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最強農民》第二卷

第255章 全球真正第一的農業公司

第二卷

第255章 全球真正第一的農業公司

「我看看資料!」王娟說道。王平把資料遞給王娟,王娟說道:「租地一千五百畝,時間五年,種植水稻。」
這一下,寧嫻瀾女士的表情很僵硬了,她作為共和國的農業部長,對這個情況,竟然是一無所知。這個情況,也太意外了。
王平笑道:「寧奶奶,你說的上川、保志、日番、宇多、井田五個公司,都是興和控股的子公司。」
「凌波主任還會出這一招?」寧嫻瀾女士頗感意外。
「他們竟然在國外租了上百萬畝田?」寧嫻瀾女士驚訝了。
共和國的農業,經過幾年的發展后,從沒有飯吃吃不飽到家家戶戶糧滿倉,如今,將慢慢向吃好轉變。吃不飽,吃飽,吃好,這是三個標準。要想達到大家吃好,最基礎的一點,就是全商業化種植,說白一點,也就是什麼賺錢就種什麼,農民有自由的選擇種經濟作物的權力,而不是為了國家的糧食安全和平衡,被動去種一些經濟效益不好的農作物。
王平知道王娟演講的觀點是不會得到大多數官員的認同的,但是能夠在這樣的場合里講出另外的觀點,已經是農業開放的進步姿態了。先是能講,才能有后一步的推動力量來做!
王娟演講的內容,正是這個意思。
王平拿起紙袋,掏出裏面的東西,幾張白紙上寫滿了數字和地址。
一家人叮叮噹噹的吃飯,沒有一個人說話。
王平只好憋住自己說話的慾望,他有很重要的東西想問寧嫻瀾女士要,這份東西非常的重要。
帝都農學院,亞洲第一名的大學,開設的課程,並不僅僅限於農學,而是涵蓋了工商管理,法律,會計,機械,語言,文學,化工,汽車,電子,軍工等數百個專業課程,在全球排名上,也是在前三十名。而共和國,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排上前兩百名的。
王平對這一切都很清楚。收集興和子公司的詳細資料,是必然的步驟。而關於興和的實力,現在是時候一點一點的透露給共和國的農業部部長了。對於這樣的龐然大物,了解之後,沒有人不心生畏懼的,寧嫻瀾女士也隱隱的感覺到不安。共和國在缺糧的時候,島國出於外交目的,還讓上川公司為共和國提供過糧食援助,只是共和國領導層並不知道上川的背後其實是興和。
「我看見了,興和的手,無處不在。他們有技術優勢,資金優勢,再跟本地的企業合股,搖身一變成合資企業,自然就能名正言順的租我們國家的地了。」王平說道。
上川、保志、日番、宇多、井田,五個糧商公司,每一個都是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在外租地種糧食,然後把糧食源源不斷的運回島國,同時也兼做其他的農業附屬產品:化肥,機械,農業,貿易,地產甚至還涉足到保險業。
「這是易老叫我交給你的,放在我這裏很久了。」寧嫻瀾女士說道。
「興和?就是以生產農產品檢驗儀器而聞名的興和?」寧嫻瀾女士問道。
通商省的官員,有好幾個都是興和集團的人。
同時,王平在這兩年裡,通過對外貿易部和外交部等渠道,把興和的五大子公司的在國外租地的情況給全部摸查清楚,一份完整的資料,就是能對付興和的秘密武器。
王平點點頭:「這百萬畝田,就是興和的命脈,也是日本人的農業生命線。」
王娟和寧嫻瀾女士都是作聲不得。換了是別人,肯定會笑話。可是王平說出來的話,那必然是極有分量的。
「是的!」
「我們這兩年的關係的確很好,是因為外貿投資管理委員會的主任凌波時不時的敲打島國的通商省官員,提醒他們的某某產品有些問題,可以說,島國通商省的官員在水蜜桃銷售的季節里,每一個星期都會收到相關島國在我們國家裡的商品的不良信息通報,所以通商省的官員就知道不能對我的水蜜桃動刀了。」王平微微一笑。
這個四合院,是國家划給寧嫻瀾部長的,在這個家裡,她老人家有個規矩,那就是吃飯不能說話,吃晚飯。收拾了桌子,喝點清口的湯,然後可以說話。
良美公司對上一個上億人的農業國家級力量,肯定不是一個層次的。
一個國家的農業,商業化的程度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達程度。美國是全商業化,農業本身,就是商品。商品就可以自由買賣轉讓,選擇和轉型。
