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仙》第二集 不知晉唐,無論宋明

第078章 神道秘聞

第二集 不知晉唐,無論宋明

第078章 神道秘聞

成神沒門,成屍體倒是沒有問題。
「呼……呼……這位……這位是什麼?神祇還是仙靈?」太歲的聲音明顯在顫抖。
太歲立刻說道:「先天精魄!不可能,如果它真的是先天精魄,我們已經完蛋了。凡是先天精魄附近,所有的法寶都會被抹去靈性,變成普通的器物。」
道教和一般人影響中的恰恰相反,它最開始並不是一個和平的宗教,而是一個極度暴力的團體。
到了後面,就是道教的分支太平道造反了,這就是黃巾之亂。張角的思想比張道陵更加極端,張道陵只是為了搶奪神權,但張角卻連世俗權力也要掌握,他要建立「地上神國」。
方仙道的興盛期為戰國後期,其代表人物有宋毋忌、正伯僑、徐福、盧生、李少君、李少翁、欒大、公孫卿等。方仙道的方法主要是通過各種「方」,製造外丹服食,激發神血而成神,這些活動一直延續到漢末仍很活躍。
不過,神道雖然消失了,但「服丹」這種方法卻並沒有消失,它不但被後世的仙道吸收、改良,甚至在民間也流傳開來。
不過,經此一役后,道教的大佬們也算明白了,和政府對抗是沒有好下場的。從此放棄了對世俗的爭奪,轉為專心經營神權。呃,後面的孫恩還鬧過一次,規模也很大,當然也仆街了。
※※※
而後,老子所著《道德經》,又進一步將易經陰陽相對循環之理,更提升到天地之根的高度。同時對道家思想進行了整理和提純。這二本合起來,才是古典道家總綱,有了這兩本經典,才就形成了真正的道家。
當然,張大大是個聰明人,看到中原混不出頭。他就改變路線,去支援邊疆去了。
神仙思想,由來已有,根源其實並不在道家,而在於上古神脈。所以一開始,神道和仙道根本是二個根源,前者源於是神祇。後者是源於道家。
他也就在龍虎山創立了道教。但是一開始,他的傳道工作非常的仆街,民間根本不買他的賬。因為在當時,整個天下特別是中原核心地區,信仰的都是古神或祖神,道教完全無法立足,張大大根本忽悠不了人。
因為成功率實在太低,而且動不動就要命。所以,神道漸漸的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手段更溫和的仙道就逐漸發展起來了。
不過,神道真正的消失,卻是和道教有關。注意,道教不等於道家,也不等於仙道。
「會說話的劍?這又不是稀奇的玩意兒。十洲三島、各大洞天,誰家沒有幾把?甚至連幾個福地都有……靈器級別以上的法寶,都可以說話……」太歲突然插話道。
直到司命再次回去看球賽。兩個法寶才恢復正常。
蘇擇三人面面相覷,異口同聲地說道:「那麼就請你們解釋一下吧……」神道和仙道這種說法,他們雖然不是第一次聽說,但現在的資料都是語焉不詳的,自然不可能有這兩個老怪物知道得清楚。
道教要想興起,首先就必須對付原本占統治地位的古神體系。而在當時。蜀中的神道勢力算是相對薄弱的。所以道教就先在這裏建立了根據地,並重新建立了新的天庭和神系。
只不過,在這個時候的「仙」,其實還不能算真正的「仙」。因為這個時候的「仙」,其實也是一種「神」,因為它注重的也是如何去激活神血,最終飛升神國。這和後世的「仙」是二回事。
所以道書上說:「聞蜀中民風純厚,易可教化,入蜀居鶴鳴山修道,並以漢安元年感太上授以正一盟威之道,創立了道教,立二十四治,以祭酒分領,符水治病,百姓奉之為師。」
「我以前玩過一個遊戲,好像叫什麼《命運傳說》,裏面就是有幾把會說話的劍,它們湊到一起就會聊天。想不到這種遊戲里的情形,居然在現實里發生了……」范大美女愣了好一會兒,才說道。
這種「丹」就是「神丹」。和以後出現的「仙丹」不是一回事。當然這種方法不是道家正統。
在太歲和玄天錄的互相補充之下,三人才算對神道和仙道有了些了解。
