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一卷 民族脊樑

第二十八章 超難考卷

第一卷 民族脊樑

第二十八章 超難考卷

在海軍發出的公開招標書里,對新式戰列艦的要求仍然參照了「條約標準」,只是適當的放寬。比如,標準排水量盡量控制在三萬五千噸內,最高不得超過四萬噸;仍然採用三百五十毫米口徑的主炮,只是數量提高到了十二門;裝甲防護採用的是條約期間規定的標準,對自身主炮使用的穿甲彈的避彈區為一萬八千五百米到兩萬六千五百米,而不是帝國海軍最新的防護標準;速度也只要在最快二十四節的基礎上盡量提高。
「將軍,事情也辦完了,我可以回艦隊了吧?」
這份性能要求書可是他親手制訂的,他不得意才是怪事。
「將軍,這可是個人隱私。」
「當然,海軍從來沒有幻想。」嚴國榮微微點了點頭,神情頓時嚴肅了不少。「元帥在批准這份性能指標書的時候就明確表態,採購價格可以適當放開,但是性能指標不能鬆手。即便戰爭還沒有爆發,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誰又知道,戰爭在什麼時候爆發呢?帝國海軍可不想輸在起跑線上。」
「將軍,我不抽煙,都給你吧。」
「你是說,你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嚴國榮嘆了口氣,「我理解你的想法,實際上,對你來說,呆在後勤裝備處沒有多大的前途。放心吧,你也不會呆多久了。回去后,我幫你找參謀長談一談。」
不管是獲勝的一方,還是失敗的一方,第一次世界大戰給所有參賽「隊員」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也留下了極為深刻的教訓。
另外,戰艦還得為今後,特別是在建造期間出現的新式設備留下安裝空間。
「那就好,諒你也沒有這個膽。」嚴國榮嘿嘿笑了起來,將香煙塞進了行李箱。「你能不能返回艦隊,我說了不算,參謀長說了也不算。」
「這……」嚴國榮一愣,看了眼手上的兩條香煙,「這算賄賂?」
誰都知道,《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成為一張廢紙之後,各個國家都在和平的外衣下做著戰爭準備。這就如同正式比賽前的熱身運動一樣,誰準備不夠,誰起步晚了,誰就將輸掉比賽。
等到對手做好了準備再動手,那是白痴的行為!
實際上,高要求一直是帝國海軍的特色,如果讓造船廠輕易的拿到滿分,帝國的艦船工業就不會有今天的高水準了。
肯定沒有!如果需要的話,完全可以在「長江」級的基礎上改進,用更低廉的成本建造出並無明顯性能差距的新式戰列艦。
只是,海軍真正的要求是什麼呢?
不說別的,海軍就明確提出,要為「遠程探測與測量設備」留下安裝空間,並且為今後的改進留有餘地。
白佑彬這時候才恍然大悟。
按照海軍的規定,新式戰列艦都得按照艦隊旗艦,或者支艦隊旗艦設計,需要預留司令部的空間,並且增添大量通信與指揮設備。這些設備的價格都極為高昂,在建造成本中佔了很大一塊。
如果說,海軍的要求是一份考卷,恐怕沒有一家造船廠能夠拿到滿分。
「將軍,你給汪總的……」
「你去問元帥吧,他什麼時候要你走,你就什麼時候走。」嚴國榮在白佑彬對面的沙發上坐了下來。「其實,你在這邊幹得好好的,有必要回艦隊嗎?要知道,其他人可是擠破腦袋都想進海軍司令部。」
戰爭豈是比賽,戰爭是關係國家存亡,民族興衰的頭等大事!
白佑彬笑著搖了搖頭。「當然不是,不然我就觸犯軍規了。」
「將軍,我不是技術軍官。」
離開江南造船廠之前,白佑彬果然收到了兩條「帝國」牌香煙,嚴國榮更是「厚顏無恥」的在行李箱中塞滿了這種一百金元一條的香煙。看樣子,今後一年,他都不用自己掏錢買煙了。
這些,都會提高建造成本。為了在有限的排水量之內,盡量提高各項性能,還得採用大量先進裝備,比如動力系統必須使用新式高壓鍋爐,以及體積小得多的渦輪蒸汽機。這些新式設備都沒有進入大批量生產階段,其採購價格絕不會低到哪裡去。
毫無疑問,按照這一標準建造出來的戰列艦不會比「條約型戰列艦」強多少。
「不是說海軍偏袒哪家造船廠,而是在必要時期,必須採用必要手段。你說,如果按照正常方式招標,然後展開設計,然後申請預算,然後開工建造,新式戰艦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建成?」嚴國榮苦笑了一下,「我們到江南造船廠的時候,另外幾批海軍代表也在去其他幾家主要造船廠的路上。另外,公布的招標書不可能做到嚴格保密,肯定會被敵對國竊取。從根本利益出發,我們公開提出真正的要求。」
