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政道風流》第七卷 登高望遠

第52章 隔山打牛

第七卷 登高望遠

第52章 隔山打牛

事實上在上半年周書明曾經點過安新的名,覺得安新發展增速放緩了,而在最近五個月,安新增速又上去了。這實際上並不是安新被周書明點名了就一下上去了,那實際上是不可能的。
「抓發展首先就是要抓項目,堅持不懈的抓項目,努力保持投資高速增長,要堅持把抓項目、擴投資作為經濟發展的核心,推進重大項目帶動戰略,這是黨委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重大項目對於一地經濟發展能夠起到立竿見影和持續的拉動作用,這一點已經被無數事實所證明,在這一點上我們黨委政府要站在更高的戰略高度來看問題,要不拘一格開創工作新局面,圍繞重大項目做好服務工作,對於細枝末節不要過分糾纏,要顧大局,識大體,真正意識到只有發展經濟才能改善民生,才能為改善民生提供充足的物質保障。」
對於基數很大的兩個副省級城市來講,想要增速多提升哪怕一點,也是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省里的常委們對於周書明和詹繼東、金道申幾乎把持所有的人事調動心裏也是非常不滿的,大家不至於去挑戰周書明,但是對其他人可就沒那麼忌憚了……
周書明的話似乎不帶什麼針對性,但是語氣中流露出來的鄭重含義,還是讓眾人都感到些許壓力,詹繼東抬起目光不動聲色瞥了一眼旁邊的陸政東,陸政東似乎很專註的在筆記本上記著什麼,但是詹繼東可以肯定他絕對不是在記錄周書記的講話,而是在準備著接下來針對周書記所講的進行發言。
周書明抬起頭,環視了幾人一眼,語氣變得有些沉重:
這份事事實上是他在具體操作,這份名單是周書記所默認的,準備當成一個利器來使用,哪知道臨到頭問題卻是主要出在他身上,出了這樣大的簍子,完全破壞了周書記的一番苦心,在周書記看來,說不定會落下個私心太重的不良印象。
詹繼東心裏有些發苦,他心裏暗恨馬新忠完全是個滑不溜秋的老狐狸,吃了肉卻是把他給賣了,馬新忠是分管黨群人事的副書記,對下面的幹部肯定是非常了解的,若不是他弄了點手段,單經緯肯定也是不會這麼「恰好」就逮住了他所看重的人。
馬新忠也想得到作為分管人事副書記在人事調整上應有的發言權,畢竟只有在這方面擁有較大的發言權,才真正稱得上有影響力。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情,忽視環保,到時候付出的代價之巨大,實在是太過於沉重,周書明不是不清楚這一點,而是急於利用他到任之後發展經濟這個機會在短時間追上並超越山秦,從而擺脫之前貝湖發展不力的負面印象……
省城的經濟還在調整的初期,一下子就實現較大增長更是不現實。
詹繼東既然想利用馬新忠和他鶴蚌相爭,讓周書記做那大漁翁,詹繼東做小漁翁,他陸政東就不會隔山打牛,打擊詹繼東,削弱周書明?
省城雖然沒有被點名,但是心裏也是心知肚明。
在這份文件上,有幾名幹部也在這次提拔之列,而且還有幾名幹部作出了標記,詹繼東看了看下面的文件,有的涉嫌嚴重的違紀問題,還有的涉及經濟問題,紀委已經掌握一些初步的線索,正準備提請對有經濟問題的這幾位幹部採取措施。
而詹繼東更恨那幾個傢伙不成器,周書記正在整頓幹部作風,幾個人還敢頂風作案,這完全是恃寵而驕,以為有他庇佑就可以目空一切!
