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三卷 復讎烈焰

第二十六章 世事難料

第三卷 復讎烈焰

第二十六章 世事難料

更重要的是,佔領了蘇伊士運河之後,帝國就打通了與歐洲的海上航線,並且將大西洋艦隊與印度洋艦隊聯在了一起,並且將戰線往外推了上千千米,更有效的保護了帝國的後院(印度洋地區),從而為帝國調動戰爭資源,爆發戰爭潛力打下了基礎。
按照帝國戰時法令,任何帝國成年公民(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只指男性,後來也包括女性),只要智力健全,精神正常,行動無障礙(也就是身心健康),接到由帝國內閣政府,或者海陸兩軍下發的徵召令之後,都必須履行為國盡忠的義務。
「話是證明說,可又有幾個後勤官兵會打仗?」嚴國榮笑著搖了搖頭。「不過,現在經常與作戰處、軍令處與情報司的人打交道,搬過來聯繫也方便點,節約了不少的時間,不然晚上都沒辦法休息。」
當然,現在不存在服役與逃役的問題,他本來就是帝國海軍軍人,而且是戰鬥軍人。白佑彬屬於帝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快速戰鬥群,職務是「太祖」號戰列艦的少校槍炮長,已經有任務在身了。
說完,嚴國榮還搖了搖頭,好像很不理解一樣。
「又是上次大戰時的樣子。」白佑彬微微皺了下眉頭。
到此為止,除了美國與義大利之外,幾個主要強國都捲入了這場戰爭。
嚴格的說,後勤裝備處是職能部門,而非作戰部門。傳統上,後勤裝備處一直向司令部,也就是直接向帝國海軍元帥負責,而不向海軍總參謀長負責。現在卻改屬總參謀部,也就是向總參謀長負責。
顯然,帝國海軍掌握了主動權。
「義大利入侵衣索比亞的戰爭你知道吧?」見到白佑彬點了點頭,嚴國榮又說道,「因為觸及到了英法在北部非洲的利益,所以義大利的軍事行動受到了英法的強烈指責,甚至受到了英法的制裁。結果,反而是我們『網開一面』,向義大利提供了他們急需的重油,天然氣,鋼鐵等資源,德國與土耳其也在暗中幫助義大利。聽說,德國還派了一支志願軍去衣索比亞磨練了一年多呢。這事之後,義大利就退出了協約國集團,並且頻繁與我們接觸。現在看來,如果首輔能抓住這次機會,我們將獲得一個新的盟友。」
很明顯,陳錦寬正在逐步將權力下放給衛延年,並且由衛延年擔負起了幾乎所有的重要職責。甚至可以說,指揮海軍作戰的不是海軍元帥,而是海軍總參謀長。
這個人就是海軍司令部後勤裝備處處長嚴國榮准將。
「至少,德國人履行了義務,只是實際行動不夠積極。當然,我們對德國那支弱小的海軍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兩艘『俾斯麥』還未服役,僅靠幾艘袖珍戰列艦與巡洋艦,德國海軍在大西洋上翻不起什麼風浪,不被英國本土艦隊殺入老巢給一窩端掉就算好的了。」
實際上,這個話題並不輕鬆。
「對了,後勤裝備處怎麼搬過來了?」白佑彬選擇了一個稍微輕鬆一點的話題。
時帝國海軍參謀部還向大西洋艦隊下達命令:封鎖馬賽港,防止法國地中海艦隊出港。
只要控制了蘇伊士運河,即便兩線作戰,帝國海軍都有足夠的勝算。
「前兩天就知道你回來了,」嚴國榮看上去很忙,「只是一直沒有時間找你。聽說你被臨時借調到作戰處了?」
「當然與你有關啊,上次我回海軍司令部任職,可是你的部下。」
次日,俄羅斯帝國也加入了戰爭,向大明帝國、德國與土耳其宣戰。
白佑彬微微皺了下眉頭,然後點了點頭。
「這……」嚴國榮微微一愣,說道,「你小子確實能說會道。正好,今天上午沒有多少事,我們就好好聊一聊。」
聽到這,白佑彬心裏更有數了。
接到海軍總參謀部的臨時調任通知書的時候,白佑彬只感到很突然。
白佑彬也笑了起來。「我可不是這個意思,你這座大廟可不是我這個小鬼呆的地方。」
當天晚一些時候,與日本簽署有共同防務條約的英國、法國與西班牙也相繼對大明帝國、德國、土耳其宣戰。
三個小時后,伊斯坦布爾時間中午十二點三十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元首在午間講話中,也根據同盟條約,宣布土耳其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此時,英國海軍的本土艦隊與大西洋艦隊還在動員之中,沒有主力艦出港。法國的地中海艦隊也在動員之中,沒有立即出港。西班牙那支弱小的艦隊根本不值一提,對帝國海軍大西洋艦隊沒有威脅。
