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最強農民》第一卷

第48章 街頭百人大培訓

第一卷

第48章 街頭百人大培訓

說是大街,其實就是破舊小街,街,全部是一塊一塊的青石塊鋪成的。街頭的豬兒市場,就是一塊趕集人們買賣東西的土壩子,俗稱豬兒市場!
陸續兩天,有不少人到王平家裡來補交學費,每次兩元五元的金額不等,短短兩天,母親耿淑芬又收到五十多元的學費,看得父親王年貴眼熱心跳,晚上連覺都睡不好,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攏嘴。
王平覺得很奇怪,這些人昨天都還沒有錢,打了欠條,今天怎麼又來繳費了?
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其實被貧窮壓迫得太久,一有契機,就好像地里的種子,只要給它點陽光雨露,種子它自己就噌噌噌的往上冒!
要不是王平不同意,連社長和大隊長唐金書記劉坤厚都準備再次招收想要學習嫁接技術的人們,一旦形成了好的風氣,人們就會自動來追逐機會。而到王平家來諮詢桑樹嫁接和桑樹種的人,絡繹不絕!
王平決定修改挨院子逐個去培訓的計劃,決定一次性培訓一百三十人,想來想去,王家院子李家院子公社禮堂都是不可行的,這需要一個很寬的地點,而且,還要不怕吵鬧能堆放廢舊桑枝,那麼,真武公社大街的街頭豬兒市場,就是唯一的地方。
凡是美女,大多分兩種,一種是內秀,智慧型;一種外美,漂亮型;而兼具內秀和外貌的美女就極少,而市宣傳部的xx師範大學中文系的實習記者易思,正是這種內外兼修的美女,走到哪裡,都是一道亮麗的風景!
不過兩天時間,在連社長親自的監督實施下,在大隊長唐金和大隊書記劉坤厚的鼎力協助下,一大隊十個生產隊的十個桑樹嫁接小組組建完成,一共一百三十人,每一組一十三人。還有不少人聽聞消息后要想加入,都只能作為後備人員,等待下一次的機會。
王平沉吟了一下,想道,前世的培訓班,就是再多的人也不怕,因為他們的場地不受限制。那麼我為什麼不能一起來培訓這些人呢?只要能解決場地,一百三十個人一起來培訓,豈不是更有氣氛和氛圍。到時候最差的勉勵苦練,最優秀的得到獎勵,也更能激勵人們能更好的掌握技術。
第二天,除了一大隊的社員因為家就住在這裏方便來看熱鬧外,其他大隊的社員,沒什麼事情的,都來大街上看熱鬧。在一個沒有任何娛樂的年代里,任何的新鮮事物,都能引起人們的好奇心和聚集慾望。何況上百人的培訓大會,他們以前聽都沒有聽過,更別說看見了!
第三天,所有的一百三十個人員,有男的女的,老的少的,美的丑的,幾乎什麼人都有,帶著凳子,小刀,桑剪,廢舊的桑枝來到街頭,每十三個人圍成一個圓圈,圓圈中間由一個師傅做示範,練習小刀削芽孢的技術,王平和連社長則在主席台上坐鎮。圓圈中的一十三個師傅,就是孔小虎王功福李兵兄弟王建王亮等人。王平免去了孔小虎李兵等人的學費,還有他們今後自己家裡桑樹嫁接的母桑條費用,他們就是王平手下免費使用的兵!
平時,這些大隊幹部生產隊幹部都是社員們面前的權威人物,今天,卻被一個小夥子指著教訓,這給人們帶來了特別的快樂感覺。一些反應遲鈍手腳粗笨的桑樹嫁接人員,也會被人們大聲叫出他的名字加以取笑。
還沒有等到一大隊的十個生產隊的社員們因為桑樹嫁接而得利,這個桑樹育種和嫁接的事情,已經在全鄉都得到了最有效率的推廣。幾天過去后,全鄉的社員們彼此見面,幾乎人人都在談論這件『超百人街頭學習嫁接技術』的本地新聞大事。
劉坤厚嘿嘿一笑:「這是我和唐金商量出來的,我們發覺十個小組培訓的先後順序不好確定,所以告訴那些生產隊長,哪一個小組交費的越多,就先安排王平和他的技術隊員培訓哪一個隊。」
上百人十三個大圓圈的露天培訓大會,一場前所未有的培訓事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轟動的宣傳效果!
王平找到劉坤厚,劉坤厚上衣口袋裡插著鋼筆,小眼睛眯著,看不出來是在笑還是沒有笑。
市裡最後決定暗地裡派出宣傳部的一名記者前去私底下採訪調查,看看下面的基層官員說的『街頭百人大培訓』的事件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
「劉書記,怎麼今天有人不斷的上門來交錢?」
這一幕也成了吸引街頭來去的人們的亮麗風景,現在還是農閑的時間,不一會兒,周圍就聚集滿了非常好奇的人們,而且看樣子,人還將越聚越多!
而養蠶致富的可信度,也因為公社社長連勝利和一大隊十個生產隊的所有幹部的加入而得到了最強的保證!
這無意中演變成了一場奇怪的盛宴,拿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場豪華『秀』!
王平一愣,本來他是想來『教訓』一下劉坤厚的,誰知道這倒真是個問題,十個小組,以前是計劃挨個逐一培訓,可是現在看來,人們的心裏期望值太高,誰都不願意自己最後才得到培訓的機會,雖然王平知道先培訓后培訓並沒有任何區別,但是,這些小組成員顯然並不這麼想。
第三天,來圍觀的人就更多了,把街頭圍成了一個臨時的熱鬧集市。王平培訓時候批評唐金劉坤厚等幹部說的一些話,總會引起觀望的人們的善意鬨笑。
連社長高興之餘,把這個街頭露天培訓大會的盛況彙報了給縣裡,孫副縣長聽后大喜,這樣的公開的大範圍培訓上百的實用人才,引起人們的圍觀和宣揚養蠶致富,的確是個值得好好推廣的經驗,也是個拿得出手的經驗,於是躊躇滿志的彙報給市裡。
事情的普及程度,再次超出了王平和連社長的預期,而人們爭相打聽關於桑樹育種嫁接的事情的熱心程度,也超出了王平和連社長的心理估計!
市裡有自己的宣傳部刊物,市長認為這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基層改革試點的事件,是一種改革的新風尚新氣象,應該宣傳鼓勵,但是同時,市裡的眾多幹部都對這件事情持懷疑態度,一個偏僻落後的公社,竟然會有『非農技站技術人員』的鄉下小社員想出『街頭百人大培訓』的方法來宣傳養蠶致富,這個年輕人的求學經歷,他的技術來源,培訓的方法效果,地方幹部彙報工作的誠實性,顯然都非常的值得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