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海寇》第三卷 南海風雲

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

第三卷 南海風雲

第一百二十八章 善後

最關鍵的是這些西班牙船隻內部的船肋十分密集,遠遠要比中式船隻使用的肋板結構,要結實的太多,龍骨同樣也是採用整木製作,用料很足,使得他們的船隻結構非常結實,抗打擊能力也很強。
但是幸好每條船上,現在海狼都會配備一兩個粗木匠,這些粗木匠造船不行,但是進行一些粗糙的修補,還是可以勝任的,這些人便集中起來,在基隆堡這裏,對受損船隻進行一些簡單的修復,使之可以恢復航行能力之後,以後再到淡水和南日島船寮進行徹底檢修。
另外西班牙火炮並不是採用英制,火炮當然也稱不上什麼三十六磅或者二十四磅之類的英制了。
其實西式帆船的建造技術,比起中國工匠們使用的技術,並不高到哪兒去,許多細節方面,比如榫卯結構,他們做的還不如中國工匠們,但是經過仔細觀察之後,于孝天覺得,西方造船的工匠們,更重視公差方面的問題,所製作出的部件,明顯公差比較小,而且他們善於總結經驗,在船隻建造的技術之中,也不乏一些中國工匠使用的技術。
槍管也是用兩層熟鐵裹起來打造的,打造方式和現在大明包括他的槍作工匠使用的方法基本上一樣,但是手藝方面,並不比他的槍作強到哪兒去,現在他的槍作可不是小作坊式的生產了。
通譯趕緊歇斯底里的把黑頭的話翻譯給了這些西班牙士兵,看著那些冷酷的海狼士兵們,指著他們的黑洞洞的槍口,這些西班牙俘虜們頓時又泄氣了,既然已經當了俘虜,那麼他們只能屈從於人家的淫威了。
而那兩條俘獲的西班牙戰船,則成了于孝天的寶貝,于孝天在稍微歇了一天之後,馬上便到了碼頭,一頭鑽入到了這兩條西班牙船上,開始從內到外仔仔細細的觀察了起來。
這兩條船都挨了不少海狼的炮彈,但是在被打了這麼多炮彈之後,它們內部的承重結構卻基本上都沒有受到損傷,受損的主要是船側船板還有桅杆和帆索。
於是接下來的清理程序變得簡單了許多,在海狼戰兵們的監視之下,這些西班牙士兵都被剝成了光豬,所有的東西都被收繳,包括他們的軍服,全部都被分類規整在了一起,然後裝入了大筐之中。
整個基隆堡的戰事,至此才算是徹底結束,接下來的大半個月的時間里,整個雞籠灣之中,都處於一種忙碌的狀態。
有些木料看上去很硬,但是一旦中彈的話,就會產生出大量的碎片,這些碎片在狹小的船艙之中四處橫飛,跟散彈差不多,所以造船並不見得使用的木料越硬越好,而橡木本身的特性,使得它成為了最好的造船木料,這東西韌性足,硬度大,而且浸水之後,也不易開裂或者變形,最終成為了西方造船的最重要的木料。
這些火炮外面還往往鑄造有一些花紋,顯得很漂亮,同時打磨的也比較仔細,工藝相當精湛,這也和他們歐洲煉鐵工藝的發展有著很大的關係。
但是仔細觀察下來,可以發現,這些炮製作的公差控制,雖然比起大明的鑄炮匠好不少,但是和海狼自造的火炮,還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
至於那些繳獲的火繩槍,他只是簡單的看了一眼,主要放在了他們的槍管製造方面,西班牙人的火繩槍,應該是屬於重型火繩槍,口徑比較大,比海狼自用的火槍口徑大一些,大概在十八毫米左右,甚至可能達到二十毫米,這東西威力很大,一般甲胄根本擋不住,甚至可以在近距離打死一頭大野豬。
而海狼本身使用鐵范鑄炮法,已經解決了炮范存在水分的問題,加之現在又使用了內模水冷技術,鑄成的火炮質量相當好,廢品率也非常低,炮壁從內到外,內部因為凝固最早,也最硬,所以火炮的炮管壁身可以鑄造的更薄一些,炮重也自然而然大幅降低,而且目前來看,這些火炮的自重還可以繼續降低,起碼可以再降低三分之一左右,使得火炮變得更輕便。
這些技術的應用,同時也為以後海狼鑄造重型火炮提供了可能性,只要他們需要,隨時都可以開模,鑄造出三十六磅以上的重型加農炮或者蛇炮。
其中那條商船,因為艙室要裝貨使用,並未布置火炮,所以如果改作炮船的話,只需要很小幅度的改造,就可以裝入更多的火炮,使之火力大增許多。
這其實也算是海狼的檢疫程序吧,這些西班牙人其實比起大明的老百姓乾淨不到哪兒去,身上照樣也會生跳蚤蟣子,很多天不會洗澡,更何況現在他們被困在這裏,現在天氣已經很熱了,一個個都臭烘烘的,不少人還在腹瀉,所以要進行必要的檢疫隔離。
另外于孝天仔細的觀察了他們船上裝載的火炮,這些西班牙人所鑄的火炮,製作精良,明顯可以看出,他們的鑄造工藝相當不錯,雖然採用的工藝不見得比大明工匠們高明多少,但是他們更注重公差控制,製造的火炮氣孔很少,這跟他們的嚴謹作風分不開關係。
