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商海驚濤》第三部

第二百二十四章 香港觀塘

第三部

第二百二十四章 香港觀塘

楊星讓他的助手談麗取來一張香港市區地圖,指著被維多利亞灣分開的香港本島對面的九龍半島上啟德機場附近的一大片土地,「大家覺得這塊土地如何,我打算在這裏修一座是東方之星兩倍高的世界第一高樓!」他話音甫落,大家都倒吸口涼氣,久久不能回答。在座的都是商場打滾多年的老手,上海那座「東方之星」地產業內保守估計投資就不下10億美元,聽楊星的口氣,他不但要在啟德機場舊址修一座900多米的高樓,還想打毗連的香港觀塘工業區的主意,這計劃恐怕需要的投資是10億美元的10倍!
所以楊星考慮在香港複製成功經驗再造產業園也在情理之中,而且他心底還有一個遺憾想彌補。通過他接觸的材料得知,前世香港經濟經過亞洲金融風暴的摧殘后,始終沒找到一條適合香港發展方向的道路,曾經沉澱在香港人血液中的吃苦耐勞精神和不惜一切代價創業的勃勃野心都被無休止的政爭和好逸惡勞的思想漸漸耗光。很多香港年輕人熱衷於金融業、地產業等既享受又來錢的工作,導致香港經濟空心化、去產業化、金融化,完全依賴於世界金融市場,由此造成的後果是每次國際金融危機襲來,香港就大傷元氣,周而復始。隔壁的內地省份卻埋著頭一直大力發展製造業,結果十年後,香港不要說與亞洲四小龍中的韓國新加坡攀比,就連緊鄰的廣東省的GDP都後來居上超越它了。
眾人中只有李澤楷還興緻勃勃,他詢問楊星,「你打算在啟德機場修世界第一高樓,肯定要超過上海的『東方之星』了。你打算修多高呢?」楊星彎曲食指比了個九字,「我諮詢過美國SOM設計師事務所,他們考察過啟德機場的地質后覺得可以承受超過900多米的超級摩天大樓,亞洲各地新上的高樓項目不少,我不想跟別人你追我趕的比賽,乾脆修一座十幾年都無法超越的高樓,咱們中國人講究『9』是吉數,就修個999米怎麼樣!」大家聽完都像是得了缺氧性大腦貧血,集體眩暈了好一會,李顯揚啞聲稱讚:「果然是東方之星的兩倍啊!」
眼看新加坡和香港最大的豪門「二李」都對楊星的計劃產生了興趣,本來商談印尼局勢的新加坡當地富商也都紛紛加入了話局。楊星眼看吊起了大家的胃口,乾脆在印尼計劃前先來個地產推介會。他詢問道:「大家都聽說過我在上海的『東方之星』的項目吧?」眾人都點頭應和,畢竟這被當時稱為是世界第一高樓的建築,雖然有傳言說台灣方面也準備修一座更高的「台北101大廈」,但只要那幢大樓一天沒落成,這桂冠就仍屬於「東方之星」。
楊星看在場每個人神色雖然各異,但總算沒人被他的狂妄嚇到,拂袖離去叫嚷著:「小子狂妄,我輩安能與豎子為謀!」,心想他的忽悠大法總算成功了一半。他提出的觀塘重建計劃當然不是一時心血來潮,這的確是中星國際收購山一證券后打算進行的下一階段中心任務。但這涉及的建設工期長,資金投入高等問題,讓他從一開始就沒打算獨立承擔。這次幫助印尼華人,他想當主角,除了民族感情外,就是在打東南亞華商的主意。此時拋出這個計劃,除了轉移李顯揚的注意力外,也正好利用機會大肆宣傳,吸引東南亞華商的投資眼光。
五六十年代是香港工業的黃金時代,香港經濟經濟起飛,很多日後名噪一時的香港大富豪都事從這裏發家的。同時工業的興旺也帶來了大量的人流和物流,觀塘一帶迅速繁華起來,成為香港的市中心地帶,香港政府又於1979年開通了到達觀塘的地鐵,觀塘的繁榮達到了頂峰。
楊星手指的地方正是當初他和于德利他們第一次來香港時,半開玩笑半認真指點過的香港啟德機場。作為一個設在市中心的機場,經過多年使用,啟德機場的交通環境和地理位置都不敷香港快速發展的經濟和城市化進程的需要。97回歸前香港政府就選定了大嶼山赤鱲角興建新機場,今年內所有航班將會移往新機場,而啟德機場會徹底空置下來,先交給香港飛行服務隊使用。前世里這塊地雖然屢屢傳出香港政府想出售的消息,但最後都因各種願意不了了之。
這個計劃實際上早就在楊星腦海里浮現過,他第一次站在啟德機場外對手下發出豪言時,一半是為了激勵大家的鬥志,另一半也是他心底的渴望表現。當初集團為了順應現代化生產企業集約化,一體化,上下產業鏈交融的趨勢,吸取韓日等國大型企業從原料到製成品,從大學研究室到企業產成品上下游單位移動距離最短,效率最高的經驗,打造了在五大核心城市內集產、學、研、銷於一體的大型產業園。經過一年多的實驗,效果非常明顯,無論是生產效率的提高,還是「零庫存」的存儲成本減小,或是根據實際銷售和採購採用的電子集中採購和柔性生產線等,為企業大大減少了成本,在國內製造業中成本控制傲視群雄,而且加工水平也在飛快的趕上韓日等製造業強國,因此接到的海外代工訂單絡繹不絕。
