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十一卷 戰略轉折

第二章 文化割裂

第十一卷 戰略轉折

第二章 文化割裂

即便在戰爭結束之後,歐洲文化上的割裂,也會影響到各個國家,各個民族,並且使歐洲一而再,再而三的錯過了統一與崛起的機會。
從個人感情上講,白佑彬是很喜歡「果敢」號的。
「當然,你要給鍾將軍面子,就還是住在岸上。」
倒上二杯咖啡之後,白佑彬與謝昶倫在沙發上坐了下來。
白佑彬來到直布羅陀要塞的這天晚上,鍾長生為他,以及隨行的海軍軍官舉行了一場晚會,並且邀請了大部分軍官參加。
對於過去數百年的歷史,白佑彬了解得並不是很多。
可以說,文化與信仰上地差異,並不僅僅只對戰爭產生了影響。
追根溯源,除了大航海時代與工業革命之外,歐洲在文化上的割裂,都與控制在地中海與大西洋門戶的直布羅陀要塞有關。
在帝國向歐洲殖民的時候,最先做的就是佔領直布羅陀半島,並且修築軍事要。隨後,帝國商人藉助帝國海軍封鎖地中海,將威尼斯商人擋在了大西洋之外的機會,向幾個主要歐洲國家大量傾銷商品。當時,為了確保帝國在歐洲的霸權,一些實力強大的帝國商人甚至自發的出資為帝國海軍購買戰艦。
「我與你可不一樣。」
深褐色的真皮沙發肯定有很悠久的歷史了,其靠背上還有幾處修補的痕迹。雖然沒有仔細辨認,但是白佑彬覺得,那很有可能是在以往的某次戰鬥中留下來的「彈痕」。如果在其他海軍基地,恐怕早就換新的沙發了吧。
從帝國軍隊踏上這片土地的那一刻開始,直布羅陀就成為了帝國在北大西洋上最堅固的要塞。數百年來,為了爭奪這座面積僅有幾平方公里的半島,帝國與歐洲國家打了數不清的戰鬥,有數萬名帝國將士長眠在此。
白佑彬微微皺了下眉頭。謝昶倫說得沒錯,只要帝國處於戰爭狀態,艦隊在港口內隨時準備出發,艦隊司令官不但可以到旗艦上居住,還應該到旗艦上居住。以往,鍾長生還兼任了戰區司令官,所以得留在岸上,而白佑彬並不是戰區司令官,所以完全沒有必要留在岸上,只要戰艦上更舒服,就可以到戰艦上居住。
雖然德國與法國的根本矛盾是歐洲大陸霸權,但是從宗教信仰上看,在德國佔主導地位的是新教。而在法國佔主導地位的是天主教。從文化上看。德國受到了帝國文明的影響,一直想以德國為中心。統一整個歐洲大陸;法國則是保留了更多地西方文明,堅持建立以法國為核心地歐洲大陸聯盟。這些,都是德國與法國的矛盾,也最終導致德國與法國分道揚鑣,成為了死敵。
「怎麼樣,不太適應吧?」
最重要的是,在直布羅陀要塞的阻擋之下,歐洲在文化上出現了分裂。
還是海軍學院學員的時候,他就從必修的《海洋文明史》中知道了直布羅陀要塞的來歷,已經所經歷過的風風雨雨。只是,他了解的也只是戰爭方面的歷史,以及直布羅陀要塞的軍事意義。
「你不是艦隊司令官嗎?即便艦隊沒有出海,你也可以到旗艦上居住。」
結果,歐洲最先倒下的就是威尼斯。
最重要地是。在數百年地歷史中。帝國一直沒有放棄文化方面地擴張。
從歷史人文的角度來看,直布羅陀要塞的歸屬甚至影響到了整個歐洲,以及整個西方文明。
即便是「三合一」的司令部,也只有五層樓,每層樓有二十多個房間,除了戰區司令官、艦隊司令官與要塞司令官有單獨的辦公室之外,其他人員都要擁擠在本來就非常狹窄的房間內辦公。另外,即便是最重要的戰術指揮中心,也只有區區四十多平方米,僅能容納十來名官兵。
相對而言,直布羅陀要塞這邊的條件與環境都比舟山簡陋得多。
在明歐戰爭中,南歐地區的國家就沒有參与相關的戰爭行動。當時主導戰爭地是英國、法國、西班牙與葡萄牙。即便在上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加入了協約國集團,卻沒有做出太大的貢獻,從而使義大利在戰後分贓中沒有得到太大的好處,反而受到了英法等國的歧視與壓制,最終導致義大利倒向了同盟國集團。
對軍人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直布羅陀要塞的戰略重要性自然不用多說。
