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目錄

第七百零八章 有什麼區別

第七百零八章 有什麼區別

不讓馮劍峰創造性修復敦煌壁畫,自己卻要再「製作」一隻大佛的左手,將它修復到大佛的佛身上去?
修復到什麼程度是修復,到什麼程度是偽造?
他的手穩而輕快,一把把糊劑地敷上石像,然後抹開塗勻。
「小件石像石器,可以直接放進清水或者溶液中進行洗滌,像這樣的大件石器,就需要想一些辦法了。」
做得最快最漂亮的還是馮秋易,其餘三個人都怎麼看怎麼有些笨拙。
多人同時動手,相互之間的差別就看得很明顯了。
米色的糊劑迅速被他抹到石像各處,厚薄均勻,每一處大概都是半厘米左右的厚度,肉眼看幾乎看不出什麼差別來。
蘇進向他勉勵地點點頭,說:「對,就是紙漿糊劑。它價格低廉,容易定型,能夠很好地把清洗溶劑平敷到石像表面上去。」
它是蘇陌為了做舊造假偽造出來的痕迹,外表跟天然沉積物相似,但其實不是一種東西。
他知道,這些線條、數字、文字,是對這兩隻佛手內部與外部全面的闡述。
這就是蘇進要給他的回答?
馮秋易和其他學生們臉上出現了同樣的表情,但還是老實走了過去。
方勁松本來把他們送過來就要回去龍門石窟那邊的,因為其他一些事情稍微多逗留了一下。結果這一下,就聽見了馮秋易對蘇進出言不遜。他眉頭一皺,不滿地喝道。
「又是他?」
他正在琢磨,突然看見蘇進抬起眼睛,看了過來。
他下筆又穩又快,手下的動作被攝像機與掃描儀中同時錄下來,傳遞到了屏幕上。
蘇進又點了三個人,剛好每隻佛手兩個,一起來進行工作。
不過蘇進馬上就開始講解了,把他們的注意力重新拉回到石像修複本身上。
「在你們來之前,佛手修復的前期工作已經完成了,相關數據記錄全部都在這裏,你們有興趣的話可以看一看。」蘇進敲了敲黑板說。
所有真與假之間的界限,被蘇進用一支綠色的水性筆勾了出來,涇渭分明!
他從後面拉過來一塊標準尺寸的大白板,上面釘著很多白紙,有A4的普通列印紙,有全開的圖紙。
兩者緊緊依附在一起,沒有絲毫差錯,好像它們原先就是一條線一樣。
而且真假石塊連結得非常緊密,往往就在一線之間,蘇進要做的,就是勾出這樣一條細細的線。
流程圖是平面圖,就算以3D方式呈現也很難展示它的每一個側面。
接著又對馮秋易說,「現在這裡是我的主場,按照什麼方式修復,只能依照我的想法來。」
也是天空電視台在一次次修復直播中有了經驗,這次他們也同樣在現場擺出了一幅大屏幕,蘇進那邊是實物,屏幕這邊則把各種細節放大,體現得更加明顯。
但實物毫無疑問,是三維立體的。
紙漿糊劑一共兩大盆,蘇進拿了一盆,又遞給馮秋易一盆,示意他把裏面的泥糊狀物敷上石像。
創造性修復,可以發揮到什麼樣的程度?
蘇進沒再多說,很快進入了工作狀態。
只見左右兩個屏幕,左邊屏幕是他現在的動作,右邊屏幕則是解構化的結構圖。
「更加美觀?」馮秋易眉頭一皺,話裡帶上了明顯的諷刺,「這不就是你最反對的創造性修復嗎?」
上面的內容密密麻麻,有幾何圖,有黑白攝影的局部圖,有文字,但最多的還是數字。
「這是什麼?」旁邊有學生好奇地問道。
它由什麼材料組成,形態如何,附加了什麼東西,內部結構是什麼樣的……全部都包含在這些內容里。
白紙黑字上寫著的那些東西,對他來說就像天書一樣,完全看不懂。
這時候,他沒再講解,目光極為專註地凝視著佛手,整個心神彷彿已經完全沉浸了進去。
佛手大部分地方相對平整,但是指縫關節的地方總有些凹凸不平以及彎曲摺疊,這種地方都是比較難處理的區域。
所以,清除表面污垢這部分,蘇進需要按兩步來做。
這種沉積物有天然生成的——畢竟它有一半是真正的盧舍那佛手,經歷了這麼多年,時間總會在上面堆積出痕迹來;另一部分,則是人工造成的。
這一看,他就有點發獃了。
「馮秋易!」
佛手再大,面積也始終有限,當然不可能讓所有人全部上來。
現在現場的格局跟之前馬王堆那裡有點相似。
馮秋易看過去,有些東西他認識,有些則完全沒有見過。
