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江女俠》目錄

鄭逸梅
顧明道和我為同鄉,很為熟稔。他名景程,別署虎頭君生,及石破天驚室主,看了這些署名,總以為他是個昂藏七尺的偉丈夫,豈知他瘦弱不堪,又復病足,不良於行。他一八九七年生於吳中,父親早卒,一無蔭庇,畢業慕家花園之英華中學,留校為教員。薪給低,兼事寫稿,埋頭故紙堆中,三十年來,連撰長篇小說五、六十種之多。最風行一時的,是《荒江女俠》,登載《新聞報》的附刊上,原是特約他寫中篇小說,不意刊登後,備受讀者的歡迎。報刊主編嚴獨鶴,便致函明道,商請擴而成為長篇。奈首回以中篇故,局面有欠開展,他化了很大的力氣,才得補救這個缺憾。全篇登載完後,由書局印成單行本。續編再續編的賡續著,銷數是很廣泛的。當時上海友聯影片公司為拍電影,大舞臺劇院為演京劇,著實轟動於社會。此後他擬把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編為說部。這時柳亞子專治南明史,提供給他很多資料,他撰成《血雨瓊葩》,登載在《申報》附刊《春秋》上。及日本侵略軍進入租界,以該小說中多激昂語,勒令停止登載,《血雨瓊葩》只得不了而了。
他自抗戰避難,賃居上海八仙橋畔,以太喧鬧,不宜寫作,移到威海衛路一條小弄中,寫了許多書。最後一部為《江南花雨》,書中主人公程景,清貧自守,煮字療飢,卒至病骨支離,奄奄待斃,這一系列的敘述,都是夫子自道。撰到末後幾回,他已病得不能執筆,便口述由他門人記錄,總算勉強成書,春明書店趕印出版,把稿費給他充醫藥之需。有一天,我去訪候他,他偃臥榻上,呼杏官(他的兒子德驥的乳名)在架上取《江南花雨》一冊贈我,並說,「這是最後一部書了。」我忍淚慰藉他。此後輟筆,沒有收入,生活更形艱難,朋好資助他,他一一命德驥記在賬冊上,以圖將來酬償。奈病日益加重,嚴獨鶴為他設法,由《新聞報》出資,讓他住進醫院。可是病入膏肓,藥石無效。他不願多耗報社開支,力主返寓,不久便一瞑不視了。這時他尚有一個兩歲左右的小女兒,稚弱不能行走,家人在忙亂中,不及照顧,從凳上摔下顱破殞命,父女同歸於盡,給人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現在這部早已絕版的《荒江女俠》重印出版,我順便涉及他的垂死往事,來和讀者一掬同情之淚吧!
一九八五年序於紙帳銅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