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五卷 回天夢滅

第三十七章 提前謝幕

第五卷 回天夢滅

第三十七章 提前謝幕

彷彿,一切都在按照高野的預期發展。問題是,直到第1水雷戰隊被對手擊敗,那幾艘主力艦都沒有出現在東方的海面上。
幾乎未作任何考慮,高野條件反射般的下達了還擊命令。
敵人卻不存在這個問題,在這四艘主力艦的後面,還有五艘主力艦!
在這個距離上,四百毫米標準穿甲彈都能輕易的打穿三艘日本戰列艦地主裝甲,三百五十毫米高速穿甲彈(比標準穿甲彈略微輕一點。初速更快。適合近距離炮戰)也能擊穿三艘日本戰列艦的主裝甲!
也許,唯一比較遺憾的是,作為「主角」的高野五十六在戰鬥打響的時候就離開了聯合艦隊這個舞台,也離開了海戰這個大舞台。
等到「長門」號打出第一輪齊射,「伊勢」號與「霧島」號緊隨其後也打出了第一輪齊射后,高野五十六才猛的反應了過來,知道還擊的命令下得太倉促了。
當時,幾乎沒有人相信他的猜測。
也許,當時「長門」號等三艘戰列艦上的官兵還在為聯合艦隊搶先開火而高興,甚至認為有足夠地把握殲滅南面地四艘戰列艦。可是,高野五十六知道聯合艦隊已經輸了,而且輸得非常徹底。
此時,雙方的距離不到一萬米!
從當時的情況看,在九十九里濱活動的第14艦隊只有四艘主力艦,而在相模灣活動的第11艦隊與第12艦隊擁有九艘主力艦。另外。三浦半島的北面就是橫濱港,繼續向北推進就是川崎與東京。另外,佔領三浦半島之後,敵艦隊可以自由進入東京灣,從而消滅聯合艦隊。
大概,正是這個絕望的念頭讓高野五十六離開了崗位。
此舉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將敵艦隊的注意力吸引過去。
戰後,有人說他跟隨「長門」號一同沉入了東京灣。有人說,他在炮戰中被擊斃,而且屍骨無存。還有人說,高野在當時離開了「長門」號,並且在戰爭結束后回到了他的故鄉長岡。還有人說,高野在戰後被帝國海軍情報局秘密逮捕,並且一直關押在帝國海軍的某座秘密監獄裏面,直到三十多年之後才去世。
當然,排頭的「果敢」號與「東海」號比「長門」號有著絕對的優勢。
高野早就考慮好了作戰計劃,因此他將第1水雷戰隊留在了千葉港南面。並且命令其沿著海岸線南下,發現敵艦隊之後立即發動魚雷攻擊。
當然。白佑彬不會犯同樣的錯誤。
誰也沒有注意到,高野五十六在此時離開了司令艦橋。
不管他本人是否認為大明帝國海軍陸戰隊會不會在三浦半島上岸,當他提出敵人在三浦半島登陸,更需要聯合艦隊去支援岸防部隊之後。永野修身立即答應了他的要求,即在必要的時候,聯合艦隊可以離開千葉港。
後來,再也沒有人見過高野五十六。
為了說服永野修身。同意聯合艦隊在必要的時候離開千葉港,高野五十六搬出了另外一件讓大本營擔心的事情,那就是敵人在三浦半島登陸地可能性。
包括永野修身在內的將領都認為,三浦水道內水雷密布,敵艦隊不知道通過雷區的安全航線,也就不可能通過三浦水道。即便敵艦隊出動掃雷艦,也需要至少好幾天的時間才能清掃出一條足以供主力艦通過的航道。當然,在岸防炮的威脅下,掃雷艦的作業效率將大打折扣,甚至無法順利完成掃雷作業。
從火力上講,只有「渤海」號稍微吃了點虧,畢竟「伊勢」號有十二門主炮,「渤海」號只有八門主炮。只是,這個差距並不明顯,如果從主炮威力上看,「渤海」號還佔了優勢,再考慮防護性能,「渤海」號的優勢就非常明顯了。
當然,高野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
不管高野五十六是死是活,聯合艦隊的命運已經被釘死了。此時,沒有人能夠改變這支曾經讓三代日本人引以為傲的艦隊的最終結局!
相反。「長門」號的主炮只能對「果敢」號與「秦嶺」號構成威脅。而另外兩艘戰列艦的十四英寸主炮連「秦嶺」號都威脅不了,只能對付「果敢」號。
只是,後悔的意義並不大,因為照明彈在一分鐘之後就將落下。
只是,這場海戰的另外一個「主角」,將從此成為帝國海軍最耀眼的「新星」。
