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第三卷 南海風雲

第四十章 單幹

第三卷 南海風雲

第四十章 單幹

這在以前鄭一官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因為以前他只是李旦和顏思齊手下的小頭目,實力根本沒法跟于孝天的海狼相抗,但是現在他不一樣了,他差不多接掌了李旦所有的盤子,將李旦的手下都收入到了他的囊中,現在聽令於他的人過萬之多,船隻更是有四百條以上,放眼整個大明沿海,他這樣的實力也算是相當龐大了。
於是鄭一官坐下來和手下們開始商量,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鄭一官雖然這個時候把于孝天恨到了極點,可是一旦冷靜下來之後,卻還是沒敢召集手下去找于孝天報復。
海狼船隊之中有不少大炮,打得又遠又狠,鄭蟒帶著的手下根本是在被對方騎著揍,沒有半點還手之力,完全可以說是被對方完虐,這就讓鄭一官對海狼更是大為忌憚,知道了海狼的厲害。
原因很簡單,眼下他雖然表面上實力已經很強了,但是實際上卻還是沒有海狼厲害,因為他剛剛接過李旦的盤子,尚未能完全控制住所有的手下,可以說目前他尚且立足未穩,這時候便召集手下去跟海狼一決高下,根本就是在自取滅亡。
而鄭一官祖籍漳州,而且現如今手下不少人都是祖籍漳泉一帶,對於那邊的情況最為熟悉,雖說現在那邊還有褚彩老存在,泉州一帶也有海狼活動,但是眼下泉州一帶的海面上,並未被海狼完全控制,局面還比較容易打開。
但是這些人的提議立即便被另一些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現在既然海狼和顏思齊都已經在台員島站住了腳跟,那麼現在再去台員島圈地,顯然是不智之舉。
以他目前的實力,要是和褚彩老乾的話,是有相當把握能把褚彩老擠出這塊地盤的,而且福建官軍的情況他也最熟悉,福建水師剛剛被海狼修理了一番,現如今士氣低落,戰船數量有限,官軍又爛的厲害,根本擋不住他在漳泉一帶活動。
現在福建沿海眾多同行,都栽到了他的手裡,甚至連官軍水師也被他們打的是落花流水,而他現在要去跟海狼決戰,很顯然就算不是以卵擊石,但是獲勝的可能性也極小,倒是被海狼打的屁滾尿流的可能性卻相當有把握。
於是他便選擇了後者,決定下一步在漳泉一帶找個地方活動,但是具體要選擇什麼地方,作為他們以後的老巢,這一點上卻有點麻煩。
十幾條船愣是被海狼揍得差點全軍覆沒,但是據鄭蟒所說,他們卻基本上沒有給海狼造成多少損失。
但是當他稍微冷靜下來以後,便立即又放棄了這個念頭,因為鄭一官是個十分聰明的人,他馬上意識到現在並不是和海狼一決高下的時候。
雖然有褚彩老這個傢伙存在,但是褚彩老在經歷了南日島大敗之後,不管是聲望上還是實力上都損失巨大,這一年來都沒有能恢復過來,已經不足為慮了。
畢竟於孝天海狼是名聲在外,眼下在福建一帶的聲望可以說是如日中天,連官府都為之頭疼,並且已經在朝廷掛上了號了,更何況海狼可以自行鑄造炮銃,船堅炮利也是出了名的,手下海狼部眾驍勇善戰,更是為人津津樂道。
以前李旦沒死,他拿許心素是沒有一點辦法的,但是現在李旦死了,盤子也被他接掌了,那麼他便有能力收拾這個許心素了。
而現在鄭一官也已經搭建起了一整套班子,手下也有了不少所謂的謀士,這幫人於是趕緊各抒己見,給鄭一官出謀劃策。
但是鄭一官這個如意算盤,卻被突然出現的于孝天的船隊給徹底打散,于孝天的船隊不但攪黃了他的好事,居然還對他的手下大打出手,他派鄭蟒帶了十幾條船,三四百弟兄過去,卻被海狼一通劈頭蓋臉的痛揍,打的只剩下了鄭蟒帶著兩三條傷痕纍纍的船隻逃了回來,其餘的船隻被海狼揍得是沉的沉,降的降,連鄭蟒都險一些被他們當場打死。
鄭一官聽完了鄭蟒的哭訴之後,當場氣的想要吐血,把于孝天算是恨到了家了。
