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三國》第四卷 將星爭鋒,天下一統

第五十六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2)

第四卷 將星爭鋒,天下一統

第五十六回 曹丕廢帝篡炎劉 南燁仗義再興兵(2)

「嘿嘿~」剛才給穆順搜身的士卒突然笑出聲來,原來穆順情急之下將帽子戴反了,看上去十分滑稽。
曹丕見了伏皇后和璽綬怒罵道:「我以誠心待你等,你等反欲害我!今日我不殺你,來日你必殺我!」說罷喝令左右將伏皇后亂棒打死。而後又命人入宮,將伏皇后所生二子皆鴆殺。
曹丕聞報便在宮門外等候。穆順回宮正遇曹丕。曹丕問道:「你出宮何事?從何處歸來?」
董昭奏道:「魏王自登位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堯、虞舜不過如此。群臣會議,以為漢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讓與魏王。此舉上合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安享清閑之福,祖宗幸甚!生靈幸甚!臣等議定,特來奏請。」
曹丕作為曹操的兒子倒是很好的遺傳了曹操疑心重的毛病。他見穆順倒戴帽子而不察,便知他心中不安。曹丕沒有發笑,而是再次將穆順喚回,令左右摘下他的帽子用佩刀割破查看,以防衣帶詔之事重演。
宮人無人敢言,皆推說不知。董昭搜遍朱戶尋覓不見,便料到伏皇后躲藏於夾壁、暗道之中,便喝令甲士破壁、挖地搜尋。
穆順雖勇於任事,可並非擅長謀划之人,也不知伏完此計有幾分把握,便道:「國丈可作書答覆帝后求取密詔,而後暗中遣人往交州、揚州、豫州三處,令三家起兵討賊救主。」
稍後董昭又引五百甲士入後殿搜捕,問宮人道:「伏后何在?」
郗慮直言道:「奉魏王之命來收皇后璽。」
許芝又奏道:「臣等職掌司天,夜觀天象,見炎漢氣數已終,陛下帝星隱匿不明,魏國乾象,極天際地,言之難盡。更兼上應圖讖,其讖雲:鬼在邊,委相連;當代漢,無可言。鬼在邊,委相連,是魏字也!以此論之,陛下可早禪位。願陛下察之。」
穆順沒想到會被曹丕堵個正著,編了個瞎話道:「皇後有疾,命求醫去。」
劉協自從失了伏皇后心情低落,連日無心飲食。曹丕有意令劉協主動禪讓,便想緩和二人關係,入見劉協道:「陛下無需憂慮皇后之事,臣妹已嫁與陛下為貴人,我素知此妹大賢大孝,此時正宜為正宮皇后。」
帽子這一掉,穆順便是一慌。書信就在他的髮髻之內,帽子也是一道掩護。穆順見帽子掉了,便慌裡慌張的去撿,差點撲倒在地上。
這一聲喊可把穆順嚇了一跳,呆立當場不敢再動。曹丕命人將帽子取來左右翻看,卻並未發現一物,這才將帽子還給穆順。
獻帝劉協見一眾軍士將伏皇后擁至外殿,不由上前抱住伏壽痛哭。有董貴妃之事在前,劉協斷定皇后伏壽此行必死,哭聲之哀傷令周圍士卒也不禁動容。
曹丕不信,問道:「召得醫人何在?」
曹丕豈能放過穆順?很快便命侍衛將他抓了回來,搜出伏完書信。當曹丕看到信中說要勾連南燁、孫權、劉備為外援,頓時怒不可遏。命人將穆順囚於密室問其事情經過。
伏完並不指望此計可以成功,他出這計謀只是因為此計風險最小,用不著他親自出馬去對抗曹丕。具體三家人馬是否會來,來了之後曹丕又是否親征,伏完並無半點把握,但至少此計可以對穆順、劉協和女兒有個交代。
董昭怒叱道:「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你自去見魏王訴苦。」說罷命兩個武士將披髮跣足的伏皇后推搡出屋。
伏完被穆順一激,心中有了定計道:「曹賊心腹甚眾,不可急圖。除非蜀王南燁、吳王孫權、關中王劉備,三處起兵于外,曹丕必親往應對。此時結連朝中忠義之臣,一同謀之。內外夾攻,事或可成。」
伏皇后抱著最後一絲希望問劉協道:「此去尚可活否?」
伏完一見穆順所持是女兒親筆所書,信上還用了劉協印信,當時便心中一驚。伏完希望劉協掌權不假,可也認得清形勢。如今朝中心向劉協的正直忠義之士比董承討衣帶詔時更少。伏完怎敢輕舉妄動?