真可謂世事難料!
沒有多耽擱,次日一大早,白佑彬就去報道了。
海軍總參謀部的許可權範圍也太大了一點吧!
十月五日,柏林時間上午八點三十分,也就在白佑彬所在的帝國海軍快速戰鬥群完勝日本南遣艦隊后不到二十個小時,德國元首宣布,根據大明帝國與德國的同盟條約,德國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
「稱呼都變了,你小子肯定有事想麻煩我吧?」嚴國榮笑了起來,「說吧,是不是不想去作戰處,還想回到我手下混日子?」
「其實也沒什麼,」白佑彬微微一笑,「雖然只是臨時調任,但是總不能一眼抹黑的去作戰處報道吧,所以想到你這裏來了解點相關的事情,免得出去丟人顯眼,還落了你嚴大將軍的面子。」
「這也沒問題,本來戰爭打的就是後勤。」
「老嚴,這次我可是專程來請教你的。」
也就在白佑彬他們返回舟山的時候,帝國海軍總參謀部向正在奔赴亞丁港的印度洋艦隊(南洋艦隊)下達命令:火速進入紅海,與吉布地港的海軍陸戰隊登陸運輸艦隊會合,然後開赴蘇伊士運河。
從總參謀部這一系列的調動與部署上來看,帝國海軍實際上在戰爭爆發之前就已經做好了兩線作戰的準備,而且思路非常清楚。
「什麼意思?」白佑彬又是一驚。
又去沖好一杯咖啡后,嚴國榮在白佑彬旁邊的沙發上坐了下來。
到了司令部后,白佑彬才得知,後勤裝備處已經搬到總參謀部大樓去了,而且隸屬總參謀部,不再隸屬司令部。
「怎麼,不太高興?」嚴國榮抬起了頭來,「你這個人還挺怪的,上次有機會留在司令部,你卻選擇返回艦隊,而且還是去了基層。別人削尖了腦袋嚮往司令部與總參謀部鑽,你卻像是被人強行灌耗子葯一樣,躲都躲不及。」
這麼想著的時候,白佑彬來到了街對面的海軍總參謀部。詢問一番之後,他順利找到了位於四樓走廊角落裡的後勤裝備處處長辦公室。比起在海軍司令部的「顯赫」位置,後勤裝備處在總參謀部的地位確實寒酸了一點。
嚴國榮搖了搖頭。「現在法國與德國都按兵不動,雙方各守在馬齊諾防線與齊格菲防線後面,誰都沒有急於出手。反而是德國與俄羅斯在東普魯士那邊打了幾場小規模的戰鬥,只是影響並不大。另外,英國的大陸遠征軍正在陸續開赴法國,看樣子是要幫助法國守住馬齊諾防線的北端。」
「關我什麼事?」嚴國榮也來了興趣。
「你不知道?」嚴國榮也有點驚訝,「看來,你平時很少關心時事嘛。」
「義大利!?」嚴國榮笑了起來,「恐怕義大利現在正在考慮要不要加入同盟國呢。」
「得了,別跟我忽悠,你沒見到我現在的處境嗎?」
不過,臨時調任通知書里寫得很清楚,只是「臨時」到總參謀部任職。
「到底怎麼回事?」
「情報司也搬過來了?」
同盟國是對大明帝國為首的戰爭一方的稱呼,而義大利一直是大明帝國的敵對國之一,在上次世界大戰中還是協約國集團的「主力成員」,現在怎麼可能「投靠」同盟國呢?
白佑彬收到的這封臨時調任通知書與「徵召令」並沒有多大的區別。
因為不是陸軍軍官,而且對地面戰爭並不是很了解,所以白佑彬沒有過多的發表評論。
當然,能否順利打下蘇伊士運河,還得看兩洋艦隊的表現,以及陸戰隊的表現。
嚴國榮嘆了口氣,放下了手上的鋼筆。「戰爭爆發后,我們就搬了過來。按照元帥與總參謀長的意思,戰爭時期,一切以戰爭為重,而後勤裝備又是海軍的命脈,所以讓我們過來辦公,並且盡量協助總參某長。」
聽到這,白佑彬也恍然大悟。
「歐洲戰爭打起來了嗎?」
「對了,義大利為什麼沒有參戰?」白佑彬提到了另外一個關鍵問題。
只是,他多了個心眼。在去總參謀部之前,決定先去找另外一個老熟人,探聽一些相關的情況。
明歷五百七十一年(公元1939年)十月四日,也就在「對馬海戰」爆發后不到二十個小時,蕭鼎昆以帝國內閣首輔,帝國戰時首腦的身份宣布,大明帝國與日本進入戰爭狀態,直到日本投降,或戰勝日本為止。
「當然,情報乃勝利的第一要素。我們都搬過來了,雷霄霆還能留在那邊?」
「說吧,你找我有什麼事?」
也就是說,「太祖」號恢復戰鬥力之後,如果沒有被正式調往別的崗位,他仍然將返回「太祖」號服役。
毫無疑問,沒有任何一名帝國海軍軍官會對德國海軍抱太大的希望。
這下,白佑彬有點迷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