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十卷 浴血鏖戰

第八章 重返艦隊

第十卷 浴血鏖戰

第八章 重返艦隊

當然。這套戰術地關鍵就是第51-1特混艦隊能否成功誘出敵人地一支快速戰列艦艦隊。以及第51艦隊與第52艦隊能否隱蔽地前進到伏擊海域。
在雙方雷達都無法使用地情況下,就只能用光學測距儀指揮炮戰。在這方面,美軍算不上厲害,只是明帝國海軍也好不到哪裡去。
當然,這並不是說金凱德羡慕斯普魯恩斯的成就。
這一點,在「彼得里礁海戰」中讓金凱德吃了很大的虧。
只是斯普魯恩斯地胃口太大了,他不但要幹掉對方的一支艦隊。還要幹掉對方的另外一支快速戰列艦艦隊,從而扭轉整個太平洋戰爭的戰局。
現在看來,斯普魯恩斯的決策並沒有錯,敵艦隊果然出現在了利相斯基島附近海域,而且正在向西航行。
按照金凱德的設想,用第52艦隊,以及由四艘大型巡洋艦為核心的第51-1特混艦隊纏住明帝國海軍的第11艦隊與第12艦隊,第51艦隊直接殺入登陸場,就能輕易的幹掉對方的第13艦隊,以及登陸艦隊。
最重要地是,敵艦隊的巡航速度只有十八節,而不是二十四節以上。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挽回了劣勢,並沒有讓美軍獲得優勢。
另外。如果是白佑彬親自指揮前出攔截第51-1特混艦隊地那支主力艦隊,以他地能力,應該有比較大的把握在美軍艦隊地夾擊下堅持七個小時以上。
重回珍珠港之後,他就被任命為第52艦隊的指揮官。當時,斯普魯恩斯已經兼任了第五艦隊司令官的職務,哈爾西去了第三艦隊。美國海軍中,除了金凱德之外,沒有更合適的人選來擔任第52艦隊的指揮官了。
這一裝置是美軍為了應對明帝國海軍的雷達優勢開發出來的新式「武器」。其主要的作用就是利用火箭,將成千上萬條金屬鉑條灑入空中。以此使敵人的雷達無法發揮作用,失去了遠程探測能力。
按照斯普魯恩斯地設想。首先由第51-1特混艦隊冒充第52艦隊向中途島進發。在此情況下。對方地指揮官肯定會為了保證登陸場地安全。留下至少兩支艦隊掩護登陸艦隊。只用一支艦隊來對付第51-1特混艦隊。隨後。第52艦隊與第51艦隊集中力量幹掉單獨活動地那支敵艦隊。再迫使敵人地另外一支快速戰列艦艦隊前來支援。藉此機會幹掉對方地第二支主力艦隊。最終再殺向登陸場。
當然,金凱德也不是完全沒有把握。至少他手裡有一件「利器」:鉑條式雷達干擾火箭。
按照斯普魯恩斯地說法,即便白佑彬發現了問題。也首先會想到登陸場受到了威脅,因此前出攔截的那支主力艦隊必然全速返回中途島。而斯普魯恩斯要利用的正是這一點,即在其必經之路上設下埋伏。
如此一來。從始至終。美軍都能以優勢兵力對付明帝國海軍。
從中途島西南海域到利相斯基島,快速戰列艦艦隊只需要大概七個小時就能趕到。也就是說,如果第52艦隊與第51艦隊無法在七個小時之內獲得決定性的勝利,就很有可能遭到對手的夾擊。
另外,當時斯普魯恩斯已經是第五艦隊司令官了,所以他地意見佔據了主導地位。
到時候,不管是放棄進攻中途島,還是從西南太平洋戰區抽調登陸艦隊,都將導致明帝國海軍的戰略進攻無法順利實施。
如果在萊桑島設伏,就能爭取到更多的時間。
如此一來。白佑彬肯定會發現問題。
反正,金凱德的建議沒有一次得到採納。
金凱德一方面感嘆斯普魯恩斯料敵如神,另外一方面卻心存疑慮。他與白佑彬交過手,知道白佑彬不是那種能夠輕易擊敗的對手。更重要的是,白佑彬是一名非常年輕的將領,其指揮風格還沒有完全形成,也就無法預先判斷其可能採取地戰術。
按照金凱德的想法,要想守住中途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幹掉對方的登陸艦隊。
敵艦隊出現在了利相斯基島南面。而不是北面。雖然其航線很靠近利相斯基島,但是幾十海里的偏差,足以證明敵艦隊並沒有直接返回中途島。
只要能夠幹掉這支登陸艦隊,明帝國海軍的戰略部署就將受到嚴重影響。
從萊桑島到中途島,需要航行十個小時以上。
另外。也正是白佑彬的「不確定性」,讓歐洲聯合艦隊在巴拿馬灣折戟沉沙,遭受到了最慘痛的失敗。
只是。斯普魯恩斯堅決反對這麼做。
