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十二卷 勝利之途

第三十二章 拚死堅持

第十二卷 勝利之途

第三十二章 拚死堅持

毫無疑問,二位指揮官都希望魚雷攻擊能夠奏效,能夠藉此奠定勝局!
顯然,斯普魯恩斯不打算就此放棄,在確定對手也損失了一艘戰列艦之後,他仍然要與白佑彬拼個高下。
在損失了一台蒸汽輪機之後,即便通過改變方向舵的角度,可以彌補戰艦向左側偏航的問題,可是「太祖」號的速度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達到二十四節,能夠達到二十二節,已經算是非常不容易的了。
即便戰艦沒有因此而斷成兩截。可是在猛烈的爆炸之後,「安宗」號地戰鬥生涯也走到了盡頭。
「俄勒岡」號爆炸起火!
「俄勒岡」號的爆炸點位於后艦橋後方,顯然是其C炮塔的彈藥庫被穿甲彈直接擊中,且穿甲彈在彈藥庫內爆炸。然後引爆了彈藥庫內的炮彈與射葯。從爆炸產生的火球可以推斷,爆炸點肯定在彈藥庫的最下層。也就是安放射葯的地方。顯然,射葯爆炸產生地破壞力遠遠超過了炮彈,不但導致整座炮塔被炸飛,還使艦體的露天甲板與水平裝甲徹底斷裂,甚至導致艦體斷裂。
八點五十五分,就在斯普魯恩斯與白佑彬都在考慮著什麼時候轉向撤出戰鬥的時候,從編隊後面傳來的爆炸閃光讓兩人都嚇了一跳。隨即,兩人幾乎同時收到了編隊里三號戰列艦來的報告。
看樣子,勝利的天平開始向第11艦隊傾斜。
「安宗」號的爆炸點位於艦橋前方,肯定是乙炮塔地彈藥庫被擊中了。順著揚彈通道冒出來的高溫高壓氣體不但在瞬間內殺死了炮塔內的二十多名炮手,還將炮塔地頂部裝甲板拋入了空中。爆炸產生的碎片直接砸向了後面的艦橋,導致艦橋內包括艦長與大副在內的數十名官兵傷亡。
在美軍艦隊開始轉向之前,白佑彬也下達了幾乎同樣的命令,只是將航速提高到了二十二節。由此可見,白佑彬沒有想過要撤出戰鬥,不然就應該將航速提高到二十八節。他仍然打算與對手決戰,只是要盡量保持距離。
九點十五分,「俄亥俄」號在損失了所有主炮,戰艦露天甲板幾乎被海水淹沒。艦體左傾超過了八度的情況下,被迫撤出了戰鬥。
更嚴重地是。爆炸點在艦體底部,不但在水線以下,還接近龍骨。
「太祖」號的疲軟表現,「熹宗」號的英勇奮戰,以及「安宗」號的勇猛無畏,無不牽動著白佑彬的神經。相對而言,旗艦「太宗」號的處境還要稍微好一點,可是誰又能夠保證「太宗」號的司令艦橋不會被炮彈擊中呢?
從後來的調查來看。從「安宗」號上打出地複合穿甲彈不但擊穿了「俄勒岡」號的主裝甲帶。還在穿透了三層隔離艙地艙壁之後,打穿了包裹在炮塔外面的。厚度超過了二百毫米的裝甲,進入了第二層彈藥艙。在撞上揚彈通道之後,改變方向。進入了彈藥艙的最下層,最終才生爆炸。
一路上,複合穿甲彈至少擊穿了厚度超過六百五十毫米的裝甲!
在此情況下,誰先損失一艘戰列艦,誰就會輸掉這場戰鬥。
如同二位拚死決鬥的巨人一樣,在拼出了全部力量的同時,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太宗」號戰列艦上,白佑彬目不轉睛的看著遠處的那艘美軍戰列艦。
因為美軍的輔助戰艦全都集中在了主力編隊的後方,所以美軍沒有出動驅逐艦去攻擊撤退的「太祖」號。張海波也就沒有安排驅逐艦去掩護「太祖」號,只是讓完成了偵察任務,剛剛返回編隊的二艘輕巡洋艦靠了上去,為「太祖」號提供支持。
如果「新罕布希爾」號打不過「熹宗」號,那麼美軍第51艦隊就只有「內布拉斯加」號還能繼續戰鬥,而第11艦隊里還有至少二艘戰列艦可以繼續作戰。繼續打下去,斯普魯恩斯絕對無法獲得勝利。
戰鬥打到這個時候。該艦的艦體已經右傾四度,而且因為進水量過大。艦長已經不敢向左側艙室注水以恢復平衡。另外,九門主炮中,已經有六門被徹底摧毀,還在繼續作戰的乙炮塔中,也有一門主炮因為輸彈機出了問題,而無法正常使用。也就是說。該艦隻有二門主炮還在繼續開火。
僅僅五分鐘后。噩運就降臨到了第11艦隊的頭上。
只是,現在說鹿死誰手,還為時過早。
因為「太宗」號上沒有為艦隊司令官準備的避難所,所以白佑彬一直呆在司令艦橋內,他也因此時刻與其他戰艦保持著聯繫,能夠及時的獲得戰果與戰損報告。
一時之間,雙方主力編隊後方的戰列艦都脫離了編隊,開始規避射來的魚雷。
