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天子》第五卷 征伐四夷

第二章 將星雲集

第五卷 征伐四夷

第二章 將星雲集

從天竺運糧,固然是解決唐朝糧草問題的一個好辦法,然而,還是太過遙遠。從天竺把糧草運到波斯去?那是不可能的。因為太遠了。
「眼下的恆羅斯,還不足以擔負起阻擋唐軍前進的重任,還需要修繕加固。」優素福獨目中精光閃閃,道:「我們能想到這點,李隆基也會想到此點,他必然會帶來大量的攻城器械。是以,加固恆羅斯就成了第一要務。」
眼下的阿拉伯帝國最需要的就是時間,用來重新穩定波斯故地。若真的給他們爭取到時間的話,這對唐朝極為不利。
征服天竺,通過天竺來解決西域的糧草問題,這對於唐朝來說,的確是一個好辦法。然而,數十萬大軍,人吃馬嚼,一天就要吃空一座山,需要的糧草多不勝數。時間一長了,天竺能否承受得了,還在兩說。
「好主意!」古太白大為贊成這辦法,道:「即使中國不用再為西域沒有糧草而發愁了,可是數十萬大軍屯兵西域,若是無所作為的話,這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極為沉重,要不了多久,唐軍就會士氣低落,我們就能趁勢反擊。」
「陛下,你親自去迎接?」高力士有些吃驚。
「不錯!」優素福讚賞的打量穆罕默德,道:「你的想法非常好!我們需要一座堅城,用來阻擋中國人的進軍,你說,哪裡為宜?」
「是以,我以為,我們不宜與中國人硬碰硬,得避中國人的鋒芒。」穆罕默德接著道:「我們可以拖,把中國軍隊拖累拖疲,再相機而動。」
對這話,李隆基沒有懷疑,因為高力士是對李隆基最忠心的人,可以把命獻給李隆基。
這不是廢話么?唐朝要開戰,你能不陪著打?
「數年不見了,不知道他們有可等變化?」李隆基眼中精光一閃。
古太白領命后,立時啟程,趕往恆羅斯,準備戰事。
正是看到這種可能,阿拉伯帝國調集重兵,在恆羅斯與唐朝打了一仗。
古太白不愧是阿拉伯帝國的名將,他看問題看得很通透。
「走。去迎接他們。」李隆基甩甩袖子,臉上泛著笑容。
長安,大明宮。
「借用中國人的話來說,這就叫水來土屯,兵來將擋,沒甚大不了。」優素福大氣的揮揮手,道:「我們好好議議,如何打這一仗。」
「謝大人。」古太白激動難已,眼淚都流出來了。
是以,實行「因敵于糧」就成了必然,用現代的話來就是「以戰養戰」,軍隊走到哪裡吃到哪裡。
這一仗,打了五天五夜,唐軍始終佔了上風,壓著阿拉伯帝國打。遺憾的是,高仙芝手中的兵力不足,無法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才給了阿拉伯帝國策反葛邏祿部的機會。葛邏祿部放開防區,阿拉伯帝國進入唐軍背後,唐軍腹背受敵,不得不撤退。
隋煬帝東征高麗之所以失敗,最終使得隋朝滅亡,就是因為出動的軍隊過多,出動的民夫過多,使得天下震動,百姓揭竿而起,最後隋朝也就滅了。
「中國人要動手了?」眾將也是驚訝。
「嗯。」對於這兩員心腹大將的戰意,優素福很是滿意,道:「古太白,你在喀布爾戰敗,實乃奇恥大辱,這一次,我就給你一個雪恥的機會。你坐鎮恆羅斯!」
此戰之後,唐朝展現了強大的恢復能力,只用了一年多點時間就恢復了西域的實力,正要捲土重來的時候,「安史之亂」爆發了。唐朝衰敗,不得不退出了西域。
「而且,數十萬大軍進入西域,即使糧草不缺,時間一長,也會難以承受如此重擔。只要拖下去,中國人的糧草遲早會出問題。」穆罕默德又道。
要是再失敗的話,他就沒臉見英明而偉大的總督大人了,不如自殺算了。
正是因為恆羅斯如此重要,歷史上的高仙芝率領唐軍大舉西進,想要拿下恆羅斯,進而拿下撒馬爾罕。若是他成功的話,唐朝在西域的糧草就得到解決了,那麼,唐軍就會大舉進入西域,與阿拉伯帝國大戰一場。
「你記住,無論付出多大的代價,你都要給我守住恆羅斯。」優素福臉一沉,冷聲道:「借用中國人的一句話來說,希望你知恥而後勇!若是失敗,你就不必來見我了!」
恆羅斯之戰,是唐朝,也是中國西進最遠之地。
可是,這打與不打,已經不能由阿拉伯帝國說了話,得由唐朝說了話。唐朝說要打,那麼,大戰一定會開始。阿拉伯帝國只有被動迎戰,打也得打,不打也得打!
「而且,恆羅斯還需要一員良將坐鎮。」優素福的目光在古太白和穆罕默德身上瞄著。
這幾年,唐朝在治理天竺一事上大下功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天竺百姓安居樂業,糧草多的是,要多少有多少。
