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第二卷 崛起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望眼欲穿的望遠鏡

第二卷 崛起

第一百二十二章 望眼欲穿的望遠鏡

不過怎麼看這傢伙掛的方式都不太好看,牛皮筒橫在他的胸脯上,像是脖子上掛了個牛骨頭一般,頗有點招搖的感覺。
王宏聽罷之後,有點不好意思,訕笑了一下趕緊把手裡面的這根管子掉了個頭,把小頭那邊又放在了眼前,開始用這根管子朝著海面上搜索了起來。
於是辦有工匠開始試著將凹透鏡和凸透鏡組裝到一起,製成瞭望遠鏡,具體到底是誰先發明的望遠鏡,後世西方史學家爭論很大。
不過慢一點也無所謂,這船我剛才看了,比咱們現在用的船結實多了,到時候大船就算是慢一點,也無所謂了!這船是好東西!以後有了這玩意兒,就算是官軍水師來找咱們的麻煩,咱們也照樣打的他們滿地找牙!嘿嘿!」
「別!我先試試!真的假的呀!……我瞅瞅,怎麼啥也看不見呢?咦?看見了!看見了!不對呀……咋變得越來越遠了?」王宏一看方安想要把這東西搶回去,就趕緊拿起來把一頭戳在了眼睛前面,開始透過這個管子在海面上晃動著看了起來。
方安一聽伸手就去王宏手裡面搶這個單筒望遠鏡,並且說道:「三哥,我可沒騙你!信不信由你,這可不是什麼破玩意兒,你要是不想要的話想要的人多得是!你還給我吧,老八到現在還沒混上呢!」
方安腦門上拉出了幾條黑線,看了看王宏,鄙視了他一下才告訴他道:「三哥,你把它拿反了!小頭這邊對著眼睛,你再試試!」
在玻璃場籌建起來之前,他曾經試圖使用天然無色水晶,請工匠磨製鏡片製造望遠鏡,可是這個辦法卻因為高透明度的無色水晶石很不容易找到,而且高明的珠寶工匠也不容易找到,最終一直被拖著沒有弄成。
他一邊看一邊吵吵,開始角度不對,鏡片之中只看到了白茫茫的一片,過了一會兒工夫,總算是看到了鏡頭裡面的景物,但是卻發現看到的東西不但沒有拉近,反倒是變得更小了,於是他立即叫了起來。
現如今王宏拿到了這個東西之後,起初是不以為然,覺得這東西沒啥稀奇的,可是在通過望遠鏡的目鏡,看到了很遠處的景象之後,這傢伙就被震驚了,在船上是大呼小叫,連連稱妙。
王宏這下不著急了,點頭道:「那就好,那這條船就算了,我不要了!回頭我等著大當家給咱們換大的!不過要是換了大船的話,這船還能跑這麼快嗎?
這東西他沒見過,於是滿肚子狐疑的對方安問道:「老五,這又是啥稀罕玩意兒?不能吃不能喝的,有啥用?不會又是大當家搞出的啥火器吧!不對呀,這玩意兒太輕了,也沒火門,不像是能發火的東西呀!」
這時候他們船上的一個船匠說道:「王管隊,您別急,這條船大當家說了,是主要拿來試水用的,可能不會編入到你們戰船隊之中!
他說這句話,很顯然是有點反悔了,覺得這條船雖然夠輕快,可是畢竟小了點,不太威風,當他的分船隊帥船有點不太夠面子的感覺。
方安忽然間不知道從什麼地方拿出了一個銅管,拿在手中,掂量了掂量,接著把這東西遞給了王宏,對王宏說道:「對了三哥,大當家近來還給我們弄了幾個這樣的東西,他說你回來之後,把這個給你,昨個你回來的時候,我們只顧著給你接風洗塵了,卻忘了把這個東西交給你!」
結果他如此表現頓時又大大的被旁邊幾位鄙視了一番。
王宏也不以為意,笑就笑吧,反正這玩意兒到了他手中,誰也別想再給他要走了,畢竟這東西眼下數量還很少,能拿到的人,就代表著他們在海狼之中身份的尊崇,所以他將手中的這個望遠鏡把玩多時之後,小心翼翼的放入到了方安遞給他的一個牛皮筒中,很鄭重的將這個望遠鏡掛在了脖子上。
但是近期玻璃場所產的玻璃,工藝漸漸穩定了下來,質量也越來越好,透明度越來越高,漸漸的就滿足了于孝天的需求。
據說望遠鏡的發明,跟荷蘭人有關係,玻璃產業在西方開始發展之後,便出現了一個新的行業,那就是專門製作眼鏡的工匠開始出現了,人們發現凸透鏡可以放大物體,於是便製作出了放大鏡,後來又製成了老花鏡,於是製作眼鏡的工匠便應運而生。
