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第十四卷 雙管齊下

第五十章 智者千慮

第十四卷 雙管齊下

第五十章 智者千慮

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明智的決定。可是卻來太晚了一點。
另外。麻雀肉也是肉。再少都有味道。
更要命的是。美軍巡洋艦並沒有發現那艘帝國海軍的巡洋艦!
這次的攻擊效果就好的多了。除了又有二條魚雷擊中了「帝國」號之外。還有三條魚雷擊中了幾乎已經沉沒的「羅馬」號,五條魚雷命中了遭到重點「照顧」的「維內托」號。並且最終葬送了「維內托」號。
與此同時。由「蒙大拿」號率領的四艘戰列艦也逼近了義大利艦隊的主力編隊。
肯定不能繼續追擊「格奈森瑙」號了。不然肯定要輸的血本無歸!
正是基於這三點。米切爾做出了繼續戰鬥的決定。
只是。這次的電報是密碼電報。而不是明碼電報。
當時。還有一條魚雷差點擊中了位於「維內托」號南面的「蒙大拿」號。
當然。「格奈森瑙」號沒有留下來等死。而是迅速把速度提高到了三十二節。
打到這個時候。美軍已經算的上是大獲全勝。
同時。米切爾已經隱約意識到。他中了帝國海軍的「借刀殺人」之計。
如果當時美軍艦隊里有幾艘,哪怕是一艘大型巡洋艦。就能夠壓制住「格奈森瑙」號。讓主力編隊在不被監視的情況下安全離開交戰海域。
此時。米切爾最後悔的。肯定是有帶上幾艘大型巡洋艦。
當時不但美軍主力艦缺乏足夠優秀的官兵。就連輔助戰艦也缺乏優秀官兵。很多驅逐艦上的官兵的服役時間都不到一年。有的甚至是第一次隨同戰艦出海!
當然。現在後悔也沒有用了。
四點十分。六艘剛剛重新裝填好了魚雷的美軍驅逐艦。在六艘輕巡洋艦的掩護下。首先沖向了「格奈森瑙」號。隨即。新整隊的八艘戰列艦也跟了上去。
毫無疑問。這不僅僅射程過遠的問題。
按照絕大部分人的觀點。在全殲德意艦隊的八艘戰列艦。且「沙恩霍斯特」號已經帶傷撤離。「格奈瑙」號也只是在負隅頑抗的時候。米切爾應該見好就收。立即離開戰場。避開即將到達的第四艦隊。
而在美軍主力編隊轉向前大概十五分鐘。一艘第四艦隊的通用巡洋艦已經在戰場西面大概二十多海里處。用雷達探測到了留在主力編隊西面的一支巡洋艦編隊。並且確定了其航行速度與航行方向。
也許。不幸中的萬幸是。在主力編隊轉向之後。米切爾並沒有立即命令後面的巡洋艦編隊轉向。而是讓其加速。前去配合驅逐艦編隊對付由「格奈森瑙」號率領的德意巡洋艦編隊。掩護主力編隊撤退。
結果可想而知。德意艦隊被逼到了死胡同裏面。
顯然。這個距離太遠了。
如果不是艦長及時現已經進入魚雷的扇射區域。並且及時的下達了舵轉向命令。恐怕「蒙大拿」號就要掉幾塊肉了。
緊隨其後的「格奈森瑙」號也沒繼續突擊。而帶著後面的巡洋艦一同轉向。
「格奈森瑙」號沒有撤退。並不為了掩護「沙恩霍斯特」號離開戰場。而是要監視美軍艦隊的一舉一動。然後把相關的消息發給正在趕來的第四艦隊。而美軍艦隊的速度不會比第四艦隊快。在不清楚第四艦隊具體行蹤的情況下。米切爾根本不可能知道該向哪個方向上規避。
沖在最前面的那驅逐艦被一枚三百八十二毫米炮彈直接命中。而且不是穿甲彈。是半穿甲彈!
僅僅花了五分鐘的時間米切爾就做出了決定:幹掉「格奈森瑙」號。
首先。「格奈森瑙」號並沒有受損。且其最高航行速度在美軍戰列艦之上。其火力與防護性能又在美軍的巡洋艦之上。最重要的是。當時還有近十艘巡洋艦在與「格奈森瑙」號並肩作戰。
如同白佑彬的猜測一樣。美軍戰艦上的電台也截獲了這份明碼電報。
當時「格奈森瑙」號在美軍艦隊東面。而第四艦隊從西面出現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對付「格奈森瑙」號的時候。美軍艦隊是向東追擊。也就拉開了與第四艦隊的距離。起到了規避第四艦隊的效果。
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決定。可以說這是關係到了美軍第23艦隊與第24艦隊生死存亡的決定。
這下。米切爾有點慌了。「格奈森瑙」號的這封電報是發給誰的?第四艦隊。還是德國海軍司令部?電報的內容是什麼?
