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十三卷 海上決戰

第十六章 根本差別

第十三卷 海上決戰

第十六章 根本差別

西北數十海里之外,至少有三艘巡洋艦收到了旗艦發出的電報,正在向美軍艦隊所在的方向飛奔而去。
艦隊里的官兵正在忙著換班。進入戰鬥狀態之後,艦隊官兵將以四小時一班的方式輪換執勤,以確保每一名官兵都能得到休息的機會,隨時保持最佳狀態,以便在任何時候都能投入戰鬥。
稍微思考了一下,鄭恩博將航海參謀叫了過來。「重新設定航線,如果趕來的美軍艦隊里只有八艘主力艦,我們就主動迎戰。」
相對而言,利用帝國海軍各作戰艦隊齊聚中途島的機會發動進攻,才是最好的選擇。
因此,鄭恩博學會了忍耐,更學會了等待。
在李明博送來早點,以及剛剛泡好的咖啡時,藍凌波也來到了司令艦橋。
當然,他要走的路還很漫長。或者說,只要白佑彬不犯錯誤,或者沒有個三長兩短,他幾乎沒有機會超越白佑彬,成為帝國海軍頭號艦隊司令官,成為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後,帝國海軍元帥的頭號繼承人。
問題是,現在已經天亮了,難道說,美軍壓根就不打算與帝國海軍決戰?
現在的問題是,美軍到底會從哪個方向殺出來。
「看情況再說,如果能打,我們就自己打。」鄭恩博長出了口氣,對走過來地作戰參謀說道,「下達戰鬥命令,讓官兵輪番上崗。」
三十五海里之外。鄭恩博也剛剛吃完早飯。
這次,無論如何也不能再讓白佑彬成為頭號功臣了!
按照鄭恩博的想法,即便打不過美軍,或者無法全殲美軍,只要第一艦隊及時趕來,他就有足夠的把握立下頭功。
當然,在第一艦隊的支持下,他的信心更加充足了。
在朝陽的照耀下,海面波光粼粼,一片光怪陸離。
在他看來。衛延年讓他率領第三艦隊進入西太平洋作戰,不但是對他的考驗,更是給他的機會。
學了三年,鄭恩博學會了很多東西。可有一樣卻是他根本沒有學會,甚至沒有意識到的。那就是作為帝國海軍軍人的根本職責,以及作為一名指揮官,一名掌握著數十艘戰艦,上萬名官兵的將領所應該具有的基本覺悟。
以往,東洋系的軍官與將領從來不會認為戰艦上地普通官兵需要鼓舞,也許爭取。
從戰術安排上來看,第三艦隊保持了很大地獨立性,這也算是鄭恩博的機會吧。
可是,李玉民的最終結局說明了問題,出身再高貴,背景再顯赫的將軍,如果得不到部下的支持,永遠都不是一名好將軍。
比起三年多的忍耐與等待,此時幾個小時的忍耐與等待更讓鄭恩博感到不安。
問題是,利益多大,責任就有多大。
如果第三艦隊搞砸了這次行動,他將是第一責任人,白佑彬肯定不會替他分擔責任。同樣的。他的前程與野心都將隨著失敗而灰飛煙滅。
「再等等。」說著,白佑彬就抬頭看了眼航海鍾。
雙方這次是明火執仗地準備大幹一場,即便斯普魯恩斯再小心謹慎,也不能躲在一旁看熱鬧。用白佑彬的話來說,如果美軍作戰艦隊不出現,陸戰隊還真有可能一口氣打下中途島。
戰爭初期,白佑彬僅僅只是快速戰鬥群地參謀。
昨天晚上交換執勤時間的時候,藍凌波就知道,白佑彬肯定斷定美軍會在天亮前到達中途島海域,與第一艦隊,或者第三艦隊遭遇。不然,白佑彬不會改變他的作息習慣,在夜間執勤。
白佑彬能夠成功,除了有陳錦寬這個大靠山之外,還得益於其在艦隊里樹立的形象與地位,更得益於其手下眾多軍官地支持。
吃過早飯後,按照鄭恩博這幾年間養成的習慣,他會到旗艦各個部門視察一圈,然後再回司令官住艙休息。
鄭恩博也在這個時候讓他的副官泡好了一壺咖啡。
可以說,作為東洋系出身的將領,鄭恩博能夠養成這個習慣肯定是難能可貴。
剛走到艙門的旁邊,通信參謀就跑了過來。見到參謀臉上的神色后,鄭恩博停下了腳步,已經抓住了艙門握把的手也縮了回來。
「不與第一艦隊配合?」
此時,已經是七日上午八點了。
回頭看了眼藍凌波之後,白佑彬搖了搖頭。
可以說,在短短几年之內,白佑彬能夠成為帝國海軍前線艦隊指揮官中影響力最大,勢力範圍最廣的將軍,在很大地程度上與陳錦寬並沒有直接關係,而是由其培養與提拔起來的眾多軍官賦予地一種必然的權力。
大概正是受到了這個教訓,在回到艦隊之後,鄭恩博就改變了以往地很多壞習慣。
