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風流》第七卷 登高望遠

第49章 重回安新(二)

第七卷 登高望遠

第49章 重回安新(二)

陸政東笑道:
「口氣不小啊!實際上棚戶區的改造,客觀上講,越是到後面難度越來越大,主要原因是商業價值高、容易改造的已基本改造完畢,剩下的大多改造成本高的,既然你這樣講,那我拭目以待。」
不過至少這項制度在安新市裡主要的活動中還是得到了一些執行,在眼下,很多人對黨政部門以及幹部的大吃大喝是非常反感,不管怎麼樣也算是不錯的了。
可是吃過是一回事,如何接待又是另外一回事,要是不上名酒名菜,就有輕慢之嫌,想要辦的事情恐怕就更難辦了。
而正是他啟用熊繼山,讓他煥發了第二春,事業迎來了一個新的高峰。
還有一點我要特彆強調一下,對於這樣的政府工程,公開透明的招投標制度之外,還必須要確保質量關,要全面落實工程質量責任制,在保證質量基礎上,努力加快改造進度,爭取早日完成全市的棚戶區改造。」
陸政東的話猶如給已經即將沸騰的水添了一把大大的火,宴會廳里馬上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掌聲一浪高過一浪,經久不息。
陸政東就拿了一個大杯子,何遠東就拿起那瓶真正的安新特曲給陸政東倒了一杯酒,什麼時候該用什麼酒,何遠東自然很清楚。
「省長的交代我們一刻也沒敢忘,我們計劃在五年內完全完成全市的棚戶區改造。」
陸政東高高舉起杯,將杯里酒一飲而盡,環視全場,微笑看著在場的幹部們:
而在現在,在很多安新幹部地心目中,陸政東無是安新的旗幟,這種情結隨著陸政東的地位不斷提升而越濃郁,陸政東調任貝湖省長使得這種情結達到了頂峰。
「老大爺,你家幾口人,這樣住著不擁擠吧?」
在晚上安新幹部參加會議的酒宴上,參加酒宴的人數不少,不過菜品不多,基本上就是按照四菜一湯的標準準備的,而酒也是安新市裡的酒,並不是高端茅台五糧液之類的名酒。
陸政東剛剛坐下,同桌一名看起來年紀很大的幹部就滿臉激動的舉起了剛剛倒滿的酒杯,對陸政東道:「省長,我敬您一杯,犯錯誤我也要敬您一杯酒,幾年前我就想敬您這杯酒了。」
說話的是市委常委、副市長熊繼山,熊繼山是陸政東提拔到金凱縣委書記的位置上的,當時按照四不提處,五不提廳的原則,熊繼山本是沒有機會的,按照通常情況他也就是在發改委再幹個兩三年,到五十五歲也就提前退休或者退居二線了。
作為安新奇迹的奠基人,甚至現在安新發展地主基調仍然是陸政東時代制定的,在這座城市,陸政東註定會成為一個符號被載入安新的史冊。
陸政東默默站起,看著一個個或熟悉或陌生的幹部面龐,看著他們激動熱切的目光,彷彿,又回到了在安新的那日日夜夜,心裏也不免有些澎湃,高高舉起杯,嗓子好像有些乾涸,率先將杯里地酒一飲而盡。
何遠東同樣心裏也不免有些疑慮,想到陸政東在安新財政並不寬裕的情況下還搞了棚戶區改造,那同樣是大投入,而事實證明那樣的投入並沒有影響到安新的發展,陸政東這一趟安新之行,想必也是傳遞這樣一個信息,眼下的貝湖和當年的安新也是相似,甚至條件還要好一些……
隨即上百名幹部紛紛幹掉杯中酒,場面蔚為壯觀,那看向陸政東的眼神讓人感覺特別不一樣,那是一種崇拜混雜著激動和神采飛揚的表情,特別能震撼人心。
陸政東也舉杯乾了,可是這樣一個個喝是不成的,不過他相信羅浮黎肯定會給他擋駕的,隨即就是一怔,是白開水,陸政東轉頭看了何遠東一眼,酒是他倒的,不想他還挺細心的。
「下午浮黎書記講,我是年輕的老書記,你那就是老的年輕的副市長,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我也祝願你在新的工作崗位上做出更大的貢獻。」
「以前我們想都不敢想能住這麼好的地方,就跟做夢一樣。」
「在工作,都在工作,兒子在公司當保安,兒媳在超市上班,有了工作,這日子也比以前好多了。」
陸政東笑了笑,他能夠理解熊繼山的心情,拿起酒杯,道:
陸政東當初對棚戶區改造實行了「保底」安置,安置標準普遍達到了戶均45平方米以上,保證了實施改造后群眾居住水平都能明顯提高。棚戶區改造還要求加強改造建設和安置住房分配過程的公開透明,維護棚戶區群眾的知情權和參与權,確保分配結果群眾滿意,見到這樣的措施得到了很好的落實,他的心情也不錯,也微笑著點點頭:
當羅浮黎端起杯子的時候,參加會議的所有幹部都齊刷刷的站了起來。
聽著陸政東和羅浮黎、唐中凱地對話,何遠東也不禁感慨,早聽說陸省長在安新的威信高,但也都是聽說,沒有直觀的感受,看著這些在陸政東面前精神抖擻的安新幹部,聽著他們的對話,何遠東有種很奇怪的感覺。
雖然陸政東並不擔心有人會讓他喝醉,但陸政東還是對何遠東微微頷首……
