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門醫聖》第八卷 元神之路

第三百八十四章 寧校長威武

第八卷 元神之路

第三百八十四章 寧校長威武

前來觀看的老師也都驚嘆不已,寧遠這位二十二三歲的青年,用自己的實力,向所有人上了一課,不僅讓所有的學生歸心,同時也讓所有的老師不敢小覷。
「寧校長,我……」又有一人站起身來,距離比較遠,寧遠招了招手道:「走近來我看看。」
「這裡是我調查的一個數據,全國西醫人數百萬,然而中醫人不過數十萬,如今全國各地已經逐漸興起了中醫熱,全國各大醫院都中醫人緊缺,特別是醫術精湛的中醫大夫……」
「寧校長,我……我……」
「寧校長,還有我……」
「大家不用笑。」寧遠很是隨和的道:「今天這個講座,事實上就是動員大會,既然大家是來學中醫的,我首先要告訴大家,中醫能治病,不僅能治病,而且能治大病,能治急病,有人或許會說,寧校長,你說能治就能治嗎,我們怎麼知道,為了讓大家知道中醫究竟能不能治病,現在我就在現場行醫,給大家治病。」
「再說中醫人的前途,杏林的泰山北斗謝國強謝老,如今是中央保健局的專家,享受正部級待遇,這是整個醫療界,唯一一位以醫生身份享受部級待遇的高官,中央保健局中西醫比例嚴重失衡,特別是醫術精湛的中醫大夫……」
看著下面舉起的手,一直在邊上觀看的劉澤瑞等人都不禁有些唏噓,這就是中醫的現狀啊,如今人們生活節奏加快,有什麼病要麼拖著,要麼找西醫儘快解決,導致中醫幾乎已經喪失了生存的土壤。
「好了,大家把手放下。」寧遠笑著壓了壓手,讓眾人把手放下道:「一千多人,基本上五分之四的人就沒有接觸過中醫,對中醫都不了解,談何學中醫,我想再問大家一個問題,覺得中醫能治病的,把手舉起來。」
「聽聲辨氣,望色診病,了不得啊,了不得。」劉澤瑞在邊上看的是唏噓不已,到了此時,他才明白為什麼謝國強一力推薦寧遠擔任這個院長了。
「聽聲音就知道你虛火上升,晚上沒少熬夜,大黃、白朮、薄荷、甘草……各適量,熬水煎服,一劑而愈。」
說到這裏,寧遠頓了頓,等到學生們微微消化了一下,這才繼續道:「我要說的第二個話題是,學中醫有沒有用?」
「寧校長威武!」不知道誰在下面高聲喊了一句,台下頓時響起了排山倒海的高呼聲,一聲蓋過一聲:「寧校長威武,寧校長威武。」
「寧校長,口腔潰瘍能不能治?」台下有人高聲問道。
寧遠一連看了十幾個人,一不把脈,而不問病情,有的只是遠遠的聽一下聲音,有的只是讓走進看一下氣色,就一語道破所有人的病症,現場頓時炸開了鍋。
「厲害啊!」趙騰龍就站在大禮堂的最後面,聽到學生們的高呼,心情很是複雜,他當了這麼多年校長,也從來沒有受到過這種待遇,寧遠二十二三歲,僅僅一堂課,就讓這麼多學生愛戴,真是讓人驚嘆。
學生聞言,急忙向主席台走去,還沒走到寧遠跟前,寧遠就揮了揮手道:「行了,我知道了,最近拉稀是吧,杏仁、巴豆去油各適量。」
「而且舉手的人中,有很多自己也不確定,只是覺得好像應該能治病,是不是?」台下響起一陣哄堂大笑,很顯然,寧遠猜對了。
「生病打點滴,喝西藥,這幾乎已經成了很多人的習慣,在場的學生中估計有不少人長這麼大都沒喝過中藥,看過中醫郎中吧?沒有喝過中藥,看過中醫的學生請舉手,讓我看一看。」
見到現場亂成了一團,寧遠再次壓了壓手,高聲喊道,學生們這才安靜下來,見到現場恢復,寧遠才繼續道:「在場這麼多人,我就不一個一個看了,我們復海醫學院藏龍卧虎,會看病的可不止我一個,大家有什麼不適,可以私下來找我,也可以去找我們的徐小姌徐老師,周俊鵬周老師。」
無論是真有病還是假有病,此時都一個個站起身來高聲呼喊,寧遠的這一手算是徹底震住了所有人。
「既然我前面說了中醫是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是華夏民族的保護神,同時也說了中醫人的地位,那麼中醫究竟能不能治病呢?」
這一次台下舉手的人稀稀拉拉,有的人甚至舉起來又放下,猶豫不定,足足過了五六分鐘,台下舉手的才一小半人。
