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第一卷 李家有兒名隆基

第五章 武則天

第一卷 李家有兒名隆基

第五章 武則天

李成器的身段兒放得低,言詞懇切,賈太監倒也受用,微微點頭,意示讚賞。
「到了。」賈太監臉色冰冷,冷冰冰的道。
「可……」李成器欲言又止。
對於兒子來說,老爹總是最好的靠山,有了李旦這話,他們就寬心多了。
武承嗣是武則天的親侄子,是公認的武則天最熱門的繼承人之一,很得武則天信任,是武則天眼裡的紅人,比起李旦這個親兒子都要得寵,竟然是武承嗣告李旦的刁狀,這事兒肯定不會善了,李旦不得不懼。
李隆基有些無言,現代人都知道青蒿是治療虐疾的特效藥,到了唐朝,這竟然成了丟皇家臉面的可恥事兒,還驚動了武則天。
「三弟,你不能去。」李成器、壽昌公主忙攔住他。
武則天,那可是個狠人,為了上位,親手溺死過自己的兒子。為了當皇帝,更是殺了李賢。李隆基吃草這事,要是被人宣揚出去,那就有損她的臉面,為了皇帝的尊嚴,武則天狠起心腸殺了李隆基也不是不可能。
李旦帶著李隆基進入殿里。一進殿里,李隆基嚇了一大跳。甘露殿是一座不小的宮殿,裏面站滿了大臣,不下兩百人,個個高冠革履,褒衣博帶,整肅異常。
然後,賈太監沖李成器道:「不是我不讓你們去,而是你們去了對事無益。陛下聽了魏王的稟報,很是震怒,你們這時節去,不是火上澆油么?」
就這樣,李隆基和李旦被賈太監帶走了。出了東宮,直奔上陽宮而去。
「這……」李旦嘴巴張得老大,一臉的驚訝。
「你們莫要擔心,不是還有為父么?」李旦寬慰李成器他們。
「做甚?你們以為陛下的旨意是甚?」李隆基還沒有說話,賈太監就眼睛一翻,瞪著李成器他們喝斥。
「冠帶成群!」李隆基想到這個詞。
他們卻不知,李旦也是心中打鼓,如何解決這事,他還真沒有一點兒底。
這些武士個個身材高大,如同鐵塔似的,透著驃悍之氣,一瞧便知這是精銳中的精銳。
李隆基只覺一陣睏倦襲來,昏昏沉沉就睡著了。
門被推開,只見李旦一臉的笑容,陪著一個頦下無須的太監進來。這個太監的年歲不小,有六七十歲了,卻是保養得不錯,皮膚白凈。
李成器沖賈太監鞠個躬,很誠懇的道:「從私情說,您抱過父王,照顧過父王,是我們的祖父,成器高攀,叫您一聲賈祖。賈祖,您就讓我們跟著去吧。」
武則天連親兒子都能殺,孫子還不能殺嗎?
武承嗣如何告刁狀不要緊,要緊的是武則天的態度,這得弄明白。
上陽宮在皇城西南,這是洛陽皇宮的核心地,武則天就住在上陽宮,在上陽宮處理政事。
她,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唯一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怒了,若是李成器他們去了,還真是火上澆油,賈太監這是一番好意。
「魏王在告你的狀,你自己看著辦吧。」賈太監對李旦還算不錯,連這等事都提前告訴李旦了,為的是讓他有所準備。
李隆基吃草這事兒雖然令人臉上無光,確實不大,武承嗣竟然連這事兒都要利用,去武則天那裡去告刁狀,真是小人中的小人。
「嗯。」李成器他們下意識的點頭。
青蒿是治虐疾的對症葯,沒過多久,李隆基就感到病情在好轉,不再那般寒冷,顫抖也減輕了。
「賈伯,陛下的意思呢?」李旦提心弔膽的問。
「走,走,走。」李隆基沒有任何猶豫,更沒有任何驚懼,從榻上下來。
「三哥,你不要去,好么?」李隆范他們也不讓走。
