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特工皇帝》第十卷 一統天下

第1492章 不能說的秘密

第十卷 一統天下

第1492章 不能說的秘密

西涼軍更是一支剿滅黃巾的主力,頗受漢靈帝器重,董卓也是那時,連連得到卓拔,最終成就了一方豪雄的霸業。
看過絲絹上內容的,除了劉辯只有她一個人而已!
由於政務繁忙,劉辯也是極少有機會來到這裏,偶爾來上一次,他總是會讓人四處翻找,找尋可有古怪物事。
從盒子中取出那捲薄薄的絲絹,衛士雙手捧著,呈遞到了劉辯的眼前。
另外幾個衛士,都跑到了他的跟前,齊齊發了聲喊,用力的將石磙子朝著一側推去。
曹操、袁超、公孫瓚……這些已經被劉辯兼并了勢力的梟雄,哪個當初又不是對大漢忠心耿耿?哪個又肯做個判臣逆子?
展開絲絹,瀏覽了一遍上面的小字,劉辯的嘴巴微微張了起來,臉上竟是流露出了一片愕然。
絲絹上記載的內容並不是十分詳盡,卻也說出了大概。
站在一旁的王榛,雖是不曉得他心內在想什麼,卻也能看出,絲絹上記載的消息,給劉辯的觸動有多大。
一直一來,劉辯始終認為董卓當年廢了他,是因為與劉協一同逃出皇宮,遭逢董卓的那件事。
找尋了許多次,每次的結果無疑都是讓劉辯失望的。
要殺何太后與劉辯的,不是別人,正是劉辯的生身父親漢靈帝。
她從小就生活在皇宮中,只不過那時的她,不僅年歲幼小,地位也是極低,如同僕從一般,根本不可能接觸到太深層的秘密。
帝王之家,家亂則國亂!
從他即位以來,背後便是有著一樁陰謀。
他並沒有找到什麼特別值得留意的物事。
這個秘密,她註定是要帶進墳墓,永遠不會與人分享的了。
一下便把麻布扯碎,衛士愣了一下,旋即雙手扒拉著泥土,使得更多的麻布露了出來。
一樁針對他的陰謀。
劉辯的一番話,把王榛給說的臉色煞白。
身為劉辯身旁的隨身將軍,可以說王榛是他最為信任的人。
從劉辯手中接過絲絹,王榛只是簡單看了一遍,臉上就流露出了和他一樣的疑惑,小聲嘀咕了一句:「怎會是這樣?」
自這件事之後,十常侍仗著對劉辯母子有恩,在宮中橫行無忌,才有了何進進京,以及後來的董卓入洛陽。
後宮雖說不大,卻也是有著不少女人。
擺放在盒子中的,並不是劉辯想象中的貴重物事,只是一卷薄薄的絲絹。
看完那張絲絹上記載的內容,劉辯心內感慨的,不僅是忠臣良將在他眼中的評定有了個改變,還對將來如何治家,有著深深的擔憂。
絲絹上記載的事情,關乎到劉辯的帝位,劉辯當然不可能告訴任何人。
保留著這個庭院,並且不讓任何人進入,許多人會以為劉辯是因為念舊,實則他是自從回到洛陽,見到昔日何太后居住並遭戕害的地方,心內便覺著此處必定是有著秘密。
「如此說來,朕當年遭廢,倒不是因為劉協應對董卓有度了!」微微一笑,劉辯輕嘆了一聲,對王榛說道:「罷了,此事已然過去多年,如今再想它,不過是徒增煩惱而已!將它燒了罷!」
心內有著這些擔憂,劉辯深深的吸了口氣,仰臉望著天空,臉上流露出了一片落寞。
劉協的母親王夫人,當年生下劉協,何太后認為劉協對劉辯日後繼承地位有著威脅,便將王夫人毒殺,此事已然成了天下皆知的秘密。
金甲衛士從她手中接過絲絹,並不敢去看上面的字跡,從懷中摸出火折,點起火,將絲絹湊到了火苗上。
火苗燎灼著絲絹,很快一條記載著當年秘密的絲絹,便化成了灰燼。
對漢靈帝,董卓倒是一腔赤誠。
看到盒子,劉辯眸子一亮,連忙向那衛士喊道:「將它打開,朕看看裏面究竟是何物事!」
「知道朕因何給你看么?」王榛心內正盤算著如何替劉辯保守秘密,劉辯卻在這時輕輕的問了她一句。
「諾!」王榛應了一聲,將絲絹遞給一名金甲衛士吩咐道:「燒了!」
被劉辯問的一愣,王榛臉上流露出了一片遲疑說道:「恕臣愚鈍,並不曉得陛下深意!」
劉辯的目光落在了那塊腐爛的麻布上,一個衛士見狀,跳下並不是很深也不算很大的土坑,扯了下那塊麻布。
常年駐守西涼,平定黃巾之亂時,董卓也是一員虎將。
如今看了絲絹,他才曉得。
情這位皇帝是不想自己一個人背負著秘密,硬是把她給拉下了水!