當然,僅僅幾分鐘后,「果敢」號打出的照明彈就徹底打消了高野五十六的疑惑。
更重要的是,「果敢」號的炮手在吸取了「大島海戰」的經驗與教訓之後,一個個「卧薪嘗膽」、「擦拳磨掌」準備在下一次海戰中,用行動,用戰果來證明他們的能力,證明艦長地新戰術能夠發揮更大地效能。
結果,當第11艦隊炮轟橫濱,隨即房總半島西部富津城地守備部隊報告敵艦隊出現在三浦水道,並且沿著安全航道向北殺向東京灣地消息之後,高野五十六立即命令聯合艦隊離開千葉港,奔赴戰場。
相反。在照明彈落下地時候,第12-1主力編隊里的四艘主力艦不但利用光學測距儀測量出了三艘日本戰列艦的具體方位,還將相關信息傳遞給了各個炮組。
隨著第1水雷戰隊殺出,最先進入東京灣的巡洋艦與驅逐艦立即投入了戰鬥。
也就是說,聯合艦隊的三艘戰列艦要面對三倍於己的敵人。即便敵人分成了兩批,可每一批的數量都比聯合艦隊多。這仗,還有得打嗎?
隨即。聯合艦隊以最快的速度朝扇島方向駛去。
因此,幾乎所有日本將領。包括陸軍將領都認為。敵人地登陸地點不是九十九里濱。而是三浦半島。所以在調整防禦部署的時候,日軍並沒有從三浦半島,乃至東京灣西部地區抽調兵力,只是將房總半島與關東平原北部的駐防部隊向九十九里濱方向調動。
相對而言,日本艦隊官兵的士氣與鬥志就遠遠比不上第12艦隊。
交戰順序早就安排了下去。「果敢」號與「東海」號聯手絞殺一號目標艦,「渤海」號對付二號目標艦。「秦嶺」號對付三號目標艦。
當時,高野五十六就有點疑惑。難道殺入東京灣的只有巡洋艦與驅逐艦?
「秦嶺」號與「霧島」號的火力基本持平,雙方都是八門主炮,而且主炮口徑為同一級別。只是,「霧島」號地防護能力就遠遠比不上才進行過大修與改進的「秦嶺」號了。更何況,「秦嶺」級戰列艦一直以其優異的生存能力而出名。
高野五十六利用的就是這一點。
也正是如此,聯合艦隊放過了最容易對付,也是最有威脅的對手。
就算能夠殲滅那四艘主力艦又能怎麼樣?
如果當時高須四郎命令艦隊集中炮擊「果敢」號,恐怕聯合艦隊還不會輸得那麼慘。
高野五十六的去向。以及是否陣亡,成為了舊日本海軍最大的謎團。
瞭望員報告南面,橫濱港東南海域出現炮口閃光時,高野五十六的第一反應就是,被發現了!
問題是,在判斷出最前面那艘是只有六門主炮的戰列巡洋艦之後,高須四郎竟然下令放過一號敵艦,分別炮擊後面的三艘戰列艦。也許,高須四郎認為戰列巡洋艦地價值不如戰列艦,而且,後面三艘戰列艦都有八門主炮!
因此,很多日本軍官都認為,只要聯合艦隊呆在東京灣內,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搶先開火,卻沒有能夠搶先命中。
顯然,帝國海軍與日本海軍最後一場主力艦之間地大規模海戰不會是主力艦的絕唱,卻是日本海軍主力艦的絕唱。
以雙方的實力對比,沒有幾個小時地時間,根本不可能打贏這場海戰。聯合艦隊是日本海軍最後一支有主力艦的艦隊,也是東京灣內唯一的艦隊。如果聯合艦隊的三艘主力艦受損,將沒有其他戰艦可以替代。
當三艘戰列艦,以及緊隨其後的四艘重巡洋艦暴露在照明彈發出的白色光芒之中的時候,高野五十六將炮戰指揮權交給了高須四郎。
率領聯合艦隊到達千葉港之後,高野五十六讓聯合艦隊象徵性的開了幾炮,以示其還在活動。入夜後,高野五十六就讓艦隊做好了隨時離港的準備工作。當時,高野就預感到,一直在相模灣活動的那兩支強大的艦隊很有可能利用聯合艦隊前往千葉港的機會,從三浦水道殺入東京灣。
也就在白佑彬率領「果敢」號經過第三個轉向點的時候,高野五十六率領聯合艦隊到達了扇島北面。也就是說,聯合艦隊的動作只比第12艦隊快了一點點,如果慢幾分鐘,恐怕聯合艦隊地行蹤就被「漢江」號輕巡洋艦上的雷達發現了。
為了抓住每一分鐘,艦隊出港地時候。「長門」號還撞翻了兩艘拖船!
另外,高須四郎還有可能認為,敵艦隊指揮官不可能放棄防禦更好地戰列艦,而將戰列巡洋艦設為旗艦。至少,日本艦隊地指揮官在可以選擇戰列艦做旗艦的情況下,就絕不會選擇「金剛」級快速戰列艦做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