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特工皇帝》第九卷 平定北方

第1408章 又勾連在了一起

第九卷 平定北方

第1408章 又勾連在了一起

劉辯剛招攬了他們沒有多久,便給司馬懿委派了如此重的職責,顯然也是看出了他的才幹,並且有著絕對的把握能夠駕馭他。
哀嚎著的荊州軍,顯然是已經被他們的同澤捨棄。
到了他跟前,那兵士抱拳躬身對張飛說道:「啟稟將軍,李典帶到!」
可過的時間久了,沒有傷醫為他們醫治,他們中的許多人,傷口開始潰爛,原本很輕的傷,竟是逐漸的加重起來。
當他展開書信時,一看字跡,便常常的舒了口氣。
或許是天氣已經熱了,他胸口的衣襟敞開,露出裏面漆黑一片的皮膚。
博望山谷狹窄,谷內又多生有草木。
親兵應了一聲,又飛快的跑到已經停下腳步正等待著的李典面前,對他說道:「張將軍叫你過去!」
從親兵口中又得到了傳報,他擺了擺手,向那親兵吩咐道:「叫他過來!」
軍營內的荊州軍,有許多人在突圍時失去了戰馬,還有很多人,衝鋒時受了傷,躺在軍營內的空地上,正不住口的哀嚎著。
李典的名字,張飛並不是頭一回聽到。
「將軍莫要左顧右盼!」給李典等人引路的荊州軍發現了他的目光不時在軍營內逡巡著,回過頭,有些不太耐煩的提醒了一句。
等候在軍營外的李典,從前去向張飛稟報又折返的親兵口中得知張飛要見他,向那親兵謝了一聲,帶著幾名漢軍兵士進入了軍營。
放下心的張飛,逐字逐句的看完書信上的內容,眼角肌肉劇烈抽搐了兩下,才冷冷的向李典問道:「那關羽又同你等勾連在了一處?」
滿心以為是劉備寫來的書信,張飛心內正擔心著劉備被漢軍擒了,一把將那封用布帛書寫的書信抓了過去。
從司馬懿的身上,于禁彷彿已經看到了他們的將來。
對大哥忠誠無可厚非,可對二哥卻是這般態度,著實讓李典心內感到很是不太爽快。
走進軍營,才向前行進沒有多遠,他就看見在軍營內的空地上,每隔不遠,就會有一些受傷的荊州軍平平的躺著。
當年關羽被曹操擒獲,在護送著甘糜二位夫人前去找尋劉備的路上,還被張飛誤以為是投效了曹操,倆人險些展開一場浴血搏殺。
眼前的一幕,讓李典不免也是有些感慨。
由於斷糧而沒了體力的大軍,在戰爭中絕對不可能打出勝仗。
如今漢軍已經將山谷圍了起來,而他們這些曾經策馬衝鋒的荊州將士,卻是一派凄涼景象。
可他卻又不曉得,在無法突圍的情況下,又從何處給將士們弄來可吃的糧草!
張飛率領的兵馬,攜帶的糧草要比關羽所部荊州軍攜帶的更少。
看著司馬懿,于禁並沒有吭聲,司馬懿卻站了起來,抱拳朝他拱了下說道:「我等阻截敵軍,將士們決不可有半點懈怠,將軍請與某前來,檢視一番將士!」
山谷兩側,到處都是漢軍,他麾下的荊州軍,又是有了許多傷兵,依仗這些兵馬,根本不可能成功突圍。
聽著傷兵們的哀嚎聲,張飛心內正自煩悶,一個親兵飛快的朝他跑了過來。
他得到的命令,是要先給關羽送去糧草,並且請關羽寫上一封書信給張飛,說服張飛也接受漢軍借出的糧草。
凝視著比他年輕了許多的司馬懿,于禁心內不免有些感慨。
站在軍營外,李典就聽到營地裏面傳來陣陣荊州軍傷兵的哀嚎聲。
坐在石頭上的那個人,臉膛就猶如鍋底一般漆黑。
司馬懿如此算計,著實是出乎了于禁的料想。
得了命令,親兵應了一聲,轉身離去。
李典並沒有吭聲,不過卻真的沒有將目光投在那些受傷等死的荊州軍身上。
應了一聲,于禁站了起來,跟著司馬懿離開了帥帳。
看到張飛,引領李典等人進入營地荊州軍飛快的朝他跑了過去。
躺在地上,他們哀嚎著、呻吟著,卻根本沒有人上前施以援手,荊州軍顯然是在等待著他們自身自滅。
曹操也是知人善任,但凡人才,在他麾下都會得到重用,唯獨這位司馬懿,始終沒有被曹操委以重任,顯然曹操對他是有所忌憚。
李典給關羽送去了糧草,由關羽寫上一封書信給張飛,恐怕並不能打消張飛對李典的懷疑,反倒還會把關羽自家的境地弄的很是尷尬。
李典來到時,張飛已經看到了他。