天主教地衰落。直接導致了其他幾個教派地擴張。比如新教在日耳曼地區與英格蘭地發展。東正教在俄羅斯與巴爾幹半島地區地擴張等等。從而為歐洲多元文化打下了基礎。也為歐洲地分裂打下了基礎。
後來,甚至有人認為,如果明帝國的艦隊沒有出現,如果直布羅陀要塞沒有落入明帝國之手,威尼斯的文明很有可能傳遍整個歐洲,徹底改變歐洲的歷史。當然,這一切都是假設,而不是事實。
受到影響最大地就是南歐地區。義大利地重新統一。在很大地程度上就是受到了來自帝國地東方文明地影響。
在帝國佔領直布羅陀半島之前,歐洲文化最發達的不是英國,也不是最先展開海外殖民的西班牙與葡萄牙,而是當時還處於四分五裂之中的義大利,特別是位於亞得里亞海北部的水城威尼斯。
白佑彬又笑著搖了搖頭,說道:「你可以經常呆在戰艦上,我卻得在這裏住上好幾個月。」
當然,對海軍官兵來說,司令部再狹窄也比戰艦寬敞得多。
在數百年之中。這些新型地民族國家一方面需要帝國地支持。以應付強大地奧斯曼帝國。另外一方面也對帝國有所畏懼。並且竭力想擺脫帝國地控制。
「我才來的時候也被嚇了一跳。」謝昶倫呵呵一笑,說道,「當時,我還以剛剛打完了一場戰役呢。其實,這也沒什麼,住久了就習慣了。」
這種文化上的割裂,還最終導致德國與法國成為了敵對國。
從根本上講。正是北非與西南歐地區地民族紛紛獨立。才最終導致奧斯曼帝國土崩瓦解。
這是他擔任艦長的第一艘主力艦,也是白佑彬推廣新海戰戰術的第一艘主力艦,是白佑彬以艦隊指揮官的身份獲得前三次海戰勝利的旗艦。當初,如果不是防護性能過於糟糕,「果敢」號甚至不會被派往大西洋,而會被派往第11艦隊,繼續擔任白佑彬的旗艦,參加「彼得里礁海戰」。
「這事我以後會考慮。」白佑彬也不再多羅嗦,「說說你們的情況吧,現在果敢號的狀況怎麼樣?」
一番應酬之後,白佑彬就找到謝昶倫,去了要塞司令部。這裏同時也是北大西洋戰區司令部,以及第四艦隊司令部。
對於這類活動,白佑彬並不是很熱心。
聽到謝昶倫的話,白佑彬笑著搖了搖頭。
雖然謝昶倫只是輕描淡寫的一句話,但是白佑彬立即聽出了另外一層意思。
「還不錯,就是老化問題有點嚴重。」
在來到直布羅陀要塞之前,白佑彬就從巡洋艦的官兵那裡打聽到了一些這邊的情況,並且做好了心理準備。其實,最讓人難以忍受的不是簡陋的生活設施,而是地中海的氣候。特別是每年夏季的幾個月,既悶又熱,很多來自帝國的官兵都難以忍受。
當時,威尼斯的商人幾乎控制了地中海上的所有船隻,並且擁有地中海上最強大的艦隊。在文化方面,威尼斯也走在了歐洲的前列,誕生了許多的藝術家與思想家。可以說,威尼斯是當時歐洲最繁榮,也是最文明的城邦。
還好,現在是四月份,還沒有到夏天。
帝國在歐洲開闢殖民地的時候,因為與奧斯曼帝國處於水火不容地狀態,所以帝國花了很大的力氣來對付奧斯曼帝國。從地緣政治的角度考慮,扶持南歐國家,特別是巴爾幹半島地區的希臘,亞平寧半島的義大利,以及北非的埃及。是對付奧斯曼帝國的最佳方法。如此一來,帝國在地中海沿岸地區的影響力擴展得最為迅速。
另外。隨著帝國文化地迅速入侵。羅馬教廷最終失去了在歐洲地文化支配地位。
「果敢」號已經服役了二十多年,按照海軍標準,戰艦服役滿二十五年之後都將退役。雖然在服役期間內「果敢」號進行了二次大規模改進,以及數次全面維修,但是其很多主要設備都已嚴重老化,且經常出故障。如果不是戰爭需要,恐怕帝國海軍早就讓這艘在上次世界大戰結束前開工建造的戰列巡洋艦退役了。
「怎麼不一樣?」
在威尼斯沒落之後,帝國商人又用大量的廉價商品擊敗了地中海地區另外幾個商業性城邦,並且最終控制了地中海南北兩岸的所有市場。在此基礎之上,帝國文明迅速取代了威尼斯文明。對南歐各個民族,各個國家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且最終促使義大利走向統一與獨立,促使巴爾幹半島出現了擺脫奧斯曼帝國控制的獨立運動潮,促使歐洲地商業向尼德蘭地區轉移,促使西班牙與葡萄牙首先走上了外處殖民的道路。促使英格蘭確立了以海洋立國的基本國策……
也正是如此,南歐地區逐漸與西歐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