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第三卷 奪嫡之爭

第三十七章 陰謀進行時

第三卷 奪嫡之爭

第三十七章 陰謀進行時

「我決不會罷休!對,一定不能罷休!」猛然間,太平公主停下來,一雙好看的眼睛瞪得滾圓,下定決心道:「來啊,把婉兒、武三思、武承嗣、張氏兄弟、竇懷貞、蕭至忠、韋王妃給我本公主叫來。」
「這不可能吧?」
「至於你,更沒有活路了。」上官婉兒不滿的瞪著韋王妃,冷笑道:「不說別的,你和他勾搭成奸就足以處死你。」
「婉兒,你休得胡言亂語。」武三思臉一沉,喝斥道。
「你……」這種事兒只能意會,不可言傳,說出來太讓人沒面子了,韋王妃臉色通紅,狠狠瞪了上官婉兒一眼。
「就只剩下一個李旦了,陛下不立李旦為太子還能立誰?」上官婉兒的聲調轉高,譏嘲之意更濃了。
宮變也就是政變,這是翻天的大事,比起行刺還要嚴重得多,誰能不驚?
武則天就只有李旦、李顯和太平公主三個兒女,李顯和太平公主失去了繼承的資格,李旦成為太子就是必然。
「公主,你這話過了吧?陛下不一定立李旦為太子呢,不是還有李顯么?」武三思不太同意這話。
行刺這事是把天捅漏了,在座之人可以死上十回八回了。然而,李隆基為了不讓武則天難過,答應不追究。
「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皇嗣當上太子,李隆基必然受到重用,你們還有好日子過?」上官婉兒沉聲問道。
張易之兩兄弟很得武則天寵信,應該不會有事,他們犯不著捲入此事。
「公主,這不好吧?」就是才智非凡的上官婉兒也是一臉的震驚。
她兩次要置李旦于死地,這次更是公然行刺,是她不顧親情,她反而把責任推到武則天頭上,真是豈有此理。
武三思恨李隆基入骨,要讓他親口讚揚李隆基,比登天還要難。可李隆基識破太平公主行刺這事,他不得不服氣。
狄仁傑在太平公主府里過夜這事兒,說起並不大,要是換個人的話,很可能就忽略了。然而,李隆基竟然看出很多東西,識破了太平公主的用意,一舉挫敗行敗一事,誰都得服氣。
「發動宮變。」太平公主一字一頓的道。
「要想活命,只有跟隨公主發動宮變,一舉奪權,來個死中求活。」上官婉兒最後道。
「是呀,是呀。」眾人齊聲附和。
「要如何發動宮變?」武三思想了一陣問道。
立時有人領命去安排。
「陛下要處死本公主。」太平公主的臉色鐵青,一臉的不甘心。
太平公主府上,太平公主正在上演全武行。
沒過多久,上官婉兒、武三思、武承嗣、張易之、張昌宗、竇懷貞、蕭至忠、韋王妃和李裹兒他們到來,向太平公主見過禮,坐了下來,自有下人送上茶水。
「是呀。」眾人點點頭,也是不甘心。
「愚蠢。」上官婉兒冷笑,把武三思和武承嗣看看,譏嘲一句,道:「你們真是愚蠢,怪不得陛下沒有立你們為太子。」
「公主,此話從何說起?」韋王妃不解的問道:「李隆基不是答應不追究了么?」
眾人臉色大變,冷汗直冒,彷彿末日已經到來似的,七嘴八舌的叫嚷。
「你們以為不參与,你們就能活命了?」太平公主眼睛瞪圓,掃視眾人,冷聲道:「先不說陛下這一關,就是李隆基也不會放過你們。你們之中,有誰與李隆基沒有仇?」
「這……」眾人啞口無言。
「你不是一般的蠢,是很蠢。」上官婉兒雖然與武三思勾搭成奸了,對武三思還是瞧不起,要不是韋王妃用計,給她吃了葯,哪會便宜武三思這蠢貨。
儘管他們早就知道李隆基了得,如今對李隆基的了得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甚?甚?甚?」
「是呀。」武承嗣、張氏兄們忙附和。
「宮變?」一片失聲尖叫響起,眾人個個臉色大變,齊刷刷的站起來。
「娘,你不仁,休怪我不義。」太平公主雪白的牙齒死死咬著嘴唇,嘴唇出血了。
雖然李顯是被逼的,不管怎麼說,他畢竟捲入了行刺一事,這是不爭的事實,這會讓李顯蒙羞,讓他減弱很多競爭太子的力度。
太平公主倒是看得明白,上官婉兒也是贊成道:「公主說得沒錯,陛下已經下定決心要處置公主了。我們這些參与此事者,都不會有好下場,我們的末日也要到了。」
「敢問公主,召我等前來有何要事?」武三思忙問道。
「公主,不至於宮變吧?」武承嗣小心翼翼的提醒。
