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第三卷 南海風雲

第七十九章 新船下水(3)

第三卷 南海風雲

第七十九章 新船下水(3)

只要有幾十條這樣的單桅快船,就可以使得海狼控制更大面積的海域,輕鬆封鎖敵人的港口以及江河的入海口,就算是直面敵人大規模的船隊,這樣一支快船隊也可以堂堂正正與之對陣,不會落於下風。
所以于孝天決定對這些船進行更深一步的改造,徹底解決這些問題,這就必須要對船隻進行大的改動加固才行。
目前這種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造過的幾條船現在運行都不錯,因為改造了舵輪裝置之後,使得船隻在海上機動的時候靈活了一些。
調整了一下壓艙石之後,船體立即便平衡了過來,個別地方稍微有點滲水,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不用再上船台,在水面上系留狀態就可以處理。
郭復一聽,沒敢馬上答應,只是說要先計算一下,並且馬上便帶著手下開始在空出的一二號船台上測量了起來,不多會兒工夫,他們便基本上得出了結論。
但是在後來的巡邏、訓練和作戰之中,卻發現一些問題,這些船雖然經過加固之後,可以裝載海狼自造的六磅炮和十二磅炮了,但是這些炮卻還是露天裝載在甲板上,首先保養比較麻煩,海上本來鹽霧濃度就高,鐵炮很容易生鏽,天天必須要仔細擦拭,還要上油保養,人力物力消耗都大。
這麼一來,三座船台騰空之後,就可以同時上六條船的龍骨,只要計算精確一些,應該可以解決。
但是整體上來說,還是可以在一座船台上同時開工兩條飛字型大小快船的,這一點他們已經基本上可以做到了。
還有就是因為火炮移入到船艙之中,就必須在船舷兩側開炮窗,這麼一來降低了船體的結構強度,必須要進行彌補才行。
所以他另一個解決的辦法,便是改造自己手中目前掌握的各種舊式船隻。
船隻整體上情況很不錯,于孝天經過從內到外仔仔細細的一番檢查之後,臉色這才多雲轉晴,毫不吝嗇的又表揚了郭復一番,並且以郭復在出事故之後,處理得當,及時帶人衝上去穩住了船體,沒有造成更大的後果,這種冒險精神還是必須要表彰一下的。
另外火炮集中擺放在甲板上的時候,一旦遇上壞天氣,特別是大雨天的時候,這些炮會因為天氣影響,可能無法發火,使之成了擺設。
再有就是在船上裝載火炮之後,大幅提高了船隻的重心,為了保持重心,就必須要載入壓艙石進行配重,否則的話船隻遇上惡劣天氣,海面的海況較差的時候,就可能會造成傾覆。
雖然這種單桅縱帆船並不十分適合在遠洋作戰使用,但是卻也能用,最重要的是這種船操作靈活簡便,速度快,極為適合在沿海地帶的海面上作戰使用,在他沒有實力進行遠征的情況下,目前這種單桅快船是最合適的船型。
加上以後採用標準化工件生產的話,造船速度可以翻一番可能還多,這件事你要抓緊。
船寮其實現在的工作量已經相當飽滿了,但是在於孝天看來,工匠們的生產效率還沒有達到要求,落後的組織協調,浪費了不少生產力,許多事情因為不能同時進行,一幫人忙的要死的時候,另一幫人卻沒事可做,必須要等這幫人忙完之後,才能上去接著干。
但是載入壓艙石,便增大了船隻的死重,使得船體變得笨拙,航行速度減慢,減少了有效載重量,使得本來就不夠快的船隻變得更加笨拙,這種情況更是讓于孝天無法接受。
接下來如果再採用一座船台同時上兩條船的話,那麼船寮在不增加太多勞動力的前提下,就可以將產量翻一番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海狼要說在海上的武力已經相當厲害了,但是于孝天卻並沒有一點滿足感,還是覺得實力太弱,希望能繼續增加他們的作戰實力。
為此他們已經付出了代價,最初改造的幾條船,已經成了犧牲品,損失在了惡劣的海況之中傾覆在了海上,不管對人員還是對物資都損失很大。
于孝天很為自己能想出這樣的辦法感到得意,現在他要極度的擠榨手下們各個工坊的生產力,儘可能在利用現有的設施的情況下,製造出更多的東西。
