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甲軍》第九卷 燕雲大戰

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

第九卷 燕雲大戰

第二百一十八章 黃土山解圍

柴榮一拍腦門道:「正是如此,朕差點高興過頭了!」當即轉身喝道:「韓通,立刻鳴金收兵,騎兵殿後,全軍回幽州城去!」韓通大聲領命之後,自去安排軍事。
耶律璟只聽得山嶺上白甲軍歡呼不已,身邊不斷有箭矢飛來,心中驚慌不已,眼見前面有不少自家騎兵阻路,前進緩慢,他只怕山嶺上還有轟天雷飛下來,當即大喝道:「來人,讓前面的兵馬讓出路來,讓朕先走!不讓的就給朕砍了!」耶律璟身邊的親兵當即領命,紛紛上前喝命讓道,但道路狹窄,一時退避不開,耶律璟的親兵便即抽刀上前亂殺亂砍,殺出一條血路來,護著耶律璟和一眾遼國大臣退出得勝口去。
徐皓月面上寵辱不驚,急忙說道:「陛下,此刻遼軍已敗,大軍被圍之勢已解,追擊片刻后,應當立刻收兵,士卒連場惡戰頓困不堪,是追不上騎馬的遼軍的,末將料想遼軍收攏兵馬後必定會前來報復,我等當退往幽州城去。」
亂軍之中,耶律屋質死死護住耶律璟,命親兵開路往得勝口向北退去,匆匆抬眼一望之下,只見山下遼軍兵敗如山倒,四散奔逃都往得勝口逃來,周軍在後緊追不捨。
徐皓月想不到自己改變了歷史,史書記載的後周伐遼之中,柴榮在瓦橋關病倒后,後周軍便即南撤,此刻柴榮在孫庭運的照料下,並未生病,周軍也攻到了幽州,歷史在這裏出現了重大改變,原本後周虎頭蛇尾的北伐,這時候卻變成了周遼兩軍十余萬人的大會戰。
白延遇聽聞幽州城已經被攻下,大喜過望:「你隨我去面見陛下,親說此事!」當下陳子劍率領白甲軍騎兵繼續和遼軍騎兵逐殺,趙順平自跟隨白延遇往周軍中軍大陣而去。
周軍各軍陣見得勝口遼軍大亂,趁勢反擊出去,遼軍騎兵們也注意到了得勝口的變故,象徵著皇帝的天狼旗居然倒下,士氣大沮,正驚慌不已之時,被士氣如虹的周軍一陣反擊,頓時紛紛大亂敗退而回。
就在此時,徐皓月帶著白甲軍步卒們飛奔在黃土山山脊之上,山下遼軍的注意力被月字營騎兵的到來所吸引,陳子劍率領騎兵已經接連解了兩處周軍軍陣的困厄,周軍順勢反擊,逼得耶律休哥連連調兵前去阻擋。
正在得勝口飲酒觀看山下遼軍作戰的耶律璟被后陣一連串的爆炸聲嚇了一大跳,跟著便是箭如雨下,耶律璟急忙滾到在地,手中的金杯也打翻了,美酒流了一地。
徐皓月有些奇怪柴榮為何會忽然說起這話,當即抱拳道:「為陛下盡忠乃是末將本分,陛下為天下百姓操勞,末將替陛下分憂是應該的。」
徐皓月看到柴榮雖然有些睏倦,但卻沒有大病之態,心中大感安慰,想到從此便可改變柴榮的命運,改變歷史上漢人的命運,欣喜不已,躬身說道:「陛下,末將也率領白甲軍斷後,末將在沙河邊還布下了埋伏,假若遼軍敢追來,末將還要在沙河再敗他一場!」
跟著他又命趙順平和陳子劍二人帶領所有騎兵殺下山去,吸引遼軍注意,騎兵在山脊上行動始終沒有步兵迅速,不如下山衝殺,擾亂遼軍視線。
趙、陳二將殺下山後,山下遼軍騎兵見有數千周軍騎兵殺到,急忙分兵來抵禦,周軍后側的軍陣頓時壓力一松,守御此處軍陣的乃是周軍大將白延遇,他見有自家援軍殺到,當即點起軍陣中的三千鐵騎軍衝殺出去。
柴榮哈哈大笑道:「將幽州城已經被攻克的消息曉諭全軍,並傳令各軍主將,待會兒得勝口遼軍一亂,全軍便突陣而出!」
到了柴榮御駕之前,徐皓月翻身下馬行禮,柴榮立刻下馬迎上來扶起,甚是激動的大聲贊道:「好個徐皓月,真不愧是朕的不敗將軍!」
耶律休哥在山下聽得後面爆炸聲響起,回頭望去卻見天狼旗已經倒下,得勝口山嶺之上儘是周軍的旗幟,耶律璟所在之處亂鬨哄的,不禁嚇得魂飛魄散,當即帶著手下兵馬回援。
后側軍陣的遼軍腹背受敵,大敗後退,得勝口山下的耶律休哥見此情景,當即喝命耶律斜軫親率五千御帳親兵趕去增援。