到這裏來的學生怎麼可能對這個沒興趣,幾乎所有人都一擁而上,擠到了白板旁邊,剛才馮秋易跟蘇進的糾紛迅速被人忘在了腦後。
老實說糊劑調得很好,不幹也不稀,但是抹上去還是要有一些技巧的。
這種做法,跟馮劍峰又有什麼區別?!
馮秋易猶豫了一下,也跟著走過去看。
右邊的結構圖上,以前流程圖上的線條被展示了出來,標成了紅色。而蘇進現在新勾下的線條則是綠色的。
這對比不僅只以畫面的形式體現,更有實時掃描三維結構圖以及詳細數據,行外人看圖,行內人看數據,一看就能知道當前修復的具體結果。
而且這一次,屏幕上的畫面還進一步進行了改造,三分之二的部分是修復的畫面,剩下三分之一部分則是兩隻佛手的對比。
蘇進笑了笑,對著方勁松擺了擺手:「沒事,你先忙你的事去吧。」
「又是我?」
不過現在文修專業調整了課程,他又加入了天工社團這一段時間,倒也不至於不知道這是什麼。
一瞬間,所有學生全部舉起了手。
與此同時,同樣的綠色也出現在了佛手上。
昨天他對蘇進提出的質疑,是他翻來覆去想過很多次的,直到現在,每一句話他仍然記得清清楚楚,正在等待蘇進的回答。
然後,今天到這裏來,蘇進卻對他說了這些?
蘇進強大的眼力曾經震驚過周離和石梅鐵,現在它再次震驚了眼前的這幫學生
旁觀的學生本來多少對馮秋易有些「不識抬舉」「沒有眼色」「欺負我偶像」之類複雜的心情,今天從集合開始就沒有人理他。
用力則過薄,力量太小糊劑又會堆到一起,要像馮秋易那樣下手便確定,厚薄全一劑,非得對手上的力量有著極強的控制力才行。
這是一種極其舒爽愉快的感覺,綠色線條不斷出現,越來越多……最後,整個三維的佛手上全部布滿了綠色線條,再不見一點紅色!
但現在,看見他真實的實力,兩廂對比,他們的心有些動搖了……
這並不是很容易的事情。
蘇進已經習慣了一邊工作一邊講解,此時也是一樣。
但是很明顯,這對馮秋易來說一點難度也沒有。
「為什麼要這樣做?」馮秋易抬頭直視蘇進,終於把質疑直接說出了口。
在前期的準備過程中,蘇進對這兩尊佛手進行了重新掃描,製作了修複流程圖。
白板上的內容他可能看不太懂,但輪到實際操作,就顯示出他真正的能力了。
「是紙漿。」蘇進還沒有說話,馮秋易先一步回答了。話音剛落,他就有些後悔的樣子。
根據之前的化學以及物理分析,他確定了佛手表面沉積物的成分。
馮秋易接過糊劑,猶豫了一下,終於開始工作。
第一步,將那些統一的沉積物清理掉;第二步,將新舊石塊分類,有針對性地進行進一步處理。
敷料取下來之後,蘇進用很細的可溶水性筆在佛手上畫出一條條細筆,分出真假石塊之間的界限。
他當著學生的面開始調配溶液,然後拿出一袋袋米色像是陶土一樣的膠泥,用這種溶液進行調和。
馮秋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這話說得有點霸道,馮秋易張了張嘴,最終還是閉上了嘴,滿臉都寫著「我看你要怎麼做」。
「這是我們對大佛進行過多方研究之後,規劃出的方案。大佛現在除了佛身,缺損得最嚴重的部分就是佛膝和佛手。佛膝基本上已經無法複原,佛手卻剛好被我們重新得了回來,完全可以把大佛修葺得更加完整美觀。」蘇進侃侃而談。
蘇進站在一邊,並沒有動手,旁觀了一會兒之後,他滿意地點點頭,說:「這項工作比較簡單,還有誰願意上來幫忙的?」
在場的學生不說全部看懂吧,大致也能看出一些內容來,他們嗡嗡嗡地討論著,馮秋易忍不住湊過去聽。
他對著自己點了點頭,說:「馮秋易,再過來幫下忙。」
同時他也留意到,蘇進從旁邊拎起幾個箱子,整整齊齊地擺放在桌面上,又從箱子里拿出一些東西,放了佛手旁邊。
它看似複雜,但你只要學會了,就會知道該做什麼,該怎麼做,胸有成竹地去進行自己的工作。
此時,綠色的線條不斷延伸,與紅色的重疊在了一起。
「石像修復的第一步,是清洗表面。無論什麼樣的石像,大致都是如此。」
流程圖上,真假石塊的界限已經被他勾勒了出來,界限非常清晰。
現在他要做的,是把流程圖上的內容複製到實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