「不抽煙是好事啊,知道我一年花多少錢買煙嗎?」嚴國榮很是不客氣,接過了白佑彬遞來的香煙。
注意到白佑彬疑惑的神色后,嚴國榮將一份文件遞了過來。因為白佑彬有最高級別的涉密權,所以嚴國榮不需要擔心違反規定。
迅速看完文件后,白佑彬驚訝的瞪大了眼睛。
「是嗎?汪總可不是那樣的人,他會把罵娘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嚴國榮放聲大笑了起來,「不過,汪總不會讓我們失望的。既然他接下了這個任務,就不會輕易言敗。我也說了,如果連他的團隊都無法達到海軍的高標準,其他造船廠的工程師也不可能讓我們感到滿意。」
以往,帝國海軍又不是沒有這麼干過。
會像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那樣,參賽方都很有風度,等到各方基本上都做好了準備工作,再上場比賽?
對此,白佑彬不得不點頭承認。
再說了,「長江」級動工的時候,帝國的物價才多少?現在過了十幾年,物價又是多少?如果把通貨膨脹考慮進去的話,新式戰列艦的價格甚至比「長江」級還要低!
按照已有的技術資料,這需要在戰艦上安裝更多的渦輪發電機,增強電力供應。
「不過,話說回來,這一個多月,你的收穫遠遠超過了那些留在艦隊里的同學吧?」嚴國榮掏出了香煙。「雖然後勤裝備處沒有多大的前途,但是這能夠豐富你的閱歷,對你未來的晉陞有很大的幫助。另外,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與鍛煉,你對海軍的基本情況有了更多的了解,將來也肯定能從中獲益,我說得沒錯吧?」
「你也別擔心,元帥在培養人才方面很有一手,他很清楚什麼時候放你回去最為合適。」停頓了一下,嚴國榮又說道,「不過,你與汪華華的年紀差了二十多歲,怎麼會是師兄地關係呢?」
「將軍,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恐怕現在汪總正在辦公室罵娘呢!」
「呵呵,對,我確實無權過問。」嚴國榮勉強一笑,「汪華華確實是帝國一流,甚至世界一流的艦船設計專家。雖然很多人都認為,帝國的安危繫於海陸兩軍將士的身上,但是誰又知道,如果沒有汪華華這類傑出的工程師與科學家,帝國海陸兩軍就只是個空架子,別說保護帝國的安全,就連帝國的利益都保證不了。」
「這……」
白佑彬點了點頭,這個他不得不承認。
「那……」
對江南造船廠的工程師來說,主要技術指標的問題還不大,最麻煩的是建造成本。
白佑彬也暗暗嘆了口氣,他真不明白陳錦寬將自己留下來的目的是什麼。
誰先做好準備,誰就獲得了先機,並且掌握了主動權。到時候,戰爭不會以文明的方式開始,更不會留給對手太多的機會!
嚴國榮微微點了點頭。「既是用來應付帝國的法律,也是用來麻痹與迷惑敵人的幌子。」
問題是,這場熱身運動會持續多久?
帝國能夠在這場殘酷的競爭中獲勝嗎?
標準排水量四萬噸,而且還有百分之十的余度;主炮口徑四百毫米,採用五十倍身管,數量不得少於九門,副炮口徑不得低於一百五十毫米,最好提高到兩百毫米;裝甲防護水平提高了足足兩個級別,對自身主炮採用的穿甲彈的避彈區為一萬五千米到兩萬九千米,而且下限針對的是輕彈,上限針對的是重彈;速度不得底於二十八節,最好提高到三十節以上。最重要的是,採購價不得超過「長江」級的兩倍!
別說老謀深算的政客不會相信,就連白佑彬都不敢相信。
「希望如此吧,只是我們也不應該抱有幻想。」
白佑彬不知道,嚴國榮不知道,陳錦寬也不知道,甚至連蕭鼎昆都不知道。
帝國海軍需要為此大動干戈的設計一型新的戰列艦嗎?
「最高性能要求書?」嚴國榮微微皺了下眉頭,「那是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你認為,公開招標就一切都公開嗎?」
「也就是說,公開招標書只是個幌子?」
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想成為第二個奧匈帝國,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想成為下一個奧斯曼帝國。
「怎麼樣,感覺不錯吧?」嚴國榮顯得有點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