所以最初于孝天為了讓自己手下船隻裝上六磅炮和十二磅炮,對手中的中式帆船進行了有限的改造,這種有限的改造主要集中在加固船甲板和船體結構方面,使之可以承載上六磅或者十二磅炮。
當時如果郭復反應稍慢一點,指揮出現失誤的話,第三條船弄不好就會出現傾覆,出事之後郭復第一個衝上去,如果其餘人沒有及時跟上將圓木頂上去的話,僅憑他一個人,極有可能當時就被傾覆的船體拍成了肉餅了。
「謝就不必了,你還是把造船的事情抓緊,三號船台上的船要趕緊扶正下水,另外標準化生產的事情也要抓緊,接下來騰出的船台,要趕緊上新船,現在的船台利用率不高,一二三號船台都是可以造大船的船台,現在只造這種飛字型大小快船,實在是有點太浪費了。
這幾座船台的長度,正好可以安放下兩條這樣單桅快船的龍骨,只是稍微緊湊了一些,首尾相連幾乎沒有空余的空間,但是只要把握好,還是可以施工的,只是一條船的船首不能在下水之前安裝,必須要等到下水之後安裝,否則的話會造成影響。
另外還對這幾條船隻內部結構進行了深度的改造,把火炮轉移到下層船艙之中,這麼一來,就解決了火炮露天保養麻煩,另外受天氣影響也少了很多,在雨天的時候,船體內的火炮,依舊可以正常操作發炮,提高了應付惡劣天氣情況下海戰的火力。
只是這種改造相對比較麻煩一些,要大幅加固下部船艙的結構,還要增加承載火炮的甲板厚度,改動原有船體內部的船艙結構,降低了一些船隻抗沉的能力。
這說明郭復為了這個船寮,已經全身心的撲在了船寮上面,甚至連性命都顧不上了,這一點于孝天很感動,於是又當場下令,給郭復記一功,嘉賞銀子若干,其實等於把郭復被扣掉的三個月工錢,又給彌補了回來,還另外多了一些獎勵。
另外這樣做也大幅降低了船隻的重心,不必再給船隻底艙載入更多的壓艙石,減少了船體的死重。
郭復聽罷之後,趕緊連連稱謝。
以現在的造船速度還有改裝船隻的速度,炮作那邊的產能比你們船寮的產能高出不少,造出的炮要等船,這樣實在是太浪費了!」于孝天擺手對郭復說道。
前一段時間,他已經嘗試性的在南日島船寮對船隊一些中式帆船進行了改造,這些中式船隻之中,有部分船隻船體結構還是相當堅固的,只是因為天生的結構缺陷,使得中式帆船存在無法裝備更多火炮或者更重的火炮,甚至於連老式的五六百斤的發熕都沒法承載。
這種更進一步的改造,除了保持原來船體主結構不變和帆索結構不變的情況下,對船舵進行徹底的改造,將以前老式的舵桿式的操舵裝置,改造成為舵輪操舵方式,將舵工提高到船尾甲板上進行操船,可以讓舵工直接看到船首前面的情況,操舵更為簡便,也更加省力一些。
而單靠造新船,並不能很快解決問題,除非他掌握更大的資源,和擁有更多的財力,否則的話,想要大幅增加新船的數量,是不太現實的。
一旦這邊的工開滿的話,我準備把南日島那邊的船寮生產飛字型大小快船的工作就停下來,專門以後負責改造咱們現有的老船,兩邊船寮以後就各司其職,這麼一來咱們的船隊就可以變得更厲害一些。
所以如何能讓人力充分的調動起來,使之儘可能減少人力浪費,是他接下來要想的辦法,現在船寮已經開始採用了標準化生產的方式,在岸上工棚之中,先將各種船上使用的標準件製作出來,然後再組裝到船上,而不是用一個做一個,這已經讓船寮的生產能力提高了很多。
這麼一來,算一下按照目前的生產速度,船寮這五座船台,都採用同時上兩條船的生產方式,結合標準化零件生產的幫忙,以後每個月幾乎都能下水兩條飛字型大小快船,一年下來,可以生產出二十多條飛字型大小快船。
好在船寮的工匠們還不算馬虎,這兩條船造的還是相當不錯的,進入船艙之後,給人第一感覺就是結實,到處都是用的加厚的材料進行建造的,而且關鍵承重部位,還進行了加固處理,給人一種很安全的感覺。
前段時間他已經讓南日島船寮做了這件事,為幾條福船進行了改造。
另外在改造船台的同時,只需要增加船台上的吊杆,就可以進行生產了。
剛才我用步子測了一下船台的長度,剛好可以同時安放兩條飛字型大小快船,只是稍短了一點點而已,你們想想辦法,在不耗費太多人力物力的情況下,盡量不要改動船台,還要能同時在一個船台上面開工兩條飛字型大小快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