第52艦隊在做好了準備之後,也離開了珍珠港。
發現第12艦隊的行蹤之後,金凱德並沒有絲毫興奮的樣子。
顯然,敵艦隊沒有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中途島。這足以證明白佑彬識破了斯普魯恩斯地計策,意識到附近有危險。對此情況,金凱德也只能發出電報,讓斯普魯恩斯小心謹慎。
毫無疑問,他會立即派遣另外一支快速戰列艦艦隊前來支援。
當初在「彼得里礁海戰」中,金凱德敗得有點不明不白,雖然尼米茲沒有為此追究他的責任,但是金凱德也因此被調回海軍部,接受調查。也正是如此,斯普魯恩斯才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
當時,金凱德就提出,應該在萊桑島附近設伏。
另外,就是前出到萊桑島附近的那支快速戰列艦艦隊在與第51-1特混艦隊遭遇的時候。肯定會加強對四周的偵察,第51艦隊與第52艦隊很難偷襲得手,最終讓對手有機會逃出戰場。
問題是,白佑彬會上當嗎?
最讓金凱德擔心的,還是斯普魯恩斯這套戰術中的一個漏洞。
隨後發生的事情,幾乎都是按照斯普魯恩斯的預測發展的。
「康涅狄格」號戰列艦上。
當然,關鍵還得看雙方官兵,特別是炮手的實戰表現。對此,金凱德並不抱太大的希望。明帝國海軍官兵的素質一直是世界第一,在勢均力敵的戰鬥中,幾乎沒有敗給任何一個對手。現在,他能夠指望的,就是斯普魯恩斯率領的第51艦隊儘快到達
金凱德的想法不是沒有道理。有足夠的情報證實,明帝國海軍的戰略重點已經轉向了西南太平洋,在其攻佔了瓜島,完成了對索羅門群島的掃蕩之後,就將進軍莫爾茲比或者新喀里多尼亞。在此情況下,明帝國海軍的大部分登陸艦隊都被派往了西南太平洋,準備用於新的戰略進攻,只有一支登陸艦隊留在了西太平洋戰場上。
也就是說,在戰術佯動的時候。第51-1特混艦隊必須要擺脫對手。
如此一來。美軍仍然得在太平洋戰場上採取戰略防禦,無法獲得戰略優勢。
因此。必須集中力量幹掉敵人地快速戰列艦艦隊。
按照他地說法。守住中途島地關鍵是制海權。而不是登陸艦隊。另外。敵人地三支主力艦隊集中在比較狹窄地海域之內。就算能夠纏住其兩支快速戰列艦艦隊。第51艦隊也沒有足夠地時間幹掉由第13艦隊保護地登陸艦隊。
完成戰役策劃之後,第51艦隊就提前離開了珍珠港,負責向敵人施加壓力,同時達到迷惑敵人的目的。
最終,尼米茲採納了斯普魯恩斯的建議。
隨後,第51-1特混艦隊在夏威夷島地希洛完成了組編。並且沿著夏威夷群島北面的航線殺向了珍珠港。
只是,金凱德確實高興不起來,因為情況與斯普魯恩斯預料的並不完全一樣。
這個時候,第52艦隊則沿著夏威夷群島南面的航線向西前進。
可同樣的,如果在海戰無法獲勝,至少無法與美軍打成平手地情況下,明帝國海軍很有可能放棄攻打中途島的行動,退守威克島與馬里亞納群島,在西太平洋戰場上轉入戰略防禦階段,從而集中力量在西南太平洋上發動戰略進攻。
打到這一步,就算美軍第五艦隊能夠獲得勝利,代價也會非常的慘重。
即便白佑彬認為登陸艦隊受到了威脅,也會立即讓另外兩支艦隊加強防範,並且向四周派出偵察戰艦。以偵察艦的速度,五個小時就能確定附近近二百海里內有沒有美軍艦隊。到此時,前出的那支主力艦隊還沒有到達利相斯基島。如此一來,白佑彬肯定會產生懷疑,並且識破斯普魯恩斯的計策。
在確定明帝國海軍即將攻打中途島之後,斯普魯恩斯與金凱德在相關的戰術安排上產生了明顯的分歧。
原因很簡單:鉑條不但能夠干擾對方的雷達,也能夠干擾美軍的雷達!
如果金凱德不按照戰術計劃行動,而是放過了第12艦隊,他肯定會上軍事法庭。
第51-1特混艦隊不是主力艦隊,而是一支由大型巡洋艦為核心的艦隊,其戰鬥力遠不如快速戰列艦艦隊。在此情況下,第51-1特混艦隊不但不是明帝國主力艦隊的對手,甚至不能與敵人交戰。
進入戰術階段之後。金凱德已經不能避免與第12艦隊決戰了。按照作戰計劃,他應該首先殺上去,攔截第12艦隊,迫使第12艦隊轉向。如此一來,斯普魯恩斯率領的第51艦隊才有足夠的時間趕到戰場,與第52艦隊聯手殲滅第12艦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