對於手下們提出的這兩個意見,鄭一官考慮了一下之後,認為第二條還是很有道理的,眼下他和顏思齊徹底鬧翻,又和海狼起了正面衝突,想要繼續留在台員島,顯然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以前鄭一官也沒見過海狼船隊與人交手時候的場面,並不太清楚海狼的船隊到底有多厲害,但是這次鄭蟒卻結結實實的和海狼交了一次手,而且當時雙方的實力基本上相近,甚至於鄭蟒這邊的船隻數量還佔據著優勢,但是依舊被海狼打的是毫無還手之力。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眼下福建沿海軍備廢弛,雖說大明洪武年間,在鷺島和金門島都設有衛城,並且設立有水寨,但是到了這個時候,這兩地的衛所早已差不多名存實亡,佔領那裡並不需要太費周章。
雖說台員島距離大陸並不算太遠,但是畢竟還是有幾百里地,來回一趟也需要兩三天甚至更長的時間,雖然有天高皇帝遠的優勢,但是行事的時候,卻並不是很方便。
如果他們選在笨港和淡水河之間建寨的話,那麼就可能遭到于海狼和顏思齊南北夾擊,到時候很可能首尾無法相顧,最終還是被他們逼走。
作為一個新上位的老大,在他立足未穩的時候,要先讓手下們跟著他嘗到甜頭,收服手下的人心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一上位,就馬上帶著手下去跟人拚命,那樣的話,恐怕一旦吃虧,他手下們馬上就會掀翻他這個老大,來一個作鳥獸散,當場倒戈投降於孝天掉頭來對付他,都不見得是意外的事情。
有部分人提出,既然海狼和顏思齊能在台員島找一塊地方立足,那麼鄭一官大可也在台員島找個地方登陸,效仿當初顏思齊那樣,圈一塊地,一邊建寨一邊也從陸上大批移民,獲得一個穩定的後方基地。
最後商量來商量去,鄭一官還是決定,把下一步他們老營的地點,選擇在了泉州一帶的鷺島也就是後世的廈門,以及金門島這兩個地方。
故此鄭一官認為他已經有了和海狼正面相抗的能力,這才敢叫囂跟于孝天來一場對決。
他之所以要選擇鷺島和金門島,原因有很多種,首先從地利上來說,這兩座島嶼面積都相對來說比較大,島上又有淡水和避風港可供他們使用,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島地處沿海航線之上,極為方便他們在海上行掠,並且方便他們從陸上獲得人力和物力資源。
但是如果繼續向南的話,現如今紅毛人已經佔據了大員一帶,已經建起了一座紅毛城,並且在另一處地方還在建另一座紅毛城。
這樣的話,勢必會跟紅毛人起衝突,紅毛人也不會同意鄭一官在他們卧榻之側弄出一塊這樣的地盤的。
但是這個許心素卻和鄭一官在以前因為一些小事,起過齷齪,許心素暗中曾經對李旦進言,說鄭一官此人不可用,雖然未被李旦重視,但是卻把鄭一官得罪死了,鄭一官記住了許心素說他的壞話,早就打算有朝一日要報復這傢伙。
這幫反對的人提議,現如今還在台員島折騰,倒還不如乾脆直接回大明沿海找個地方大幹一場的好。
因為現如今北邊有海狼佔據了雞籠和淡水兩地,南邊又有顏思齊佔據了笨港,如果鄭一官再去台員島圈地建寨的話,這個地點恐怕不太好選。
所以他們乾脆倒是不如直接去漳泉一帶找個島子先站住腳,這樣也方便沿岸行掠,並且在海上行商,更方便從陸上獲取人力和物資。
再有一點,就是某種私人方面的原因了,李旦有個朋友,名叫許心素,和李旦關係相當不錯,這麼多年來一直和李旦合作,在海上經商,此人是泉州一帶出了名的大賈,掌控著大量生絲的交易。
許心素雖然生意做的很大,這些年來也兼職干一些海盜的買賣,可是畢竟他是以經商為主,實力並不是很強,只要幹掉他,便可以把持住泉州一帶的生絲交易,而生絲眼下無疑是泰西人最最喜歡的商品之一,每年都可以賺取大量的銀子。
於是出於各種目的,最終鄭一官還是選擇了下一步要進軍泉州一帶,而他打算在泉州一帶站穩腳跟之後,就大舉擴充他的實力,遲早有一天,他要讓于孝天也見識見識他的厲害。
倒是手下們提出的到漳泉一帶找個地方落腳,這個主意還是可行的。
他在大帳之中怒罵了一番,起先是一時衝動,打算集結手下所有的力量,乾脆去跟于孝天大幹一場,較量較量他們兩方到底是誰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