給關羽送去了糧草,得了關羽親筆書信的李典,並沒有半點耽擱,下山之後,立刻帶同幾個親兵,趕往張飛的軍營。
張飛下令讓將士們在山谷內駐紮,與其說他們所在之處是軍營,倒不如說是個臨時拼湊起的潰兵營地。
當年曾在曹操麾下,關羽整日里想著要帶兩位嫂嫂前去找尋劉備,整個過程李典也是曉得。
一個擋在李典身前的親兵,接過他雙手捧著的書信,轉身飛跑到張飛身前,將書信高舉過頂,遞給了他。
受傷的荊州軍,起初傷勢都不是十分嚴重。
書信上的字跡並非屬於劉備,而是關羽的筆觸,顯然劉備並沒有被漢軍擒獲。
心內明白說錯了話,嘴上他卻是不肯承認,朝李典擺了擺手說道:「莫要說這些無用之事,你只管說出前來找尋本將軍究竟所為何事便可!」
「待客?」歪頭看著李典,張飛先是冷冷一笑,隨後沒好氣的說道:「你我乃是敵對,何時成了賓客?」
張飛突然冒出這麼一句,李典也是吃了一驚。
得知他來求見,張飛眉頭一擰,滿心疑惑的自語道:「此人乃是曹操舊部,如今才投了劉辯不久,他來此何干?」
眉頭皺了一皺,李典冷聲說道:「張將軍此話何意?關將軍對劉備是忠心耿耿,末將只是奉了夏侯將軍之命,前來給二位將軍送些糧草。張將軍卻是開口便說關將軍與某等勾連,若是要關將軍聽了,豈不心寒?」
關羽麾下的荊州軍將士,如果說他們的糧草已經是捉襟見肘,張飛麾下的荊州軍,則是已經徹底的斷絕了糧草,就連下一頓給將士們吃什麼,張飛也是毫無頭緒。
「某並非要關羽、張飛二人,此番便投效陛下!」面帶淡淡的笑容,司馬懿對於禁說道:「李典將軍前去為關羽送糧,且會請關羽寫封書信交於張飛,那張飛對劉備是死心塌地,得了書信,必定懷疑關羽對劉備忠心。」
張飛率領的荊州騎兵,歷經多場廝殺,已經折損了許多兵馬。
與關羽接見李典時不同,張飛向親兵吩咐時,用的字眼是「帶」,而關羽用的字眼卻是「請」,可見二人在對待李典拜訪的態度上,也是十分不同。
「啟稟將軍,有敵軍將領求見!」到了張飛近前,那親兵抱拳躬身,向他深深行了一禮,對他說道:「來人名為李典,說是有要事告知將軍!」
數日之前,這些荊州軍還同漢軍展開廝殺。
「某來見將軍,乃是帶了你家兄長書信!」從懷中掏出關羽親筆寫的那封書信,李典雙手捧著,對張飛說道:「將軍可看了書信再思量如何待客!」
被李典這麼一問,張飛也是曉得他話說的有些差了。
司馬懿一句話,讓于禁愣了一下。
站在軍營內,聽著傷兵們發出的哀嚎,張飛眉頭緊鎖,漆黑的臉膛也是浮現出一片鐵青。
投效劉辯,對他們這些原先隸屬於曹操的人來說,或許會是一件足以使得他們改頭換面的好事。
本無須引路的荊州軍介紹,李典就已是曉得,坐在前面的,正是他要找尋的張飛。
朝擋在身前的幾個荊州軍看了一眼,李典向坐在大石頭上的張飛喊道:「張將軍莫非便是以此待客?」
這個道理,張飛很是清楚。
司馬懿和于禁離開帥帳,前去檢視阻截關羽、張飛所部荊州軍的漢軍將士們,張飛的軍營內,卻是迎來了幾位不速之客。
唯獨讓他沒有想到的是,張飛看了關羽的書信,並沒有因為將會獲得一批糧草而欣喜莫名,反倒突然冒出了這麼一句。
可若是不突圍,再困守兩日,將士們恐怕就會硬生生的被餓到虛脫。
到了離張飛還有五六步的地方,站在張飛身後的幾個荊州兵紛紛跑上前來,攔住了李典的去路。
跟著親兵,走沒多遠,李典就看見在前面的一塊大石頭上,端端正正的坐著個人。
滿心疑惑,張飛朝那親兵擺了擺手,向他吩咐道:「將他帶上來!」
兩相比較劉辯竟是要比曹操更敢用人。
尤其張飛同關羽,還是結拜的異性兄弟。
關羽對劉備的忠誠,在李典看來,完全不應遭到任何質疑。
引路的荊州軍態度很是冷淡,顯然張飛對他的造訪還存留著警覺,李典點了下頭,並沒有對那荊州兵說什麼,跨步朝著張飛走了過去。
李典說出帶了張飛兄長的書信,張飛立時便聯想到了劉備,心頭陡然涼了一下,趕忙向那幾個攔住李典的親兵喊道:「且將書信呈遞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