但是有一定可以肯定的是這個時代,望遠鏡肯定是已經被西方人發明出來了,並且已經將其實用化了。
結果是他這樣的表現,自然而然的要被同僚們鄙視一番了,畢竟這幫人開眼比他早,現如今已經過了新鮮勁了,看到這傢伙露出一副土包子的樣子,少不了會嘲笑他幾句。
後來工匠又發現凹透鏡可以縮小物體,可以糾正一些近視的人的視力,而且無意間將近視鏡和老花鏡疊加在一起,居然發現可以看到很遠以外,以前看不到的地方,也可以把遠處的大教堂的頂拉近到眼前,看的更加清楚。
只是這玩意兒估計比較稀罕,西方國家目前也沒有將其作為商品大量輸入到大明,故此大明的人對此見識過的極少。
當海盜天天在海上混,怎麼能連個望遠鏡都沒有呢?于孝天早就憋著想要弄一些望遠鏡,裝備給自己的手下們,起碼做到每條船上要配發個兩三支才行。
因為歷史上明代有人有這麼一段記載,說「番僧利瑪竇有千里鏡,能燭見千里之外,如在目前。以視天上星體,皆極大;以視月,其大不可紀;以視天河,則眾星簇聚,不復如常時所見。又能照數百步蠅頭字,朗朗可誦。瑪竇死,其徒某道人挾以游南州,好事者皆得見之。」
而且這條船隻是一百五十料的船,大當家說了,如果這種新船可以的話,接下來就放大,建更大的新船,替代咱們現在用的戰船,接下來會造出四百料的新船,那就比眼下諸位用的福船還要大了!」
後來玻璃場雖然投產了玻璃,但是前期玻璃卻因為質量原因,脫色工藝達不到要求,製作出的玻璃多少都帶點顏色,也達不到製作望遠鏡鏡片的要求。
王宏伸手接過了這個銅管,拿在手中好奇的擺弄著,見到這東西一頭粗一頭細,看上去像是中空的,但是兩頭卻似乎鑲上了透明的水晶片。
王宏聽罷之後,搖頭道:「這怎麼可能?老五,你不是又拿我開心的吧!這一年多來,你這個傢伙好像沒以前實誠了!總是一見我就拿我尋開心!遠處的東西,怎麼可能用這破玩意兒就拉近到眼前呢?」
所以可以肯定,在傳教士利瑪竇來到中國的時候,就已經攜帶了一個實用化的望遠鏡進入了大明,並且有很多人見識過這東西。
可是王宏因為在雙峰島那邊沒有回來,所以于孝天便把一個望遠鏡交給了方安,讓方安回頭交給王宏。
原來於孝天近來除了忙於各種其他事務之外,早就開始暗地裡試製起瞭望遠鏡這種新鮮玩意兒。
「小的豈敢誆騙王管隊你們呀!這真是大當家說的!」那個船匠趕緊回答。
王宏一聽又來了興緻,趕緊問道:「此話當真?大當家果真要建更大的?」
「哇!……哇!看到了!看到了!就是拉近了!哇!看的真清楚呀!好東西,真是好東西呀!哈哈!」王宏當從目鏡之中,看到了很遠處的南日島的時候,終於發現新大陸一般的開始狂叫了起來,高興的手舞足蹈。
方安對王宏笑道:「這個可不是什麼火器,這東西大當家稱其為望遠鏡,也叫千里眼,湊到眼前可以把很遠外的東西拉近到眼前,看得非常清楚!原來遠地方看不到的東西,通過這個千里眼也能看見了!你放到眼前朝四周看看吧!」
於是于孝天便讓玻璃場的工匠們,按照他的要求開始試製凹凸鏡,經過幾個月的反覆試製之後,最終得到了堪用的鏡片,雖然清晰度和精度都比後世的鏡頭鏡片要差很遠,可是好歹這玩意兒已經能用了。
王宏愣了一下,仔細看了看之後,多少有點泄氣搖頭道:「照你這麼一說,這條船還真是有點小了點!要是能再大一些的話,就好了!」
那麼說明這東西被發明出來的時代,要比現在還要早很多,起碼西方國家這個時候,很多人已經使用上了這種東西。
後世望遠鏡是個很普通的東西,幾乎可以成為家庭日常用品了,可以說是唾手可得,但是這東西在這個時代,卻還是新鮮玩意兒。
於是他連忙就讓工匠們用銅皮裹製成銅管,將這種鏡片鑲入到了銅管之中,並且將其做成可抽拉伸縮的形狀,第一批試製的幾支都發給了手下幾個重要的頭領,王宏作為第二分船隊的管隊首領,自然而然也成為第一批可以使用這種新鮮玩意兒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