如今天下尚未平定,皇妃們還都消停著,假若有一天,天下平定了,生了皇子的她們,又有哪個是不想讓自家兒子做皇帝的?
石磙子被推開后,遺留下來的是一個深深的土坑,土坑中,隱隱的露出了一塊已經有些腐爛的麻布。
正如劉辯所說的那樣,人背負著秘密,心內總是覺著好像壓著一塊石頭,不把它給說出口,便不可能得到解脫。
拽緊了剛扒拉出的半截麻布,衛士用力一扯。
只是看了一眼,他就發出了滿是疑惑的一聲輕呼。
漢靈帝壯年崩殂,並非真箇病死,而是被人下毒。
仰起臉,望著湛藍的天空,劉辯的臉上流露出了一抹悲楚。
接過衛士遞上來的絲絹,劉辯發現上面有著密密麻麻的蠅頭小字。
盒子的邊緣用蠟封著,衛士拍開封蠟,將它輕輕打開。
原本對從這裏搜尋到什麼,劉辯已經不再抱有希望,沒想到,偏偏在他即將放棄的時候,卻從石磙子下面找出了個小盒子。
當初扶持劉辯登基的,竟是他一直深惡痛絕的十常侍。
「都朝一邊使勁!」這幾個衛士的頭兒,見他們撼動了石磙子,招呼了一聲幾個衛士,雙手推在石磙子上,卯足了勁,將它往一側推。
何太后之所以會被董卓處死,只因董卓到了皇宮,找尋到一件漢靈帝臨死前暗中留下的遺詔。
雖是撼動了一些,也不過只是鬆動了兩下,並沒有被他們抬起。
得知了這些,劉辯內心深處感覺到了一陣陣的無奈。
她並不知道何皇後為什麼要留下這麼一份寫滿當年事情的絲絹,可她卻曉得,當年的事情一旦浮出水面,對劉辯的皇帝之位將是十分不利。
由於埋在地下的年代久遠,他輕輕一扯,麻布竟是被扯的稀碎。
廢除劉辯,也是因他進了皇宮,無意間得到了靈帝遺詔。
石磙子很是沉重,而且還有小部分埋進了土中。
由於先前撼動了些許,石磙子在泥土中的根基已是不太牢靠,衛士們一同用力,竟是將它給推到了一旁。
當石磙子被推開的時候,劉辯朝它遺留下的土坑看了一眼。
包裹著麻布的泥土頓時被扯出了一些。
由於封的嚴實,盒子內部並沒有朽蝕,就連裏面的錦緞,也是完好無損。
王榛一直以來,也是也是與劉辯有著同樣的認知,以為董卓廢除劉辯,只是一時心血來潮,殊不知,在其中還有著更深層的原因。
隨著麻布被扯出,一個小小的盒子出現在劉辯的視線中。
把這樣一個不能告訴任何人的秘密告知王榛,她必定會獨自背負著,而劉辯,卻因為有人與他分享,順理成章的從其中解脫了出來。
漢靈帝原本是想將地位傳給劉協,被何太后得知,太后便與十常侍商議,暗中篡改了靈帝的詔書,將皇帝的繼承人更改為劉辯。
留在泥土上的麻布已經很脆,一直被泥土包裹著的部分,倒是還有幾分韌性。
「保守秘密,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回頭朝王榛微微一笑,劉辯對她說道:「這個秘密若是要朕獨自承受,朕怕是會難受非常!既然你在此處,朕又信得過你,倒不如讓你也曉得,便是如同朕告知你一般。與人說了的秘密,就不再是秘密,而對你來說,它卻依舊是個無法傳揚出去的秘密!」
站在他身旁的王榛,見他臉上流露出悲楚的表情,也是沒敢吭聲。
皇后、皇妃,皇子皇女,偌大的皇宮與劉辯有著割捨不斷親情的這些人,治理起他們,要遠遠比治理整個朝堂更難!
金甲衛士的力氣,要比尋常人大了不少。
尋常漢子,即便是十多個,恐怕也抬不起他。
只不過秘密藏的很深,他一時半會參悟不透。
歸咎下來,天下亂世,竟是漢室朝廷一力促成。
劉辯所不知道的,是後來發生的很多事情。
「陛下,怎了?」發覺到劉辯滿臉愕然,一旁的王榛小聲問了一句。
六七個金甲衛士到了石磙子近前,一人摳住一個邊角,齊齊發了聲喊,一個個憋脹的滿臉通紅,石磙子竟是被他們撼動了一些。
忠臣良將、世之賢臣,究竟該以什麼標準來衡量?
沒有回答王榛,劉辯只是把絲絹遞向了她。
絲絹上記載的那些事情,顛覆了王榛以往的認知。
對漢靈帝那樣的昏君,董卓竟是一心一意,不惜背負千古罵名,也要將劉辯母子置之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