「太歲,那麼你認為,司命到底是什麼?」蘇擇也一臉疑惑。他確實想知道,司命是個什麼玩意兒。看來《玄天錄》的說法也不能確定。恐怕只有天知道它是個東東了。
後來,因為道家思想的出現,不朽之道又多了一條。道家思想其實並不是老子發明的,它最早來源於《易經》。《易經》最基本的要素為陰陽概念,以陰陽概念來描述萬物的演化,說明了周天循環之道。
※※※
道教的創始人是張道陵,他本名張陵,是東漢沛國豐邑人。據說是漢初張良的八世孫,是不是真的只有天知道。他曾經擔任過巴郡江州令,後來棄官歸隱。後來到了雲錦山(今龍虎山)煉丹,據說三年煉丹而龍虎見,所以這山就叫做「龍虎山」。
大概是由於司命這位大佬存在的原因,兩個法寶都趕到了威脅,可能是出於同病相憐吧,它們居然互相交流起來了。
「蘇擇道友,經過我反覆思考,總覺得司命尊者不像是仙道的存在。它很可能是屬於神道!」太歲對蘇擇的態度可要客氣多了。
而隨著靈氣的枯竭,仙道也逐漸衰落。但「服丹」這種方法卻頑強的傳到了現在。事實上,後世的「五石散」等副作用極強的礦物類藥物,就是「神丹」的殘餘。
不過,道教和古神的戰爭,最終結果卻是兩敗俱傷,誰也沒幹掉誰。神道雖然處於下風,但道教也不好受。所以,最後反倒便宜了佛教的那幫傢伙。
「區別大著呢!」太歲得意地說道。在這種隱秘典故方面,它確實可以自傲了。
「無法確定!它很可能是先天精魄!」《玄天錄》馬上答道。
當然神道的衰落,也是和「絕地天通」有關,因為神血的日漸稀薄,古神的威能逐漸消退,無法在世間具現。這才會讓道教冒起來。如果在上古,道教根本出不了頭。
張大大建立班底之後,就開始討伐蜀中的大批鬼神。不服者殺,服者降之,永受盟約驅使,這在歷史上,稱之「伐山破廟」。當時甚至把祖先也視為鬼,或者誅殺,或者降服。
只不過,隨著神血的逐漸稀薄,用外丹激發神血的方法也逐漸不能用了。而且這種方法非常危險,因為那種「神丹」對於凡人來說,完全就是劇毒。不但對神血濃度有要求,最重要的還要看人品,如果人品不好,即使是根正苗紅的神裔,吃下去也只有死路一條。
「神道和仙道完全不同,神道在前,而仙道在後……」《玄天錄》上也顯示出字跡。
原來,神道才是正宗的不朽之道。而仙道玩的修真,竟然是個沒有辦法,被逼出來的山寨版不朽之道。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從「絕地天通」開始,到商周時期。神裔的偉力漸漸消退,最早的神道以及原始仙道也就逐漸不能使用。因此到了春秋戰國時,原始神道漸漸融和了仙道思想,形成了第二個階段的「方仙道」。
「但是從它壓制我們的情況來看,只可能是先天精魄,否則沒有任何存在能同時壓制兩件仙器,這連聖器都做不到……」
「司命尊者,或許是來自神道!當然,我並不能確定……」太歲說道。
沒辦法,誰叫人家上面有人,不,是上面有「靈」。不看蘇擇的面子,也要看司命大爺的面子啊。要是像對王植那樣斥來罵去,說不定就把司命大爺惹火了。別看太歲是仙器,可在這種天然剋星面前,可絕對不敢充什麼大瓣蒜的。司命大爺的怒火,它可承受不起。
如果換一個時代,他可能會成功,但他命不好,遇到的卻是武力最強橫的漢朝。所以他最後悲劇了,太平道也被漢軍轟殺至渣。張道陵這一派則是通過迅速和太平道劃清界限,才算保留了下來。
當然,他們當時清理的都不能算是真正的神,最多就是地祇級別的。
其實「方仙道」和道家的關係並不大。「方仙道」核心思想就是通過鬼神,追求長生求仙。其所謂「方」指不死的神方,所謂「仙」指長生不死的神仙。而「方」的根本思想,是來自於上古神明的秘密,是祖神賜予。所以這個時候「仙」,其實也不能算真正的「仙」。
「神道?仙道?這是什麼意思?有什麼區別嗎?」蘇擇吃了一驚。
蘇擇三人都看得有些目瞪口呆。
所謂神道,就是指神裔獲得祖神賜予(或者修鍊)而飛升,回歸神庭的方法。這也是最早的不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