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揚天下》第七卷 坐斷東南戰未休

第五百五十七章 驚天陰謀

第七卷 坐斷東南戰未休

第五百五十七章 驚天陰謀

要想恢復漢官的信心,唯一的辦法那隻能用戰場上的勝利,來證明大清實力尚存。
「那你的意思是放棄中關了?」
多爾袞問範文程等人要對策時,各人卻是三緘其口,默不作聲,這讓一向沉著的多爾袞也不禁怒火中燒,厲聲斥道:「廢物,一群十足的廢物,本王要爾等何用?」
「王上,東線肯定不能放棄,否則秦軍20萬大軍直逼我京城,中樞有失,則四肢癱瘓。再看中路,若放棄河洛,馬永貞大軍迅速進逼,重新掌控洛陽八關,與山西的姜瓖就成呼應之勢,則我關中的何洛會就會被隔斷,所以,放棄中線,等於同時放棄西線,也不可行。」
眼看多爾袞還在追問,剛林只得硬著頭皮出來說道:「王上,大清沒有那麼多滿人可勝任各地的官職,這件事想解決確實困難,如今看來,也只有殺一儆百了。抓捕一些逃官,處以極刑,總能震懾住一些人。」
問題還是這個問題,只不過問起來口氣更緩和一些而已。
總的來說,放棄哪裡都不好,但如果每個地方都不願放棄,結果可能是哪裡也保不住。
文中明確地說明,自《北伐檄》布告天下之後,脫離滿清的漢官,可以既往不咎;
秦牧這道《北代檄》給大清所造成的後果,其嚴重程度大大超出了多爾袞的預料,說是足抵十萬雄兵也不為過。
多爾袞在軍事方面,同樣擁有精明的戰略眼光,範文程說處處防守,處處失守這一點他是認同的;
大清目前唯一的優勢是騎兵的機動能力,如果處處防守,不但兵力被攤得太薄,騎兵的機動力也難以發揮出來,他頷了頷首,表示讓範文程繼續往下說。
多爾袞腦中亮光一閃,脫口問道:「你的意思是,把蒙軻的主力引過來,然後決堤黃河?」
範文程立即反駁道:「現在是夏季漲水期,放棄關中之後,我軍只要派少量兵力駐守黃河渡口,秦軍想進入山西便沒有那麼容易了。」
「不燒不搶現在漢人就不揭竿而起了嗎?」多爾袞冷冷地反問道。
範文程答道:「王上,如今蒙軻在徐州號稱擁兵50萬,此數雖有誇大成份,但根據咱們所掌握的情報,淮南秦軍總兵力少也接近20萬,由此不難判斷,秦軍主攻的方向在東線。
王上,如今我大清處於弱勢,奴才以為,不能與秦軍計較一城一地之得失。該放棄的地方,就要舍于放棄,將敵人引至有利於我軍的地形,再集中兵力,殲其一路。」
多爾袞的聲音冷得象地獄里透出的陰風,讓人脊背生寒,心驚膽戰。
在兩國曆次交戰中,清軍敗多勝少,被打得節節敗退,使得漢官對大清失去了信心,因此對秦牧《北伐檄》中的通牒才如此驚恐。
多爾袞掃了眾人一眼,說道:「漢官棄官潛逃之事,若不能儘快想個萬全之策,只怕不用秦軍打來,大清的軍政就癱瘓了,你們說吧,此事該怎麼解決?」
「王上,眼下只有如此,否則這數千里戰線,臣以為實在難以守住,放棄關中,可集兵于河洛或淮北,方有可能重創秦軍一路。」
範文程等人伏在地上,背上衣服都已汗濕,冷嗖嗖的。
聽他口氣有所緩和,範文程等人無不大鬆了一口氣,齊聲說道:「多謝王上寬宏大量!」
瓜爾佳·剛林說道:「王上,范學士所言雖然有理,然放棄關中,同樣不妙,一但秦軍佔領關中,便可象當年的李自成一樣,縱掠三邊,進攻山西,威脅宣大,進逼京城。」
「好!」多爾袞目中光芒大盛,重拳擊在桌上說道,「好計策,此舉若是成功,足抵百萬兵,好計策!」