「安新棚戶區的改造其實也是在安新財力還不充裕的條件下進行的,邁出這一步並不容易,但是現在看來,這是值得的,改造棚戶區,不能單一的就看成就是改善了群眾的居住條件,這應該是一舉多得的事情,實施棚戶區改造的根本目的是改善群眾的居住條件,同時也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城市環境。
何遠東也是跟著省里領導到過不少地方,像這樣的場合,沒上這樣的名酒,也沒什麼高檔菜,實在是少見。
至於和周書明的關係,陸政東倒是看得很淡,就算何遠東是周書明在他身邊的釘子那又怎麼樣?
明知道這樣敬酒有些不合規矩,單有了熊繼山開頭,後面的人膽氣也就足了,羅浮黎和唐中凱都微微皺了一下眉頭,示意來敬酒的幹部退下去,卻是站了起來,微笑道:
「你這等於是立軍令狀了。」
有這樣一個很稱職的辦公廳主任,何樂而不用?
「嗯,那就好,有工作就好,周圍其他像您孩子一般的人找到工作的多不多?」
真正有些敏感的東西都在他腦海里,何遠東想知道都難……
陸省長會搞經濟這沒人懷疑,問題是他會不會被之前取得的成績沖昏了頭腦,自信心膨脹過度?
可是掌聲依然不息,甚至在邊上的餐廳的服務人員,以及工作人員都紛紛起立鼓掌,經久不息……
總體上陸政東對何遠東的工作還是很滿意的,雖然何遠東因為周書明的原因會對他有所防備,但工作上卻是一點不含糊,辦公廳的工作管理地井井有條,可以說是很稱職的辦公廳主任。
何遠東用一種旁觀者的身份看待著這一切,不過當安新市委書記羅浮黎端起杯子敬酒的時候,何遠東再次被強烈的震撼了一把。
既能改善民生,又是擴大內需的一項重要舉措。棚戶區改造產業關聯度高,帶動力強,不僅能夠增加投資,而且能夠帶動消費,可以有效消化鋼鐵、建材、家電等上下游產能和產品,也能拉動經濟發展和財政增收。
這掌聲完全出於自發而非事先的安排,其熱烈的程度也是出自幹部們的內心。因為它就如同潮水似的一浪高過一浪,未肯止息。
「安新才剛剛起步,我相信未來一定會更好!」
陸政東幹掉杯中酒,手往下壓了壓示意大家坐坐下,隨即自己也坐了下來。
這掌聲中既洋溢著對陸政東過去經年在安新工作的極大肯定,也是對其生生不息的信任和對更美好未來的期待……
尤其是在座的幹部中,大多經歷了安新前後深刻的變化,安新的前後強烈的對比對他們來講最為直觀,最為直接,所以也最能讓他們心悅誠服……
想到這些看著眼前的情景,何遠東覺得有些擔心是多餘的……
陸政東笑著點點頭,從棚戶改造區出來,陸政東笑著對羅浮黎和唐中凱道:
在掌聲的包圍中,陸政東低著頭,面色沉靜,他也許是希望用這種方式使掌聲儘快停下來,但是,幹部們執拗地不肯停。
唐中凱笑道:
老人自從認出了陸政東,就像見到了老熟人一般,話也越說越順溜,倒是挺健談的。
當然,在現階段,政府財力還不寬裕的情況下,依然還是要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實施。政府除了鼓勵地方實行財政補貼、稅費減免、土地出讓收益返還等優惠政策外,還允許在改造項目里,配套建設一定比例商業服務設施和商品住房,支持讓渡部分政府收益,吸引開發企業參与棚戶區改造,既使得原棚戶區居民能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務,還可以緩解政府籌資壓力,提高改造效率。
「再這樣一杯杯喝下來,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住,這樣吧,我敬大家一杯吧。」
何遠東是早就聽說安新是推行了反對鋪張浪費、大吃大喝的黨政機構用餐制度,但他也是持懷疑的態度,在眼下大吃大喝的大環境下,這項措施實際上很難完全奏效,特別是有上面部委的領導來,這項制度恐怕很難得到執行,對於領導們而言,其實什麼沒吃過?
老人笑呵呵的點著頭:
「不擁擠,不擁擠,我家老伴加上兒子小兩口,還有孫子,住得好好的。」
羅浮黎也笑道:
陸政東打量著房間微微點頭,又笑著問老人:
何遠東自然是坐在了陸政東一桌,剛剛也不得不站起來的她看了眼邱副省長,見邱副省長一臉泰然,何遠東也就不再堅持自己作為旁觀者的感覺,也就勉強自己融入現在的氛圍。
陸政東又一次站起來,微微地躬身前傾,向全場致謝。
在省里,不少人覺得陸省長把攤子鋪得太大了,別的不說,就說城鄉統籌,還有陸省長力推的省城新區規劃這都是大手筆,再加上現在的安楠,這都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旦後繼乏力,難以為繼,成了半吊子,那對貝湖而言就不僅僅是能不能發展的問題,而是會不會出現歷史性倒退的問題了。
「你們家孩子呢,在工作嗎?」
陸政東點點頭:
「多,基本上都找到了工作的,現在工作比以前好找多了。」
老人說著似乎很是有些感慨:
老人直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