由此可見,複合穿甲彈在近距離交戰時的威力有多麼的恐怖。如果換成了標準穿甲彈,最多打穿「俄勒岡」號的主裝甲帶,在撞上了保護炮塔的裝甲之後就會生爆炸,而不可能在彈藥艙內生爆炸。
現在,兩位指揮官都面臨著考驗。這次,斯普魯恩斯的反應稍微快了一點。
九點過十分,他就果斷下令將航速降低到十四節,同時保持原有航向。
在「太祖」號撤退地時候,「新罕布希爾」號僅剩下三門主炮還在開火,而且其艦體也下沉了大概三米。最重要的是,「熹宗」號在向「新罕布希爾」號打出第二輪齊射地時候,就用一枚穿甲彈幹掉了該艦的火控雷達與火力指揮中心,而該艦地備用火力指揮中心在此之前已經被「太祖」號打出的炮彈摧毀掉了。也就是說,「新罕布希爾」號剩下地三門主炮也變成了擺設。
在「俄亥俄」號脫離編隊地時候,四艘美軍驅逐艦與二艘輕巡洋艦立即沖了上來。
其實,此時「熹宗」號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更嚴峻的是,此時此刻,白佑彬絕不能做出壯士斷臂的決定。
「內布拉斯加」號戰列艦上,斯普魯恩斯也在盯著西南面正在進行戰術機動的「熹宗」號戰列艦。
同樣的,斯普魯恩斯受到的壓力絲毫不比白佑彬低。
九點過五分,斯普魯恩斯下令將航速提高到了二十四節,並且將轉向角度增加了二十度。
同時,與「太祖」號交手的「新罕布希爾」號地情況也極端糟糕。
太祖」號在挨了近二十枚十六英寸穿甲彈之後,因為艦體嚴重右傾。三號鍋爐艙進水,為抽水機提供電力地獨立電機被摧毀。加上九門主炮損失了八門,該艦不得不向左轉向,脫離了編隊。
這一招很快就收到了效果。
此時,除了還在戰鬥的四艘戰列艦之外,戰場上的主力就是雙方的驅逐艦。
五十分鐘的激戰,確實在考驗著交戰雙方的指揮官。
「安宗」號的遭遇已經說明了問題,在距離縮短之後,對第11艦隊沒有任何好處。
短短五分鐘之內,白佑彬與斯普魯恩斯都收到了大量情報。
雙方都有四艘戰列艦,都不想讓步。
如果丟下「太祖」號,他就將輸掉這場戰鬥,而他絕不能輸掉這場戰鬥。在加速無望的情況下,白佑彬做出了一個極為大胆的決定。
此時,「太祖」號遭到重創的弊端顯現了出來。
隨著輕巡洋艦與驅逐艦殺上來。「熹宗」號的主炮火力立即轉向了「新罕布希爾」號,而其右側艦體上沒有被摧毀的副炮與速射炮則瞄準了衝過來地美軍驅逐艦。
當對方的穿甲彈一次又一次的擊穿四艘「衣阿華」級戰列艦的裝甲,在艦體內爆炸,造成官兵傷亡,艦體損傷的時候,斯普魯恩斯不但驚嘆對手所使用的新式穿甲彈的強大威力,也不得不感嘆對手高得嚇人的炮擊命中率。可是,最讓斯普魯恩斯擔心的還是能否堅持到最後。
顯然,「俄勒岡」號受到地損傷比「安宗」號嚴重得多。
九點不到,斯普魯恩斯就下達了左轉二十度,將航速降低到二十節的命令。
顯然,誰都輸不起這場海戰。
除了艦體斷裂之外,「俄勒岡」號的四根推進軸都被炸斷,一下喪失了所有動力。
隨著雙方的輔助戰艦投入戰鬥,雙方指揮官要做的都是保住遭到重創,已經撤出戰鬥的戰列艦。說白了,不管受損有多嚴重,只要能夠返回後方的港口,就能在幾個月的時間內修復。而修復一艘戰艦,肯定比建造一艘新的戰艦便宜得多。
九點二十分,在二艘負責掩護的輕巡洋艦被打成了篩子的時候,四艘美軍驅逐艦在距離「熹宗」號大概八千五百米的地方轉向射了魚雷。這遠遠超過了美軍常用的重型魚雷的射程,顯然美軍裝備了威力更大,速度更快,射程更遠的重型魚雷。
三分鐘后,繞到「俄亥俄」號南面的六艘「花」級驅逐艦也在距離敵艦大概五千米的地方轉向射了魚雷。
對交戰雙方來說,保全實力,見好就收,也許是最好的選擇。
沒等白佑彬下達命令。艦隊作戰參謀張海波就給一直伴隨在主力編隊左側活動的巡洋艦編隊與驅逐艦編隊去了命令,讓巡洋艦編隊掩護「熹宗」號,驅逐艦編隊則全速向「俄亥俄」號動魚雷攻擊。
「安宗」號爆炸起火!
在以十四節的速度航行的時候,戰列艦的炮擊命中率至少能夠提高三成。對於正在激烈進行的戰鬥而言,如果擊中對手的炮彈多出三成,就將決定整個戰鬥的勝負。
當然,「安宗」號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在彈藥庫爆炸之後,其航行速度一下就降低到了四節以下,幾乎等於喪失了所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