「剛才我也至少給二十幾個人看過病了,究竟有沒有說對,說的方子究竟有沒有效果,還要大家下去服了葯才知道……」
寧遠的話音落下,下面呼啦舉起了很多手,一千多人沒舉手的也就一二百人。
在坐的學生都是十八九歲的年紀,正是年輕氣盛熱血沸騰的年齡,寧遠的一席話很快就引起了眾多學生的共鳴。
在聽著寧遠講的幾個話題,劉澤瑞更是感慨不已,寧遠先是講何為中醫,之後講中醫有沒有用,接著講中醫能不能治病,一步一步勾起了學生們學習中醫的熱情,別的不說,單從對這些學生心理的掌握來說,寧遠絕對拿捏的非常好。
「同學們,下面我們說說第三個話題,中醫能不能治病?」
「手放下吧。」寧遠再次壓了壓手道:「大家報考的是復海醫學院,就是前來學習中醫的,既然是來學習中醫的,尚且有一大半人不能確定中醫是否能治病,那麼還怎麼學?」
雖然在場的這些學生大都是小病,根本不值一提,然而寧遠能靠著聲音和氣色,正確診斷,而且不假思索的就說出藥方,這種手段,絕對是大家之風。
「行了!」
「這個話題或許才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了。」寧遠笑呵呵的看著眾多學生道:「皇帝還不差餓兵,大家報考復海醫學院,說穿了也就一個目的,將來好找工作,那麼學習中醫究竟好不好找工作呢,究竟能不能養家糊口呢?」
寧遠列舉了一系列的數據和例子,向眾人闡述了中醫的現狀,前幾年,中醫受到了打壓,然而近幾年卻已經有了抬頭的跡象,中醫人絕對炙手可熱,當然是有能耐的中醫人。
「現場行醫?」台下不少學生頓時竊竊私語,原本不少人就覺得寧遠講課和其他人講課不一樣,很有意思,就像是講故事一樣,眼下聽到還可以見到現場治病,更是興奮不已。
「啊!」剛才出聲的學生驚呼一聲,滿臉吃驚,悻悻的坐了回去。
之前劉澤瑞還覺得讓寧遠擔任院長有些冒失,眼下看來,寧遠絕對是院長的不二人選,要是換一個人,即便是劉澤瑞自己,也絕對是按照以前的老辦法教學,估計不出兩月,學生們的熱情也就沒了,大多數的學生就會開始混日子,復海醫學院也就走上了俗套。
寧遠用事實說話,給學生們構建了一個前途遠大,光明似錦的藍圖,很大的調動了學生們的積極性。
「寧校長,您說的很對……」寧遠話還沒說完,就有人在台下高聲喊道。
無論眾人報考復海醫學院的目的是什麼,此時都不免被寧遠帶動了起來,不得不說這就是新生的好處,若是換成大二大三的老油條,寧遠想要帶動起氣氛,絕對不會這麼容易。
「同學們,中醫歷史悠久,最早的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神農嘗百草奠定了中醫,之後一代代中醫人完善中醫,在歷史中,每一次大型的瘟疫都有中醫人的影子,華夏民族歷史悠久,然而世界上和華夏民族歷史悠久的民族絕對不少,但是能一直繁衍至今的卻不多,很多民族都在瘟疫和疾病中滅族滅種,華夏民族能生存至今,中醫功不可沒。」
即便是不服氣寧遠的吳尚賢此時也心服口服,他自己幾斤幾兩,他自然清清楚楚,寧遠的這一手醫術,全國能夠做到的一雙手絕對能數的過來,寧遠有這樣的手段,在復海醫學院當這個校長,說是屈才,一點也不為過。
寧遠的話音落下,後面的大屏幕上同時顯示出寧遠的這一個話題:「學中醫有沒有用?」
「寧校長,我最近總是……」坐在前排的一位學生站起身來,話說了一半,就被寧遠打斷了:「最近經常反胃,飲食不通,真沉香6克,真麝香2.4克,血竭4.5克……」
寧遠就在台上聽著台下竊竊私語,過了十多分鐘,台下慢慢的安靜下來,寧遠才再次說道:「人常說,十人九病,今天我就給大家診治一下,台下的同學哪位有頭疼腦熱,失眠多夢,或者腸胃不適等等,只要是自己覺得自己不健康的,都可以上前來。」
「呵呵,中醫望、聞、問、切,看病可不僅僅需要把脈,一旦精通中醫,就能靠著一個人的聲音,氣色診斷他的身體狀況,不過我有一點必須說明,行醫治病猶如走鋼絲,必須慎之又慎,大家第一次開始接觸,一定不要好高騖遠。」
「寧校長,您是怎麼做到的,難道不需要把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