好在多爾袞畢竟是一代梟雄,很快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緒,他坐回黃花梨椅子上,暗吁了一口氣,又拿過茶水潤了潤嗓子,才說道:「都起來吧。」
而在襄陽以及四川,秦軍同樣有兵馬在集結,這兩路具體兵力雖然還不清楚有多少,但細算來下,如果其傾巢出動的話,同樣可以各出10萬大軍;
但也正如多爾袞所說,這個問題不解決,不用秦軍打來,大清只怕就土崩瓦解了。
「有屁就放!」
馮銓嚇得趴倒在地,連連叩道請罪。
發生在朝鮮的巨變,要傳回到燕京或許還需要十來天,但燕京里卻已是愁雲慘淡,風聲鶴唳。
這一天一夜,範文程等人苦思冥想,幾乎愁白了頭,也沒想出可行的破解之道。
範文程幾人你望我,我望你,眼中無不充滿了無奈。
殿中的太監宮女,包換範文程、馮銓、瓜爾佳·剛林、馮國柱等人無不嚇得跪倒在地,大氣也不敢喘。
這個問題要是那麼好解決,他們剛才就不會沉默以對,把多爾袞惹得大發雷霆了。
在多爾袞看來,範文程的話確實點到了問題的關鍵,秦牧的《北伐檄》之所以引起漢官如此大的恐慌,主要是因為其有強大的軍事力量為後盾。
內弘文院大學士兼禮部尚書馮銓猶豫地勸道:「王上,恕奴才斗膽說幾句,關中民風剽悍,一直以來本就叛亂不休,何洛會兵力不多,要實施此策,只怕未必辦得到,事情傳開之後,反而有可能激起大清治下漢人的恐慌和同仇敵愾,進而紛紛揭竿而起……」
多爾袞拿出了過人的毅力,迅速決定道:「那就讓這樣吧,放棄關中,傳令何洛會,把關中燒光搶光,不給秦軍留下一粒糧食,一間房屋!」
馮銓磕得額頭都青了,倒讓他磕出了一個主意來:「王上,奴才……」
既然如此,多爾袞也就把心思轉到迫在眉睫的大戰上,他轉而問道:「秦牧來勢洶洶,我大清漢官又人心渙散,這仗怎麼打,諸位有何良策?」
範文程出來說道:「王上,瓜爾佳大人之策,也算是治標良策,但若想治本,唯有前方取得一場大勝,恢復漢官對大清的信心,方才管用。」
秦牧在離開金陵,駕御淮安時,頒布一道《北伐檄》,檄文中除了強調大秦受命于天,北伐中原,驅逐建奴,是順應天命,拯救生民于塗炭,復漢官之威儀,重塑華夏之正統外。還用了很長的篇幅,給替滿清賣命的漢人下了最後通牒。
反觀我大清,何洛會在關中只有一萬五千兵馬,勒克德渾在洛陽也只有3萬,東線的豫親王為5萬,如此稀薄的兵力分散於山東至關中的漫長戰線上,情況對我大清極為不利。
「范學士以為,什麼地方可以放棄?集中兵力殲其哪一路?」多爾袞問道。
「是是是,王上,奴才以為與其在關中費力實施此策,還不如誘東路秦軍主力北上,然後來個水淹七軍。」
事實確如多爾袞所說,隨著秦國大軍壓境,滿清治下不但漢官逃亡者甚眾,而且各地的亂民又呈燎原之勢,紛紛揭竿而起,情況對大清而言,已經壞得不能再壞了。
呯!多爾袞一拳擊在桌案上,震得桌上筆墨紙硯亂跳。
「王上,目前秦軍的中路、西路兵馬都尚未出動,情況未明,是以現在斷言殲其哪一路還為時過早,不過我軍兵力太過薄弱,必須放棄一路,否則處處防守,處處失守。」
「王上,正是。」
這道最後通牒一經傳到中原,許多漢官嚇得匆匆棄官而逃,地方行政幾乎陷入癱瘓。
隨著漢官逃亡的人數越來越多,這就象瘟疫在傳播,讓其它官漢更加恐慌,就連京城中,也是人心惶惶了。
但凡繼續替滿清賣命的,不論官品高低,將來一律處以千刀萬剮的極刑,後代子孫男則代代為奴,女則代代為娼,永淪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