「想必公主已經有了決斷。」上官婉兒把太平公主鎮定自若的樣兒看在眼裡,知道她已經有了主意。
「嗯,還是裹兒乖。」太平公主陰沉的臉上終於多了一絲笑容。
「是這樣的……」太平公主把武則天召見她的事兒說了。
「敢問公主,我們該如何做?」武三思他們升起希望,急不可耐的問道。
「裹兒,我們也走吧。」韋王妃雖然想要李顯更進一步,卻也不想捲入宮變這事,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一個不好,她的父母、兄弟、親戚,還有九族都會玩完。
「這次行刺之事,你們都知道了,失敗了。」太平公主很不甘心,道:「我還是小看了李隆基,他竟然從國老在我府里過夜這事識破了我們的謀划。」
「我們只有死中求活。」太平公主臉色陰沉。
「李隆基年歲不大,卻是見識了得,國老在公主府里過夜這才多大一點事兒,他竟然能看出那麼多東西。我雖然痛恨他,不得不說,李隆基真的了得。」武三思這次真的不乏佩服之意,點頭道。
「李隆基是可恨,卻不得不說他了得,真的了得。」武承嗣、張氏兄弟他們齊聲附和。
「公主,此話從何說起?」上官婉兒很是驚訝。
「不追究?說得好聽,這樣的話你們也信?」太平公主一裂嘴角,不屑的道:「陛下已經下定決心,要追究此事了。」
「公主,我府里有急事兒,我告退。」張易之沖張昌宗打個眼色,就要離開。
「是呀,此事太大,我不想參与。」武三思想要打退堂鼓。
宮變這事兒太大了,就是一心想要太當子的武承嗣也沒有想過這事兒。
「這要怎樣才能活命?」
在座的人中,武三思、武承嗣、張易之、張昌宗四人與李隆基的仇怨最大,一旦李隆基得勢,他們肯定沒有好果子吃。
「蠢。」太平公主沒好氣的瞪了他們一眼道:「陛下這是與本公主的最後親近,接下來就是本公主的末日。」
上官婉兒是武三思的人了,他是以上官婉兒男人的身份喝斥的。
「娘,我不走。多好玩的事兒,我就是不走。」李裹兒卻是不動,沖太平公主笑道:「姑姑,就是要宮變,就是要宮變。」
「娘,你好狠心!你太狠心了!你居然要治我的罪!」太平公主一邊摔東西,一邊大吼。
李旦是武則天的親兒子,他遭到刺殺,武則天的怒火可想而知,一旦她追究起來,必然怒火萬丈,會血流成河,在座之人都捲入此事,不會有好下場,誰能不驚?
「這是好事兒呀。」武三思、武承嗣還有張氏兄弟沒有看出問題。
「死中求活?」武三思不解的問道:「這要如何做才能死中求活?」
太平公是武則天最疼愛的女兒,是武則天的心尖兒肉,她都要被處死,武三思這些幫凶能有好下場么?他們能不害怕?
「……」眾人你看看我,我望望你,一時難言。
「是呀,如何宮變?」眾人也想明白了,不發動宮變是死,發動宮變也是死,不如奮起一搏,死中求活。
「行刺這事,公主是首謀,陛下要處置她,公主自然是不能再當上皇太女了。」上官婉兒裂了裂嘴角,譏嘲之意更濃,道:「廬陵王參与此事,雖然是被逼的,卻是難脫干係,廬陵王能當上太子?國老和張柬之是廬陵王最有力的支持者,他們兩人也捲入此事,說話的份量減輕了許多,失去了這兩個最有份量的大臣,廬陵王能當上太子?」
要不是韋王妃下藥,上官婉兒也不會成為武三思這個蠢貨的人,她心裏還是記恨韋王妃。
「你給我說清楚,我哪裡蠢了?」武三思臉上掛不住了。
「陛下要處死公主?」
這話正是眾人心裏所想,無不是睜大眼睛,死死盯著太平公主。
「你偏心,你太偏心了,兒子是你的血脈,女兒就不是你的血脈?」太平公主發了一陣脾氣,又把火朝武則天頭上撒了。
「莫光顧著誇讚李隆基了,你們大禍臨頭了,知不知道?」太平公主眼睛瞪圓,掃視著眾人道。
「這……」個個臉色發白,連話也說不出來了。
「砰!砰!砰!」太平公主臉色陰沉,正在摔砸東西,凡是能摔的全摔了,一地的碎片。
太平公主是武則天最疼愛的女兒,是心尖兒肉,要他們相信武則天處死太平公主,太難了,不比登天容易。
李隆基才智不凡,又有大功,現在就能左右局勢。李旦當上太子后,李隆基的份量會更重,更加被器重,要對付武三思他們是輕而易舉。
「啊。」一片驚呼聲響起,眾人齊齊變色。
狄仁傑和張柬之也是如此,會讓他們失去很多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