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第四卷 開元盛世

第十一章 不信?

第四卷 開元盛世

第十一章 不信?

「這……這……這……真是妙計!」緊接著,李旦就是驚聲尖叫,噌的一下從寶座上跳起來,眼圓眼睛,死命的打量著軍報。
「揚灰?」狄仁傑、張柬、姚崇和宋璟他們對石堡城不太了解,一時沒有反應過來。
「朕甚時間說過?」李旦撇得乾乾淨淨,一臉的喜色,得意洋洋的道:「朕就知道三郎不會為朕失望,一定有辦法一舉而下石堡城,果然如是!」
李旦手一抖,就要把軍報扔掉,卻是轉念一想,怒道:「朕倒要看看,三郎是如何謊報軍情的。哼!」
「陛下,您快說,是甚辦法呢?」張柬之把李旦這副得瑟樣兒看在眼裡,知道石堡城真的是給打下來了,不然的話,李旦不會如此一而再,再而三的得瑟。
「進入大非川了!」
與此同時,邏些,布達拉宮。
千算萬算,沒有算到的是郭待封竟然會違抗將令,致有大非川之敗。
「太好了,應當把這一消息傳遍天下。」李旦滿心歡喜,道:「這是朕複位以來的第一仗,可以振奮軍心士氣!」
「王孝傑,你好大的膽子!」李旦卻是雙眼睛一翻,沖王孝傑厲喝一聲。
「盡情的殺戮!」將士們爆發出一陣驚天的吼聲。
到了唐高宗時期,吐蕃想要吞併吐谷渾。吐谷渾就向唐朝求援,這才有大非川之戰。這一戰,薛仁貴謀劃得當,很有可能成功。
王孝傑直接無語,直翻白眼。
「陛下,究竟甚辦法呀?」狄仁傑實在是忍不可忍了,李旦也太得瑟了。
狄仁傑、張柬之、王孝傑、姚崇、宋璟他們齊翻白眼,明明是李旦第一個不相信,是他第一個說李隆基謊報軍情,要收拾李隆基,讓李隆基長長記性,他竟然不承認了,這也太賴皮了點。
「一舉而下石堡城,那更不可能。除非三郎長得有翅膀,會飛。」李旦臉一沉,沖賈銘喝道:「賈祖,你也胡鬧了。」
「砰!砰!砰!」緊接著,王孝傑右手不斷的重重拍在額頭上,一個勁的後悔:「我怎沒想到呢?我怎沒想到呢?我要是想到了,早就把石堡城打下來了!」
他對李隆基極為信任,李隆基竟然謊報軍情,這讓他極為不爽,言來怒氣沖沖。
「陛下,太子是不是謊報軍情?」王孝傑心直嘴快,忙問道。
此時明白過來,就是太晚了,這是後知後覺。
石堡城是最令唐朝頭疼的關隘,沒有之一。如此難打的關隘,少說也要打三兩個月才能有結果,哪有一舉而下的道理?打死他們也不會相信這是真的。
「是呀,陛下,您快說呀。」眾人的好奇心也給勾起來了,齊聲催促。
「是呀,陛下。」賈銘重重點頭,大聲肯定一句,讚不絕口,道:「太子了得,一舉而下石堡城呢。」
……
「陛下,這不是您說的么?」狄仁傑一愣,為王孝傑鳴不平。
這話正是眾人所想,無不是重重點頭。
「王孝傑,你是大唐碩果僅存的老將名將,身經百戰,戰陣經驗極為豐富,而又久在西北,你說,你有甚辦法一舉而下石堡城。」李旦扯起嗓子,得意洋洋的為難王孝傑,一副你肯定猜不著的樣兒。
一句誇讚的話說完,緊接著就是一愣,大聲喝道:「你說甚?攻下石堡城了?」
石堡城固然險要,卻是有一個致命的缺陷,那就是太小。只要有一部分灰霧把石堡城籠罩了,就足以讓石堡城失去戰力。
第二個影響,就是吐蕃的觸角前移,可以威脅到河西走廊,這對唐朝極為不利。
「三郎雖然很會打仗,可那是石堡城呢,天下間最令大唐頭疼的關隘,少說也要打三兩個月才能有結果。」李旦一臉的不悅,沉聲道:「這個三郎,甚時間學會謊報軍情了?哼,朕要收拾他一頓,要他長長記性!」
一隊隊唐軍進入大非川,都要爆發了驚天動地的歡呼聲。
「甚麼?石堡城失守?」都松芒布結一愣,隨即放聲狂笑道:「說得好!好一個好笑的笑話!來啊,上酒,本贊普要痛飲!」
於是乎,一隊隊唐軍馳騁在大非川,縱橫來去,如入無人之境。
「要是大些的城池,這一手固然沒用,可對於石堡城這樣很小的城池,卻是有大用。」狄仁傑重重點頭。
「誰說沒辦法?三郎不就一舉而下石堡城么?」李旦脖子伸得老長,活脫一隻打鳴的公雞,就差點跳到屋樑上去打鳴了。
