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巡洋艦

老當益壯——西南級快速巡洋艦

巡洋艦

老當益壯——西南級快速巡洋艦

正是如此,大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服役的西南級都在戰爭的前兩年內陸續戰沉。
當然,西南級巡洋艦作為帝國海軍現代輕巡洋艦的鼻祖,其功勛是不可磨滅的。
只是,作為一級已經服役了二十多年的巡洋艦,西南級的性能已經難以適應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殘酷環境。只是,在戰爭初期,帝國海軍缺少足夠的巡洋艦,所以西南級仍然得以主力巡洋艦的身份參加戰鬥。
主裝甲帶:50-90毫米,甲板:45毫米,炮塔:20-110毫米,炮位:90毫米,司令塔:50-110毫米。
主要性能:
相對而言,戰爭時期帝國海軍對戰艦排水量的限制要寬鬆得多。
經過反覆修改之後,最終西南級快速巡洋艦的標準排水量達到了7500噸。而在此之前的江南級快速巡洋艦的排水量僅僅只有5500噸!
根據戰爭中快速巡洋艦暴露出來的問題,西南級還在設計的時候,海軍就提出了極為苛刻的要求,比如其火力足以對付敵人的所有驅逐艦與快速巡洋艦(西方稱之為裝甲巡洋艦),速度能夠跟上驅逐艦,並且具備指揮驅逐艦作戰的能力,防護要能在常規交戰距離內抵擋敵快速巡洋艦主炮發射的穿甲彈。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十八艘西南級快速巡洋艦接受了大規模改進,升級為輕巡洋艦。改進主要集中在更換動力設備,拆除兩座魚雷發射器,換裝新的主炮,將副炮更換為速射炮等等。
因為排水量大,有足夠的改進空間,所以西南級繼續留在海軍中服役。
參加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為:綿陽號,巴中號,南充號,自貢號,瀘州號,宜賓號,萬州號,涪陵號,榮昌號,麗江號,楚雄號,曲靖號,樂山號,雅安號,遂寧號,安順號,大理號,玉溪號。
※※※※
經過改進之後,西南級的戰鬥力進一步提高。
作為一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並且建造的巡洋艦,西南級被認為是帝國海軍第一級現代化的巡洋艦,只是其設計中仍然保留了很多快速巡洋艦的元素,與後來的輕巡洋艦存在很大的區別。
西南級不但裝備了12門主炮,還準備了8門副炮,以及四座魚雷發射器;其裝甲防護水平更是提高到了戰前的裝甲巡洋艦的水平,速度也達到了37節。這些,在之前的快速巡洋艦上是不可想象的!
戰後的十多年內,帝國海軍沒有大批量建造巡洋艦,以西南級為首的「舊巡洋艦」成為了帝國海軍巡洋艦艦隊的中堅力量。
毫無疑問,過低的排水量不可能容納下足夠的火炮與足夠厚的裝甲,另外速度的要求也使該級巡洋艦必須裝備更多的動力設備。
標準排水量:7550噸,滿載排水量:9180噸;總長:165米,型寬:17米,吃水:6米;定員:772人。
直到六十年(28年),帝國海軍決定建造漢江級輕巡洋艦的時候,大量在一戰前期建造的快速巡洋艦開始陸續退役。
這些要求造成的結果只有一個,即排水量增大。
作為唯一一級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巡洋艦,西南級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因為服役時戰爭行將結束,所以沒有太好的表現。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因為性能落後,也沒有精彩的表現。
主炮:12門四十七年型150毫米L47型艦炮(首尾各一座雙聯裝炮塔,另外8門安裝在前後艦橋兩側的雙聯裝炮位內),副炮:8門四十四年型130毫米L40型艦炮(兩舷各4門),魚雷:4座四聯裝550毫米魚雷發射器。
鍋爐:8台四十七年型(乙型)燃油鍋爐,主機:4台四十七年型(乙型)蒸汽輪機,功率:92000軸馬力,推進:4軸4漿;航速:37節,續航力:10000海里10節。
另外,足夠的排水量也為其改進留下了足夠的空間,延長了其服役時間。
增加的2000噸排水量帶來的好處是非常明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