穆順被兩個士卒搜出一身冷汗,心臟差點從嗓子眼跳出來。此時聽曹丕放行,穆順總算將心放回了肚子里。可是他剛抬腳要走,忽然一陣大風吹落其帽。原來剛才兩個士卒檢查完他的衣帽,並未給他戴好,這才被風吹落。
穆順的心理素質本就一般,經過連番驚嚇之後只想快點離開曹丕面前。於是雙手接過帽子看也不看,往頭上一戴便走。
曹丕給劉協建的寢宮能有多大地方?很快士卒便發現了伏皇后藏身的夾壁。說是夾壁其實只是一個木屏風而已,劉協、伏壽憑自己力量布置的藏身處也不可能十分隱秘。
劉協實在不知如何回答,若說不可實在無情,若說可活難免自欺欺人。悲痛交加的劉協最後憋出一句道:「我命亦不知在何時也!」說罷淚如雨下。
曹丕原以為妹妹做了皇后,定會幫自己說話,勸劉協禪讓皇位,沒想到一連半月毫無動靜。期間曹丕也數次暗示妹妹禪讓之事,可每次曹節皆不應聲,要麼乾脆拂袖不理。這讓曹丕感覺很沒面子,乾脆暗示眾文武去逼宮。
董昭引李伏、許芝到近前言道:「我等所言皆從天意,陛下不信可問此二人。」
當天晚間曹丕又下令將伏完、穆順等宗族二百余口皆斬於市。朝野之人,無不驚駭。
曹丕喝令左右搜身,兩名親衛遍搜穆順身上,並未發現夾帶。曹丕雖然心疑,可苦無證據只得放行。
穆順答道:「還未召至。」
穆順將伏完寫好的回書藏於髮髻之中告辭回宮。卻沒想到早有人將他與帝后密語而後出宮之事報知曹丕。
獻帝聞言豈敢不從?只好按曹丕授意,冊立曹操之女曹丕之妹曹節為正宮皇后。群臣皆來祝賀,並無一人敢言曹丕錯處。
郗慮見帝后如此凄慘心中也是黯然,命人將劉協扶入宮中,自己拿了皇后璽印去向曹丕復命。
穆順見伏完禁皺眉頭沉默不語,心中很是不屑,說道:「某一宦臣尚知忠義報君,國丈何故遲疑?」
穆順見曹丕要搜頭髮,腦中當時一片空白,在恐懼本能的驅使下抹頭就跑,這下更坐實了他心中有鬼。
穆順見曹丕如此小心謹慎就更加緊張,臉上變顏變色,汗珠子「啪嗒~啪嗒~」直往下掉,低著頭也不敢正視曹丕。
伏皇后疼的眼淚直流,哀求道:「還望將軍免我一死!」
穆順自知難逃一死,無論如何不肯招供。不過就算他不說,曹丕也知書信是伏完所寫。連夜點起士卒三千,圍住伏完宅邸,將滿門老幼盡皆拿下。待士卒搜出伏皇后親筆之書,曹丕便將伏氏三族盡皆下獄。
李伏奏道:「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降生,鳳凰來儀,黃龍出現,嘉禾蔚生,甘露下降。此乃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象也。」
「何必如此麻煩?」得到消息的董昭一邊說著一邊踏入椒房中,親自動手揪住伏皇后髮髻拖了出來。
伏皇后聞言花容失色,被甲士簇擁而出。劉協望著伏皇後背影捶胸大慟,哭了一陣之後抬眼望見四周無人,只有郗慮在側,便道:「郗公!天下之大可有此等事乎?」說罷哭倒在地。
眾士卒見伏皇后渾身顫抖縮在屏風與牆壁的縫隙之中,誰也不敢伸手去拉,畢竟劉協此時還是名義上的皇帝,尋常士卒當然不敢去拉扯皇后。於是一名士卒提議道:「不如我等拆了屏風!」
帽子在兩個侍衛的摧殘下已然成了碎片,曹丕依然毫無所獲。可是穆順的表現分明是心中有鬼,曹丕便仔細打量起穆順來。剛才穆順戴著帽子還不顯髮髻如何,可是他帽子一沒,曹丕當時便發現他的髮髻形狀有些臃腫怪異,當時令左右搜其頭髮。
董昭可沒有那個耐心看二人生離死別,催促道:「魏王有命,可速行!」
次日天明,曹丕遣御林將軍郗慮持節入宮,去收皇后璽綬。獻帝劉協見郗慮引三百甲士直入內廷,驚問道:「愛卿引兵而入所為何事?」
劉協雖知曹丕早有此心,卻沒想到事情來的如此之快。當時大吃一驚,半晌無言。呆了良久才目視百官而哭道:「朕思高祖提三尺劍斬蛇起義,平秦滅楚創造基業,世代相傳四百年矣。朕雖不才,並無過惡,安忍將祖宗大業,等閑棄之?你等百官且再從公計議。」
李伏、許芝早有準備,會同一班文武官僚四十餘人來見獻帝劉協,請他禪位於魏王曹丕。眾人之中除了司馬懿征討遼東未歸,李儒鎮守許昌不在,荀彧不贊同此事沒來,其餘曹丕麾下文武幾乎全到。
曹丕見穆順如此在意帽子,頓生蹊蹺之感,大喝道:「等等!」
劉協聞言便知事泄,不由心膽皆碎。郗慮直入後宮,向看管璽綬的女官索取皇后玉璽。伏皇后情知事發,驚恐不已,慌忙逃到殿後椒房內夾壁之中躲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