至於剩下的那二百多工匠還有呂宋的黑皮猴子奴隸,就更簡單了,他們本來就沒什麼像樣的衣服,不少人本來就差不多算是光著身子,有了前車之鑒以後,這幫已經被餓得半死的傢伙們,也很快都被剝成了光猴兒,光著腚被海狼部眾,一組十人,全部綁上了右手,開始帶著他們朝著基隆堡行去。
更何況他會的東西不止這些,有朝一日他最終的目的,是要用蒸汽機,來取代風帆,將時代推進到蒸汽動力時代,到時候這世上恐怕沒有哪個國家,能再和他抗衡了。
所以只要對這兩條船仔細修復之後,這兩條船還是可以繼續使用沒有一點問題的,而且這兩條船因為內部採用通艙結構,炮艙布置火炮更方便,可裝載火炮更多一些。
所以在收拾了岸上那幾百名西班牙步兵之後,他便立即安排人,開始到那條沉船的地方,派出水鬼下水對那條船進行探摸,查看那條船受損的情況。
但是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于孝天感覺到身體很不舒服,因為他腿上的傷口居然開始發炎了,而且開始導致他發起了燒。
於是他下令暫時將這兩條船進行簡單的修理,使之恢復一定的航行能力,等待恢復了一定的航行能力之後,便將這兩條船送往淡水和南日島船寮,進行徹徹底底的翻新加固和一定程度的改造。
只是目前他們船隻限制,暫時還不需要這麼大的火炮,所以現在重炮暫時用不上,但是只要有一天他的大船可以建造的時候,他便會開鑄重型大炮,到時候讓這些海上列強們,也體驗體驗中國人海上鐵拳的厲害。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西方炮匠們,在鑄炮的時候,同樣也不敢保證,他們的模具水分完全乾燥,鑄炮的時候同樣也可能在炮壁內部存在一些瑕疵,為了保證火炮的安全性,所以鑄造的時候,炮壁要厚實一些才行。
另外他也沒忘掉那條被沉沒在海邊淺水區的船隻,那條船不知道傷勢到底有多重,有沒有修復的價值了,但是起碼船上還有不少火炮和各種物資,是有相當的價值的。
作為殖民主義的先驅者,西班牙人最早進入到大航海時代,在全世界到處圈地,佔領了大量的殖民地,擁有極大的資源優勢,所以他們在造船方面,用料要方便許多。
所有這些在其他人看來,牛叉到極點的東西,在於孝天眼裡,卻根本算不得什麼,只是這兩條船,還是很能入他的法眼的,目前為止,他暫時還造不出這樣的蓋倫船,這種船暫時在東亞的海面上,還絕對稱得上是霸王,只要他將其修復,那麼今後很長一段時間,估計同行之間都找不出幾個對手了。
這全拜于孝天「發明」的鐵范鑄炮法所賜,鐵范鑄炮好處就在於,鐵范可以反覆使用,每一門被鑄造出來的火炮,都是一個模子出來的,所以公差自然而然也就小了很多。
另外就是這些大夾板船在用料方面,並不像他想的那樣,用的全部都是上好的硬木,歐洲木材資源現在雖然並未枯竭,但是硬木資源也並不充分,而西班牙人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他們是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不過製造蒸汽機,恐怕還需要很長時間技術積淀,另外他也沒接觸過真正的蒸汽機,只是在一些資料上了解過蒸汽機的基本原理,想要建造蒸汽機,沒有十年二十年的技術積累,估計會很難。
在美洲有大量的橡樹林,可以供他們採伐用來造船,橡木本身是造船的最佳材料,並不是因為橡木的硬度超過其他木料很多,關鍵是橡木除了結實之外,在中炮的時候,產生出的碎片較其他木材,要少很多,可以有效減少碎片對人員的殺傷。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西班牙大炮的重量,比起海狼自造的同類型火炮的重量要大出很多,至少要超出海狼同類大炮重量三分之一以上。
而這些西班牙炮匠,目前還沒有掌握這門技術,當然造出的火炮公差不可能比海狼自造的火炮公差控制的好,而且差距還是相當大的。
海狼的槍作徹底採用的是標準化生產模式,每個工匠只負責一樣零件的打造,有專門的模具進行檢測,生產出的槍支質量絕對不差於這些西班牙人製造的火繩槍,更何況現在他已經試製出了線膛槍,使用了米涅彈,只要大批投產改裝之後,他的步兵將會成為這個世界上最強悍的步兵,什麼國家的步兵遇上他們,都會被遠遠的便轟成渣。
大批受損的船隻,在雞籠灣之中,要進行初步的修理,而基隆堡因為這邊雨天太多,並不適合建造船寮,木料在這邊也很難自然陰乾,所以這裏僅有少量的工匠,只能進行簡單的修理工作。
而這兩條西班牙大船上,就使用了不少橡木,但是在一些並不關鍵的部位,他們還是採用了不少杉木和松木,替代橡木來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