這個賈太監瞪了李旦一眼,冷哼一聲,道:「皇嗣,要是別人問我,我是不會說的。你嘛,我是自小看著長大的,我也抱過你,也照顧過你,我就賣一回老,要是算私情的話,我也可以說是你的長輩了。你養了個好兒子,竟然吃草!」
「跟我走。」賈太監沉聲道,語氣極為不善。
由此詩可見上陽宮景緻之優美,李隆基進入上陽宮,看見這裏優美的景緻,大為驚訝:「好美的地方,跟仙境似的!」
「小人。」李隆基在心裏對武承嗣大加鄙夷:「吃草這事兒才針鼻大,他竟然到武則天那裡去告刁狀,真是小人!」
「大哥,大姐,你們莫要擔心,我不會有事。」李隆基很清楚,賈太監說的是實話。
「這個賈太監很得武則天的信任,每有大事才派他去辦,他來到這裏,由此可見武則天的怒火不小。武承嗣他是如何告的刁狀,讓武則天如此發怒呢?」以武則天的精明,不會不知道李隆基吃草這事兒雖是讓她臉上無光,也不至於如此大動干戈,李隆基對武承嗣如何告刁狀真有些好奇。
頭戴皇冠,身著皇袍,威儀四射,有俯視群雄,氣吞四海之威。
「皇嗣進見。」當值太監扯起嗓子嗥一聲。
武則天已經怒了,李隆基這個始作俑者肯定沒有好果子吃,他竟然沒有猶豫,沒有驚懼,這還真是出人意料。
「陛下有旨,著皇嗣進見。」很快的,甘露殿里傳出回應聲。
在宮殿盡頭,一座黃金鑄成的寶座,盤繞著金龍,富麗堂皇,大氣不凡。
楚王就是李隆基的封號,李隆基是含著金勺出身的,生在帝皇家,早早就被封了楚王。
賈太監看在眼裡,略感驚訝。
上陽宮擁有眾多的建築,是一個建築群,有宮、院、殿、堂、亭、台、觀,是洛陽皇宮中景緻最為優美的宮殿。
「你要是有大王子這般明世理就好了。」賈太監扭過頭,訓斥李隆基一句。
「謝父王。」李旦這是要把事兒攬在自己身上,為李隆基開脫,令李隆基一陣溫暖。
上面坐著一個四十來歲的成熟女人,身段兒高挑,婀娜多姿,曲線玲瓏,極具誘惑力。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不去也不行,還不如堂堂正正的去。
唐代詩人王建的《上陽宮》詩寫道:「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畫閣紅樓宮女笑,玉簫金管路人愁。幔城入澗橙花發,玉輦登山桂葉稠。曾讀列仙王母傳,九天未勝此中游。」
很快,就到了武則天所在的甘露殿,只見殿外一隊頭戴鐵兜鍪,身著明光鎧,腰懸橫刀,背負弓箭的武士在當值。
對於武則天這個奶奶,有多麼的可怕,李成器他們非常清楚。她要是發怒了,就得人頭落地,殺李隆基未必不可能,由不得他不擔心。
李隆基吃草這事兒,是讓人臉上無光,讓人難堪,可也不至於連武則天都知道。
「武則天發火了,這事兒不太好善了,這要如何應對呢?」李隆基很是清楚,吃草這事兒整大了,不太好收場。
「你自個兒去想。」賈太監很沒好氣的瞪了李旦一眼,道:「要是陛下那裡沒事,我能在這裏?」
「都是你。」賈太監沒有去理睬李旦,而是瞪著李隆基。
「要是再來上幾次,就能治愈了。」李隆基心中暗道。
上陽宮修建於唐高宗年間,唐高宗晚年就在上陽宮處理政務。武則天代周后,也是居住在這裏。
正睡間,被一陣嘈雜聲吵醒了,只聽一個尖細的聲音響起:「陛下有旨:著皇嗣、楚王進宮見駕!」
「這……」李旦臉色刷的一下就白了,只覺背上涼颼颼的。
「賈伯,陛下召我進宮有何事?」李旦陪著笑臉問道。
「魏王?」李旦額頭上冷汗直冒。
「三郎,你莫要說話,由為父來應對。」李旦整理一番衣衫,沖李隆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