如果鄭恩博認識不到這一點。或者改不掉東洋系軍官的劣根性,他就永遠不可能超越白佑彬。
「立即聯繫附近地其他偵察艦,另外,把消息發給第一艦隊。」
昨天晚上,白佑彬與藍凌波對換了執勤時間。也就是說,到現在為止,白佑彬已經二十多個小時沒有合眼了。
不用多問,肯定是發現了美軍艦隊。執行偵察任務的戰艦除非出現機械故障,無法繼續執行任務,不然只有在發現了敵艦隊,甚至確定了敵艦隊地性質之後才會發出電報。顯然,戰艦因故障而無法執行任務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想到這。藍凌波也覺得不大可信。
通信參謀沒有多問,立即轉身返回了通信中心。
三年多之後,他不但是帝國海軍頭號艦隊司令官,其培養的軍官霸佔了第一艦隊幾乎所有重要崗位,同時還將影響力滲透到了其他所有艦隊。不說別地,在第三艦隊中,就有一批曾經跟隨白佑彬征戰,並且立下了重大戰功的艦長。如果真要這些人選擇,他們肯定願意跟著白佑彬干。
戰鬥警報立即響了起來,剛剛吃了早飯的官兵們都迅速回到了各自地崗位上。
任何一個軍人都不是獨立存在的,軍隊本身就是一個大家庭。
要說鄭恩博沒有野心,那肯定是錯誤的。他已經認識到,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沒有豐碩的戰功,沒有傑出的表現,野心越大,危險就越大。最終他只會步李玉民地後塵,成為下一個倒下的東洋系將領,而沒有任何可能成為海軍領袖。
作為一個軍人,如果不能把國家與民族地利益放在首位,處處都為個人利益考慮。那就不是一名合格的軍人,更不可能是一名優秀的軍人。
當然,此時此刻,鄭恩博根本沒有時間去考慮這個問
這並不是說軍人沒有個人利益。或者可以完全放下個人利益。
顯然,此時鄭恩博與白佑彬都在考慮同一個問題,可是二人的出發點並不相同。
在很多時候,他甚至刻意向一些平民出身的軍官學習,並且逐漸明白了南洋系軍官得勢的根本原因。
在與第一艦隊會合之後,鄭恩博就拿到了第一艦隊在提尼安島靶場對複合穿甲彈進行實戰測試后得出的數據。由此,鄭恩博有足夠的理由相信,即便他手裡只有四艘「省」級戰列艦,也有足夠的資本戰勝同等規模的美軍作戰艦隊。即便遭遇的是八艘,他也能夠與美軍打成平手。
到底是什麼事情,藍凌波心裏很清楚。
這就是鄭恩博與白佑彬地根本差別。
戰術非常簡單,卻非常有效。
換個立場,如果由白佑彬來指揮美軍艦隊,他也會選擇在這個時候殺過來。當然,絕不是貿然與強大的四支作戰艦隊決戰,而是想法引開其中一支。或者二支作戰艦隊,然後再對付剩下的作戰艦隊。與此同時,米切爾地第54艦隊殺入戰場,用部分兵力引開第33艦隊。另外的部分兵力殺入登陸場,襲擊聚集在一起的登陸艦隊。
「有發現嗎?」
大概是心情不大好,早餐吃了不到一半。白佑彬就讓李明博把餐盤收走了。
從白佑彬的成功中,鄭恩博吸取了更多的經驗。
「要不,你先去休息吧。」藍凌波也看了出來,白佑彬確實很疲憊了,「有發現后,我讓李明博去叫你。」
丟掉中途島,只能使美軍更加被動。
從他的神色來看,似乎什麼事情讓他難以置信。
到時候。不管帝國海軍是否會進軍瓦胡島,美軍都會與帝國海軍決戰,而且不會由美軍來選擇決戰時間與決戰地點。
「錫蘭島號剛剛發回來地偵察報告。」
與白佑彬一樣,利用「海虎」號與「海獅」號破交艦隊提供的消息。算出了美軍將在七日凌晨到達中途島之後,鄭恩博與艦隊參謀長調換了執勤時間。整個夜間。他都呆在司令艦橋內,喝了至少五杯咖啡。另外還消耗掉了二包香煙。
西北方向,距離偵察艦四十五海里,距離第三艦隊八十海里,航向一百七十度,航速二十四節,規模在五十艘戰艦以上。因為敵艦隊規模龐大,偵察艦無法用雷達探測到所有敵艦,所以這份報告足以證明,那就是美軍主力作戰艦隊。
只是,當個人利益與國家、民族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必須作出讓步,而不是繼續堅持個人利益。
結果證明,除了消耗了咖啡與香煙之外,他還浪費了最佳的休息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