詹繼東正想著,周書記把文件遞給了一邊的陸政東,陸政東看完又遞給了馬新忠,兩人神情都有些嚴肅,卻是沒說話。
不過,詹繼東金道申送上門的這些也確實誘人,他也捨不得拒之門外,於是在順水推舟笑納詹繼東等人的好意的同時也把有些意思透露給了陸政東。
周書明此時目光變得有些凌厲,環視四周,這個時候作為省委書記,他的言語也就代表著一種姿態,無論是誰,只要拖了經濟發展的後腿,那麼他就要毫不客氣的給予批評,責令其改弦易轍,否則那就要挪挪位置了。
陸政東靜靜的聽著,周書明所強調的只有發展經濟才能改善民生,才能為改善民生提供物資保障,這應該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由,冠冕堂皇,可是這其中獨獨有一條他沒提,那就是環境保護。
之所以選在十月對前面的總結一次,是因為在這個時候提醒距離省里年初下達的目標任務還比較遠的地市州還能有兩個月的時間進行最後的衝刺,必須要在最後兩個月抓緊時間,盡一切可能完成。
全省前十個月經濟增速看上去總體還算不錯,比去年要高出兩到三個點,但這不足以緩解貝湖的壓力。
但看周書記的臉色,這個名單應該是有人出現問題,難道是金道申推薦的人選出了問題?
可是馬新忠也得權衡,他和周書明的關係也就那樣了,為這些人事任命和陸政東爭奪而交惡,和一二把手的關係都搞僵,雖然還是會分分合合,合縱連橫,利用自己分管黨群人事的權力,遊走在兩者之間,為自己爭取到一定的空間,可是實際上可以騰挪的空間實在是太小,甚至會成為周書明和陸政東明爭暗鬥最好的媒介,那樣的結果只能是更壞。
馬新忠把文件遞給他,詹繼東沒看幾行,臉色就一變,他沒想到主要出問題的是他自己!
最後一句話周書明持別加強了語氣,凌厲的目光更是狠狠掃視了一圈。
而這些幹部中,他和金道申所欣賞的幹部佔主要的,而他所推薦的幹部,有三人有問題,幾乎折損了一大半。
處於中間的貝湖自然是極其想超越山秦省的,雖然這樣的微小差距就算是實現超越事實上對於經濟發展根本就沒有實質性的意義,可是在政治層面上自然就變得極為有意義了。
「你們都看看!」
周書明點了幾個地市的名,並沒有點兩個副省級城市的名,現在兩個副省級城市,一個依然是發展得比較快的代表,而另一個則是增速很不得力的代表。
詹繼東想讓鷸蚌相爭,周書明漁翁得利,詹繼東也跟著佔便宜,確實對馬新忠拋出的餌也還是夠大。
周書明輕拿輕放,給了詹繼東台階下。
陸政東自然也不會上馬新忠的套。
單經緯似乎就是想要這種超然的感覺,這種超然的地位,讓他不管在常委會還是書記碰頭會上都能擁有更大的發言權。
以後得狠狠的敲打敲打下面那些人了,不然到關鍵時候又給他掉鏈子……
這件事第一板子肯定是要打在金道申的身上,可是最重的板子恐怕卻是要落在他身上。
只是陸政東也很清楚,人事權很重要,可是眼下和周書明直接對抗那時非常不明智的。
詹繼東也看了單經緯一眼,單經緯這個人一向給人都是一種有距離感的感覺,不管是前任的書記也好,還是周書記和楊凌峰也好,都沒能和他建立起親密的關係,其他人也就更不用說了。
「一些地市經濟增速比起去年明顯下降,作為一級領導,我們也要認真分析,如果是正常回調,那也要引起注意,拿出後續措施出來,如果繼續這樣大幅度下滑,我們就需要引起深思了,這些地方有沒有研究過其中原因,有沒有採取措施來重新提振,這一點我覺得省裡邊要持別提醒有些地市,不要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
貝湖和排在前面一位的山秦省,以及排在後面的南浦省在兩年前相互之間的GDP差距很是微弱,南浦要是努一把力,極有可能一下連跳兩位,而山秦若是一不注意,則是有可能下滑兩位。
說是通報,實際上這是一個全省經濟發展座次的排名表。這樣的通報是以月為單位,一個季度小結一次,半年總結一次,十月總結一次。