今年號稱香港土地爺的「香港土地發展公司」又提出一份「觀塘市中心重建項目」的願景計劃,初步估算需要花費300億港元,12年時間分三期才能建設完成。地產業界還普遍認為估算理想化,真要實行400億的估算都不算保守。這還是亞洲金融風暴前的計劃,以今日風暴橫掃各國的局面來看,富翁們大都身家縮水,號稱香港地產之王的李嘉誠都對此計劃興趣缺缺,沒想到楊星竟然膽大包天選擇這裏作為在香港的第一樁地產計劃。
但進入八十年代以來,隨著香港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以及內地開始改革開放。受大量低廉便宜的人工和土地價格的吸引,香港這邊高昂的人工成本和昂貴的廠房租金等都不再佔優勢,大批香港本土工廠老闆北上深圳廣州等地設廠,觀塘的製造業開始「日落西山」。大批工廠閑置,觀塘地鐵站附近一也都改建成了商業大廈或貨倉,曾經繁忙的沿海碼頭地段則完全廢置了。工廠的減少導致整個工業區人員流失嚴重,並且觀塘的不少住宅大廈也日趨衰敗,只留下不少老弱病殘人員,整個觀塘散發著一種破敗頹廢的感覺。
「超過900米,這小子瘋了嗎?這等把兩幢摩天大樓疊在一起啊!」眾人心裏不由的又驚又佩,姑且不論這個計劃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楊星這種傲視天下,胸懷八方的氣度的確在他同齡的企業家中無出其右,李澤楷和李顯揚他們貴為含著金鑰匙出生的豪門二代相比之下,也要略微遜色幾分。
最重要的是,大家聯想到楊星初到香港就大胆的借殼讓八家公司一起上市,被人笑為「瘋子楊」,前不久提出收購山一證券又被譏諷為「蝦米吃鯨魚」。可如今他手控九家香港上市公司,個個實力不凡,日本方面對於中星國際全面入主山一證券的奇怪的沉默反應,都說明這個年輕人不是信口開河,而是成竹在胸。大家忽然覺得,一個敢在香港觀塘修一座高999米大樓的傢伙,敢在聯合東南亞各國華人力量解救印尼華人的計劃中當領袖也不算太離譜,有些人天生就是做大事的!
至於緊鄰啟德機場所在的香港觀塘區更一直是香港政府的心病,觀塘區在二戰前都只是一個頗為荒蕪的海灣,二戰後國內爆發內戰,很多民族資本家南下轉移資產和設備到相對安全的香港,主要就集中在觀塘一帶設廠。1954年香港政府在觀塘展開大規模填海工程,騰出專門的土地給予廠家發展。1957年工程完工後,填海部分(即觀塘南部)成為正式的工業用地,名為觀塘工業區。工業區的北面則發展成住宅區,為在工廠區工作的人們提供就近的住宅。
對於一向標榜活力動感的香港,在市中心有這樣一處破敗區域委實傷臉面。歷屆政府也考慮過對這個區域改建,觀塘雖然只有30%的房屋屬於私人業主,剩下的都是公屋和所有權歸政府的工業廠房,聽起只要政府有意,改建應該不困難。但該區面積廣闊,佔地接近5.2公頃,其中涉及的業權單位有1600多個,光拆遷費用就是天文數字。政府所有的廠房內還有大量私人老闆的設備和貨物存放,公屋裡居住的又多是老弱病殘等社會邊緣人,很多海是接受「綜合援助」的社會最底層人員。香港講究民主法制,沒有國內的「政策性強拆」概念,講究「私有財產不可侵犯」,對這些領「綜援」的貧苦民眾,更是社會輿論關注的焦點,所以香港政府計劃提了很久但始終沒有動靜。
這次亞洲金融風暴是危機但也是機會,楊星趁這次風暴在外匯市場上狠賺了一筆,利用這筆賺來的錢充實他事業的基礎,發展實業一直是他的目標。取得了國內信用支持的中星國際,對於收購山一證券的計劃,最大的資金問題已經被克服了。不出意外,肆虐的亞洲金融風暴最遲明年也會結束,回到正常的經濟運行軌道上來。那時的中星國際旗下各企業就不能一直劍走偏鋒,始終要回到各自的主業上來發展。必須確定好下一階段的主要目標,楊星和他的手下早就開始再為此事做準備,最後達成的一致意見就是立足香港,走向世界,而立足香港的第一步就是要在香港建設中星國際香港本部所在的產業園區——天空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