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六卷 跨洋遠征

第十章 守株待兔

第六卷 跨洋遠征

第十章 守株待兔

換句話說,每有任何一名海軍將領在被動防禦中獲得了勝利。即便執行的是防禦任務,優秀的將領也要千方百計的在戰術層面上獲得主動權,並且從始至終掌握主動權,直到將敵人徹底擊敗。
這樣一來,就要求艦隊指揮官在儘可能快的情況下,利用有限的情報做出決定。
可以說,優柔寡斷、猶豫不決是任何一名艦隊指揮官最大的敵人,也是艦隊指揮官最容易犯的錯誤。
白佑彬笑著搖了搖頭。「現在是戰爭時期,阿根廷與巴西都是中立國,而且都不想招惹我們。發現我們的襲擊艦之後,最多將其趕離自己的海岸線,不會對其開炮,更不會與其發生戰鬥。另外,我們的襲擊艦也沒有少跟巴西與阿根廷的戰艦打交道。」
半個小時后,三艘巡洋艦與六艘驅逐艦組成了三個偵察編隊,分別前出到艦隊北面,並且在八點三十分的時候打開了雷達。
還在帝國海軍學院學習的時候,白佑彬就從老師與教官的教導,以及繁多的海戰戰例中總結出,決定海戰勝負的往往不是指揮官的決策有多的正確,而是指揮官有沒有盡量少犯錯誤,特別是關鍵性錯誤。
沒人答得上這個問題。
因為沒有襲擊艦的通信密碼,所以通信軍官只能確定發出電報的是一艘帝國海軍的襲擊艦,而且利用無線電測向裝置,可以判斷出襲擊艦就在艦隊的北面,只是無法判斷出準確的距離。
白佑彬微微點了點頭。「雖然我們無法知道電報的具體內容,但是可以肯定一點,襲擊艦不會無端發送電報吧?一般情況下,襲擊艦隻會在遭到敵人的攻擊,或者發現敵人的艦隊之後才會發出電報。至少,沒有幾艘襲擊艦會在成功襲擊了敵人的商船之後發出電報。另外,現在南大西洋上的所有襲擊艦都在尋找英國遠征艦隊。從此判斷,這艘襲擊艦肯定遇到了英國遠征艦隊。」
與用機槍、戰壕、鐵絲網構築防線的地面戰爭不同,海戰雙方都是機動部隊。而且戰場情況隨時都在變化,交戰雙方的相對位置也在隨時變化。等到下次機會,往往意味著失去眼前地機會。
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名名垂千古的海軍將領在戰場上表現得優柔寡斷。
八點四十分,于右任確定了戰鬥巡邏航線。因為有前出的偵察艦,所以三艘主力艦的間隔距離能夠縮短一些,避免拉長戰線。
連續好幾日沒有見到星空,白天甚至見不到太陽,艦隊只能依靠羅盤航行,而不能利用六分儀來修正導航數據。另外,艦隊距離南部非洲西海岸線有兩千多海里,加上暴雨的影響,無法收不到無線電導航電台發出的電磁波信號,也就無法利用無線電導航設備確定艦隊的準確位置。羅盤在高緯度地區的準確性並不高,誤差往往會達到無法忍受的程度。可想而知,領航員要在這種情況下為艦隊指明航向,難度會有多大。
實際上,這種「戰術主動性」在每一位海軍名將身上都體現得淋漓盡致。
「半個小時後進入戰備狀態。」白佑彬沒再遲疑,「今晚九點上宵夜,另外,九點十五分,所有官兵都要進入戰鬥崗位。」
在南美洲東海岸向南流動的巴西暖流,以及南緯四十度到五十度間的西風漂流的共同作用下,暴雨雲層到達阿根廷海盆海域時開始減弱,並且將席捲而來的數十億噸水蒸氣轉換成滂沱大雨,傾瀉到汪洋大海之中。
因此,很多艦隊指揮官在敵情不明的情況下。就會以守代攻,以不變應萬變,盡量保存己方實力,等待下一次機會。雖然這麼做不會犯嚴重錯誤,但是卻很有可能錯過最佳地殲敵機會。
九點,炊事兵開始為在戰鬥崗位上執勤的官兵分發宵夜。
風小了很多,可雨卻越下越大,彷彿附近的海水全被抽到了空中,然後再洋洋洒洒的潑了下來。
艦隊以二十二節的速度向西航行,也只能在二十三日夜間,大概八點到十點間到達白佑彬確定的攔截海域。
「轉向?」白佑彬摸了摸下巴,「問題是,它們往哪轉向?」
顯然,海軍在戰略方面的保守思想絕不能用到戰術上。
從二十三日上午開始,艦隊就一直在大雨中航行。
「至少,我們可以確定,英國遠征艦隊正在向麥哲倫海峽方向航行,而且必然從我們這裏經過。」白佑彬在海圖上點了一下,「這已排除了敵人將進入印度洋的可能性,除非他們準備調頭返回英國,或者從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不然就會在今天晚上,最遲明天凌晨與我們遭遇。」