李隆基的辦法不算多難,可以說很簡單。王孝傑多次攻打過石堡城,就是沒有想到,若是早點想到這辦法,他早就把石堡城打下來了。
大非川之地,主要是現在青海湖一代,在唐初這裏屬於吐谷渾之地。在唐初,吐谷渾曾經一度很強大,曾經大舉入侵唐朝。唐太宗命李靖為將,率領九路唐軍,進攻吐谷渾,打得吐谷渾大敗。
「王孝傑,你這個名將,一定猜不到這辦法。」李旦還在吹噓:「也只有朕的兒子三郎才想得到這個辦法。」
第一個影響就是讓吐蕃得到大非川之地,這是一片極好的經濟區域,使得吐蕃的口眾更多,牛羊駿馬更多,經濟實力更強,吐蕃一舉而成為唐朝的勁敵。
「哎呀,陛下,我說的是實話。」賈銘都快跳腳了,道:「我一開始也不信,可看了軍報,不得不信呀。如此妙法,豈能攻不下石堡城?陛下,你不信,你自個兒看。」
「前面就是大非川了,可以盡情的殺戮了!」李隆基騎著照夜獅王,望著前方一望無際的平川,大為振奮。
若是成功的話,大非川就為會成為唐朝的領土,那麼,河西走廊不僅不會再有威脅,反而會把吐蕃封鎖在高原上,會讓吐蕃更加被動,這對唐朝來說天大的好事。
王孝傑在西北多年,要是有好辦法的話,他還不早就把石堡城打下來?
李旦複位以來的第一仗,就是如此漂亮,不費吹灰之力打下石堡城,他自覺倍有榮焉。
「三郎的辦法挺簡單的,他就是在石堡城的對面山頂上這樣……這樣……揚灰。」李旦一邊說,一邊做了一個揚灰的動作。
若是從空中望去的話,只見在千里大非川上,唐軍如同一片海潮,洶湧澎湃,汪洋姿肆,不可阻遏。
狄仁傑、張柬之、王孝傑他們把李旦這前後矛盾的樣兒看在眼裡,卻是不明所以。
「我……陛下,您這話何意?」王孝傑一愣,不明所以了。
「好啊!」李旦興緻高昂,脫口讚揚道:「三郎不愧是三郎,馬到成功!」
這一戰之後,吐谷渾衰敗,難以再振國力。
可是,狄仁傑他們又不能戳穿,只能在心裏腹誹。
「陛下,太子英明過人,怎會謊報軍情呢?」賈銘卻是為李隆基大吹特吹法螺了,道:「太子用了一個巧妙之極的辦法,一舉而下石堡城呢。陛下,您一定猜不著。」
如今,唐軍進入大非川,拿下大非川就是指日可待。一旦拿下大非川,數十年前的願望就實現了,誰能不歡喜?
三兩下展開軍報,李旦一瞅,冷笑道:「果然是謊報軍情……嗯……這……」
「妙!妙!妙!」狄仁傑、張柬之他們也明悟了,個個齊聲讚歎。
「進入大非川了!」
「你竟敢誣衊三郎謊報軍情,你的膽子不小呀。」李旦眼中精光閃閃,吼得山響:「三郎如此英明,怎會謊報軍情?」
只是,他前思後想,也是想不明白李隆基究竟是用的何種辦法,不得不好奇。
「好主意!好主意!」王孝傑大聲叫嚷,讚不絕口,道:「真是個好主意呀!真是個好主意呀!」
都松芒布結召集大論、小論、整事相這些大臣商議大事。
「在石堡城對面的山頂上揚灰,只要控制好風向,一定能成。」王孝傑很是篤定。
即使對李隆基極為信任的李旦,也是不相信了。不能怪李旦,實在是這軍報太難以令人相信了,除了解釋為李隆基謊報軍情,找不到別的解釋。
「沒錯!」狄仁傑、張柬之、王孝傑他們齊聲附和。
「揚灰?」王孝傑多次到過石堡城,對石堡城特別了解,李旦的話如同一道閃電劃過他的腦海,猛然間明悟。
不由分說,把軍報塞到李旦手裡。
「沒辦法!一舉而下石堡城,那是不可能的!」王孝傑非常肯定。
長安,大明宮,李旦正在與狄仁傑、張柬之、王孝傑、姚崇、宋璟他們議事。
正議間,有人快步進來,稟報:「稟贊普:石堡城失守了。」
李隆基這話說到他們心坎上了。
大非川之敗,影響極為深遠,可以說終唐之世都沒有消除這一影響。
也正是因為看出了這樣做的好處,唐高宗這才派出最富有才華的薛仁貴來打這一仗。
正是因為如此,唐軍將士在進入大非川之前,都會歡呼一陣子。
怒氣消失,代之而起的是一臉的驚訝,嘴巴張得老大,眼珠子差點掉地上了。
就在這時,只見賈銘笑呵呵的進來,遠遠就嚷起來了,道:「陛下,大捷,石堡城大捷!太子攻下石堡城了!」
「不可能!」李旦、狄仁傑、張柬之、王孝傑、姚崇、宋璟他們齊聲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