「尤其是城門,更得加固,中國人的車弩很可怕。」對於車弩,優素福印象深刻,那是攻城利器,要是城門不加固的話,在車弩的輪番攻擊下,必然會被破開。
這是「戰友」之情,是兄弟之誼。他們回來,李隆基特別開心。
「無妨。」優素福畢竟是經歷過大風大浪的人,而且心性膽識過人,眉頭一挑,道:「既然中國人要打,那我們就陪他們打。」
「陛下,眾將到了。」高力士忙提醒。
在以往,唐朝沒有徵服天竺,無法得到足夠的糧草,就限制了唐朝無法在西域派駐大量的軍隊。如今,李隆基征服了天竺,可以從天竺調運糧草,使得西域的糧草充足,唐朝就可以大量調入軍隊。
這話非常在理,阿拉伯帝國能想到這點,唐朝也能想到。唐朝必然會專門製造一些攻城器械,恆羅斯若是不加固的話,難擋唐軍鋒芒。
「大人,我以為,中國人這次進軍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穆罕默德第一個開口,道:「要是在以往,中國人難以在西域派駐大軍,如今情形大為不同了,中國可以調數十萬大軍進入西域。是以,這一仗是生死之戰。」
說到這裏,聲調略高,道:「而撒馬爾罕非常富饒,口眾多,物產豐饒,若是中國人得到這裏,就不用再為糧草發愁了。我想,為了拿下撒馬爾罕,中國人會不惜一切代價,大舉進攻恆羅斯。」
「大人,我以為恆羅斯為宜。」穆罕默德走到大型軍用地圖前,指著地圖,剖析道:「恆羅斯地處西域與撒馬爾罕的交界處,位置極為重要。只需要拿下恆羅斯,中國人也就打開了進入撒馬爾罕的大門,可以長驅直入撒馬爾罕。」
可以想象一下,唐軍是士氣高昂而來,一心想要擊破阿拉伯帝國。到頭來,卻是在西域無法行動,不能立功,誰還會士氣高昂呢?
唐朝折戟於此,讓無數後人嘆息。
恆羅斯的位置非常重要,是撒馬爾罕的門戶。若是打下恆羅斯,也就打開了進入撒馬爾罕的道路了。只要拿下富饒的撒馬爾罕,唐朝的糧草問題就得到了解決,可以不用從天竺運糧草了。
「謝大人誇讚。」能得優素福的誇讚,是一件榮耀事兒,穆罕默德異常歡喜。
「陛下禮賢下士,能追隨陛下,是我的福氣。」高力士很是感動,道:「下輩子,高力士還是追隨陛下。」
……
「高力士,今兒是西域諸將回歸的好日子,你一定要多盡心儘力,為他們準備一頓豐盛的酒宴。」李隆基臉上泛著笑容,沖高力士道。
李隆基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他親自去迎接,這也太瞧得起陳玄禮他們了。
「這一拖,還可以為我們爭取時間。」穆罕默德接著道:「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時間,就足以把呼羅珊平定,就不用再為此而煩惱,就可以與中國人大戰一場。」
喀布爾之敗,讓古太白很難受,他無時無刻不在想著如何雪恥。優素福把這一機會給了他,他是心神激蕩。
「人在城在!」古太白昂頭挺胸,氣昂昂的道。
若是天竺無法承受了的話,唐朝就不得不從內地調糧了,那就麻煩大了。這會讓天下震動,會讓唐朝內部不穩。
「你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優素福的評價很高,用了「很好」二字,這令穆罕默德大為興奮。
雖然他們早就想打進中國,征服中國,然而,他們很清楚,眼下並不是與唐朝交戰的良機。因為波斯故地是他們的戰略基地,波斯故地不穩,冒然開戰,會讓他們吃大虧的。
今天是陳玄禮、楊思勖、薛直這些鎮守西域的將領回歸的日子。雖然陳玄禮他們是臣子,但是,對於李隆基來說,他們還是朋友。
「大人,末將願往。」古太白和穆罕默德刷的站起,大聲道。
而眼下的優素福,焦頭爛額,波斯故地極為不穩。波斯故地不穩,也就意味著他隨時會後院失火。就在這節骨眼上,唐朝又要西進了,即使以優素福的心性膽識,也覺得頭疼之極。
以優素福的才智,不會想不到,李隆基此時召回西域諸將,必然是商議出兵事宜了。等到這些將領回到西域,就是唐朝大舉西進的時候。
「當然。」李隆基重重點頭,道:「高力士,在你跟著朕的時候,朕什麼也不是,只不過是個王爺的虛名而已。你任勞任怨,沒有後悔,朕很欣慰。同樣的,陳玄禮、楊思勖和薛直他們也是如此。他們既是朕的大將,也是朕的好友。朕,很想念他們,他們歸來,朕自然是要去迎接的。」
在李隆基還很落魄之時,陳玄禮他們就跟著李隆基了,與李隆基一起大破突厥,一起滅吐蕃,征戰西域、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揚威西域。
若是唐朝數十萬大軍在西域無所作為的話,對軍心士氣的打擊非常沉重。