但那江東軍若是就此而去,豈不是為天下所笑?若為偷營,那麼無論勝敗,那孫權都大為有利,一旦其偷營成功,那麼便是可保江夏還在其手,即便若敗。也可退往江東,對麾下也是有了交代。」
江夏再是被衛濤一得,那麼大半荊州就已經落入衛濤手中,加上衛濤原來的領土,可以說衛濤已經佔據半個中華。
不過稱王稱帝,衛濤的確是不想。
一戰下來雙方之間可謂是不分勝負,當然說是不分勝負,但其實上還是衛濤一方實力更上一分。
「不過此舉終究是有利有弊,雖可保全一時,但總不可能保全一時,曹操對其評價果然是不差。」
周瑜微微點點頭,有了衛濤這話,對於一部分人暫時也能夠是得安心,以周瑜之智自然是能夠將那些人安撫下來。
這已經是衛濤在表明,他一定是會有更進一步的時候,到時候劉氏大漢自然要被取而代之。
「此事且是日後再議,公瑾且是為我傳話,我衛濤大志在驅逐外族,保證山河百姓萬世安生,如何是能夠保證那麼我便當是如何之做。」
周瑜微微點點頭,就是向著衛濤認真而道。
對於哪怕是衛濤也不可能強行逼迫得來。
正在兩人商議之間,卻是有著侍衛前來向衛濤稟報說道。
「公瑾,這江東到底是可拿下來否?你也知眼前天下局勢,便是我軍力敵三大諸侯,若是一直為勝,自然是天下可定,但若有一敗,那麼恐怕就是情勢大變,由盛轉衰之局。但若此時能夠先定一方,那麼便是定鼎天下大局,到時候便看我如何一一平定河山,整頓我漢家兒郎勢力,驅逐外敵,讓那些什麼草場山林全都變成我漢家兒郎生息之所也!」
衛濤自然不會是無緣無故就與周瑜說起這話題,而是再問接下來衛濤該要是什麼時機奪取江夏為宜。
「主公既然有此志,那麼自當是下江東,不過長江天塹畢竟是長江天塹,有著如此阻隔,縱然那孫權預料不到主公竟然會是直取江東,但想要贏取這一仗也沒有那麼容易……」
聽著周瑜的話語,衛濤只能夠是微微苦笑。仔細想來似乎的確是如此。
衛濤的確是有意直取江東,但顯然事情總不可能是如衛濤的意思。
周瑜為此已經是幾番思慮,卻是始終不得其法。
這在衛濤看來乃是一大敗筆,那麼多謀臣武將相助曹操,其中是有為太平盛世,但也有人是為了自家富貴,若是連這帝位都不可能夠保證相取,那如何讓手下人相信他們的榮華富貴能夠保持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