「這個興和真是厲害啊,跟美國的ADM,邦吉,嘉吉、路易達孚相比也毫不遜色啊。」王娟嘆了口氣。
「可是據我了解,島國在國外租地的公司有上川食品有限公司,保志糧食有限公司,日番集團有限公司宇多農業有限公司,井田大米有限公司,卻並沒有興和公司的名字,興和的農業,都在島國內,它對外的產品,可是水果和農業先進檢測儀器。」
其實凌波在王平的眼裡,本來是一個流氓官員,誰知道他的流氓手法,把島國通商省的官員們給治理得服服帖帖的。根據共和國的落後經驗,根本就挑不出任何毛病的產品,也會被凌波挑出顏色不好的毛病,包裝太爛的毛病,大小尺寸材料樣式,每一樣都是退貨的理由。當然,了解凌波的人都知道,他這就是隨嘴亂說。
王平的水蜜桃在島國大行其道,興和雖然如吞了一隻蒼蠅,但是從通商省里的員工通報的信息來看,大局著想,也只能忍住,這就是不等量的威脅。
農業部國際司的經驗,還是比較的欠缺的!國門打開的時間並不長,一切都在發展中!
發達國家種地的人很少,經營農產品的人卻比種地的農民多了很多,而在共和國,經營農產品的人很少,種地的人卻很多,這就是區別。
王平正在打算做這一塊市場:私人糧食儲備!農民豐收了,保證糧價不會跌出成本價,糧食儲備就是一個槓桿,國家的平價收購。始終令農民得益不高,這是肯定的!帶有體制性的收購。跟純商業的買賣還是有區別的!
「島國的帝都農業大學,就是興和出資辦的。裏面的老師教授,優秀大學生,畢業后,都在興和公司上班,從我個人了解的情況來看,全球真正首屈一指的糧商集團,不是ADM、邦吉、嘉吉和路易達孚,而是這個興和。」王平說道。
王平走進偌大的國際司大禮堂,坐在最後一排的角落,聽王娟講國外農業商業化的特點和必要的社會基礎。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食糧儲備,在國家的層面,稱為戰略糧食儲備。只是共和國沒有私營的糧食儲備商,這就導致國內農民的糧價議價能力很差。在國外,很多私人糧商購買糧食儲備,為了獲得糧食收購權,肯定就會提高糧價,這就會形成對農民比較有利的一面。
任何的媒體,新聞,公司排名,財富排名,都沒有興和這個集團的名字。它的出名,就是以暢銷全球的農業產品檢測儀器而出名,真正的實力,都隱藏了起來。辦帝都農學院,就是為了不停的為興和造血。
晚上,在王娟的家裡,王娟、王娟爸媽、王娟奶奶寧嫻瀾女士、還有王平一家五人圍著桌子吃飯,王娟父母在寧嫻瀾當上部長的第二年。就從xx省調到了上京,兩個人繼續在某學校做小學教師,一家人住在一個四合院里。
「不是。」王平搖搖頭。
寧嫻瀾女士說道:「王平,你收集這些資料,想做什麼?準備跟興和開戰?」寧嫻瀾女士覺得良美和興和開戰,毫無勝算。興和太大了,可以說相當於島國的一個整體農業實力。
興和的實力,就正是來自帝都大學源源不斷的輸進來的人才,很多傑出的人才,畢業后就職于某公司,工作了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幕後的老闆,竟然是興和。
五個公司都是龐然大物,卻都是興和的控股子公司,興和集團,那就相當於一個農業國家了。
「這上面有很多國家的地址電話和土地面積什麼的,我可沒有看明白這是什麼東西。」寧嫻瀾女士說道,「對我不能說的秘密嗎?」
王娟也是吃了一驚,她也是第一次聽王平說起這件事情。
「不是什麼秘密,這是我通過易老和楚朝輝部長收集的島國興和公司在外國租地的情況。」王平說道。
「謝謝!」王平小嘴甜絲絲的。
寧嫻瀾女士太震驚了,喃喃地說道:「我看見你的資料上最後一頁,共和國的一個海邊省份,跟上川公司簽訂了租地協議呢。」
飯後,寧嫻瀾女士漱口完畢。進去裡屋,拿出一個牛皮紙袋扔在王平的面前。
「你在島國的霞暉水蜜桃和珍珠水蜜桃銷量很好,幫助你和伊藤忠水果商社牽線搭橋的山本雄一教授,你曾經給我說過,他就是興和的人,興和跟你的關係,好像非同一般啊。」寧嫻瀾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