如此一來,第62艦隊必須在二十四日凌晨前趕到阿根廷海盆北部海域。
「看來,我們只需要耐心的等上幾個小時了。」
更多的時候,指揮官必須利用有限的情報,以及從各種渠道獲得的信息,而且往往是良莠不齊的信息做出及時,而且準確的判斷,並且果斷的採取行動,才有可能抓住機會,擊敗敵人。
在向西航行的途中。白佑彬再次分析了戰場局勢。
在眾多對作戰行動有影響地因素中,白佑彬唯一不能預測地,也無法掌握的,就是變化無常地天氣。
讓第62艦隊的戰艦隻補充一半燃料,從而節約數個小時的時間。這大概是白佑彬在這場海戰中做出的最果斷,也是最有價值的決策之一。
只是,沒有任何一場海戰是在極端理想狀況下進行的。
最重要的是。很多指揮官並沒有意識到,「保守」就是最嚴重的錯誤。
實際上,從「大東海戰」到「薩蘭加尼和巴西蘭海戰」,再到「伊豆諸島海戰」,以及「扇島海戰」。雖然白佑彬在前兩場海戰中並不是艦隊指揮官,但是他在艦隊中發揮的作用都足以證明,他是一個極為擅長掌握戰機的艦隊指揮官,而且絕不是那種當斷不斷地軍官,在關鍵時刻,他做出決策的速度比任何人都要快。
白佑彬點了點頭。「如果天亮前還沒有收穫,我們就得考慮下一步的行動。在此之前,我們要做好戰鬥準備。」
歷史上,帝國海軍的陳淵洋、袁承宗,英國海軍的納爾遜都是掌握戰機的絕頂高手。
「也有可能是阿根廷,或者巴西海軍的戰艦。」肖定邦在旁邊嘀咕了一句。
九點十五分,所有官兵都進入了戰鬥崗位,連炊事兵都編入了損管單位。
顯然。白佑彬在很早地時候就意識到了這一點。
只有積極進攻,掌握戰場的主動權,隨時隨地將己方地優勢發揮到最大限度,並且對準敵人的缺點發動進攻,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價換得最大的勝利。
接下來,艦隊里上萬名官兵都只能耐心的等待。此時,不僅僅是白佑彬希望英國遠征艦隊主動送上門來,就連普通官兵都急切的期盼著與敵人的決戰。也許,他們想得到的並不僅僅只是勝利,他們更想儘快離開這片該死的海域,回到港口好好的睡是一覺。
「英國遠征艦隊就在北面?」于右任不是懷疑白佑彬的推測,只是覺得有點沒有把握。
也就是說,減少補給時間節約的那幾個小時顯得異常的珍貴。
這不但害苦了桅杆上的瞭望員,也害苦了領航員。
在極端理想狀況下,即戰場雙向透明,雙方都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對方的確切行動,洞察對方的一舉一動,那麼決定海戰勝負的關鍵因素就是雙方的實力,以及戰鬥開始時的態勢。另外天氣狀況,地理位置也都有一定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指揮官的作用就顯得無足輕重了。
相關的命令迅速下達了下去。
「問題是,我們現在根本不清楚敵人的距離。」謝昶倫嘆了口氣,「如果我們的襲擊艦真的撞上了英國遠征艦隊,敵人會不會立即轉向呢?」
一個小時了,那艘襲擊艦沒有發出第二封電報,這足以讓參謀軍官感到焦慮。
白佑彬與眾多參謀軍官只能認為,英國遠征艦隊進入暴雨區之後,情況好不到哪裡去。
在此情況下,指揮官的個人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海戰中要避免犯錯誤,而首先要避免,而且必須要避免的就是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錯過殲敵的最佳機會,就是艦隊指揮官犯的最大錯誤。
走過來之後,畢長勝朝白佑彬搖了搖頭。
當斷不斷、當決不決,不但會使己方錯過殲敵的機會,還將給敵人留下足夠多的機會,從而拱手將勝利讓給對手。
也正是這封電報,讓白佑彬嗅到了決戰將至的氣味。
最終。他幾乎敢肯定,英國遠征艦隊就在里奧格蘭德海丘附近。而且其南下地時間不會晚於二十三日上午,南下的速度很有可能超過十六節。只是,在到達阿根廷海盆海域后,因為暴風雨的影響,英國遠征艦隊的速度很有可能降到十二節。
也就在這天傍晚,艦隊截獲了一封從襲擊艦上發出的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