當時。美軍巡洋艦的無線電探測設備並沒有啟動。主要是在此之前。戰場上到處都是通信信號與雷達信號。無線電探測設備很難在如此複雜的電磁環境下鎖某個輻射源。也就難以發揮作用。
大概在三點半左右。「沙恩霍斯特」號就被一枚十六英寸穿甲彈打中。雖然被擊中的並不是關鍵部位。但是這艘皮薄肉嫩的戰列巡洋艦根本經受不起十六英寸穿甲彈的轟擊。在中彈之後就立即轉向了。
雖然這艘戰列巡洋艦根本就不是美軍戰艦的對手。憑六門三百八十二毫米艦炮。根本就翻不了本。但從「格奈森瑙」號上打出的炮彈還是有一定威脅的。誰保證。不會有一枚炮彈落在旗艦上?
如果能夠幹掉「格奈森瑙」號。德國海軍基本上全軍覆沒了。
最終「格奈森」號發出的明碼電報解釋了米切爾的疑惑。
四點五十五分。「格奈森瑙」號再次用長波電台發送了一封密碼電報。
只是。德意艦隊並沒有立即撤退
因此。要想避開第艦隊。就的首先幹掉「格奈森瑙」號。
如此一來。米切爾至少有一半的機會在幹掉了「格奈森瑙」號之後安全離開戰場。而不會遭到第四艦隊的攔截。
這份電報立即引起米切爾的重視與警惕。很快他就意識到。第四艦隊肯定正在趕來。甚至有可能就在戰場附近。
米切爾及時的阻止了第二支驅逐艦編隊,讓六艘驅逐艦繼續前進。
五分鐘后。米切爾讓主力編隊轉向南下。
三點四十二分。第二批六艘驅逐在距離義大利主力編隊大概三千五百米的的方才發射魚雷。而為提供照明支持的是剛剛趕來的巡洋艦編隊。
戰後。很多人都認米切爾在這裏犯了嚴重的錯誤。
結果根本不用考慮。脆弱的驅逐艦根本承受不住如此猛烈的打擊。
在四艘戰列艦的壓制下。義大利海軍的四艘戰列艦根本無法撤出戰鬥。甚至難以進行戰術機動。規避美軍驅逐艦的魚雷攻擊。
當然。當時米切爾根本沒有時間細考慮。他必須儘快做出決斷。
在美軍驅逐艦發動魚雷攻擊的時候。由「沙恩霍斯特」號與「格奈森瑙」號率領的巡洋艦編隊迅速趕了過來。只是在還沒有來的及向美軍驅逐艦開火的時候。德意艦隊的巡洋艦編隊就遭到了由「堪薩斯」號率領的四艘「蒙大拿」戰列艦的猛烈炮擊。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
四點二十五分的時候。美軍損失了第一艘戰艦。
當然以米切爾性格他不會為了一艘戰列巡洋艦而葬送掉整支艦隊。可他同樣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可以輕易到手的戰果。
顯然。對驅逐艦與輕巡洋艦來說。「格奈森瑙」號的火力確實太強了。問題是。跟隨在後面的八艘戰艦根本就追不上「格奈森瑙」號!
三點三十五分六艘美軍驅逐艦在距離義大利主力編隊大概七千五百米的距離上打出了照明彈。然後就轉向發射了魚雷。
在接下來的十五分鐘內。又有一艘驅逐艦戰沉。一艘輕巡洋艦戰毀。
可從實際情況來看。米切爾的這個決定並沒有多大的問題。
也就是說。第四艦隊很有可能正在趕來。也很有可能距離戰場還有一定的距離。
也就是說。當時被發現的美軍巡洋艦編隊仍然在向東航行。而不是向南航行!
反正。當時米切爾只能硬著頭皮去追擊「格奈森瑙」號。
當時米切爾就有點疑惑。在八艘戰列艦都已完蛋的情況下。德意艦隊的輔助戰艦為什麼不離開戰場呢?
四點四十五分。美軍戰艦又截獲了一封從「格奈森瑙」號上發出的電報。
當然。「格奈森瑙」的纏鬥也讓他很是惱火。
除了幾艘戰列艦挨了炮彈且都沒有損失戰鬥力外。參戰的戰艦中。只有二艘驅逐艦被義大利戰列艦上的速射炮擊中過幾次。其他戰艦都安然無恙。
其次。「格奈森瑙」發出的是明碼電報。這一來表明德國戰艦無法與第四艦隊用密碼電報聯絡。二來表明「格奈森瑙」也不知道第四艦隊的具體情況。
此時。戰場上的戰鬥還沒有結束。
雖然美軍已經裝備了氧氣魚雷。但是在夜間條件下。魚雷的攻擊距離一不應該超過五千米。不然很難擊中目標。結果。除了一條魚雷擊中了即將沉沒的「帝國」號之外。其他五十九條魚雷竟然全部射失!
為了讓第23艦隊與第24艦隊悄悄離開諾福克。美軍已經做了很多的保密工作。如果當時調動正在執行護航任務與破交任務的大型巡洋艦。肯定會引起對手的懷疑。從而判斷出其主力作戰艦隊的真實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