耶律斜軫帶著五千御帳親兵衝殺過來,截住趙順平和陳子劍二將廝殺。兩軍騎兵交鋒,白甲軍月字營騎兵也是用軍刀,身上穿的也是精良的瘊子甲,和同樣裝備精良的遼軍御帳親兵殺了個不相伯仲,相比之下遼軍的騎術更為精湛些,而白甲軍的瘊子甲更為堅固,手中以夏國劍鑄造技藝打制的恰克西軍刀更加鋒利,因此兩軍相遇戰了個不相伯仲。
到了御駕跟前,白延遇將趙順平引薦上前見禮,趙順平將幽州城已下和徐皓月帶領白甲軍翻山越嶺正往得勝口進逼之事說了,自柴榮以下無不歡欣鼓舞。
徐皓月匆匆和柴榮及眾大臣武將告辭之後,翻身上馬正要走時,柴榮忽然喊道:「元宜!」
周軍四下追殺遼軍,但周軍惡戰一日一夜困頓不堪,只追出十余里去。徐皓月見大勢已定,當即下山去見柴榮。
遼軍御帳親兵急忙搶上前來,密密層層的盾牌遮護住耶律璟,就在此時數顆轟天雷落到附近,那高高飄揚的天狼旗被轟天雷炸倒。
山嶺上的白甲軍見狀立時大聲歡呼道:「契丹人的皇帝死了!大旗倒了!」
看到眼前的情形,徐皓月倒抽了一口涼氣,此處地形北高南低,坡勢從北邊得勝口向南開始逐漸變緩,南邊就是一個巨大的盆地,腳下的黃土山沿著東面延伸到得勝口去,其實徐皓月不知道此處便是後世著名的十三陵盆地。
廝殺一陣后,耶律斜軫暗暗吃驚,想不到周軍陣中還有和御帳親兵一樣精銳的騎兵,正驚疑不定之間,身旁的親衛大吼道:「將軍,又有敵人騎兵殺到了!」
眼望對面得勝口高地上,隱隱綽綽的還有上萬的遼軍沒有投入戰鬥,徐皓月知道那一定是遼國皇帝耶律璟所在之處,遼軍將周軍引到這裏決戰,定然是熟悉這裏的地形,耶律璟引兵居高處,他身邊的親兵便是這個戰役的預備隊,等到周軍疲憊之時,耶律璟便會引軍做最後的一擊。
略一思索之後,徐皓月命白甲軍步兵沿黃土山山脊之上,繞過正在激戰的盆地,往得勝口左翼山嶺逼近,尋機直攻得勝口耶律璟的所在,此刻周軍甚為被動,想要改變這種態勢,唯有主動出擊威脅耶律璟,才能打亂遼軍的部署。
計議已定,徐皓月親自帶著數百精銳月字營親衛跟著步兵沿著山脊往得勝口而去,而趙順平、陳子劍二將帶著七千余騎衝殺下山。
早在備戰之時,白甲軍分到了八千副瘊子甲,徐皓月把五千副瘊子甲全部裝備了月字營的騎兵,便是想讓騎兵的威力發揮到最大。
耶律斜軫抬眼望去,卻見右翼又有數千周軍鐵騎軍殺到,正是白延遇所率領的三千鐵騎軍。兩下夾攻,耶律斜軫所率的御帳親兵便抵擋不住,向後退去。
身旁的耶律屋質大聲喊道:「護駕!上山有周軍奇襲!」
徐皓月有些疑惑的回頭看去,柴榮笑著點點頭說道:「你很好,對朕很忠心,有你在朕很安心。」
……
南面盆地之下,周軍結成梅花形的六大塊軍陣,橫亘十余里,將柴榮御輦所在的中軍大陣護在正中,每個軍陣外沿都是遼軍騎兵和部族兵馬在環攻不止。周軍以攜帶的轟天雷和神臂勁弩守御,兩軍十余萬人在此處廝殺,聲震四野,天空中滿是如飛蝗般的箭雨,外圍遼軍的陣線上不時泛起點點的火光,卻是周軍投擲的轟天雷爆炸所產生。
抵近之後,徐皓月命人集中起所有的轟天雷,便從山嶺之上扔下山去,數百顆轟天雷帶著死亡的光焰,在得勝口遼軍陣勢中炸響,跟著白甲軍神臂弩居高臨下施射,如雨而下的箭矢綿密不絕,得勝口的遼軍當即大亂起來。
穿過層層疊疊的周軍兵陣后,趙順平跟隨白延遇到了柴榮的御駕之前,只見柴榮金盔金甲騎在一匹白馬之上,四周皆是精銳龍捷軍親衛護翼,一群大臣武將扈從在側。
耶律斜軫引兵退卻之後,趙順平和陳子劍二將同白延遇會合,白延遇等苦戰一日一夜,見到援軍到來都是大喜過望。匆匆在馬上見禮之後,趙順平急道:「白將軍,我家主帥親自帶領兵馬繞道去偷襲得勝口了,待會兒要是得勝口的遼軍大亂,全軍務必要疾突遼軍,這樣便可挽回頹勢,大敗遼軍!遼軍退去之後,我軍當迅疾回幽州城去,昨夜我軍已經攻克了幽州!」
柴榮滿意的點點頭說道:「你去吧,回來后朕好好賞賜你。」徐皓月躬身謝了,便帶著親衛疾馳而去。
一個時辰之後,徐皓月已經帶著白甲軍步卒們到了得勝口左側山嶺之上,居高臨下只見這裏竟然有盡兩萬名遼軍騎兵,不過此處有些狹窄,最寬處不過里許,遼軍兩萬人布陣甚為擁擠。
柴榮笑道:「好!朕就在幽州城等你的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