「尤其是和排在我們前面的山秦省相比,從人口、經濟實力以及所處地理位置,都很相近,甚至在某種程度上講我們貝湖底子還比他們厚實一些,可是就是如此,我們也一直只能跟在人家的屁股後面,為什麼會如此,我覺得值得我們在座大家深思,政東同志,若山、蘇明,你們三位更應當要有緊迫感啊。」
也正是因為如此,詹繼東把很多細節考慮得很是清楚,因為今天這個碰頭會太重要了,容不得有任何閃失。
「我看了看關於這方面的分析,也看了看各地市的環比和同比增幅,感覺到還是有一些問題值得引起我們重視。」
會議室里異常的安靜,除了偶有的筆尖畫紙的刷刷聲,甚至連咳嗽聲都沒有。
參加書記碰頭會的領導們於是也就開始翻看著省委省政府聯合出爐的《全省經濟動態通報》。
陸政東對於能夠爭取到項目自然也是歡迎之極,但是如果這樣的項目環保不能過關,那是得不償失,所以在這方面陸政東也是抓得比較嚴,看來周書明對此事有些不同看法的。
而單經緯也不是個簡單角色,這一手讓他精心準備的東西完全付諸東流,對於單經緯,就算是周書明,都有些頭疼,更不要說他了,再恨也只能埋藏在心裏……
這個《全省經濟動態通報》最早是省政府辦公廳搞的月度經濟分析,提交給省政府辦公會參會者了解掌握,但是周書明到貝湖之後,為了和楊凌峰之間鬥法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個理由,提出省委應當加強對經濟工作的領導,所以也就要求省委辦效仿省府辦搞了這個季度經濟分析,通過這個來掌握了解和研究全省經濟運行工作中的狀況軌跡,對重大經濟活動提出指導意見。
不過,雖然和周書明直接對抗不明智,但是既然詹繼東還是對安新那點事情耿耿於懷,想在其中火中取栗,那拾掇拾掇詹繼東,他還是能辦到的。
「同志們,我們貝湖今年增速還算不錯,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遠沒到鬆一口氣的時候,特別是和排在我們前面的省份相比,我們的增速還是不夠,按照這個速度,我們要在短時間追上並實現超越,這極其困難,這讓我很是揪心啊。」
實際上就是變相的介入具體的經濟事務性的工作,而在陸政東到來之後,周書明也更是加強了這一點。
詹繼東不由看了陸政東一眼,自始至終,陸政東表現得很是淡然,彷彿這根本就不是討論人事問題的碰頭會一般,詹繼東心裏就越發的明白,這裏面肯定不會少了陸政東的身影,詹繼東不由看了一眼周書記,其實在詹繼東看來,周書明在安楠的事情上就不應該開口子,那等於是給了陸政東機會,今後也許像今天這樣的「意外」恐怕是不會少了,別人不知道,他詹繼東是很清楚陸政東見縫插針的本事的,只有有一絲機會,就能運用各種手段把這個縫撕開一條口子,而且雖然眼下周書記是能掌控全局的,但是周書明現在能掌握住局面,佔據絕對優勢,一是他位置帶來的,二是其威勢,有多少常委是真正口服心服,實在是很難說,一旦局面出現一些微妙的變化,有些常委肯定和周書記就會離心離德,當時候是想合攏都合不上,只是他剛剛出了這檔子事情,在周書記面前有些話就更不好講了……
「好了,既然出現了這樣的問題,這個調整的問題今天先擱一擱,待紀委和組織部門進一步核實之後再確定名單提交常委會,現在討論第二項議題。」
陸政東也很清楚馬新忠的真實意圖,他和周書明之間越是爭奪得厲害,對於馬新忠來講越是有利,這樣馬新忠這個三號人物才真正能夠凸顯出重要性,成為雙方爭取的對象,那樣才能真正翻身。
貝湖是信心滿滿的覺得超越山秦不在話下,甚至都放出了話去,其結果卻是山秦這裏兩年拉開了和貝湖之間的距離,讓貝湖想超過山秦成為一句笑談不說,後面的南浦也越追越進,如果按照上半年增速,南浦省超越貝湖幾成定局,還好陸政東到任之後採取的一系列經濟措施在下半年開始發力,貝湖下半年經濟增長明顯高於上半年,才堪堪讓後面的南浦沒法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